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959
标签:
教学论文
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看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论坛精华帖)
论坛精华帖:http://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1625
黄行福
语文教育的本体论是关于语文教育的存在问题,致力于探求语文教育存在的最普遍、最高的本质,对于深刻认识语文教育的本质,开发语文教育的资源,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语文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习惯上,一般将处在萌芽时期的、原始社会的语文教育称为“言、文”教育或潜语文教育;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语文教育称为“古文”教育或前语文教育;1840年至1949年的语文教育称为近代语文教育;1949年至今的语文教育称为当代语文教育。
纵我国古代、近代乃至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可以窥见本体的演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因其本体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从其主流看,大致经历了一个教化本体、智能本体和人文本体的演变过程。当然,本体的演变并不必然与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几个发展阶段一一对应,这是两个不同标准划分的结果。前者是按照语文教育赖以存在的最根本的基础划分的;后者则是根据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发展阶段为标准划分的。但是,两者也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体系,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联系的。因为,教化也好,智能也罢,人文则更不必说,都与社会的生产方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生产方式的存在对教化的内容、教化的要求,对智能的重视程度,对智能要求的高低,对人的素质等,有着不可低的影响。
两者的联系体现在时间上,具体体现在:古代至近代初期为教化本体;近代中期至今为智能本体;现今以后为人文本体。
一、教化本体
教化本体是指语文教育以教化为立足点,语文教育的存在以教化为基石。教化本体表明语文教育是建立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石之上。古代最为典型。《学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在语文教育尚未独立设科的古代,教育包括文史哲的教育。有人说,一部中国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史。“化民成俗”成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和首要目的。古代儒家一贯主张“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明人伦”就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但“明人伦”仅是教化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教化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主要有“爱国主义思想、安贫乐道思想、除暴安良思想,不畏强暴、见义勇为思想,学无止境、精益求精思想,精兵简政、为政清廉思想,自强不息、人定胜天思想,等等。”①
为了实现教化的目标,中国古人将儒家经典著作选为教材。“四书”、“五经”是官方所定的蒙学之后的主要课本。《大学》是十分典型的一套自成体系的道德教育教材。全书提出了一个总纲“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讲修身,“亲民”讲爱民,“至善”则指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都是讲提高自身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属于治人的范围,涉及到道德的各个方面。《诗经》本是一部诗歌总集。虽然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的话,意思是要学会说话,就要学“诗”。然而,他仍然主要将它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诗”有七大作用:一是感发兴趣,二是考见得失。三是团结和睦,四是怨而不怒,五是孝敬父母,六是效忠君王,七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七大作用中,没有一条真正涉及语言文字教育。除第七条外,都是有关伦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诗经》是进行全面教化的生动材料。即便是在近代初期,中国人仍然认为:“中小学堂注重读经以存圣教”,“中国之经书,即中国之宗教”,“若学者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②将读经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能否立国的高度,教化本体深入人心。
教化本体思想还体现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古代中国人很讲究“化”,怎样“化”?所谓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就是“化”的方法,也就是在和风细雨中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像春风那样亲切、温柔,像夏雨那样滋润心田,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将教化的内容“化”入内心,“化”进脑髓。从学的方面说,就是要得意忘言。言是获意的手段,获意后,言则可忘。在这里,“意”指思想内容,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点,柳宗元的论述较为典型。他将语文教育的目的定为“文以明道”。指出:“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要之之道已耳。”③很明显,道在文之上,学问的目的在于“明道”,在于接受思想教育。“辞”只是“道”的载体,自然,“明道”之后,可以弃“辞”,这根本不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更象是在接受思想教育。
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的教化本体,是中国社会的泛道德主义传统决定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渗透于社会的一切方面,任何个人言论或行为都严格地受道德价值的制约与牵制。整个社会,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强调以伦理道德标准来衡量事物或行为的好坏;而且,那一套伦理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能为一般社会成员普遍接受。伦理价值观的君临一切,独占鳌头,统治者自然就十分重视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中强调渗透伦理道德思想教育,这是语言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文”总是要载“道”的,故而,“教化”成了代“文”弃“辞”的本体。
二、智能本体
智能本体是指以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为根本进行的语文教育。近代中国,国门大开,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有感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纷纷写文章作演说出书报,呼吁开发民众智力,教育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于是,“语文”独立设科,开辟了我国语文教育的新时代。独立设科后的语文教育,开初,虽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诗书教化”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才智的要求愈益迫切,渐渐地,以“教化”为主旨的语文教育,让位于以智能为本体的语言文字教育。1912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对语文教育在智能上提出了要求:“国文要旨在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将“智”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且位居“德”之前。这是在教化本体上的一个革命性的飞跃,表明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在不断加深,意味着语文教育以教化为本体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展开全文阅读
1923年,由叶圣陶起草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在突出智能这一点上旗帜更鲜明。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①使学生自由发表思想;②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③使学生能作文法通顺的文字;④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简单地说,就是会说、会读、会写、有兴趣。很明显,语文能力的培养已经占据了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建国后,强调进行“双基”教学。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中学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双基”教学的提出,在语文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广大语文教师以给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为主要目的,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随着时间的发展,“智力开发”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学校掌握的知识,能够终生管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返了。反映在语文教育上,就是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有教材的改革,有教法的改革,在全国形成了许多流派。如魏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刘 的作文三级训练体系,陆继椿的双分体系等。这些改革,都紧紧围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这一核心。这些改革者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一改传统的以“灌”为主的方式方法,代之以“导”、以“练”,以学生智能的开发与培养为宗旨,将语文教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智能本体,还体现在建国后颁布的几个教学大纲中。1956年的《初级中学汉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给学生有关汉语的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理解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还提出了一些思想教育的要求。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较学生能够正确地例假和运用祖国的文字,是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协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的《全日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呢挂钩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80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教学目的规定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叫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将教学目的表述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五个大纲,都有一条“能力”红线贯穿其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1992年的大纲和1996年大纲,单独提出了智力开发问题。不仅如此,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方法上、近代以来,都以突出智能培养为主要特征,限于篇幅, 此不论及。
三、人文本体
人文本体是将语文教定位于人之上,以人的全面和个性发展为根本支点。只能本体是对教化本体的一个突破,使语文教育凸现出它本身的特点。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这是第一此真正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变革,为充分语文教育在其它学科乃至在社会生活中的工具性作用,奠定了基础,使语文教育象语文教育。然而,智能本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它至少有两点不足:第一、只关注语文作为工具的一面,忽视了蕴涵于其中的人的因素,使语文教学实践变成了项使用锄头、镰刀那样的纯技术的实践,语文课堂成了木工师傅教徒弟使用锯子、刨子之类工具时的状况,冷面无情,只见技巧不见人;第二、它无视人的丰富的个性,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有待开动的机器。课堂上,我讲,你听;我导,你练;我考,你背。使本来应该丰富生动的课堂,变得单调无味。有鉴于此,语文教育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重新给语文教育定位。
其一,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足以证明,从本世纪初的“国文教授法”到80年代的“语文教育学”,其间经历了由“教授法”发展为“教学法”和“教材教法”的阶段。80年间,人们愈益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法或教材教法,思路单一,只研究如何教,忽视了如何学,如何育。只重教,忽视学,不见育,只是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难以满足语文教育全面育人的需求,也发挥不了语文教育全面育人的功能。因而,“语文教学”应运而生,它更加重视人在智能、道德、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全面开掘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人”的地位日益现露。
其二,陈仲梁在1996年第9期《语文学习》上撰文《期待:语文教育的第三次转折》,认为从本世纪初开始,语文教育出现过两次转变。本世纪初,从文字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近十年来,又出现了第二次转变,从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并指出:语文教育将出现第三次转变:语言——人的发展。明确地将未来的语文教育定位于人之上。其三,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规定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语文教学目的。
其实,在教育理论界,早已有人提出将教育的支点定在人使上的看法。斯普朗格认为认的本体结构的生成、定向、定格,关键是教育,“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④语文教育,作为整个学校教育大厦的一个主体部分,理所当然,将自身固定于认的个性、人的理智、人的道德、人的情感之上,应当是很自然的,很必要的。
教化本体——智能本体——人文本体的演变,显示出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每一次演变都是一次飞跃,一次提升。智能本体,虽然吸收了教化本体重视教化的合理因素,但屏弃了唯教化思想,吸收了在蒙学阶段重视读写训练的经验,从时代的要求出发,使语文教育在能力训练、智力开发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人文本体又是一次质的变革,它力图避免智能本体的片面性,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注释:
①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湖南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20——21页。
②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教社1961年版,上册199页。
③ 《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④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
邮 编:344506
E—mail: [email]nfhuangxingfu@sohu.com[/email]
——《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第5期
http://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1625
标签:
教学论文
从我国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目的论简议(论坛精华帖)
下一篇:
两种语文教育(论坛精华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