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高考范文
阅读:4480
标签:
高考范文
为2002年高考作文题辩护 ——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作者: 陈万勇 - cwyyw1
为2002年高考作文题辩护
——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最近几天,我看到不少网友对今年的作文题目大加挞伐,说“荒谬”者有之,说“假大空”者有之。当然,我不反对别人发表意见,但是,我要说,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我同样也有不同意你的意见的权利!如果将高考作文命题放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之下予以审视,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考作文命题的确走过了一段风雨前行的艰难历程,特别是通过对我们参加高考的经历的回顾,我们就会十分清楚地明晰这一点。所以,我要说,从过去的命题作文到后来的给材料作文,再到现在的话题作文,作文命题的确有了长足的进展!
当然,今年的作文题目确有其弊端,但如果换一种视觉看,将材料作另一种非写实的文本来解读,也许,它并不像许多人所攻击的那么一无是处。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更侧重它对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角度来进行评判。我以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命得很好!首先,它能考查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语言是作文的基本载体,只有很好地实现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查,它才不失为好的高考题目。其次,它有着良好的写作价值导向,引领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这无疑是一种回归,没有生活的考生要想写出像样的“心灵的选择”无疑是难上加难的。再有,它对作文教学也有着良好的价值导向,那种企图投机或取巧的教学心态无疑会在这样的题目中暴露出猴子的屁股。况且,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吾生写吾口”,把学生引向心灵的深处,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又怎么能说是在“逼考生说谎”呢?只有没有生活体验的考生才会说谎,只有没有基本的作文道德的考生才会说谎。难道,在这样一个日益寻求外部刺激的今天,我们不应该把目光投向自己的灵魂深处吗?连自己都不敢去省视自己的内心,我们还是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现代人吗?不要总是指手画脚、喊爹骂娘,是该用心灵去做出自己的选择的时候了,尤其是十七八岁的青少年,否则,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对他们进行人文精神和人生底线的教育?难道,要等到他们都变成了成克杰、赖昌星之后才对他们说“你们应该时刻做出自己的心灵的选择”?
更为可喜的是,话题作文把审题的难度降到了最低,把文体的限定基本取消,把表达方式完全自由化;同时,在评价机制上也作了较大的变革,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过去假大空套盛行、极少流露个人情感等“主题先行”、“禁绝个性”的弊端。“星垂平野阔,风正一帆悬”,从此,考生有了一个相当宽泛的空间,思想纵驰骋,彩笔任挥舞,再也不像我们当年必需戴着镣铐跳舞,再也不像我们当年会为审题而胆战心惊、诚惶诚恐,再也不会像我们当年会因审题不准而把美好的前程搭进去。
看看过去,比比现在,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标签:
高考范文
为2002年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一种错位,一份遗憾
下一篇:
考生难道真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吗?(2002高考作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