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作文指导
阅读:413
标签:
作文指导
由加给学生的十八条罪状想到的
中国青年报 2002-09-19 方长洲
前不久,《都市快报》刊发了一则题为《九岁小学生罪状十八条》的报道。该报道称,小D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老师发动全班同学给他提意见,孩子们在一张16开的纸上,写满了诸如“有时候要打人”、“字写得不端正”、“睡觉、玩橡皮泥”、“经常作业没完成就去玩”等18条“罪状”,还有18个歪歪扭扭的签名。
该生看了18条“罪状”后全蔫了,把“罪状”拿回去给妈妈看时,他妈妈愣住了,难道孩子一点优点也“评”不出来?她问儿子:“妈妈心里很难受,你是怎么想的?”小D顿时眼泪汪汪。当妈妈拿着纸条找到学校时,校方劝她:“这种小事,不要看得太严重。”
看了这则报道,笔者不由得想起美国有位叫海伦的数学教师与此截然相反的做法———发动全班学生互找优点。一次,这位老师在教育后进生效果不佳、讲授数学概念遇到困难时,做了个小游戏:让学生把每个同学的“最好的品行或做过的最好的事情写下来”。学生写好后交给老师,老师把每个学生的优点集中起来,然后分别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分发给每一个学生。
这个并不起眼的小卡片,不仅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数学概念,而且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了。学生都将写有自己优点的小卡片奉为至宝,珍藏起来。有位叫迈克的青年军人———这个当年因上课捣蛋而被老师用胶带封住嘴巴的学生,还把它带到了越南战场上,直到阵亡时,人们从他衣袋里还发现了那张因折叠、磨损而破旧的、有的地方还被粘贴过的卡片,那就是由同学们评述而由老师亲手抄写的迈克最好品行的卡片!
有位哲人说过:“人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在教育活动中,赏识是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满足学生内在需要和情感需求的不可忽视的有效手段。学生的一技之长得到赞赏,一得之见受到赞扬,一个行为得到赞美,乃至教师对学生的一次亲切的微笑、一次期望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点头,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都可以强化学生的上进心,甚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类似于开列18条“罪状”的做法,其实是对学生的“心灵施暴”,国外研究者称之为“看不见的灾难”。因为它容易使学生自尊受损,自信受挫,个性压抑,人格扭曲,使学生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厌学情绪、对抗行为、暴力倾向、“奴隶”性格、“双重”人格等诸多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
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种严重的“反教育”行为,在校方竟是“小事”一桩,叫家长“不要看得太严重”。这表明,在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目中,“重要”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多么严重的扭曲———还有比孩子的心灵健全更重要的教育使命吗?
实际上,这位教师的做法,不仅是伤害了小D一个学生,也伤害了班上全体学生的心灵———这将使孩子们得到一个重要的“教训”: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揭发”自己,并因此会遭到与小D一样的命运。于是,要么视他人为“陷阱”处处防范,要么处心积虑记住别人的“缺点”以便向老师邀功,这就不仅是心灵的阴暗,更是人格扭曲的大问题了。
现在,教育界已经越来越重视教育过程中的“人文”要素。而“人文关怀”,说到底,就是对受教育者心灵、精神的高度尊重和小心呵护。这种假学生之手来伤害学生的做法,折射出的正是不少教育者“反人文”的现状———这决不是什么“小事”。
标签:
作文指导
由加给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原黄冈中学校长谈如何做个好校长
下一篇:
话题讨论:男女分班的“三个弊端”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