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备课资料
阅读:2960
标签:
备课资料
教师的精神压力来自何方?--当今我国中小学教师心态大型调查系列报道之八
本报记者 刘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用人机制的逐步形成,使在职教师也有了“下岗”的危机感。此次调查中,有78.6%的教师认为,当前教师的精神压力太大。
从我们的教师问卷调查中反映出,有78.6%的教师认为,当前教师的精神压力太大。那么,教师的精神压力究竟来自何方呢?从教师们对本次调查的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压力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改革与职业竞争、家长的过高期望以及社会的要求等。
不可否认,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用人机制的形成,铁饭碗被打破,教师实行聘任制,末位淘汰制,学生挑选教师,岗位竞争加剧,使在职教师也有了“下岗”的危机感。所有这些都使教师产生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在调查中,许多教师都把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教育观念列为当前教师面对的最大挑战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广大教师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危机意识。但同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忧虑,也给教师增加了精神上的压力。
从教师对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到,学校对教师的各项考核,统考成绩和与之相连的末位淘汰制成为教师精神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调查显示,教师对“实行教师末位淘汰制是优化教师队伍的好办法”的看法分歧很大,37.2%的教师表示赞同,28.3%的教师无所谓,34.5%的教师不赞同。
许多教师反映,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每年都存在下岗的可能性。许多基层学校大搞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并以考试来排学生名次、排教师名次。学生的成绩直接影响着教师是否下岗,就使得教师刻意追求高分。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很尖锐。无形中给教师的日常生活中造成很大的压力,每个教师都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中工作、学习。正如杭州的一位教师所说,“升学率的攀比怪圈,让教师喘不过气来”。
重庆梁平县一位小学教师说,教师的精神压力主要来自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考核制度与人文教育观的不一致。学校考核教师工作成绩,只注重学生语文、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生率,导致教师不得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系列违背人的发展和教育规律的措施——题海战术,疲劳战术,机械重复练兵,填鸭灌输……从小学开始,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教师看在眼里,苦在心里。
基础教育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从整个社会来说,承担教育责任的绝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当前,家长对子女的普遍高期望和社会对学校的种种要求,使教师感到精神压力很大,甚至如履薄冰。
山西河曲的一位教师说,现在的家长普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而又对什么是子女的幸福和快乐,什么是成功与成才缺乏真正的了解,把一些流行于世的庸俗的社会功利性的观念作为尺度,平时对子女严格要求甚少,却要教师成为这些学生的“救世主”,结果教育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从社会的角度看,提倡素质教育人人都能接受,但往往是口号归口号,行动归行动,人们更看重的还是“分数”。很多教师无所适从,竟不知道怎样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才算得上一个称职的老师。广东番禺一位中学教师说,社会、家长对学生成绩的关注转变为巨大的压力强加在教师头上,而学生厌学情绪依然严重,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成绩就成为教师心头最大的痛。
此外,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娇嫩、脆弱。而社会对学校要求也很高,只要学生出一点事,媒体和舆论就会争论来争论去,总是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受到指责。一些媒体不宣传绝大多数呕心沥血的教师,而对个别教师有违师德不恰当地进行大肆渲染,横加指责,在客观上给广大教师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珠海的一位教师说,我们的教师常以“蜡烛”、“春蚕”、“人梯”、“人类灵魂工程师”等字眼自诩,头戴闪闪发亮的光环,承载了社会、家庭太多的希望和责任,但从收入、住房、福利待遇到社会地位基本上是知识层最低的。这种反差使得教师的心里承受很大的压力,其社会地位却得不到认可和尊重。
任何一个人,无论他从事何种职业,第一需要是生存,其次是安全,包括心理安全,没有后顾之忧。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对教师这个概念的理解仍有问题,老是强调奉献和责任,可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和获得,缺乏对他们的温暖和关爱。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广大教师渴望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国家也对教师培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特别是在基层,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也给教师们造成精神上的压力。
安徽长丰的一位农村小学教师反映,在他们那里,继续教育五年一个轮回,五年中要参加两次学习,每次培训费包括吃、住、行,要1000来块钱,这对于每月只能拿到有限基本工资的普通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教师们列举的精神压力还远不止这些:繁重的教学工作压力、工资被拖欠……如教师所说,教书育人是神圣的职业,可教师不是神。
其实,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会有压力,这是好事。压力可以激发活力,转化为动力。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对于肩负着教书育人特殊职责的教师,承载过多,必然对教育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更何况,教师过大的精神压力来自于改革的不完善,评价体系的不健全,政策执行不利,以及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和要求等等。因此,我们呼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整个社会关注教师精神压力过大的问题。(本报记者 刘微)
《中国教育报》2002年10月5日第2版
标签:
备课资料
教师的精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杜诗的另一种解读《蜀相》(网友来稿)
下一篇:
乡愁(论坛精华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