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628  2017-10-03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梦回繁华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  梦回繁华

精彩开篇词

“我俯身看去,那一帘秋雨,落下的水滴,却悄无声息,雕刻在石碑上的印记,是否隐藏着秘密,在你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情丝万缕!古巷的忧郁,写下琵琶的旋律,飘逸的外衣,街上叫卖的小曲,仿佛隔空变换到那里,一切模糊又清晰,几秒钟的世界,感叹不平凡的意义!”李玉刚那甜美悠扬的歌声让我们穿越千年,回到了繁荣的汴京!

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细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分析说明方法,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4.品味文章的遣词造句,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5.通过对本文画面介绍的学习,挖掘画面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它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此后历代绘制的都市风俗画,无不受其影响。” 这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清明上河图》的评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梦回繁荣》,一起来了解800多年前宋朝的繁华。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汴梁(biàn)     坊(fāng)     绢本(juàn)    络绎不绝 (luò yì)

跋涉(bá shè)   漕运(cáo)    沉檀 (tán)    舳舻相接(zhú lú)    

料峭(qiào)     遒劲(qiú)    摩肩接踵(mó zhǒng)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春寒料峭:形容春天异常寒冷的天气。料峭,微寒。

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跋涉,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舳舻相接:船只首尾衔接。舳,船尾。舻,船头。

摩肩接踵: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锺,脚后跟。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很多,往来不断。

3.相关链接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5.5厘米,长525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状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借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

4.文体链接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类型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和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两种。常见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常见的九种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列图表。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说说本文的说明对象具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特点:描绘了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2.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文章的结构。

【交流点拨】要运用了逻辑顺序。第一部分(第1段)简介《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地位。第二部分(第2段)介绍作者和此画背后所蕴含的心情。第三部分(第3段)介绍了画作的规格。第四部分(第4段)详细介绍了画面内容。第五部分(第5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内容、结构、技法的特点和写实性强的依据。

(二)深层探究

1、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题《梦回繁华》的深层含义。

【交流点拨】《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是真实的,“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画作完成于北宋覆灭前夕,在后来南渡的北宋遗民眼中画中的一切意义非同一般,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有一定的历史内涵。

2、《清明上河图》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本文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试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交流点拨】作者按照空间顺序,即“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的方位进行说明。从大的方面讲,“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画面中段描绘的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后段描绘的汴梁市区的街道”,由近及远,清楚明了。在近郊的描述中,有往城内去的毛驴驼队、正进入大道的是权贵的轿乘队伍、近处骑驴的行旅,还有调节画面的新发的枝芽,交代得明明白白。在中段的描述中,以漕船为核心,写了船工、纤夫、拱桥、桥上的人们。在后段的描述中,介绍了城楼两侧的各种店铺、店铺的经营内容、店铺街道上的各种人物等。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条理分明。

3.细读课文,说说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试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本文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展开全文阅读
示例一:“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画本的具体尺寸,使人们对画本有了清晰的印象。

示例二:“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色彩绚烂的画面比作有声的音乐,调动了人们的听觉,丰富了想象,加深了理解,同时把客观的视觉感受转化成了主观的视听盛宴。

示例三:“《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上句“《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三)语言赏析

反复阅读,品味本文的语言,简要分析语言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文章中大量使用四字短语,如“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握篙盘索”等等,不仅概括能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有韵味。

四、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代表。

第二部分(2)介绍作者和此画背后所蕴含的心情。

清明上河图  第三部分(3)介绍了画作的规格。

第四部分(4)介绍了画面的内容。

第五部分(5)说明内容、结构、技法的特点和写实的依据。

五、拓展延伸

结合本文的学习,练习就一幅绘画进行有文采的说明。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交流】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品。

作品题材取自圣经故事。犹大向官府告密,基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基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他的消息。达•芬奇此作就是基督说出这一句话时的情景。画家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基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此作传达出丰富的心理内容。

达•芬奇改变了文艺复兴早期对这一题材的传统处理方式,图中人物列为一排,以基督为中心,十二门徒分为四组,对称分列两侧,形成了一个穿插变化又相互统一的整体。达•芬奇成功地运用构图和用光等手段,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庆祝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餐桌旁共十三人,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在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烦恼,他告诉他的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他就是犹大,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这幅画是他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

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神态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大多数门徒在激动中一跃而起,而耶稣的形象却是那么的平静,我们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轮廓衬托在背景墙的窗子里。通过窗子,我们看见恬静的景色、湛蓝的天空,犹如一只光轮环绕在耶稣的头上。在耶稣右边的一组中,我们看到一个黑暗的面容,他朝后倚着,仿佛从耶稣前往后退缩似的,他的肘部搁在餐桌上,手里抓着一只钱袋,我们知道他就是那个叛徒——犹大•伊斯卡里奥特。

犹大手中的钱袋是他的象征,它使我们想起,他就是为耶稣和其他门徒保管钱财的人,钱袋里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三十块银币的赏钱。即使他没有拿着那只钱袋,我们也能通过达•芬奇的绘画方式辨别出这个罪恶的敌人犹大。

犹大的侧面阴影旁是圣•彼得,我们也可以看见他一头银丝与一双白皙的手,他向年轻的圣•约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着一把刀,仿佛在偶然中,刀尖对着犹大的背后。

圣•约翰的头朝彼得垂着,在所有门徒中,他是耶稣最喜爱的一个,约翰像耶稣那样平静,他已经领悟了他主人的话。

耶稣左边是小雅各,他力图去理解他所听到的可怕的话,他两手摊得大大的惊叫了起来。从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们看到了圣•托马斯,疑惑不解的托马斯,他怀疑的神色通过他竖起的手指表现出来。小雅各的另一边,圣•菲利普往耶稣靠去,双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说:“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远不会出卖你的。”他的脸由于爱和忠诚而显出苦恼的神情。

围着耶稣的这六个门徒,处于故事发生的中心。巴塞洛缪与老雅各的身体向他们倾着,而他们身旁的老安德鲁并没有站起来,但他想听听,于是便举起手似乎要求安静。右边还剩下最后三个门徒,他们正在讨论有关耶稣说的那句话,他们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

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切,均发生在这幅伟大的作品之中,但每次当我们欣赏它时,都会从门徒的感情与性格中获得新的含义。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梦回繁华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部编八上《蝉》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孟子》二章教学设计——富贵不能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