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德育论文
阅读:1044  
标签:德育论文
高考招生该不该给荣誉加分
   k12      2002-08-30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晏扬 

 

    曾被评为市级以上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考生,会在高考录取中得到一定的加分照顾,这种做法在一些省市区早已有先例。不过,今年河北省教育厅对高考中各市县申报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进行审查时却发现,有80名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不符合条件,因而被取消了加分资格。教育部门指出,一些学生为达到高考录取时“加分”的目的,千方百计走“后门”,拉关系,甚至制造假证明、假材料,以骗取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据新华社8月27日) 

    实际上,对于高招给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加分,人们历来看法不一。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加分政策有违高考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并可能导致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这次河北省查出多达80名的假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似乎印证了这些反对者的担忧。于是,取消加分政策的呼声再次高涨,典型的说法就是“荣誉不需要加分”。 

    而在我看来,高招给获得过较高荣誉的考生加分并没有错,出现弄虚作假等问题,并不能怪责加分政策本身。 

    给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加分,并不违反高考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我们知道,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身,一锤子的买卖。有些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考生,却未必能在高考中正常发挥;高考的“唯分数论”,也不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考生素质。这两点,是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的弊端。在目前高考仍然是选拔学生唯一途径的情况下,给那些德智体全面发展、各方面素质较好、较均衡的考生以一定的加分照顾,恰恰有利于弥补高考制度固有的缺陷,是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也更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潮流。而在众多考生中,获得过较高级别“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的考生,无疑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典型,给他们加分,也等于给在校学生树立了榜样,可以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 

    所以说,加分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政策本身也是合情合理的。至于加分政策变成为了一些人徇私舞弊的手段,孕育出种种“幕后交易”,我想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出了问题就废止本来合理的政策。况且,这个问题并非无药可治。首先,各学校应该建立公开、公平、规范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对于将在高招中享受加分待遇的学生予以公示,避免“黑箱操作”。对于谁是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是如何评上的,高招时将加多少分等等,都应该让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一目了然,以便于监督,让造假者无可乘之机。其次,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这次河北省教育厅对那80名造假的考生仅仅是“取消资格”而没有作出任何处罚,这未免过于轻描淡写了。并且,造假肯定不是学生本人能够完成的,对于参与造假的方方面面,都应该予以严惩。比如,对造假的学生给予减分处罚,对参与造假或在把关中失职的老师和学校负责人要进行处分,对参与造假的家长,尤其是干部家长,也要给予纪律处分,违反法律的,还要依法惩处等等。 

    取消高考加分政策固然能堵住利用加分政策谋取私利的“黑洞”,却无疑有因噎废食之嫌,对于那些理应享受加分待遇的考生也有失公平。同时,缺少了加分的“导向”作用,对于推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对于高校合理选拔人才,也都是不利的。所以,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途径应该是规范学生荣誉称号的评选制度,打击徇私舞弊者,而不是简单地取消加分政策。

 

标签:德育论文 高考招生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该如何看待高考科目改革
下一篇:作文批改略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