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714
标签:
教学论文
走出研究性学习认识误区之四--只是教师和学校的事吗?
2002年5月21日 文汇报 文/钟文芳(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
长期以来,我们似乎已经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势: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当然就是学校的任务,就是教师的职责。
这实际上是认识上的一个很大误区。在现代教育中,每个人所受到的学校教育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小领域,而是一个与现代社会、周围生活紧密相连的、开放的大系统。学校教育中所进行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学校系统内部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教师关注的事情。对于研究性学习(研究性课程)而言,它是一种社会性学习,是一种生活实践的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帮助儿童开展这种开放的社会实践性的学习,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职责和任务!
首先,研究性学习(研究性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于引导儿童关注周围生活和周围社会,它提倡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走出校园,走入真实的生活,去接触社会,去拥抱自然。在社会这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中,他们可能会调查和访谈,可能会观察和实验,也可能会制作和创造。他们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帮助。
其次,由于研究性学习(研究性课程)是一种开放的学习活动,它特别需要更多的社会教育资源。例如,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择上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注重儿童的生活,探究问题的选择应尊重儿童的兴趣,这样,儿童所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涉及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中的各个方面,单单依靠教师和学校的力量来承担问题探究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利用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需要得到家长、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协助,某些问题的探究指导甚至需要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来承担。
第三,研究性学习(研究性课程)是一种社会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此它更需要在社会中、在儿童生活的社区中进行,而不是封闭在校园中。当学习的空间从校园扩展到社会,那么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们研究的对象,每个社会成员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也就有可能成为孩子们探究和实践的内容。因此社会成员对研究性学习(研究性课程)的认识程度往往影响其对儿童这种学习活动的态度,是漠视、是嗤之以鼻,还是给予帮助?一些学生完不成调查或其他探究任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成人对他们的这种学习行为不理解,认为孩子们是在胡闹,不好好地在学校中学习,跑到街上来搞什么调查?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也需要得到社会每个成员的支持。
标签:
教学论文
走出研究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走出“研究性学习”认识误区之三--儿童的“研究”是科学家的研究吗?
下一篇:
语文实践是语文教育的金钥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