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德育论文
阅读:1752  
标签:德育论文
变因人设课为以课聘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上)
             中国青年报     2002-10-31     记者 李丽萍 

 

  编者按 近几年,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比如,课程设置陈旧、本科化;导师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学位论文注水,答辩走过场,等等。本报2001年8月的系列报道“关注研究生教育”,曾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 

  事实上,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都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开始着手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从今天起,我们将报道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一些教学改革和探索,以期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更快地转变。   

  前不久媒体上的一则报道让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很出风头:由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2002中国研究生院评价》中,中科院研究生院在理学、工学两个领域都名列第一,特别在理学领域占有明显的优势。 

  对于这个消息,中科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高文的态度却很平淡:“这个结果主要依赖于中国科学院的实力,中科院院士多,师资水平自然就比一般高校高;学生在中科院接触的课题一般都具有前沿性,发表的论文水平也就比较高。但这些实力和优势并不能自动地转换为教育优势,需要借助良好的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 

  硕士课程不能本科化 

  课程设置陈旧,和本科阶段拉不开档次,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 

  张福新是中科院计算所2000级的硕士生,说起第一年的课程学习,他的评价是“一般,不仅有些内容和本科是重复的,而且一些老师讲课还是照本宣科”。对于这个问题,研究生院的老师和领导并不讳言。 

  已经在研究生院工作多年的教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彭家贵教授坦言,虽然过去中科院形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但由于培养单位众多、管理分散,对研究生的培养不是很规范,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因人设课”、“硕士课程本科化”的问题,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001年,整合了中科院的教学资源、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成立。5月22日挂牌,5月23日成立教学委员会,开始着手教学改革,并把2002年定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年”。 

  抓质量首先从更新课程设置入手,这是一个艰难的系统工程。某重点大学的研究生院院长曾对记者说过,其实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都想更新课程设置,但难以实现。更新课程设置就要更新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大纲、更新教材和讲义,而目前一线教师根本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做这件事。更重要的是,更新课程就要更新老师,那么,一些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老师就不能再上讲台,这对于目前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是一个巨大挑战。这也是很多高校“因人设课”的最主要原因。 

  搭建先进的课程体系 

  中科院研究生院这项系统工程的第一步,就是每个一级学科都成立由10—15人组成的学科专家组,成员都是该学科领域内有影响的资深专家。这些专家根据自己在这个学科的研究经验提出研究生阶段应该学习哪些课程,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达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从而审定该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搭建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 

  彭家贵介绍,新的课程设置既注重为研究生打下坚实宽厚的学科基础,在一级学科下面开设学科基础课和学科综合课,同时也考虑到让学生及时掌握、跟踪世界科技前沿,增设了学科前沿分析课程。 

  从2001年9月到现在,研究生院已经更新了26个一级学科的课程设置。像生物学科共完成课程设置137门,其中10门学科基础课、两门学科综合课都是全新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除10门课基本没有变化外,其余课程名称和内容都有较大调整。 

  新的课程设置虽然刚刚开始实行,效果如何还难以判断,不过,学生的反应相当热烈。生物系开设的一门新课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成果介绍》,很是受欢迎。 

  笔试成绩并不重要 

  仅仅课程名称和内容更新了还远远不够,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也要更新。 

  高文主张,研究生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能再沿袭本科阶段传授知识的模式,考核更不应该以笔试为主。 

  目前,研究生院尽量压缩灌输式的讲课学时数,提高课外自学和实践的学时数,要求主干课程的课内/外课时比达到1∶2或1∶3,并鼓励教师在考核中降低笔试的比例。 

  高文目前给硕士生主讲的一门课叫“高级计算机接口技术”。他的授课模式是,讲几节课后就扔给学生一个项目,学生要做好项目,既要消化前面的知识,又要自学一些内容。高文把每个学生的成果放到网上,大家一起讨论、评判。一个学期,学生要做4个项目,这4个项目的成绩要在最后考核中占80%,而考试的比例只占20%。 

  打破门户之见聘请名师 

  在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下,一些老师原先主讲的课程被撤销了,而一些新开的课程研究生院自身没有合适的主讲老师。面对这种局面,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建立真正的岗位聘任制,变“因人设课”为“以课聘人”。 

  据介绍,课程设置更新后,研究生院从去年9月开始,教师全部实行岗位聘任制,不符合要求的教师都已走下讲台。至于一些新开课程主讲教师的聘请,则完全打破门户之见,如果科学院本身没有合适的师资,就从一些高校聘请,甚至从国外请。去年年底,物理系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招聘广告,在世界范围内招聘教师。最后聘请了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博士任教,讲授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物理方法》。 

 

标签:德育论文 变因人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中学生看恐怖片来缓解学习压力?
下一篇:参与:是儿童的一项基本权利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