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1300  2015-12-12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高考高分作文议论文万能模板
 铁规一:议论文结构模板

              议论文的结构,解决的是议论文的整体框架问题。“架子”搭好了,进一步的工作就是填充具体的内容。文章框架就像人的骨架,骨架不好,血肉就无法支撑;而如果只有骨架没有 血肉,自然也不成人形。

      结构可理解为证明论点的写作框架。因此写作时首先应明确论点,再考虑结构。

      1.并列式结构

      模板一:分论点并列式

      模板示例:

      标题: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中心论点: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开头提出论点)

      分论点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三: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结尾:一言以蔽之①,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模板解说:这篇文章属于并列式结构的范文,为什么语言是沟通的钥匙?作者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 ×的沟通”作为反复重现的句子格式,从三方面展开论述。这样的行文格式,便于阅卷者迅速把握作者的思路。

      注意:分论点不能脱离总论点,是为总论点服务的。有分论点的议论文,结尾要有总结如:一言以蔽之、总之等。

      ①一言以蔽之出自 《论语·为政》:蔽:遮,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模板二:分论据并列式(主要指引用的事实论据)

      模板示例:

      标题:专心致志

      中心论点:专心致志是成功的秘诀。(开头提出论点)

      并列事件一:一次,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在旅馆里向肖邦学习演奏,突然火警响起,人们夺路而逃。大火扑灭后,人们重返室内,看到他们一个仍在演奏,一个仍在凝神倾听,竟然对刚才的一切一无所知。

      并列事件二:一天,物理学家安培傍晚在街上散步,就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他掏出粉笔,在前面的“黑板”上演算起来。“黑板”动起来,他就追随着演算,直到追不上了,才发现“黑板”是马车车厢的背面。

      并列事件三:陈毅元帅某次在亲戚家做客,大家闲谈时,他躲到主人书房读书。主人捧来糍粑和砂糖给他吃,他用糍粑沾着墨吃,直到大家发现他满嘴是墨时,他才恍然大悟。

      模板解说: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专心致志是成功的秘诀。作者使用了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与肖邦、物理学家安培、陈毅元帅三个并列事例,三层之间形成一种强势的并列,共同证明中心论点,结构严密,中心明确。

      注意多总结课本内外的事例,这样在写作时才有更多的材料可选。特别要注意多积累最新的事实新闻。另外注意不能只是材料的简单堆积。

      3.启感式结构

      模板:启感式结构【引(因材料)—议(发议论)—联(联现实)—结(作总结)】

      模板示例:

      标题:可以填平的鸿沟

      中心论点:鸿沟可以填平,两代人之间应互相理解。

      “引” (开头列举事例)孩子的做法得不到家长理解,因而伤心以极而离家出走。

      “议”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父母与孩子之间思想上已出现了一道鸿沟。由此我们不得不发出呼吁:两代人应互相理解。

      “联”做为父母,应与孩子多接触,多了解;做为孩子,也应设身处地为父母照想;一初中女生因成绩不好,常受到父母责打,终因厌世而自杀。父母哭得死去活来,若她的父母真不关心她,又怎会如此伤心呢?

      “结”:从一个中学生的离家出走,我们应该警惕,不可让那条沟再扩大下去。理解与热忱,是填平它的唯一途径。鸿沟是可以填平的,但需要两代人共同的努力。

      模板解说:首句概括引述材料,然后由现象揭示本质,接着推出论点。转为联系实际,并举例证之,语言婉转,可令子女接受。最后总结,照应题目与观点。

      铁规二:议论文论据使用模板

              众所周知,议论文中必须要有正确而鲜明的观点,即论点。还要有充分而准确的材料,即论据。可以说没有材料,或材料不充分,观点就缺乏支撑,议论就显得空洞乏力;同样,使用材料不恰当,或事实不真实,观点就不能令人信服。因此,议论文中论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议论文中的论据通常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地史实等。道理论据一般包括人们公认的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模板一:引用+事例


展开全文阅读
      模板示例: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做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可再举个例子,如邓稼先研制原子弹的艰难、自己学习上遇到挫折,可将几个实例组合起来,相互补充,形成集团效应。

      模板解说:先引用冰心的话,说明成功的背后都是经历了挫折的,要直面挫折,再引用事例材料,这些材料要事实确凿,引用恰当有力,有说服力。

      模板二:正例+反例

      模板示例: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人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里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 … 他们的人生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套子里,葛朗台被金钱拖至了死神的旁边,玛蒂尔德被虚荣心搞得饱受十年的劳苦,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中… …

      模板解说:面对同一话题,总能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人物素材,运用对比手法将这两种人物放在一起做一个深入的比较,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自然会更加鲜明突出。这种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各种文章的写作中。如上面文章将贝多芬,居里夫人,陶渊明同别理科夫,葛朗台,玛蒂尔德进行对比,两类人物的精神优略显而易见,文章的主题也能得到鲜明的突出。——《人间的芬芳》语段

      注释:

      别里科夫:出自契诃夫小说《套中人》,是一个可恶可憎,又可悲可怜的人物。他的最大特点是把一切都装在套子里。生活上,他用各式各样的套子把自己里里外外裹得紧紧的,包得严严的。他常常晴天穿靴子、带雨伞,坐车支车篷,房子不管怎样闷热,他也不开门窗。睡觉除带上睡帽、穿上睡衣,还要把脑袋蒙在被子里。他不仅要将自己的躯体和物品用套子套起来,而且连自己的思想精神也要“套”起来。

      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重要人物,欧也妮·葛朗台的父亲。他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但他为人却极其吝啬,在他眼里,女儿妻子还不如他的一枚零币,是守财奴的代表。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把葛朗台的可悲与可怜体现的淋漓尽致,使读者对钱财产生更多的理解。

      玛蒂尔德:出自法国作家莫泊桑小说《项链》,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最后,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是一串假钻石项链。

       

张永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高考高分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归纳总结(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下一篇:语言表达之语言得体 学案 (高三复习)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