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693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设计七格


      浙江省龙泉中等职业学校  刘宏坪

      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如今,利用多媒体语文课件进行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如何正确、科学、艺术地设计语文多媒体课件,也已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在努力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深入钻研,积极付诸实践。现在总结设计“七格”以抛砖引玉,望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 文字格:大小红黄因文异,冷暖浓淡齐帮衬。

      语文课件文字特多,尤其作文课件。如果要展示例文,或进行课外延伸教学,那必是文字为主了。课件设计时可将重点内容运用色彩、闪烁、动画等技术方法使之和其它信息区别开来,或处理为热健、热区吸引学生注意,利用呈现方式增加新奇感和趣味性。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角度来看,书本是文字,练习以读写文字为主,传统的教学靠粉笔黑板打天下,学生对于文字的有意注意已经显得很疲劳了。而平常文字总是“穿着黑色的外套”,那种单调沉闷冷漠,更让学生难以接受。出于这样的认识,在设计语文多媒体课件时,我们可注意以电脑的优势对需要板书或添加的文字多方设计,不厌其烦地从文字的大小、字体的变化、色彩的冷暖浓淡、课件背景的色彩烘托效果等多角度进行考虑,以求打破平常文字那单调沉闷的冷面孔,突出文字之美,唤醒学生的注意。文字本身是一种线性结构,其表现力有限而单一。而语文课件中的文字信息还可以用文本、图象、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加以表现,具有丰富生动、无可比拟的魅力和延申张力。设计语文课件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突出文字的全方位设计,可开启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提供心理驱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注意。

      二、图片格:联系内容扣重点,拉近文意缩距离。

      从信息论角度看,直观的图象,更有利于信息的传输和吸收。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语文课件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笔者设计语文课件时,就很注意突出这方面的优势。对于图片的要求,笔者以为有三点值得一提:①图片必须要能拉近学生与课文的关系,能起到缩短学生理解内容的距离。否则,最精美的图片也是多余的。②要能突出教学重点。这是语文课件能否制作成功的重要环节。③要清新悦目,有情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信息若新奇有趣,易于形成独立而清晰的痕迹,学生可以轻松地掌握。平时,可收集那些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精美图片,以备制作课件之需,自己建立一个课件“资料库”。教育家荀况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制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课件插入关于春花绽放与海景的图片,制作《故都的秋》一文的课件插入关于故都和秋景的照片,制作《再别康桥》的课件时插入康桥的图文介绍,这都能使学生有一种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见其人的感觉。借助具体直观的画面状难绘之景如在眼前,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场景化,学生理解课文就获得了最好不过的钥匙。既省却了许多文字的介绍,又便于学生较好地了解和掌握知识。既拉近了学生与内容的关系,又能较好地突出重点,并且给课堂平添了许多生趣。教学时,还可让学生根据图片畅谈自己的所感所想。有人担心插入图片会陷入图解或框死学生思维的误区,这一点其实是多余的。能使学生的注意经常处于兴奋的状态,并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理解、有所感悟就是好。当然,语文课件图片格的设计,最好能显而不露,引而不白,能像海面上移动的冰山,把“水下的八分之七”留给学生自己去想象和探求。

      三、动态格:粘贴动画诱奇想,动静搭配显奇观。

      动态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注意是心灵的唯一门户,知识的摄取,只能由这扇门通过,而注意又是不断转移的,很多刺激(包括外界的和机体内部的)都有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学习中夺走。面对这种负面影响,我们设计语文课件时必须想方设法让学习目标占领学生的“注意”这扇门户。课件中插入富有动态美的文字、图片、动画是占领注意这一门户的有效手段。一方面,那色彩斑斓、生动丰富的画面,为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另一方面,动态图景与课文内容形成互补,图文相互映衬,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为了突出曹植的《白马篇》中驰骋沙场的少年那勇武形象,剪切动画游戏中骑马奔驰的武侠画面粘贴到问题上,使文字的表述获得了动感,使学生能较好地感受到“勇剽若豹螭”,“长驱蹈匈奴”的情景。运用课件过程中,笔者利用这小小的一角动画启发学生,让他们注视着动画永不停息、奋力驰骋的形象,谈谈对诗句及诗的意境的理解,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课后笔者有意问了几位学生,他们指着驰骋不息的武士动画说,“那冰冷静默的文字、拗口难读的诗句,因为看到这动画而一下子变成了令人难忘、场面宏阔的战斗场面,勇士的形象也立刻凸显于眼前了。”多媒体语文课件注意动态格的设计,适度插入一些动态图片,或动中显静,静中寓动;或动静交叉,动静结合,努力使课件表现出和谐的色彩美、情景美,将枯燥的内容形象化,繁锁的知识简单化,静态的对象动态化,从而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四、情境格:背景建构促联想,系列设置创新意。

      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境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的。


展开全文阅读
      情境格要求我们:①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曾指出: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我们强调语文课件的设计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课件设计过程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都可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使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从属于这一中心,都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②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首先,可根据课文内容很好地创设情景,使语文课件既能扣住文章主题,较好地体现重点和难点,又具有启发性,这是语文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个相当重要的步骤。其次,设计时可根据图文相关性越高对理解的影响就越大,而系列图的影响又大于单幅图的心理规律进行。笔者设置语文课件过程中,就很注意选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音乐、诗词等,并把它们融为一体设成能连续播放的动画系列,使教学内容情境化,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感染力。③综合运用形、声、色创设情境。利用计算机媒体调控自如的优势,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一种形、声、色立体交叉、和谐交融的感官刺激动态,以造成特殊的情境,叩击心灵,将学生的情感流向引入轨道,以期引起审美共振;并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同时也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觉悟。当然,无论是生活情境的展现、实物情境的演示、图画情境的再现、音乐情境的渲染、表演情境的体会、语言情境的描绘、问题情境的启发,都要注意因内容、因学生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以“物”激“情”,以“情”发“辞”,以“辞”促“思”,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积极主动探究,加深加快理解,获得感悟,形成能力,完成意义的建构和自身的发展。

      五、问题格:牵鼻挂桃讲技巧,连环设问激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就是要求根据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确定某个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抛锚”),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学习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宽其心,扣其情,启其智,必须精心设问,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使之入境。语文课件设计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克服学生的“思维惰性”。

      笔者教学时比较注意问题的设计,曾总结了“瞄靶心、牵牛鼻、扔石子、点豹斑、抢占制高点”等几种设计问题的方法(请参阅2001年《中学文科教学月刊》第五期上拙作之《课堂提问设计艺术初探》)。课件设计中也常常喜欢配合动画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语文课件中问题的设项和启发,具有易于多样化和综合化,易于知识的渗透和条理化特点;同时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理解课文的效果更好,又能训练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既锻炼了其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又培养了创造性。启其智,也益于学。在制作杜甫《登高》一文的教学课件时,笔者根据诗意,先以字幕与低沉的声音描绘一位孤独老人在重阳节登高的情景,让学生根据字幕叙述在自己的头脑里想象其景其情,然后设置一系列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读了这诗你想到什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境界,体味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内心感情;领会诗人身世凄凉、老病孤独、无所依傍的痛苦。由于问题设置的妥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特有效果,问题一旦显示,学生的积极性就能立即调动起来,思维的大门打开了,在学生“愤”“悱”之时,笔者顺水推舟及时点拨,使教学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件中注重问题设计,把情、形、境、理熔于一炉,易于唤起注意、启发思考、拓宽想象、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学法格:因文设步架云梯,莫忘金针度与人。

      现代教育技术领域里,教学设计已成为一个重要分支。作为现代语文教师,只有掌握了教学设计,且在教学中能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这样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件辅助教学,使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从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来看,实施多媒体语文课件教学的核心当是帮助学生“学”,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据此,笔者以为语文课件的设计要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要把重心从设计“教”转到设计“学”上来。学法格可突出:

      ①学法的直接介绍,教法的渗透转化,教学过程中的穿插点拨和指导。例如,表格分类式整理内容,记忆法指点等。笔者针对学生时常犯的“论点+论据”的毛病,曾制作过“如何分解分论点”作文教学课件,介绍了“概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辩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几种常见的分解方法。在讲清基本概念后,自动地跳出例文,读完例文后进入简洁的分析,层层显示,使抽象的教学变得浅显易懂,并增添了生趣。课件设计重视设方法、见规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和规律。

      ②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不同的要求,设计出不同的导学步骤和方法。把有关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按程序进行学习。如制作阅读课件时,注意按照钻研文章的步骤进行设置。在设置过程中要突出考虑:这一步步是否能够起到架设"云梯"的作用,这些步骤的设置是否能够有效地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语文学习往往注重从文字的解读中获得具体形象,而形象的感受必须有主体的积极参与,多方面感知,反复思考,才能真切地获得。学生从理解开始进入的自我创造形象二度创作过程,是教师或课件不可替代的,是学生个性化的最终体现。语文课件应在“认读”和“理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获得和享受自己的二度创作。

      ③问题的解说,可设置分步揭示法;展现训练过程,要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相结合。比如理解课文,有着三个层次:第一层,表层性理解,就是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回答问题只是复述课文中的内容;第二层,解释性理解,就是懂得课文内容中所隐含的“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能概括出课文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三层,创造性理解,就是对课文有系统化的认识,并能根据课文举一反三,乃至发表自己的新见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就应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

      七、科学格:前排后列重思路,心理规律谨记取。

      科学格除了指知识本身的科学性之外,这里主要是指语文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信息结构与组织形式必须具备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统一,指课件的设计应符合科学规律。例如,心理记忆规律表明:记忆任务不同的主体,采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不同。所以我们在需要展示要点时,可根据“首尾效应”进行设计。若是一般的展示,资料性的内容可考虑服从于“趋中效应”。依照“首尾效应”可将重点内容置于开始与结束的位置。根据记忆效果和学生的需要有关原理,涉及学生自身荣誉、情绪,具正面激励作用的信息,如提示性、评价性等语义信息,学生关注程度高投入能量大,更易于被学生记忆。语文多媒体课件中可精心设计反馈练习。从心理学实验得到公认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左右,因此,我们设计课件时可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组合,使其数目呈现适合学生记忆容量(一般5个项目为佳)。总之,语文多媒体课件的结构和编排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直接关系和影响教学软件的质量高低。

      语文课件的设计不止这七个格,如“互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并且七个格各有长短,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这里絮不赘述。设计和运用语文课件,不仅仅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点和思想。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一成不变,教师就会把计算机当作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物,不能很好地发挥计算机的独特潜力,只能用它作演示或练习用。这实际上是用新瓶装旧酒,势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笔者以为,判别一个语文课件的好与差,当看它是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衡量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发挥的又一重要体现;是否有助于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多媒体语文教学启示着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我们要以全新的眼光,全新的角度来看待。正如埃斯特伦所说,“计算机能非常直观地、多方面地提供学习经验,这可以使一个年轻人在大约几个月的时间内达到用传统教学方式需几年才可达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

      《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

      2. 张筱兰《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心理规律》

      3. 陆天池《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4、王基一主编《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用教程》

      5、高金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

      6、丛栋《谈CAI的教学原则》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下一篇:<<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luyanlaoshi)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