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5511  
标签:教学论文
创新教育呼唤教师的现代素养(教师中心稿)


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     边建松(311800)

 

 这个论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要寓创新教育于基础教育之中;二是对教师素养的认识,创新教育需要教师怎样的现代素养。

  一、寓创新教育于基础教育之中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对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什么是创新教育呢?创新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视发掘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意志。从教育各环节来考察,我们更可以正确认识创新教育的特点:从教育对象看,创新教育重视个体性,提倡竞争意识,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重视个性发展;从教育内容看,创新教育重视应用性,对学生自我求知能力的培养重于教师的直接传授,对知识的应用重于知识的积累,对知识的创新重于知识的继承与守成;从教育过程看,创新教育重视思维性,重视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培养,反对墨守陈规,千人一面。

 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创新教育具有的个体性、应用性、思维性特点,不能片面地理解和运用创新教育,从而成为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精神内耗。我们的观点是,创新教育离不开基础教育,离开了基础教育便无从谈论创新教育,要把创新教育寓于基础教育之中:针对个体性,我们主张求新也求品,在进行创新教育的同时,也要深入、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观念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使之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针对应用性,我们要求求新的同时也要求实,不能偏废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脱离课本知识内容,我们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内容与应用的关系,要把创新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使它落到实处;针对思维性,我们认为要求新也求严,不能因为求新而忽视科学,不能离开科学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的聚敛性思维,不能使创新教育落入漫无边际的泥淖,我们要处理好创新和科学的关系,要把创新精神和严谨有序的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它符合客观规律。

     二、创新教育所需要的教师素养

创新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新意志,成为21世纪的有用之才。这个任务能否实现,主要依靠完成这个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教师。什么样的教师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创新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认识教师素养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所谓素养,是指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技能等方面的水平和已养成的正确的对人处世的态度、习惯。既然素养的含义如此丰富,那么它涉及的范围必定十分宽泛,从意识到实践,由心理到生理,从言谈到举止,似乎都包括其中。具体地说,教师的现代素养可分为前瞻性的理论素养、灵活性的实践素养和严格性的人格素养。

 ⒈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要学生领会创新、能够创新,首先要求教师能创新。如果教师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仅仅满足于传统的、经验的理论和知识,是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要广泛涉猎,勤于思考,深入钻研,获得前瞻性的理论素养,才能指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志 。什么是前瞻性的理论素养?首先,是指教师有全面的、系统的理论素养,包括基本理论素养和专门理论素养。基本理论素养是指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使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专门理论素养是指合乎本专业本学科的理论,如语文教师就需要学习文章学、写作学、阅读学等内容,也更要学习再深入一步的分支学科,如阅读学中的信息传播理论、读解学等。而且,分支学科往往是最有创建性的最有实验性的新型理论,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崭新的视野,尤其应引起重视。其次,教师要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现代高科技饿发展所带来的教育媒体的巨大变化,教育改革引入了新的工具,可以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如投影教学、广播录音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师就应该善于从理论中获取新知,补充能量,并且通过内部消化,运用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去。再次,还指不断摸索合乎校情、学情、教情的理论,这样才能做到因校择教、因材施教、因人用教。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可以明确创新教育的指导方针,可以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应用科学原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知、意,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发展。

 在创新教育的形势下,我认为,教师应用钻研的精神去掌握理论,用务实的精神去应用理论,用科学的精神去发展、创造理论。

 ⒉具有灵活性的实践素养,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学习理论,目的是实践。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少走歧路、弯路。创新教育,既然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志,也就要求教师施教时也不拘一格,具有灵活性的实践素养。照本宣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定模式又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难度过高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志的体现。教师应有辩证的、发展的实践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可以以读促写,也可以以写促读;可以从细部着手,重锤敲打,也可以能力迁移,让思维的翅膀在联想和想象中高高飞起……对一篇文章,可以串讲,可以中间开花,也可以正文反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提问时注意学生的层次差别,有效调动学生的整体积极性;分析时,察言观色,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解答时,可以鞭辟入里,也可以点到为止……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在高科技的引导下,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引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当然,教师还应该由课内向课外及时延伸,由知识向能力转化,在广阔的时空中开启学生的心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具备创造性。"(《教育学教程》p350-p351,邵宗杰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无论是张富的"跳一跳摘果子",还是洪镇涛的"语感教学",或者是魏书生的自学指导,凡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合乎个人教学的实践方法,都可以通过活化,为己所用。


展开全文阅读
 教师灵活性的实践素养的培养,一靠勤于实践,二靠勇于实践,三靠严于实践。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让学生的能力强起来。

 ⒊具有严肃性的人格素养,是创新教育的保障

 世纪之交重提教师人格,并不显得过时或落后。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教师,不仅言传身教影响学生;而且每日里无不和学生接触,学生耳濡目染,也以教师言行情智作为自己的榜样。"教师作为专门的职业人,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当兼有特别的知识技术和特殊的人格要求。"(《教师素质构造和相关因素的模型化》,作者森孝子,日本《教育学研究》1984年12月第4号)

 严肃性的人格素养,首先指在事业上,教师应敬业。敬业的教师,才有可能发挥对自己所任学科的创造性。恰如美国教育家吉柏特·希格赫在《教学的艺术》中讲的:"如果你真正喜欢你这门课,那么甚至在你疲劳的时候去教也会轻松容易;当你精神饱满的时候去教,便会觉得是一种享受,你总是想能得到一个新的实例、新的论题、有趣的观点。"其次,在对待学生上,要充满爱心。关爱学生的老师在获得学生尊敬的同时,也得到了辅助学科教学的功效;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会时时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利于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再次,教师要持之以恒地进行自我追求,不断努力,勇于奋进,以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成为创新教育中学生的航标。                                                                                                                        

标签:教学论文 创新教育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说教科书——高中语文第五册(网友来稿)
下一篇:如何学好文言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