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078  
标签:教学论文
关于语文多媒体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教师中心稿)


      永安一中        张晓斌

      在人类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教育界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兴未艾。公开课、创优课、示范课没有了多媒体似乎就不成课,对教师们的要求中也有一条就是“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们学电脑、用电脑备课、上课蔚然成风,一些教师们甚至热衷到了所有的课都想用上多媒体的程度。在这一番“热”中,笔者觉得有必要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劣,作一些冷静的思考。

      思考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在语文课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来说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起兴趣,提高效率。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了不起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甚至一些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时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形式的出现,好比是茫茫沙漠中的一处绿洲。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对上课又有了兴趣,使课堂效率提高有了前提。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以住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大屏幕前,学生可以看到那生机勃勃的“春”,听到那汹涌澎湃的“潮”,感受到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布朗运动、细胞分裂、火山爆发……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真切的认识。如在《听潮》一课中,我使用了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一片海潮声中,屏幕上出现了课题,然后是作者的头像和简介。这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文章所描写的境界之中,为达到学习作者以文字写声音的目标打下了基础。朗读时,我用了三段音乐进行剪辑,前一段是海潮声,从“大海上一片寂静”起用的是杜塞尼的小夜曲,“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又配上了永乐大钟的钟声,最后在海潮声中结束全文的朗读。范读结束,学生们掌声雷动。我想这掌声有一大半是给这段音乐的。可以说这段音乐使得这些难得见大海一面的山里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潮的味道,同时这段音乐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朗读的积极性。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多管齐下,强化记忆。

      学习中,记忆是一大难题,许多学生厌倦了书本上的白纸黑字,一提起要记就头痛。其实要提高记忆效率,除了下定决定、勤学苦练、集中精力、培养兴趣、进行联想等等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多个官能并用,也就是古人说的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这是提高记忆效率的重要方法,其实还可以加上一个“耳到”,即“四到”。但传统的课堂模式无法或很难做到这一点,用上多媒体就不一样了。在《爱莲说》一课中,我用Authorware做了一个课件,对于课文的重点:莲与君子的品质的对照,我做了如下设计:在屏幕的右方,画了一朵莲花,在七个花瓣上分别写上作者形容莲花的七个短语。左边是相对应的君子的品质,但顺序是乱的,要求学生用鼠标将表示君子品质的字母拖到相应的花瓣中,每答对一句,屏幕上就显示出一句鼓励的话。当时,许多学生争着要上台操作,气氛异常热烈。在淡淡的古琴曲中,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的优美意境里,很快记住了莲花的品质与君子的品质的对应关系,从而理解了作者以莲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三、烘托气氛,突出人文。

      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在2000年,一部新教材终于出炉。新教材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学科应该承担起传播五千年泱泱中国辉煌灿烂文化的任务,新教材中古典文学分量加强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语文教学的任务首先是让学生对汉语、文学有了解,而后进一步对以它们为载体的中国文化有了解,从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得到中国文化的熏染。这一点恰恰是传统语文教学手段忽视和难以传播的。

      多媒体可以用精美的界面、曲雅的音乐营造出良好的浓郁的中国文化的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在《爱莲说》课件中,我设计了如下的界面,在优雅的古琴曲《潇湘水吟》中,水天一色的蓝底上,画面左边一朵桃红色的莲花徐徐开放,之后,右边一幅写着课题和作者名的条幅自上而下慢慢展开,屏幕下方随即出现排成弧形的五个黄色的圆形按钮。整个画面清新淡雅,有很浓的中国文化的意味,加上优雅的音乐,给人以鲜明的视、听感受。课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情绪。

      四、创设意境,感染学生。

      我们的课文中,有不少离我们这个时代太遥远了,要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可谓难矣。我们要感动学生,常用上朗读,但由于大部分教师朗读水平有限,效果往往不如人意,有些教师的朗读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哄笑,课堂气氛全被破坏。但若用上一幅制作精美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一组恰如其分的镜头……再加上专业人士的朗读,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

      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我意识到,那个时代离我们的学生已经太远了,仅靠朗读这样的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不会引起他们对这首诗的认同的。我想起了十年前曾深深感动过我的一部电影《周恩来》,以及施光南谱曲、李光曦演唱的歌曲《周总理,你在哪里》。上课时,我用电影中周总理逝世时和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一组镜头来导入新课,再播放了歌曲《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录音。然后,在低沉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二乐章《黄河颂》的音乐声中,我播放了诗歌的朗读录音。影片、歌曲、音乐的辅助手段,造成了巨大的感情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意境,让人如临其境,深受感动。课后,我的眼睛是湿润的,学生的眼睛也是湿润的。


展开全文阅读
      思考二: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有其优越性,但由于手段本身的特点及限制,它也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限制思维,不利拓展。

      由于多媒体的“热”,不少教师一哄而上,用起多媒体上课,全然不顾教学目的,而是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在诗歌教学中,也有不少教师使用了这种手段,将诗歌中的形象用图象表达出来,美其名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耳到、眼到、心到,感知深切……”云云。如有一个课件《望天门山》,制作者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诗中的“门”、“开”、“回”的含义,根据诗歌内容设计情景图:将两座山绘成门的样子,两山夹缝中长江水奔腾而下,冲破山的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之间,一叶白帆飘然而来……古人云“诗中有画”,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想将自己心目中的美好画面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但这幅画并不存在于屏幕上,而是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况且教师心中的图画再美,也不是大屏幕能够完全展示出来的。更何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也有自己的理解。这种将学生看做是一种容器,将自己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强加于学生的做法无异于是另一种“填鸭”,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被动地学习,创新思维从何而来?

      二、制作困难,不利推广。

      多媒体已不再是声、画、像的简单组合,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运用其中。一个好的课件,不仅仅是声音、画面、视频、文字等的简单组合,要制作一个优秀的课件,首先要对声音、图形、视频进行一些处理,这就要求制作者至少能够较熟悉地掌握五六种应用软件如超级解霸、豪杰大眼睛、Acd see、Photoshop、Premiere、Cool 3D、Xera3D4、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等等,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纵观我校200名教师,能够制作课件的不到一半,能制作出高质量课件的则是屈指可数。

      而现有的一些课件,如市场上出售的,网络上下载的,教师们都是一句话:“不好用。”这原因很简单,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对计算机软件很熟悉,但他们并不熟悉教材,不熟悉学生;其他教师制作的考虑了教材的因素,但由于水平的限制,制作又不精美。有一些计算机水平较高的教师制作的精美课件又不适应自己学生的情况。而一个好的课件则必须将教材、学生等因素综合考虑进去,缺一不可。这就出现这样一个矛盾:会做的不知道如何做才能符合需要,要用的不知道如何去制作。

      有一回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课件《如梦令》。这首词表现的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而制作者的水平实在让笔者不敢恭维,课件打开后居然是呯呯呯几声枪响,出现制作者的单位,朗读的画面中,颜色一片惨绿,一条小船,如幼儿园儿童画的一般,缓缓从画面外面进入(注:是进入,不是划入),左边是一座亭子,下面是几朵荷花,读到最后,几只白鹤,翅膀一动也不动,缓缓向上移动(注:是移动,不是飞起)……看了让人直倒胃口。若将画面倒过来看,再联系前面的枪声,似乎李清照是来打猎的,而不是来游玩的。如此课件,如何让学生感受词的美好意境?如何达到课堂的教学目的?如何传播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三、素材缺乏,不利制作。

      这也是许多教师反映的问题,要制作一个课件时,最头痛的就是素材的寻找。笔者地处小县城,这个问题尤其突出。想起当时制作《爱莲说》时,光查找图片就用去了半个多月时间,找同事,问朋友,进商店,上网络,最终找到可怜的几张图片。幸亏当时有一位外校的同仁,到我校协助完成一项工作,他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于是从他那里复制了一些,这个课件才得以完成。而最后的制作及调试阶段不过一周左右,且这是笔者第一次用Authorware制作课件,还不太熟练。制作《周总理,你在哪里》时,为了找到电影《周恩来》的VCD光盘,笔者跑遍了全城的音像店,但一无所获,最后终于在网上的一家书店里找到,赶紧邮购了来,险些赶不上教学进度。可见素材这个问题不解决,高质量的课件也不可能出现。

      思考三:多媒体教学的改进。

      一、联合制作,以利质量。

      前面提到,制作课件时会出现“会做的不知道如何做才能符合需要,要用的不知道如何去制作。”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个队伍,这个队伍应由教师和专业的多媒体制作人员组成,也就是上文说的“会做的”和“要用的”。这两者单独制作的课件不外乎有两种:一是课件非常精美,但不符合教学的需要,二是能符合教学的需要,但课件“面目可憎”。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两者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制作出精美的,能够符合教学需要的课件来。

      二、加强培训,以利使用。

      目前,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普遍停留在“初级阶段”,计算机水平不高,造成的问题一是不会制作符合自己需要的课件,即使制作出来了,也是面目可憎。这一点在上文已说过了。但更大的问题是别人制作好的课件交给你,也不会使用,有的教师甚至还要请一个操作员在一旁。笔者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教师在上面上课,突然遇到问题,将笔者叫上台去替他操作。好一些的,注意力用到了计算机上,就顾不了学生,注意力用到了学生身上,就顾不了计算机。这样都会大大地影响教学效果。目前对教师应该加强计算机水平的培训,不能让他们总停留在文字编辑排版这样的“初级阶段”,而应该鼓励他们更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知识,熟悉多媒体教学系统设备的使用,操作多媒体设备能够熟练到“不经过大脑”的程度。这样才能保证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三、素材共享,以利制作。

      多媒体素材的准备工作量是很大的,一年多来,笔者感觉制作课件最难的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素材的问题,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各种素材,多准备些“米”。除此之外,还要实现素材的共享。否则,每次要制作课件都来临时找“米”,临渴掘井,那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只有平时“深挖洞,广积粮”,才能避免上述问题,提高制作课件的效率和质量。

      多媒体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正如主席所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其前途一定是光明的,但道路也一定是曲折的。以上只是笔者在学习和使用多媒体教学一年多的实践中的一点感受。愿和广大同仁们一起研究,探讨,请同仁们不吝赐教,共同努力,使这种新的手段能够扬长避短,不断发展、发挥、发扬、发达。

      
标签:教学论文 关于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青春生命的绝唱——《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意蕴探析(网友来稿)
下一篇:教师投诉:高压使教师神经紧张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