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701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作文训练:表现主观情意(教师中心稿)
蔡雄辉
训练内容:表现主观情意
教学目的:
1、增强学生对表现主观情意的认识;
2、提高学生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写文章不仅要会再现客观事物,而且要能表现主观情意。
二、生自读‘写作指导’,理解:
1、什么是“情”?什么是“意”? 怎样写出有情有意的文章?
2、明确小结:情即指作者的爱憎、好恶、喜怒等主观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无论谁动笔写作,总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一篇好文章,无不具有真挚的情感;“意”指作者的思想、意旨,即对事物本质的揭示,理性的论述。换言之。“意”就是指文章的理,作者对人或事引发的思考,并借议论的方式来表达,揭示并升华主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三、写作指导
1、如何表现主观情意?
古人曾留下这样的说法: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读《陈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自己强烈而真挚的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就是要以情动人。作者如果没有强烈的感情融注文中,读之也就令人乏味。而主观情感是抽象的,它的表现必须依赖客体,也就是说抒情往往要借助某一具体的事情、景物等作为凭借物来抒发感情。
A、借叙事来抒情:
一般的叙述,作者往往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加以具体完整的叙述。而借叙事来抒情,则叙事不过是作抒情的手段,它不追求事物的完整过程,往往只是片断式介绍,而把浓郁的情感融于事情的叙述之中。
借叙事抒情,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用情。
1、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
2蒋子 《关于猫》:小白被喂得很白很大,它身上的跳蚤就跟着很多很肥了。看它手忙脚乱一刻不停地搔痒,我便想到它如何食不甘味寝不安眠,竟然感同身受。只好一次一次给它洗澡,然后用镊子一只只地钳去毛里边的跳蚤。在明媚的阳光下,从一只白猫身上寻找黑色跳蚤,这样的生活似乎很具浪漫色彩。但时过境迁,这行为变得为自己所不理解,或许那正上一种宁静心态的写照。在后来的一片喧嚣之中回想那值得怀念的宁静,自然认为不可理喻。
陈村:《病友》:还有一位老人,儿子只照过一次面,匆匆来,匆匆去。出院的前一天。说是儿子会来接他,谁知等了又等,就是不来,连个电话也没有。老人提着杂物,一个人走了,走得很冷清。我想他心里必定是惨淡的。他有两个儿子。老人自尊,没多说一句话。
所以,借叙事来抒情不能让情感全面铺开,四处流散。
B、借写景来抒情。
古人对写景来抒情,早有精辟见解。:写景要显,抒情要隐,”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血不能流在外面,头破血流就不美了。所以情要隐,隐到一点也不说,别人也能感觉到。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清人王夫之特赞赏:多次引用,说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然而从字面上却不见“乐”与“哀”。当然,情感的完全隐藏和彻底显露都不可行,借景抒情关键是在隐藏与显露之间找到了个合适的比例。读者通过显露的景物描写去揣摩隐含的情意。
C、寓情于议理
一张姣好的面庞需要一双智慧传神的眼睛,不在就会黯淡无光;一篇出色的文章,需要一两句光彩四射,哲理闪烁的点眼之笔,不然就会平淡无奇。古董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片言是作者被一种强烈的感情所支配而作出的深刻判断。如果说抒情是感性的升华,那么,议论就是理性的升华。当然,片言终究一能代替一篇,它需要全体在后面烘云托月,即便文章的警句像“火眼金睛”,生动传神,倘若没有眉毛、鼻子那将会一幅什么模样?
如《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记念刘和珍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母猫 小花又被收留了。人类似乎永远不能避免的弱点之一就是明知故犯。像我,明知小花一旦定居又将带来新的重负,明知业已倍感沉重的生命需要的是减轻而不是啬负荷,仍旧收留了小花,如同眼睁睁盯信一个陷井,然后很理智并很低优雅地跳进去。由此可以略知现代人的某些诸如全面淡化人际关系以及淡漠人类情感的人生理论是多么高超。你想保护你自己吗?那就请你不要总是悲天悯人好了。假如你抬脚就想踩死一只忙着搬家的蚂蚁,开车就想碾杀一条在路边歇晌的狗,也许你已经具备了做现代人的资格。将这种气质发扬光大,你便可以闯荡世界了。你可以冷落父母,可以嫉恨手足,可以投靠昔日的对头,可以编个圈套陷害义重于山的朋友——只要利益需要。
现代人活得自在潇洒的秘决,似乎就在于薄情寡义。
四、作文:
1、以“一次尝试”为题,写一篇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文章。800字
2、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文章。800字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作文训练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作文训练:要善于想象和联想(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把基础知识当饭吃(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