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2700
标签:
备课资料
《语文读本》使用原则及方法摭谈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 潘素兰
内容提要
高中语文采用新教材后,配置了读本,关于读本如何使用的问题,是目前语文教师思考、谈论的主题。本文就新教材读本使用的原则及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见解,颇具操作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
读本 原则 方法
在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作为语文能力培养手段之一的课外阅读,其重要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新编高中语文教材配置必修读本,或许正是适应了这种背景与共识。正如读本“说明”所述:“只凭一套教科书培养语文能力,显然是难以奏效的。”语文学习还必须“加强课外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积累”。
读本是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良好凭借。读本“落实”的到位程度,将直接影响语文能力培养的效率。因此,本文将就读本使用的原则及方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 读本使用的原则
(一)计划性原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无计划的、随心所欲的阅读,都有可能流于形式;同样,无计划的处理读本,也会使读本形同虚设。
这里所说的计划,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师计划是指教师就读本内容对学生所作的时间安排、顺序编制、阅读方法及交流反馈的指导和督促,学生计划则包含阅读读本的时间安排及对读本内容的筛选归类、重点设定等。
教师在课外阅读中承担辅导的责任。这种辅导,既不是事事亲临指导,也不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帮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其实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辅导。
(二)课外性原则
读本内容极其丰富。以第一册为例,就有一百十八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容量之大,可见一斑。若想将此纳入课堂,来个篇篇落实,显然是不现实的。同时读本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视野”、“丰富底蕴”,并进而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因此,读本“说明”明确指出:《语文读本》“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可以说,坚持课外性原则,是对读本科学而又最切合实际的处理方式。
(三)开放性原则
课外阅读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兴趣的激发与提高,主要来源于学生较少地感到学习的压制,较多地体会到独立活动乃至创造性活动的乐趣。如果教师对课外活动作过多的具体要求,进行过多的督促与检查,那么,只能形成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打消其阅读的积极性;一是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从而降低其阅读的主动性。因此,对读本的使用,教师除作适当的指导或引导外,应该放得开手。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允许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允许学生对读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与看法。总而言之,读本既然是“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 阅读”的材料,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作阅读的主人。通过他们自主、独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其阅读 的兴趣,提高其阅读的能力。
(四)交流性原则
任何一种学习活动,都应该有反馈。美国教育家所作的试验表明,有反馈的学习比无反馈的学习效果好,反馈及时要比反馈不及时好。“反馈,是构成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语文学习论》)交流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反馈,比较适合检测课外阅读的进程和成效。这是因为用考试等形式来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势必加重学生的负担。因而,组织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如卡片展览、知识问答、习作欣赏、讨论、辩论、演讲、演出、座谈等等,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同伴的阅读进程,明了相互间的差距,而且还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有交流的兴趣,就会有阅读的动力,从而也就能更好更出色地完成阅读任务。
二、 读本使用方法例谈
(一)对应比较阅读
所谓对应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两篇或两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其有关的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从而 发现矛盾、把握特点,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基于读本是“与教材配套使用的”这一特点,读本体例基本与教材一致,且读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有简短的内容提要或重点指津,因而,要想从读本中找到与教材相对应的文章,并不困难。为此,在学生拿到教材后,教师即可提醒学生,对课本与读本作总体浏览,并找出对应性文章,进行有计划的对应比较阅读。具体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展开全文阅读
1、 选好比较点。
比较点可以是背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形式方法方面的。以第一册第二单元《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例,我们既可以选择谢冕的《永远的校园》作为对应文章,将比较点定在不同作家、不同文体的文章特点上,也可以选择江泽民《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作为对应文章,把比较点定在同一作家、同一文体、不同场合的文章特点上,还可以将《永远的校园》《北平的四季》《法门寺》《地下森林断想》等一组作为对应文章,将比较点定在不同文章的不同行文思路上。当然,也可几者兼顾。
2、 写好比较札记。
比较阅读是学生阅读的内化过程,只有当过程转化为成果后,才可以检测与交流。因而对应比较阅读的关键一环,应该是写作比较札记,通过交流札记,来互为补充,互为完善。以下所列为部分同学对周瘦鹃《杜鹃枝上杜鹃啼》及张中行《螳螂》 (以下简称《杜》《螳》)两文作比较阅读后,写下的较具代表性的见解:
(1)两篇文章都有东拉西扯的外貌,好象根本就没有用心去表达什么,有几段更像纯知识的介绍,如《杜》第3段和《螳》第6段。但正是在这样的东拉西扯、散漫无边、不知所云中,两位作者以大量的知识与文化信息支撑起文章的丰富内涵。
(2)《杜》与《螳》的作者通过写花鸟虫草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是十分成功的,周瘦鹃表达的是他个人成熟后对杜鹃的又一体会——有别于历来众人对杜鹃啼的理解,也不同于自己年轻时对杜鹃啼的理解;而张中行表达的是对螳螂由始至终的喜爱之情,没有太多的情感变化与转移,因而显得情更浓,意更切。
(3)《杜》文于每段结尾有一句较为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慨,特别是文末一句,更是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螳》中作者的感想则写得更多、更具体、更直接,平实的语言传达出作者对螳螂由衷的喜爱之情。
(4)《螳》文有一大段开场白,为铺垫后文而叙,抒发自己的眷恋之情,《杜》文则单刀直入,“鸟类中和我最有缘的,要算是杜鹃了”,足见其快捷。
(5)《螳》文作者表达自己对螳螂的特殊情感,引用《庄子》和《韩诗外传》的片断,以道、法两家褒贬两意,全面体现了螳螂迂阔的“堂吉诃德”个性,把螳螂人格化了,文中另有“蛇”“蝎”“蚊”之类作者憎恶之物与之对比,更显出其可爱与可敬,螳螂几近执拗的品质也许正是作者生活处世态度的体现?
(6)《螳》比《杜》更多描写,形式上更为活泼。作者静伏窗前,注视高居嫩枝绿叶的螳螂,对其有较细致的观察,较全面的描写;相比之下,《杜》文只引用了李时珍寥寥数语加以描叙。
当然,对《杜》与《螳》两文,也有同学认为并不是佳作,说这两篇文章是由纯知识凑合而成的劣作,看起来似“微言大义”的“次春秋笔法”,实为“老手颓唐”之作,以“东拉西扯”之语言,将原来浓烈的感情稀释成淡影翩翩,气若游丝,令人有味同嚼腊之感。看法虽然偏激,却也别具一格。
诚然,由于学生人生阅历、知识积累、能力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比较分析可能会肤浅一些,然而只要能比较,常比较,还愁学不会比较吗?
3、 组织好交流活动
及时交流比较阅读所得见解与想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独立地学习与探究的氛围。
交流的形式与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张贴、座谈、讨论、辩论等等,只要有利于交流,都可以采用。
(二)迁移深化阅读
在学了《荷塘月色》之后,曾经让学生做过两个练习,一是从读本《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中找出三个比喻句,说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及比喻的作用;一是先阅读读本《怎样读一篇文章》及《读〈飞〉》两文,然后阅读读本《短文五则》并任选一则写一段评论性文字。作业上交后,我们发现,不少同学不仅做得很认真,而且还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仅录几例并予说明。(括号内语句为笔者评论)
关于比喻及比喻的作用:
(1)“……黄色的山峰,黄色的波涛,我在翻卷的波涛中吃力地游着,几乎抵挡不住一个又一个更高的浪峰……波涛忽然间平息了,变成一片灰色的死海,真大呀,无边无沿的,这是茫茫的戈壁。”
这段文字中,作者不仅把连绵起伏的山峰比喻成波涛,还将无垠的戈壁比作一片灰色的死海。连绵起伏的山峰是静止的,但从车上的作者看来,山峰在后退(在运动),而山峰又是高低不一的,连续不断的,所以形似不断起伏的波涛,写出了山峰的动态美。戈壁无边无垠,不象山峰有高有低,因此就没有起伏的波涛之感,作者将其比作灰色的死海,既突出其广与大,又强调其平静。(只有真正理解了此比喻句,才有可能分析得如此到位)
(2)“瞬间,我惊住了,像似无意中扑进了一幅巨大的画卷,失去了中心和方向。”
将草滩、油菜花、蓝色湖水等构成的迷人景色比作一幅巨大的画卷,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宽广而又令人陶醉。(理解准确,分析细致)
(3)“而在我们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
在青藏高原上,我们很容易将银色的公路联想成洁白的哈达,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应该是弯曲、绵长及纯洁,而且哈达是藏族人民用来表达友谊的,因而,这句话在文章中应该含有一层梦幻般的青海湖欢迎各方来客的意思,表现青海湖与藏族人民一样,质朴、热情、好客。(联想丰富,见解独特)
(4)“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色种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将湖面比作蓝锦缎,不仅颜色相似,更突出了湖面颜色的纯正、柔和,质地的平滑、光洁;玻璃是明亮透光的,将湖水比作玻璃,说明湖水清澈、折光率强,又说“未凝固的浆液”,是为了突出微风拂来,湖面缓缓流动时,涟漪微微的动态美。(体会到位,品味细腻)
关于评价性文章片断:
(1) 读《平凡的魅力》
题目《平凡的魅力》吸引了我,既是平凡又何言魅力?凭着一份好奇,我饶有兴趣地读完了全文。(由题目的“矛盾”处入手,切入点新颖)
展开余文
第四小节又转回原来的话题——我很平凡,像风像水像雪,没有自豪的理由,没有魅力可言。但接下来的几句:平凡的风吹在夏天,平凡的水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平凡的雪飘在冬日与春日之间,却耐人寻味。虽然风、水、雪的前面都加上定语“平凡的”,但实际上,我们发现在平时很平凡的风、水、雪,在夏天,在沙漠中,在冬春之间是多么的不平凡,多么的珍贵!这就是它的魅力。(确实如此)
这样一篇短短的文章,让人明白,每个人都是平凡的,却又都是不平凡的。平凡的你,换一个环境也许就会成为不平凡,不平凡的你走出属于你的不平凡世界也就成了一个平凡的人。一切的平凡与不平凡只在于对什么环境状况而言,并飞在于人本身有什么特殊。(如若不是真正读懂了原文,怎能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2)读《海边的遐思》
若流水帐似地评一遍,感觉不好,不妨挑几句细细品味。(大约是针对叶圣陶《读〈飞〉》而言吧?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含蓄而又率真。)
“灵感被波涛击伤,裸露着一片苍白。”
一般看来,灵感无形无影,再大的波涛也击不到它,但这种形象手法却让人一目了然:作者在海边脑海里没有一点灵感,所以“一片苍白”。(把握准确)
“时间满面晦暗。”
这里,拟人手法的运用,意在写出作者“晦暗”、不明朗的心情,因为心情的晦暗,所以觉得时间也“满面晦暗 ”了。(透过字面,看到了本质)
“我的眼睛,久久驻扎在流逝的过去与遥远的未来。”
作者明明在看海,怎么“驻扎”在“过去”和“未来”呢?这里与其说是“眼睛”“驻扎”,不如说是“思绪”“驻扎”,正是这句话体现了思的深切,好象一切都在眼前,这种对思绪的描写具体而又细腻。(经这么一分析,作者的思绪似乎已明晰在眼前了)
“教是为了不教”。如何知道学生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不教”的程度?我想,迁移深化阅读也许可以是一种了解的方法。看上面学生关于比喻句的理解分析与对课外文章的分析评价,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不仅已经很好地理解了课内所学的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分析方法及技巧,而且已能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分析陌生的从未接触过的文章内容,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思考。现代迁移学习理论认为,要是学生已经能将课内系列的知识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那么这种知识方法就已经转化为一种阅读的能力了。
(三)专题研究阅读
应该指出,对应比较式阅读与迁移深化式阅读,均属围绕课文展开的巩固性或运用性阅读方式。但是,并非每一篇读本文章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对应关联点,为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对读本作专题研究式阅读。
专题研究式阅读,也称锥型阅读。这里,阅读内容的专一性好比是锥尖,集中精力阅读好像是对锥子的作用力,时间的连续性,又仿佛是在不停顿地使用锥子往前钻。用这种方法支配的阅读活动呈现的是一种尖锐、猛烈、持续不断的态度。研究表明,持续不断地集中精力钻研某一个问题,往往可以取得突破性的进步。
新教材文言文按史编排单元,读本与之配套,以第一册为例,分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汉魏晋散文三个单元,各单元自成专题,因而非常适合作专题研究阅读。具体可按以下几步进行:
1、快速浏览本专题所有文章
2、确定研究课题
3、论证课题的可行性,进一步明确课题
4、围绕课题阅读本专题文章,搜集材料
5、整理材料,筛选运用材料,写出课题研究报告
6、互相交流报告内容
介于学生学习科目多、时间紧、任务重等因素,专题研究阅读可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成果共享。
以第一册先秦历史散文为例,所任班级学生曾确定了近20个课题,其中不乏有相当深度涵盖且很有个性的课题,如:“先秦历史散文的语言特点”“我较全面地认识了‘焉’”“直谏与讽谏”“晋公子其人”“看成语讲故事”“我学先秦散文”“举贤荐能鲍叔牙”“勇哉,荆轲”“刺秦意义之我见”,“先秦历史散文中的外交辞令分析”,“我看先秦历史散文”……如果不是认真阅读了本专题文章,我认为是提不出这类课题的。
当然,专题研究式阅读并非只适合文言文。所有文章都可按一定的标准组成专题,假如将现代诗歌作为一个专题来阅读研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热情,还可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假如将近代科技说明文作为一个专题来阅读研究,则不仅可以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向,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自主阅读科技文论的兴趣;而假如将鲁迅作为一个专题,那么对鲁迅的了解就会更全面更透彻。叶圣陶、朱光潜、许许多多的作家们,我们都可将其组成专题来作一番研究学习。
组成专题后的阅读内容会更有条理性,更有利于理解掌握,更有利于记忆检索,所以有人说,锥型学习法的知识增长是一种优势积累,不管在知识的数量上,还是在知识的质量上,都优于一般的学习方法。
教无定法,学无定术,关于读本的使用,肯定会也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之所以将自己在对读本使用探索中的点滴体会,呈现于此,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就正于方家。
参考书目:
《语文学习论》 佟士凡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语文教育论》 谢象贤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作者邮箱: sibaihui0571@163.com
标签:
备课资料
语文读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缦立”解(网友来稿)
下一篇:
从“自强不息”说开去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