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610
标签:
教学论文
古诗文流水喻漫说(教师中心稿)
湖南省常德市一中 杨智慧
古人以流水为出发点,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创出了许多精辟新奇的比喻。现在读来还余味无穷。
流动的水是永往无前,一去不复返的。人们容易敏感地联想到时事的流逝。孔子是第一个把时光比作流水的人,他曾在川上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于是也就有了“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李白更是发出了失意的人生感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时事如此,人又何尝能免呢?那句传诵千古的离别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也在隐喻“人如流水”了。
流淌的水,无穷无尽,无止无息。李煜在回忆自己的宫庭生活时,就引了《后汉书》里的句子“车如流水马如龙”,用流水的绵长来比喻车马络绎不绝,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繁华的王宫生活。如果说这还一般化,那么,文人们借以喻作缠绵的情愫就高出一筹了。早在三国时,徐干就写下“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的佳句,以不断的流水比喻妻子极度思念寄旅在外的丈夫。文人们把无限深沉的爱恨愁怨等情感渲泄于水的也俯拾即是。如:李后主有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也发问“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准短长”;欧阳修还直抒胸臆“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值得称道的更有刘禹锡的诗句“《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不仅以流水和月光的无限来比喻歌中“情”和“怨”的无限,而且还用视觉来写听觉,也给歌曲以飞动、流丽的艺术感受,形成通感,令人拍案叫绝。
水流去向,也常常是文人们借以构成比喻的触发点。南朝的鲍照面对“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的自然现象,安慰自己“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实质上是拿水的四散分流情状,暗喻人生贵贱不齐,别出心裁,堪称一妙喻。司马光则把水之归海与人心所向联系起来,运用“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土慕仰,若水之归海”的比喻,突现出刘备的枭雄本色。
流水有声,亦时时叩击着文人的心扉。李贺别一格挥下了“银浦流云学水声”的诗句,借典喻之法,先把云的流动比作水的流动,因水流有声,推想到流云亦有声。白居易也曾用“泉流冰下”比喻琵琶女弹奏乐曲的“幽咽”之声(“幽咽泉流冰下难”),形象地强化了冷涩的音乐感觉,不落窠臼。
以流水设喻,更有值得细细品味的。例如:王观的名句“水是眼波横”,把清澈明亮的江水,倒喻成心上人流动的眼波,活灵活现,又兼之以移情的运用,更显别致可爱。李商隐诗“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用流动不定的水,比喻宫女宠辱的变化无常。(“向东流”并非取水的流向作喻。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水东流人海,故古诗文中“东流水”的“东”,往往别无他意。前面有例未道明者,皆同此理。)诗中又暗喻“一旦失宠,君思就如流水一去不返”之意,构思十分精巧。在“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诗句中,刘禹锡就境设喻,面对惊涛拍岸、险阻重重的瞿塘峡,以汹涌的瞿塘峡水喻人心之险,感叹人生惟艰,譬喻奇特,让人耳目一新。
人们对同一事物多方面特性,取其所需,进行设喻,这种譬喻的修辞现象称为“喻之多边”(语出钱钟书《管锥编·周易正义·归妹》)。这是发散性思维在写作中的应用,值得我们借鉴。
—— 本文发表于《语文知识》1999年第6期
标签:
教学论文
古诗文流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莫把“易色”当“反语”
下一篇:
《归去来兮辞》的隐士文化解读(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