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285  
标签:教学论文
放手发动学生,激发质疑兴趣(网友来稿)
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兖州校区        杨敬法    272100

      往往是幼儿、小学生爱提出一些希奇古怪的问题,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中学,学生越来越没有 了提问的兴趣,尤其是到高中生,绝大多数在课堂上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只有点到名字,才不得不硬着头皮站起来。能够提出问题是做学问的开端,没有质疑就很没有创造。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在教授《项脊轩志》时采用了分组竞赛的办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在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疏通完文意基础上,我把学生分成甲乙两组,告诉学生下一节课这两组要分别围绕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向对方“发难”,最后看哪组提问的问题多而且巧妙,在课下好好准备准备吆!

      可是到了第二节课,一开始就是没有人站起来提问,有点冷场,于是我就故意说:“这节课不好上喽!关键时刻就看谁像黄继光一样来堵枪眼。”学生群里发出一阵哄笑。过了一会儿,甲组的班长冯梅英首先向对方发难:“‘垣墙周庭,以当南日’中的‘当’能不能看作是‘挡’的通假字?”乙组的同学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站起来,我就“加杠”:“乙组的同学不行喽!甲组的同学,来,咱们一起给他们到计时,一、二、三……”一向刚强的魏田忍不住站了起来回答:“不行,下文有‘日影反照,室始洞然’,说明作者嫌屋子里暗,垒上墙来反光,让屋子里亮起来。”然后质问对方:“‘某所,而母立于兹’,课后解释为‘这地方,是你母亲曾经站过的’,这样解释我感觉有点牵强,能不能把‘立’解释为长大?”魏兰田一坐下,乙组的同学就有的在下面开始到计时,还没数到五,甲组的陶然就站了起来回答:“不行,在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他的母亲怎么可以在婆家长大呢?”然后问:“‘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怎么翻译? ”……

      我一看学生大多数拘泥于字词句,于是说:“我们学过韩愈的一句话‘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我们就这么在字词句上兜圈子,也是‘未见其明也’,看看哪一组能够从理解文章的角度提出问题?”

      接下来双方都紧张地翻书,或前后左右讨论,过了三四分钟,甲组的蔡艳问:“为什么作者会‘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我一看问题比较难,就提示说:“联系上文考虑考虑。”不一会儿,乙组的赵天同学就站起来:“本文是作者怀念亲人的,上文提到了他的母亲、祖母,显然是作者睹物思人,所以就‘长号不自禁’了。”赵天坐下之后,乙组的刘娣就站起来问:“课文最后,作者为什么要补记妻子转述妹妹的话呢?”……

      乙组有一个不爱说话,但爱思考的赵祥升,他默默地站起来问:“我在上网查了一下,本文有一个地方被删去了,是文章的第五段,被删去部分是这样的:‘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作者显然在以蜀清和诸葛亮自比,相信自己早晚会有一天他会象蜀清和诸葛亮一样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相信自己不会被埋没的,他相信是金子终究要发光,‘天生我材必有用!’结合这一段话,我感觉文章的主题就不应该是教材所提示的那样了‘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那么请问乙组同学,对本文主题有没有新的理解呢?”这个问题确实有难度,甲组同学一下傻了眼,于是我把问题接过来:“赵祥升同学确实下了一番工夫,仔细思考了,下面我先把这一段文字的意思讲解一遍……根据我们以前讲过方法,解读文章应当注意从作者的协作背景、文中关键的语句等入手……”话还没说完就有同学开始翻书查找、讨论,尤其是乙组的同学。不一会儿就有同学站起来说:“归有光的家‘读书久不效’,他很想博取功名。”还有的同学说:“文中写到:‘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他为自己的家衰败感到悲哀。”“作者主要是怀念自己的亲人。”“作者象历史上所有的才子一样希望自己的满腹经纶能够货于帝王家,能够象蜀清和诸葛亮一样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还在不停地说着……

      上完这节课,我有两点体会:一、要积极创设平台,最大限度地学生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朱熹曾经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见《朱子读书法》)学生没有问题提出来,就说明学生没有开动脑筋,就不会达到最佳效率。二、我们教师不仅应当考虑向学生传授什么知识,更应该考虑怎样向学生传授,合理组织教学,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很大的潜在能动性,如果想让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如何合理地组织教学了,同时,这也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本文曾发表于《语文建设》2003年第7期  作者邮箱: yangjingfa@mail.china.com

      
标签:教学论文 放手发动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项脊轩志》新解(网友来稿)
下一篇:我“哄”学生写作文(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