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378 2016-01-04
标签:
教师随笔
习惯 教师随笔
习惯
广东省徐闻县徐城镇城墙路66号 欧从芸 邮编524100
幼儿园放寒假了,我为儿子高兴,因为没放假前,几乎每隔几天儿子都会问我:“爸爸,什么时候才不用上学校啊。”但仅过了两天,便大出我的意料了。儿子竟问我:“爸爸,什么时候才上学校啊?”
“你以前不是希望不用上学吗?”
“不用上学不好玩。学校里有许多许多小朋友才好玩。”
看来儿子已适应了在学校里和许多小朋友玩的生活,而并不适应在家很少有小朋友和他玩的生活了。可他以前并不发觉。我也一样。
儿子的许多习惯是可以变的,也可以培养的。
儿子和我上街,他必定拽我去商店看玩具,看后必定反反复复问我:“爸爸,你什么时候才有钱,有钱了就给我买玩具呵。”
而妻子和儿子上街,却从没见她给儿子买过什么玩具。她买的只是临摹用的书、画,抑或开发智力的积木等。
每当儿子耍赖般地要我买玩具时,我常常故意推诿:“你叫妈妈给你买,爸爸没钱了。”
可儿子总说:“妈妈不给我买的,你买。”
我往往只有屈服了。
儿子有一次闹着要我和他上街。我趁机有意识地试着改变他一上街就叫我买玩具的习惯。上街前,我特地提醒儿子:“我们上街,只逛商店,只买书,其他的什么都不买。要不,我就不跟你上街了。”
“得。”儿子一口应允。
到街上,看到五光十色的玩具,儿子直眼馋;闻到香喷喷的玉米,儿子直咽口水。可他还是遵守诺言,乖乖跟我到了书店。
他从书店二楼挑了一本临摹画,就快捷下到一楼收款处。我付完款,他就没任何枝节地跟我回去了。
可有些习惯,儿子似乎是难以改变的。
从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儿子跟我的时候更多。每次我出门去时,儿子只要听到关铁门声,或听到我穿裤子时钥匙的相撞声,儿子都赶紧嚷:“爸爸,你去哪?我也去。”说罢,“噗噗噗”地抢在我之前去穿鞋。
我若真要出去,而不得不让他呆在家时,他必嚎啕大哭,声震整栋楼。至今他这习惯都难以改变!
曾看过一篇介绍我国书法艺术的文章。文章中说,书法的美育价值更甚于它的审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书法艺术融建筑、雕塑、舞蹈、音乐等各种艺术趣味于一炉,极有利于综合开发儿童的空间具象、运动(时间、速度)想象和符合抽象的直觉能力,从而极有利于全面地调动感官和大脑两半球的智慧的潜能。
常写字,爱上写字,应不是很难吧。我不妨先培养儿子常常写字,让他爱上写字,乃至养成爱上书法的良好习惯吧。
但什么时候才能让他达到此目标呢?顺其自然,以后再说吧。
欧从芸
标签:
教师随笔
习惯 教师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较量 教师随笔
下一篇:
别跟我谈鲁迅,谈鲁迅我跟你急!! 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