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学论文
阅读:336
标签:
教学论文
不但一题多解 还要善于归纳
中国教育报 2003-01-21 李旭东
人们在谈论到一个优秀教师时,常常会讲到他良好的教学方法,也必然会提到他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善于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讲解题目时能够灵活多变、一题多解。
应该说,一题多解对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教材和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一题多解的最终目的不是来展示有多少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需要用多种方法去解决,而是要寻找一种最佳、最近的途径,也就是说,掌握“一题多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一题一解”。
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求认识问题的正确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要害,这是培养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所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解决多个相同数相加时,乘法的应用就是一个捷径,假如这时仍有学生用机械的加法来做,你会怎么想呢?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更要善于帮助他们总结归纳问题,使其认知水平有所提高。
从对一题多解的探讨,我们还可联想到教学中的一题多问和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主要意图是培养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以点带面。例如,在做选择题时,学生往往匆忙找出与题干相符的答案就完事大吉,对其他备选答案不大关心,学习效果往往是单一的。对学习者乃至教学者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其他备选答案为什么不对,错在什么地方,是与题干要求不符,还是本身知识的叙述就错误或以前自己就对这方面的内容存在着认识和理解的误区。学生在做题目或教师在讲评时,如能放开手脚,从备选答案中把所学知识都联系起来,既讲正确的,也讲其他答案的错误所在;既讲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又要通过相近、相似知识的对比,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复习和巩固。同样的道理,教师在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时,也要全方位地进行剖析,不仅要诱导学生来分析解决问题,给出解题思路和策略,更要指出常见错误及产生原因,对命题的意图、题目的关键词等方面也要作出点评。要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教学中要善于以典型例题为原型,导出同类的异型,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对其题目的立意、解题思路、解题策略和易产生的误区等归纳总结,形成一个共同的认知体系。这可以使我们由一个知识点的一个侧面考核变为多个方面的考核,变单一知识点的考查为多个知识点的考查,以一题的解答达到多题的学习效果。
从一题多解到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反映出对教学认识和观念的差异,是重形式还是重实质,是看过程还是看目的,是侧重知识的机械记忆,还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标签:
教学论文
不但一题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农村孩子 千金难买少年穷
下一篇:
放下架子 做个新新教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