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716
标签:
教学论文
探意境 挖诗眼(网友来稿)
湖北应城二中 罗玲 李俊明
2003年高考已尘埃落定,细品今年全国卷的诗歌鉴赏题,可以明显看出,它与去年全国卷考题一脉相承。为了准确把握这一主观题的命题趋势,明了今后诗歌教学的重点,有必要将两年全国卷诗歌鉴赏题进行横向比较。
[两年试题]
1. 2002年考题设置的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之说?为什么?
2. 2003年考题设置的问题是:你认为王维的《过香积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横向比较]
2002年与2003年全国卷诗歌鉴赏题命题比较表
命题形式 选用诗体 命题内容 考查重点
2002年 主观题1题3问 唐代李白绝句 思想内容 意象与意境的分析
2003年 主观题1题2问 唐代王维律诗 语言 炼字与意境的分析
通过上述比较,不难看出,两年考题的相似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命题形式相似,都采用主观题,且都是设置一道题几个问题,先回答“是什么”,后回答“为什么”,回答“为什么”时,都要扣住原诗简述理由。
2. 所选的都是名家的名诗,且朝代相同,短小(八句以内),诗体相同,皆为近体诗(绝句和律诗)。
3. 命题内容避难求易。
两年所选的诗歌均较浅易。李诗中“折柳”语意双关,暗含用典手法。“折柳”一是指折杨柳,喻送别,这一意象承载中华民族悠久的惜别怀乡的文化传统,即使学生不一定都熟悉,然根据已知的诗人王之涣、王维、柳永的诗句来推断,便可理解其内涵;一是指《折杨柳》曲子的名称,这一点虽有难度,但从诗歌标题及第三句中“闻”字,不难推出。王诗最后二句较难理解,涉及诗人后期佛学理念,所以命题者避开这一难点,并在后面作出注解,这样就减少理解难度。
4. 考查重点相似,都从关键语言即诗眼和形象入手把握诗歌意境。
2002年题目第一问“折柳”的寓意,实际就是从诗眼和意境的角度来考察,2003年考题要求明确指出王诗第三联的“诗眼”,及其运用的效果,这也是关于意境的分析。
有鉴于此,今后的诗歌教学,应努力遵循以下几点:
1. 引导学生感受形象,把握意境。
诗歌的形象往往指叙事诗中叙述的人物,写景诗中的景物,抒情诗中的抒情对象,还指诗歌中提到的可让读者联想得到的具体形象。古典诗中的形象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不同的形象,表达的感情,包含的意韵不一样。今年与去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材提醒我们在读古诗词时要注意对诗歌进行意象把握与挖掘,特别是对古诗常见的“明月”、“水”、“柳”、“梅”等意象的把握与挖掘。同时还要注意对作品意境进行挖掘。
何谓“意境”,客观的生活图景(象)与诗人主观情感 (意)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便是意境。在指导学生鉴赏时,首先要了解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主旨,这种思想感情和主旨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简言之,诗句写了什么景,景中含有什么情。) 其次,诗人在诗中向读者展示了怎样的画面,画面的构成要素具备怎样的特征。再次,分析意境不能离开作者的生活背景。揣摩诗歌的中心主旨,仔细地分析诗人的主观感情和画面意象的联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意境。
如今年考题选 的是王维的诗《过香积寺》,尽管重点是考查炼字,但其中仍暗含有对意境的赏析。此诗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寂静、安谧、幽僻的环境,如荒僻、幽静的山林、触目生冷的夕阳、隐隐的钟声、呜咽的泉声,景中无不透露诗人恬淡宁静之情。
2. 引导学生整体认知,品味语言,抓准“诗眼”。
鉴赏一首诗,整体感知很重要。阅读任何一首诗,通览一遍后首先就应思考三个问题;此诗写了什么,用什么手法写的,抒发了何种情感。这是鉴赏诗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品味语言,抓准“诗眼”,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古诗特别讲究炼字炼句,讲究以少总多,一字传神。任何诗总要抒发诗人的某种情感,而这些情感的宣泄往往会聚焦在某一句甚至某一个字上,这“一句”、“一字”即为整首诗的“诗眼”或某一联的“诗眼”,要理解一首诗的思想感情就必须把握全诗的关键,即“诗眼”。如李诗,弄清诗眼“折柳”的寓意——惜别、怀乡,全诗所抒写的情感——思乡便一清二楚。又如王诗,把握“咽”、“冷”等字的妙用,便能明了诗人恬淡宁静的情感。此外,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均是一字而境界全出。 总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晋代陆机曾说过:“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诗眼即全篇之“警策”,抓住了“诗眼”,便能领会诗人的感情,把握全诗主旨,其它题定能迎刃而而解。
湖北省应城二中 罗玲 李俊明 邮编432400
作者邮箱: yclijm98@163.com
标签:
教学论文
探意境 挖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浅谈中国古典悲剧“欢乐的尾巴”——浅谈中国古典悲剧“欢乐的尾巴”(网友来稿)
下一篇:
语文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