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844
标签:
教学论文
话说语文教育科研的真与伪
主持人:李镇西 嘉宾: 唐建新 张伟 卢军 任玲
●李镇西(成都石室中学)
前年我曾就教育科研发表过一篇文章《教育科研:警惕“伪科学”》,对教育科研中的种种弄虚作假提出了批评。但我的本意并不是否定教育科研本身,相反,我认为只有清除了教育科研中的“伪科学”,教育科研才能真正得以健康地推行。今天,我们把这话题具体到语文教育方面进行一下深入的探讨。
语文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来说,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从事教育科研,能够使自己由一个单纯的教书匠成长为一名学者型或专家型的教师,因此“做一个科研型的教育者”现在成为许多普通教师的崇高追求。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语文教育的“科研”已经远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正在变味,甚至毫不客气地说,我们一些(不是所有)“语文教育科研”已经不是真正的教育科研,而正在沦为“伪科学”。 我这话可能有些尖锐或者说比较偏激,但我总觉得,语文教育科研方面的确存在着“真科研”与“伪科研”。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教育科研机构最多的国家,但水平不高,浪费严重,形式主义猖獗!我要说,不仅如此,在中国庞大的教育科研队伍中,从事语文教育科研的人为数甚巨,而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却最为严重,引发的问题和责难也最多!这固然有语文学科之外的原因,但语文教育科研自身的不良导向难辞其咎!
●唐建新(深圳南山区教研室)
我完全同意镇西的看法。语文教育科研同其他科研一样,需要讲求客观科学,需要以科学的精神进行研究。然而,由于近些年来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教育科研中也出现了不少背离科研初衷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语文教育中的真伪进行一番甄别与认识。
语文教育科研中的真,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科研。其主要特征是无论是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乃至开发研究等,都紧紧围绕着一个“真”字,即客观真实来进行。如颜振遥先生主持的实验研究课题《初中语文自学辅导实验研究》,其课题产生于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现场,又受到中科院心理所卢仲衡教授的《初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研究》课题的启示而产生的,提出的假说就是通过自学并加以适当的辅导就能够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该课题为了增大变差系数,选择了经济文化教育均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彝族)地区进行了三轮及以上的实验,实验获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技术成果,并取得了明显的积极的教育效果,最终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教学成果奖。华东师大中文系于1985年前后主持进行的“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在全国经济文化教育不同层次的地区面对十多万样本进行了大规模的试卷及问卷的价值观念均较隐蔽的调查研究,这也是有影响的调查研究课题。扬州师院顾黄初李杏保先生《中国二十世纪前半期语文教育文集》中的前言,则是文献研究课题的代表,所列的文献,就是为了还原我国二十世纪语文教育面貌的“真”。以上三例,在研究的过程、使用的方法、产生的效果、出现的结果、形成的价值、造成的影响等方面,都是真实客观的,从不同的角度去梳理语文教育中的因果联系,去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类似的还有周正逵先生主持的高中“文言文学文化分段推进的语文教育”实验,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四式”教学法,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蔡澄清点拨教学法等,以及一些地方的“书写工具的改变对近视眼形成的影响”“利用遗忘曲线规律进行文言文诵读训练”“农村初中学生作文错别字出现情况的调查研究”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上对语文教育中的或大或小的问题的因果现象进行的求“真”的探讨。
●卢 军(江苏金湖县中学)
我对那些实事求是从事语文教育科研的教师,向来非常敬佩;在10来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正是在学习汲取许多教育科研的真成果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的。但是,我的确也见到过太多的语文教研的“伪科学”。
语文教育科研最严重的不良导向是把“论文”等同于“科研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育工作者是最善于“写”文章的,但语文教育科研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即便是最终的课题报告或论文,也是科研实践瓜熟蒂落的自然结晶。然而现在许多论文却是闭门造车、东拼西凑硬“写”出来的。于是我们看到了大量人云亦云、凌空虚蹈的理论分析。比如,关于语文的性质到现在还是一笔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的糊涂账。研究了几十年,文章写了一大堆,却连语文的性质都没搞清。表面的喧嚣填补不了本质的空洞,这样的语文教育科研是一堆泡沫!
至于被不少语文教育报刊推崇的所谓有“实用价值”的“论文”,比如题目汇编、解题技巧、文章的阅读分析、知识讲解、作文的应试技巧等更让人不敢恭维。这些“教科研”对语文教学规律性的东西都阐述得少而又少,更谈不上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将充满人性之美、人情之美的语文变成枯燥的技巧之学、知识之学,将语文“教科研”变成纯技术的、急功近利的“考科研”。
这样的论文充斥语文教育报刊,并且还作为“教育科研成果”,实在不是语文教育的福音。这些“论文”有多少“含金量”?算不算语文教育科研成果?如果这样的“科研成果”被承认、被推崇,成为语文教育科研的范式和主流,只能将语文教育引入空中楼阁或应试歧途,让真正从事语文教育科研的人蒙羞。
从事语文教育科研,调查研究、选题定向、收集资料、开展实验、撰写论著是必备的能力。其中调查研究、选题定向和开展实验的能力是“核心能力”,需要特别的眼光、见识和实干精神。但现在这些能力被淡化,撰写论著的能力却被片面放大、异化。许多“专业写匠”连一堂语文课都上不好,做起“科研论文”来,却如鱼得水,左右逢源。通过撰写几篇教育科研论文而“雄文一出天下知”,脱离语文教育“苦海”也是许多一线教师的追求。语文教育科研的“两张皮”现象十分严重,许多堂哉皇哉的“科研成果”其实是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公鸡成果”。
展开全文阅读
●李镇西
同感!教育科研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即使最后的课题报告或论文,也是科研实践瓜熟蒂落之自然结晶。然而现在有许多论文是闭门造车硬写(甚至抄)出来的。为什么?因为评职称需要发表论文呀!于是,为职称而写作成了“教育科研”的全部内容。
《中国青年报》曾展开过“中小学教师评职称是否非要有论文发表不可”的讨论。我认为,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写出并发表教育论文,当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这只能是提倡而不能通过评职称时的“一票否决”来强制。即使要将论文与职称评定挂钩,也只能是“在同等条件下有论文者优先”。因为一旦强制便极有可能弄虚作假,而这样虚假论文现在实在是太多了:有的剽窃别人的论文拿去发表,有的请人代写论文然后投寄报刊,有的通过托关系“走后门”在报刊发表文章,有的干脆就花钱买“论文”——各种收取“版面费”的报刊或“论文选编辑部”因此便应运而生。 因此,“论文”等于“科研成果”,就成了人们的“共识”。于是,在不少学校,每当向上级汇报或年终总结时,校长谈到“教育科研成绩”,总要罗列“论文”数:在市级刊物发表了多少?在省级刊物发表了多少?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了多少?而全然不管这些所谓的“论文”究竟有多少教育科研真正的“含金量”!
●张 伟(成都市教科所)
还有一种现象不知算不算“伪科学”,就是“乱贴标签”。有人认为,不提“口号”,不提“模式”,不贴“标签”就不叫教育科研“成果” ——至少这个“成果”就没有“档次”,即使有“档次”也缺乏“新意”!本来大家的语文教育实践都是差不多的(因为语文教学本身就是朴实无华的,那有那么多的“花样”啊?)可是一旦形成“论文”、“报告”,“特色”便出来了,而且这种“特色”往往通过口诀式的数字化短语来概括,什么“三自”“四主”之类。目前各种各样贴着“××教学模式”标签的语文教育“流派”至少就有好几十家。这其中有没有“伪劣产品”呢?
●唐建新
我倒觉得论文的“伪”还只是一个方面,更严重的,是语文教育科研课题上的“伪”。也就是说,这些语文教育科研追求的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真”,而是出于其他的目的追名逐利造成了该语文教育科研课题的虚假。如别人已经试验过了,有了结论了,自己又去装着全然不知的样子煞有介事地进行课题实验研究。譬如一些地方的“中学语文五步教学法”“中学语文六步教学法”“中学语文三环四步教学法”等,又如“中学语文主体实验研究”“中学语文整体实验研究”“中学语文立体实验研究”“中学语文综合实验研究”,说穿了,其间没有本质的差异,除了名称上略做改动之外。有的则是依据短时间内的一种社会需求进行“某某主义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研究”“愉快语文教育研究”“快乐语文教育研究”“语文素质教育研究”“语文本质教育研究”“语文发展教育研究”。或者是在调查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诸如“你愿不愿意学好语文”“你认为学习语文有没有用处”“你愿意自己成为具有很强的语文能力的人吗”之类的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的假提问。或者是严重脱离自己的研究实际,超越自己的研究条件,哗众取宠地进行“22世纪国际语文教育发展研究”“亚太地区语文教育模式研究”“语文教育与多学科教育的比较研究”“全球语文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这类研究,一般都是在理论上装腔作势,态度上华而不实,方法上空泛玄虚,效果上没有变化,也无法推广,因此,也没有推广后的用户报告。这类研究,引不起社会的积极反响,除了自己外,几乎无人问津,有时还产生不少的消极影响。
●李镇西
嘿嘿,建新所言,让我想起一个真实的笑话。大约十年前,上级有关部门强调各学科教学都应体现德育渗透,于是,笔者所在学校有位生理卫生教师便申报了一个“生理卫生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课题,一年后结题时,该教师果然写一篇课题报告,大谈“消化系统与德育”、“神经系统与德育”、“生殖系统与德育”等等,这份“实验报告”还获得了当年市级科研论文二等奖!类似真实的笑话恐怕在语文教学方面也是有的。我们好些教育科研课题的“灵感”往往来自“上面” ——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科研部门的文件。有的教师拟定教育科课题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最近上面有什么新的精神?”“最近时兴什么提法?”“最近流行什么新理论?”即使所设想的课题或计划是来自教育实践,形成文字时也一定要用“新精神”来包装,比如“建构主义”呀,比如“多元智力理论”呀,比如“WTO与语文教育”呀,等等。真是“与时俱进”!于是,教育科研成了“赶时髦”。我认为,真正的教育科研课题应该从实践中来。也就是说,所有有志于教育科研的人,都应该眼睛向下,面对教育实际,面对实践,面对我们的学生。教育科研课题应该是在教育实践中自然涌现出来的,当教育者的教育实践遇到困惑时,教育科研课题正在破土而出。而一切跟着风向转的“教育科研”都只是大街上招摇一时的“时装”而已。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科研?那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自己每一天平凡的工作。
●唐建新
与“伪”相似又略有不同,语文教育科研上的还有一种“赝”――即在语文教育科研上出现的貌似科学而实际上并不科学的一种研究。就语文教育研究的课题来源来说,语文教育科研上的赝研究,往往是没有假说、问题模糊、或重复别人的问题、或者问题没有实际意义、或者是早已经验证的问题。在研究的方法上采取的是模式化的套用,常常用思辩取代实证或行为研究,结论也常常是空泛的或说套话的多,没有实际意义,效果则是趋近于零,这类研究往往也没有推广的用户,但是,由于不象假那么明显,有时候难以识别,因为其形式上或组织上的权威性,往往不容易看出研究的貌似科学来。如,在21世纪我国语文发生极大的变革时期,语文课程的性质由多年的工具性转到工具性人文性并重的轨道上来的重要时期,一些地方不对语文课程性质以及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研究,而是提出“语文味儿的研究”,并分解为“阅读中的语文味儿”“写作中的语文味儿”“男教师的语文味儿”“女教师的语文味儿”“板书中的语文味儿”“考试中的语文味儿”“阅卷中的语文味儿”等等貌似科学实则无聊的研究的子课题,强行分解给基层的不知语文教育科研的青年教师,用以耗去无谓的时间与精力,严重影响语文教育科研的形象与语文教育科研的初衷。这类研究同具有吓唬性质的语文教育科研中的“伪”不同,具有很大的诱惑性和欺骗性,使得步入教坛不久涉世不深的年轻教师很容易走进语文教育科研的邪途。
●卢 军
语文学科有其主观性、审美性、多义性,但这不能否定语文教育科研的“科研属性”。如果不是运用实证——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语文教育,就谈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语文教育科研。作为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革新创造活动,语文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是探索揭示语文教育的真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现在的语文教育科研不关注语文教育实践,不遵守基本的“科研规则”,从书本出发的“书斋式”研究和从主观出发的臆断式研究大行其道。大量空洞的、臆断式的语汇,主观主义、经验主义而非理性与科学的实验方法,缺乏实证基础的价值判断,都因镀上了一层学术性的“教育科研”的金箔而获得了“学术权威”的优势话语权而高高在上。
在书斋或臆想里标新立异,发人之所未发,或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嘴大有理,永远正确,是那些专吃语文教育科研饭的人的拿手好戏。这样的教育科研拒绝实证,也无法实证,更无法被证伪。哲学家波普尔曾说,科学是可以被证伪的,伪科学则不可以被证伪。从这个意义说,那些高高在上、永不言败的语文教育科研是十足的“伪科学”。
语文教育科研必须具有“技术含量”,一切围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可操作的“现实努力”便是语文教育科研的“核心技术”,它应当是原创的、可检测的。原创是指这些措施来源于研究者自身的教育实践而非书斋和臆想,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可检测就是能够实证和证伪: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是否真正运用了所研究的内容,教育科研过程是否使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真正得到发展与提升。
展开余文
●任 铃(云南曲靖一中)
语文教育科研中的伪科学,我看是“不学无术”造成的。没有“学”,哪里有“术”?但一线教师远离学术,并不是“硬件”惹的祸,而是现实一手造下的。看看眼前,哪一所学校最关注的不是中考高考上线率?不是平均高底几分的排名顺序?哪一所学校奖励的不是超额完成“承包”任务的“优秀教师”(哪怕是不惜任何代价包括牺牲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得来高分)?应试鏖战中抓不到好分数是要被淘汰的,这才是硬道理!如此这般的生存压力,使普通教师心里最急需的不是那遥不可及的“教育家”梦想,而是决定衣食饭碗的分数;心里最恐慌的也不是能否成为学者,而是被无情的分数淘汰出局。一线人群中,主动订阅学术期刊的有多少?最多关注那些吃应试饭的杂志有什么模拟试题和升考动向。而自觉阅读教育理论书籍的,就少之又少了。一线教师身上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鏖战重负,累弯了腰脊,收获的却是“越来越不知道怎么教了”的感叹。一线语文人在“唯应试是图”的功利性教育与自己的学科精神之间挣扎,最终还是被沉沉的试卷压迷糊了,只好在枯燥匮乏中勉强用分数维持自己的尊严,走着一条与“真语文”背道而驰的路,走得一脸尴尬。
在教师用于申报职称评定的论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极为反常的现象,有些教学上有“优秀业绩”(更贴切地说是分数可观)的老师,论文或者是思路混乱的杂货拼盘,或者压根就是教案抄录,或者是直接剽窃他人作品,至于概念不清、见解粗陋、文句枯燥等毛病,更是普遍存在了。
我们不需要为他论文的不合格找任何“可以不合格”的借口,我们无法想像一个从来不爱文学、不看“闲书”(教本教参之外的书)、不能有自己的感悟和解读的语文老师,能够让他的学生爱语文、爱读书;我们无法想像一个从来都懒于动笔的语文老师,能极其自如而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我们更无法想像成天只在试卷、教本、教参之间周旋的语文老师,会是一个有足够的思想引领学生、有足够的精彩征服学生、有足够的才情震撼学生、有足够的能力诠释文字魅力的老师。
可悲的还在于这并不只是一个地方、一些老师的实际,简直可以说是我们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尴尬。记得曾经在论坛里看到一个《点评语文特级教师》的帖子,“抨击”许多语文特级教师充其量只是“文化侏儒”。这说法很是尖锐很是难听,却真正触到了语文人的痛处。我们有多少老师在天长日久地重复“没有语文的语文课”(黄耀红语)?我们有多少“优秀”的教师只会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应试高招?我们有多少“成功”的教师沾沾自喜于自己高出别人的那零点几分的所谓成就而对文学名著、教育理论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
●张 伟
批判是为了建设。我想,我们还应该研究一下真正的语文教育科研应该是怎样做。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我只想强调一点:语文教育科研要防止“目标倒挂”。
所谓“目标倒挂”,是指研究的主目标和次目标、基本目标和附带目标的关系处理不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分不清主攻方向,乃至因小失大,使语文教育研究的发展偏离了应有的轨道,违背了从事某一研究的初衷。语文教育科研要从根本上提高质量和效益,应该首先从目标的清理上入手,只有目标科学,方向明确,才能使语文教育科研正本清源,走上正轨。我认为,目前语文教育科研应该防止这样一些“目标倒挂”――
首先是选题时“目标倒挂”,也就是刚才李老师批评的“眼睛向上”。语文教育研究的主题应主要来自于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困惑,应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矛盾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一些研究题目却忽视了这一点,不是面向实际、眼睛向下,而是故弄玄虚,故作神秘,以引进高深难懂的名词术语为主要目的;或过分地唱高调,喊口号,选择一些大而空的难以捉摸的课题进行思辨式的研究。这对正从事着语文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而言,无疑颠倒了主次。例如,有老师选择了“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这一课题,就可能是由于目标倒挂而形成的。因为创新素质的内涵非常丰富,创新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对一线教师而言,主要应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为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打基础,如果模糊地提出创新素质的培养,笼而统之地谈创新,题目就显得大而空,难以找到实际操作的突破口,研究者既容易显得力不从心,又很难与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其研究就可能停留在思辨的阶段,达不到改善实践的目的。这一研究主题要有效地解决目标倒挂问题,可以根据目前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需要缩小研究题目,如“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 等,这些研究课题从不同侧面促进了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入口较小,具体实在,容易操作,适合一线教师研究。
●李镇西
嗯,伟哥说得好!你启发了我,我觉得“目标倒挂”有时还表现在研究过程中。既然语文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过程就应在语文学科教与学的现场活动中展开,而不能闭门造车,凭空杜撰,因为不立足于鲜活的语文教学,不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语文教育研究的发展过程就很难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过程。可一些研究者却未能始终在这一点上下功夫,没有在实实在在的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想策略、出办法,而是在阶段总结会上做文章,在专家讲座上动脑筋,大谈读了多少文章,开了多少次研讨会,上了多少节观摩课……如果我们的一线教师将研究过程的重要目标定位于开会、学习等外在内容,而不是仅仅盯住实践效果的螺旋上升情况,不在研究的实质进展方面狠下功夫,研究过程的实效性就会大大削弱。
●张 伟
刚才卢军老师和镇西老师说抨击的语文教育科研中的虚假论文现象也是一种“目标倒挂”在“研究”结果上的体现。本来一线教师的研究结果应主要体现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上,应追求语文教学实践方面的最大幅度的改善,至于写研究报告、发表文章和著书立说只是附带的结果。可我们一部分研究者却往往忽略了结果追求的主要目标,轻慢了实践改善,过分看重了次要目标——文章的发表或获奖、研究报告的撰写质量等所谓的物化成果,把“做科研”变成了“写科研”,把反思、改善实践的研究行为变成了写作行为。
●唐建新
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社会在转型时期也会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育科研也应该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逐步走向成熟,为语文在本世纪的健康发展去上下求索,力戒语文教育科研中的伪和赝,努力探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的语文教育的有效途径来。对于普通的语文教师来说,我们也许无法从整体上改变语文教育科研中的“伪科学”,但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踏踏实实地从事“真科研”。
●卢 军
的确,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是一线教师,研究语文教学如何改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广大一线教师应当成为语文教育科研的主力。只要对自己的语文教育有所思考,有所主张,采用科学方法长期规划实施,并有准确可信的反馈结果,即使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写成“论文”,即使被证明是失败了的,也是有价值的语文教育科研。我十分赞同镇西兄的话:“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科研?那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自己每一天平凡的工作。”
●任 铃
说到“建设”,我认为提升语文教师的学术水平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年来,语文教师在你是我非的名家炒作中无所适从,在风雨飘摇中围着指挥棒晕头转向地劳碌。大旗打过来又打过去,来自广大一线教师的思考和参与有多少?老师们都觉得教育研究是“肉食者谋之”,普通老师说了也白说。老师们从心里抵触理论,说那是纸上谈兵,上课压根就派不上用场。所以大家宁愿追寻应考的实战经验,崇拜看得见的技术操作,也不乐意主动接受支配所有教学行为的最本质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这样,理论家在忙于建树成派成家的学问,试题家在忙于编写名目繁多的资料,教书的在忙于应付年复一年的考试,各忙各的,不亦乐乎。这正是语文的悲哀,也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老教授在被问及谁是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时,郑重地说,“农村改革的第一个吃螃蟹者是安徽小岗村的18户农民。中国教育改革鲜活的实践也都来自于第一线,因此,我们要把目光对准第一线的教师,而不是那些所谓的权威。”这是一个大胆的判断,我也坚信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命题。中国教育需要植根于一线实际的学术,而不是理论家与施教者各吹各打。我极赞同清华附中特级教师韩军的观点:“语文老师的阵地是课堂。”是的,课堂是一块我们和学生共存的最能体现教育本质的土壤。在这里,是点燃热情、滋养精神、伸展心灵、播撒希望,还是压灭火花、扼杀灵性、捆绑灵魂、造就浅薄?这是我们永远面对的问题。而解决这样的问题,绝非简单的技术操作和刻板训练所能胜任。我们需要接受大师的精神财富,需要改变没看过一部教育名著、说不出一个教育家名字的教育尴尬,需要智慧者积淀下来的财富,需要接纳、反思,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皮亚杰”、“布鲁纳”、“布鲁姆”、“罗杰斯”等等教育家的思想引领。同时,正如钱梦龙先生在“韩军在线”所言,“教学论不是一门纯思辩的学问,它需要沉下心来,长时间的实践、观察、研究、提炼。”我们更需要一些真正基于教师成长、基于一线实际、让“理论”与“实践”接壤的平台,我们需要那些苦心为教育、追求真学术的思想者、实践者的引领,在引领中实实在在耕耘我们的事业。我们需要培植我们自己的“学术”,我们需要在“一线学术”的培植中走出荒芜,接近教育的本质。
●李镇西
感谢各位老师精彩的发言!
语文教育中出现种种“伪教育科研”现象,其原因是复杂的,这与我们目前的教育评估不够科学有关,也与目前盛行的某些不良风气有关,它甚至还有着难以详述的更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因此,其责任不能完全怪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大的教育者也是这种“伪教育科研”的受害者。而且,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种种“伪教育科研”现象,决不代表我们语文教育科研的全部。我们现在抨击“伪科研”,恰恰是为了让我们的语文教育科研能够继续健康地发展,进而取得更辉煌的成就。我们可以想像,如果每一位教师都实实在在地进行教育科研,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将会是一个怎样蓬勃的景象?
(注:这是应上海《语文学习》杂志而组织的一篇特稿,其他报刊请勿转载。)
k12
标签:
教学论文
话说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
下一篇:
关于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对话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