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412
标签:
教学论文
心理相容与教学情境的创设
陈英杰
“心理相容”是指一个团体或群体的成员心理协调一致,是团体或群体的成员之间内在情感相互承认并接纳的一种心理现象。而教学情境指的是师生双方组成的一种课堂模式;是教学中时间、空间、师生心境及情感的动机等诸因素的综合。要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双方心境及情感的和谐共鸣,即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心理相容”。从某种程度上说,师生双方能否做到真正的“心理相容”,决定着教学情境的成败。
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团体中,教师和学生组成了一个群体;同时教师和学生又是一个群体中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的两个个体。教师要想创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必须对自己和学生的性格特征作充分的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逐渐舍去差异、寻求一致性,找到共同的语言和兴趣,建立亲近感,消除彼此的戒备心理和不信任感,以便达到神形合一的真正完全的“心理相容”。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只注意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技巧和教学节奏的把握,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和自己心理的合理调控,就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产生不同的知觉和思维形式,导致学生兴趣的减弱和降低,导致教学情境创设的失败,甚至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反之,教师能主动创设一定的情境,将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牢牢地控制在教学内容上,并不时地根据学生的反应,接受各种不同的反馈信候,适时调节和变化教学情境,将会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从教师那里获得新知识、新观念的“求新心理”。因而作为教学情境创设的总导演----教师,就应该事先对学生这种心理状态有个了解,并考虑创设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将学生“要我学”的不合作心理转化为“我要学”的积极参与心理,变师生之间的不理解、排斥、漠然而为相互情感的和谐共鸣和思维情感的完全一致。
如何才能达到师生间的这种“心理相容”呢?
首先,作为教师要衣作整洁、大方得体,同时要善于控制和表现自己的情绪。
无论在课外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绪受到何种程度的刺激和冲击,在走进教室前,都要恢复常态,决不能将不愉快的情绪感染学生,更不能向学生流露和发泄,应该给学生一种精神饱满、和蔼可亲的感觉。教师倘若萎靡不振,情绪低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不愉悦的心理,进而使学生对该教师所讲内容产生反感。
其次,在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一位教师,倘若能事先知道他的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是学生高兴接纳的,什么是学生拒绝和在内心排斥的,那么他就会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去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就会对教学内容去作恰当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并且及时地进行教学调控。有时一个眼神,一个无声的手势,一个贴切的比喻,一段富于哲理的幽默的话语,一段精心设计的课堂导语,或者抑扬顿挫的语调等等,都会使学生全神贯注,达到“心理同构”的最佳境界----“心理相容”。
再次,与“心理相容”的“自尊心理”值得一提。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无意地运用目光、微笑、手势来调控学生的情绪,密切感知和注意学生的行为动作和情绪反应,并不时地调控教学情境。切忌无缘无故地用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要知道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等于伤害了师生间的感情。
标签:
教学论文
心理相容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师生对学业成败归因的特点及其交互作用
下一篇:
洪秀全的学识及思想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