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704  
标签:教学论文
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做语文教师(网友来稿)
欧阳林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2级教育硕士  ouly74@sohu.com

最近有杂志就“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做语文教师”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个问题可以有许多回答,比如知识渊博,有个性,有探索精神,有创新意识,能够不断地阅读和学习,对学生有民主平等意识等等。这样的教师才能不断地适应教育的发展变化,才能培育出更优秀的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才。

然而对这样一个问题总有点如鲠在喉。具备了这些能力和素质的教师做什么做不成干嘛一定会做语文教师?做其他事情不也一样能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并且不是更有可能更大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吗?如果说其他的做不了,只好做语文教师,又怎么能轻易地就具备这些素质呢?

我们可能可以看到有许多语文教师思想保守,很少读书、很少写作,课堂教学因循守旧,照本宣科,或者满堂灌输,或者散漫无序;作业系统或者是题海战术,或者放任自流。语文课缺少活力,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这些教师往往还是科班出身的大学毕业生。可是我们还可以看到只有小学学历的钱梦龙和中学学历的魏书生成语文教育专家。我们有理由相信个人的努力对语文教师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理由希望(或要求)语文教师们向他们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具有低学历的人尚且能够取得这么大成就、做出这么大贡献,更何况具有更高学历的我们呢?因此有理由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永远正确的命题和一个美好的期望,也是一个质问语文教师能力低下、不求上进的理由。但是为什么又会出现上面的这种情况呢?

我们看到钱梦龙只有一个,魏书生也只有一个,正如只有中师学历的毛泽东只有一个,没有学历的孔夫子也只有一个。不能否认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一些与那个时代不相符的特殊人物出现,正是由于他们的出现促使那个社会、那个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个人的努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像他们那样通过个人的努力对社会、历史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具有超出常人的理想和追求、并能够审时度势把握自己命运的天才是有的,然而也是极少数,大多数都只是普通的凡人。从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到一个优秀的(不只是仅让学生得到好的分数)语文教师,不是简单的。他要有勇气、有毅力向传统的语文教学挑战,要能克服和摆脱自己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并通过不断学习来弥补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因此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必须挤出休息时间、放弃娱乐时间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同时精神上要能承受某些压力和独自奋战的孤独。因而以特殊的个例或少数来要求一般的人,愿望是好的,却往往是不现实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更愿意相信语文教师大都是普通的凡人,把他们作为理想的完人或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来要求,都是不大现实的,也是不可能以此实现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的。从人的本性作为出发点来考虑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责任与义务应更合理些。人都有追求利益的天然本能,也有追求精神享受的基本需要。因而作为人的语文教师也天然具有这些特性。首先从前者来看,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对追求利益的本能不可能像商人那样表现得突出。但是如果不考虑教师对利益的需求,实际是剥夺了教师做人的需求而硬要将其神化。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一种非人化要求。当然作为教师也不可能去赤裸裸地追求利益,这违背了教师起码的职业道德。然而万物皆有利益最大化的本能趋向,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作为人的教师也不例外。在获取利益已几乎一定的情况下,遵循这一原则的唯一方式就是尽可能地减少投入的成本,比如在完成工作允许的范围内花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知识。这就表现为人的惰性。因为即使花费再大的努力也很难有更大的收益,或者说付出的太多而可预期的收益太小,因此宁可不再去努力学习和实践更多的新理论、新知识。现实的教学中往往这样。用已有的知识一般就够了,或者再稍微多了解点新的东西也可以了,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获得较好的成绩,对学校、对学生、对自己都可以交待了,干嘛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获取看不见的很小的利益呢?当然也不排除少数具有崇高使命感和责任心的教师,会付出巨大努力。然而大多数人都会是前者。除此之外,还不能不考虑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一位叫范美忠的北大毕业生志愿做了中学语文教师,他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我们这个社会对一项职业和一个人的评价已经简化为对他拥有的权力大小和金钱多少的评价,对知识的尊崇程度也跟你拥有的知识本身能带来多大的经济回报有关。而现在当中学老师意味着没有当官受贿享受特权谋取私利的机会,没有经商暴富的机会,就那么一点薪水,穷教师的,一辈子的造化出息已经判定。”别的就不需再多说了。

当然,如果仅从利益的角度来看待语文教师也太庸俗化了。人之成为人在于人不仅是物质的人,更在于还是精神的人。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也是人的本能之一。如果一项工作能够使工作者获得更多的愉悦和享受,那么这个人在能满足温饱的情况下,也会乐意从事这项工作并为之付出更大努力的。语文教师既然已经选择了这项工作(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都希望在工作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语言和文学也本应给语文教师这种享受。然而现实是课文与教参一起变成了僵死的教条,刻板的考试制度制造了思想与活力的囚笼。教育机制并不需要甚至限制教师拥有思想的自由与活力,只需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照搬教条、钻研题海、紧跟形势就可以了。那么这种工作还有什么魅力可言?最初的理想与浪漫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挤压下破灭了。他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他们又怎么有兴趣热爱这个工作并在没有更多回报的预期下付出更多的艰苦努力呢?当然,也不排除还有一些有理想、有追求、有勇气的教师,他们不满足于这种死板的现状,不计个人得失,不浮躁,冲破重重阻力,克服种种困难,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忍受长期的落寞和孤独,去追求语文教育的真境界,同时也获得独到的发现的乐趣和学生真诚的回报。然而更多的还是随大流、安于现状,做着大家都做的事,与人与己都能交待,也可以问心无愧了。

因此,要想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必须深入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本质原因,单纯地呼吁、希望或者行政命令都无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依靠教师的道德水平的提升也是不现实的。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是理想的人。以此作为出发点,解决问题有两个途径,其一是运用利益激励。然而这里又有两个问题:一,这主要是教育机关及学校的事,语文界有点鞭长莫及;二,非科学的奖励制度更有可能导致语文教师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最终损害语文教育,有些学校单纯依靠一两次分数来评聘教师就是例证。途径之二是对语文教育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改革教材,改革评价标准和考试制度,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给教师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和一定的教学自由。这是语文界可以做到的。这样可以让教师在个性的展示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发现教学的乐趣。同时也使教师认识到也只有不断地思考和学习才能真正胜任教学。此外对师范生的教育也应进行改革,打破旧的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模式,使他们受到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使他们进入到中学的语文教育中时,会形成一股活水去冲击旧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而不是迅速地被旧的东西所同化。以此来减少改革的成本。


展开全文阅读
许多人都讲,教书是一个良心活。其实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兢兢业业并基本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只是在社会的飞速变化与发展中,有点不适应了。语文教学正面临一场大的变革,确实对语文教师提出了空前的挑战。语文教师必须正确面对,采取积极地措施,努力转变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变化与发展的语文教学。

 作者邮箱: ouly74@sohu.com
标签:教学论文 什么样的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写字能力的培养(网友来稿)
下一篇:文选式语文教学之反思(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