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备课中心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红楼梦
电影
神话
唐诗
百家讲坛
朗读者
李白
杜甫
宋词
感动中国
李清照
苏轼
鲁迅
孔子
电视散文
8 套 备课参考资料
契诃夫《乞丐》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7-03-26] [阅读次数:939]
“仁慈的老爷!行行好,请顾念一下我这个不幸的挨饿的人,我三天没吃东西了……我当了八年的乡村教师,现在失业了。请帮帮忙,行行好!” 律师斯克沃尔佐夫打量着他,瞧瞧他那件灰蓝色的破大衣,混浊的醉眼和脸上的红斑。他觉得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听着,在前天,我好像在花园街遇见过您,”他说,“不过...
『
阅读全文
』...
别里科夫是人性扭曲的变态狂 (人教版高三)
[2012-02-27] [阅读次数:1417]
[摘 要]:中学语文教科书曾把别里科夫当作沙皇专制制度的“卫道士”和“鹰犬”,“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形象”。这是“极左”思潮影响下所得出的标签化的结论。而我通过对小说文本及其写作背景的分析,认为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奴性十足的可怜、可笑、可悲的庸俗文人,是沙皇专...
『
阅读全文
』...
契诃夫《三姐妹》赏析举隅(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论文)
[2011-03-01] [阅读次数:2425]
一、关于《三姐妹》的主题 俄国著名戏剧家丹钦科1940年排演《三姐妹》时,曾作过一个关于《三姐妹》的主题的说明,他把此剧的“种子”(即主题)归结为:“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后来俄国的学术界普遍接受了丹钦科的这个观点。 1998年中国著名导演林兆华排演《三姐妹•等待戈多》,等于是对《三姐妹》的主题...
『
阅读全文
』...
为别里科夫同志鸣不平(网友来稿)
[2009-10-12] [阅读次数:715]
山东省胶州市第三中学 张守卫 应该说,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也是一位语文老师。尽管他是教希腊文的,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我们的同行。都是教语言的嘛。所以说,称其为“同志”也还算能挂上一个边吧。 从众多的媒体资料上来看,几乎众口一词地都把他当作反面典型来批判。像什么“沙皇政府的卫道士”...
『
阅读全文
』...
《套中人》新发现:21世纪中国的中学教育竟不及沙俄时期的教育?(人教版高一必修)
[2009-03-20] [阅读次数:412]
沙市一中 邓金平 在读《套中人》的时候,有一句话忽然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一天刚好是五月一日,星期天,我们全体师生约好在校门口集合,然后一道步行去城外树林里郊游。” 怎么?学生老师还可以在星...
『
阅读全文
』...
为别里科夫拟写墓志铭(人教版高二必修)
[2008-11-19] [阅读次数:6383]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一篇经典的自读文章,刚才同学们自读了课文,老师要问一个问题:“别里科夫可以不死吗?” 学生讨论,各组代表发言。 杜嘉:“别里科夫这个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人,可以不死,但前提是必须回到那个专制的中世纪,僧侣时代。但是在自由的社会里,他只能是个神经病,他的存在与周围的环境是...
『
阅读全文
』...
跟着契诃夫在草原旅行
[2008-09-30] [阅读次数:1522]
亲爱的雪妮: 我又说到家乡的草原了。还记得那年冬天,咱们坐着马车走过草原到县城去置办年货的情景吗?七岁的你裹在你爸爸的军大衣里,小脸儿冻得通红。马车走在草原的雪路上,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真是"北风卷地白草折"啊!冬天的草原景色真是单调极了,只有天上偶尔飞过一只鹞鹰才引起你一点兴趣。好在那条...
『
阅读全文
』...
契诃夫戏剧中的荒诞意味
[2008-09-26] [阅读次数:2418]
出处:猪猪和排骨的家BLOG 地址:http://blog.sina.com.cn/flypig27 摘要:作为上个世纪之交的戏剧大师,契诃夫在其作品中以理性主义的基调向人们展示了世界的荒诞和人类生存努力的徒劳。从意蕴的传达、形式的呈现到冲突模式的开拓,契诃夫戏剧均体现出其潜在的荒诞意味。 关键词:契诃夫戏剧 荒诞意味...
『
阅读全文
』...
永远的契诃夫
[2008-09-26] [阅读次数:901]
新京报 列夫-托尔斯泰当年最看轻莎士比亚和契诃夫的戏剧,但恰恰是莎士比亚和契诃夫成了当今最有活力的戏剧经典作家。当代最负盛名的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的代表作便是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契诃夫的《樱桃园》,哈姆莱特面临“存在还是毁灭”的选择,依旧激动着现代观众的心;现代观众心里明白,他们也常常要...
『
阅读全文
』...
荒诞的人生——论契诃夫的《三姐妹》和奥尼尔的《送冰的人来了》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荒诞色彩
[2008-09-26] [阅读次数:1343]
的戏剧阐述 安东·契诃夫(1860-1904)是俄罗斯文学史上享誉世界剧坛的戏剧家。从四十年代兴起的荒诞戏剧、五十年代起源并在七十年代得到极大繁荣的道德心理剧、八十年代的新浪潮戏剧直至本世纪术的新戏剧运动,这一系列重大的戏剧潮流都和契诃夫的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尤金·奥尼尔(1888.1953)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
阅读全文
』...
因契诃夫想到曹禺
[2008-09-26] [阅读次数:833]
童道明 记得十年前,在北京西直门一家宾馆的礼堂里,开过一个纪念中国话剧九十年的会。那天外边下着雪,会场里却是暖洋洋的。好多人发了言,大都没有讲稿,是即席的、即兴的,气氛却颇为热烈。我也有个短短的发言,只有一句话自己还记得:“向曹禺前进!”后来发现,也有些朋友到今天还记得我说过这句话...
『
阅读全文
』...
“怀疑”的智慧和文体——“我的阅读史”之契诃夫
[2008-09-26] [阅读次数:1026]
重读将损失些什么 60年代初的几年里,我曾经沉迷于契诃夫的小说和剧本:那是大学毕业前夕,和毕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那个时候,也可以说是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间歇期”。“大跃进”还是昨天的事情,但在心里仿佛已变得有些遥远;而另一次以“文化”命名的“革命”,则还没有降临。 在这个悄悄到来...
『
阅读全文
』...
契诃夫的《三姐妹》
[2008-09-26] [阅读次数:1936]
这才是真正的文学。 大师永远是大师。在大师面前,我发自内心地感到了羞愧。要说深度,这就是永远无法超越的深度:面向终极,直指永恒。 读到的依然是一个貌似古老的故事:爱情的错位、婚姻的虚伪,以及无谓的牺牲和善良的欺骗。依旧是那些人物:哀怨的老处女、孤独的老鳏夫、虚荣的军人,以及伪善的上流...
『
阅读全文
』...
漫谈契诃夫
[2008-09-26] [阅读次数:777]
刘春 最近一段时间,我重点在阅读索福克勒斯和莎士比亚上,主要想沾点儿浩大的蛮力,憋出一部情绪上雄浑激昂的作品来。昨天突然接到师妹李静的电话,说让写写契诃夫,以纪念他的百年冥寿。契诃夫写的东西是最让人泄气最不激昂的,但我一直以来都极为爱戴他,就答应了写稿子。 艺术史上有两个人我相当...
『
阅读全文
』...
别里科夫之死的背后(人教版高二必修)
[2008-05-21] [阅读次数:2465]
别里科夫之死的背后 高伟毅 陈世敏 俄国杰出短篇小说家契词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套中人别里科夫这个典型人物,从而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在作者笔下,别里科夫形象丑陋、性格怪异、行为滑稽,让人觉得可气可憎且不可思议;尤其让人...
『
阅读全文
』...
《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及其分析(苏教版高二必修)
[2007-06-28] [阅读次数:1318]
装在套子里的人及其分析 一、关于恐惧 别里科夫无疑是个恐惧重症患者。 他害怕城里新开俱乐部、阅览室、茶馆;他整天战战兢兢六神不安,不仅怕敢于说“不”的柯瓦连科,还怕不守规矩的学生,甚至睡觉要蒙紧头,“躲在被子底下”还“深怕小偷溜进来”“通宵做恶梦”。在他听来,炉子里火苗舔...
『
阅读全文
』...
别里科夫的诊断报告:《套中人》板书设计(网友来稿)
[2006-04-11] [阅读次数:1884]
李海宝 别里科夫的诊断报告 初诊:强迫综合症 一、 症状:气血两虚,阳气不足。精神抑郁,六神无主,脸色苍白,畏畏缩缩,惧怕新 事物。孤僻,敏感,多疑,神经质。 二、 病因:孤僻,不接触外物,尤其是新事物。仇视新事物、新思想、新人。 三、 ...
『
阅读全文
』...
蜗牛与别里科夫(教师中心稿)
[2005-11-26] [阅读次数:1431]
提起小说,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有行侠仗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花和尚鲁智深;有飘逸出尘多愁善感的千金小姐林黛玉;;有备受封建压迫的苦命的祥林嫂,可悲可叹的孔乙己,中举发疯的范进;还有爱慕虚荣却饱尝生活艰辛的玛蒂尔德,嫌贫爱富的约瑟夫夫妇,以及随着人们的不同身份而不断变脸的吧儿狗奥楚蔑洛夫...
『
阅读全文
』...
为喜剧故事中的悲剧人物掬泪——新评“套中人”别里科夫(网友来稿)
[2005-01-11] [阅读次数:2944]
深圳市宝安高级中学 江年跃 “人类世世代代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荷马。”(赫尔岑)人们也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具有永恒意义的艺术作品总是以它丰富、多层次、多向度的鉴赏功能,证明自身跨越时空、超越种族的审美价值。即使就某一特定读者而言,因为阅历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在不同...
『
阅读全文
』...
高尔基回忆契诃夫
[2004-08-26] [阅读次数:1386]
编者按:契诃夫,作为小说家,他的技艺高超;作为一个人,他的品格高尚。从高尔基这个回忆录片断里,可以看出他的忧国忧民,他对普通人的挚爱深情,他的人格魅力……契诃夫的为人,仍有今天中国知识分子可学习的地方。 有一次他邀请我到库楚柯伊村去做客,在那里他有一块土地和一栋两层的白色小楼。他带我看他...
『
阅读全文
』...
关于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另一种解读(网友来稿)
[2004-07-09] [阅读次数:3671]
江苏盐城市第四中学 吴长青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一直作为传统篇目,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多年来,教参对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的解读一直停留在文革前认识。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供商榷。 作家苦难的生活阅历与创作背景使得他的作品具...
『
阅读全文
』...
别里科夫追悼词(网友来稿)
[2003-01-03] [阅读次数:4114]
刘盛茂 高二(2)班 陈一星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现在,永远地躺在这块土地之下的人,对我们,对整个城市,都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位先生,这位躺在地底之下的别里科夫先生,的的确确是条可怜虫。在他还存在这个世界上的短短几十年中,内心生...
『
阅读全文
』...
《<契诃夫小说集》前言(人物生平及作品简介)
[2003-01-01] [阅读次数:8602]
朱逸森 关于契诃夫,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是一个独特的巨大天才,是那些在文学史上和在 社会情绪中构成时代的作家中的一个。” 此话绝非过誉之词,契诃夫在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的贡献堪称是划时代的,而渗透在 他作品中的民主主义思想也确实反...
『
阅读全文
』...
》
点此浏览本课全部教学设计、导学案、课堂实录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