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案例
阅读:449  2017-10-22
标签:教学案例 九年级教学案例 苏教版九年级教学案例
肖培东《一双手》课例评析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双手》教学是肖老师的经典课例之一。该课善于运用语境教学,使课堂教学体现出小处入手平中见巧的特点。

      一、抓住文体特征,品味人物对话

      《一双手》教学抓住“以小见大、平中见奇”的特征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显示出小处入手、平中见巧的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多样,其中之一就是教者善于抓住本文的文体特征开展教学。

      《一双手》选自1989年8月11日《人民日报》,原系作者姜孟之报告文学《乌马的传说》中的一部分,经作者修改而成为一篇独立的精美散文——一篇文学意味浓厚的采访记。

      执教者抓住采访记需要写采访对话的特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首先进入采访对话的学习:

      1.聚焦对话。教师问学生:你读过这篇课文后,课文里面最像采访情境的是哪一个地方?学生找到第10段。先个别读,再一起读此部分对话。

      2.分角色读。教师扮演记者,学生扮演张迎善,把“我说”,“他说”去掉,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发现张迎善说话比较口语化、比较简单的特点。

      3.比较长短句。聚焦于第二次对话,发现张迎善的回答句子比较长。问学生能不能把第二次对话简单一下,简单成一句话。改写成一短句后,教师和再分角色读改后的对话。进行比较。

      4.讨论。为什么这么一个说话简单不喜多言的人,在回答“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时竟然要说得那么长?发现他对种树是非常喜爱的。读出对树苗的喜欢,热爱种树之情,感受张迎善抑制不住满心欢喜。

      5.聚焦具体词语。问学生哪些词上,你能读出这种喜欢?通过读感受到有一些叠词,如草根根、石块块、苗苗体现出张迎善对这份工作的喜欢和热爱之情。指导学生通过慢慢地读,来体会。

      6.读出味道。在分角色读后,问能不能将回答中的句号改成感叹号,思考好不好。既然是热爱种树,又种出了那么多树,文章中为什么不能用感叹号?改后发现全部用高高的语气,有些显摆自己,显示出骄傲的感觉,他不是这样的人。认识到张迎善把这件事情看得很平常。这段对话中我们就读出一个朴实、勤劳、谦虚的张迎善。原来这里不多的对话,是能够反映出人的性格 和品格的,大家要读出这种感觉,不夸张,不显摆,不矜持,还有对种树工作的深厚的感情强烈的爱,所以我们要贴着心读。

      这一片段教学教师将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融汇于语言训练之中,语言训练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由段到句子到词语再到标点运用,自上而下,着重从语用的角度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物的精神情感与性格。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进一步深挖一下作者为什么会关注这一段对话教学。除了上述已经提到的,这一部分对话充分体现了采访特点,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者以其敏锐的语言直感,发现对话的奥秘。那就是在张迎善的回答之中隐含着的违背语用原则现象。

      语用原则包括目的—意图原则、合作原则、得体原则等。其中合作原则是由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格赖斯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的。格赖斯认为要想交际成功,交际双方必须合作,遵守一些共同的原则,从而保证交际向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发展。在合作原则这个总的名称下面,格赖斯又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四项“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数量准则针对交谈中说话的详尽程度,或者说言语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要求。它要求应该说多少就说多少,不能多也不能少。它包含两方面要求:(1)使自己说话的详尽程度达到交谈的的要求,也就是说信息量不能太少;(2)使自己说话的详尽程度不超过交谈目的的要求,也就是说信息量不能太多。2.质量准则。质量准则针对交谈中说话的真实程度。要求不说假话,不说没有根据的话。这里的真实和有根据是就说话人来说的,只要求说话人不故意撒谎或信口开河,并不强求他所说的一定是真理。质量准则也包括两方面要求:(1)不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2)不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联准则。关联准则是针对交谈中说话是否切题来说的,它要求说话要贴切,不说与话题无关的话,不答非所问。4.方式准则。方式准则针对交谈中说话的表达方式的,要求说话简明扼要,不含含糊糊,不罗里罗嗦。即说话简要而有条理,避免晦涩和歧义。

      显然,张迎善的回答违背了合作原则。他在回答作者提出的“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问题时,只需回答 “胶布、手油不顶用”即可,但他却回答为:“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保证苗苗不窝根,得用手把苗根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巾胶布涂手油不管用。”这样的回答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要求,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了相关问题的要求。而根据语用学原理,故意违反语用原则,可能有言外之意,充满着会话含义。肖老师显然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他围绕这一点设计了一些精彩的问题,使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中蕴含的人物性格、精神的有了内在的语用学依据。

      二、抓住核心话题,品味语言艺术

      肖老师抓住本课的核心话题——张迎善的一双手做文章,运用主问题策略,紧扣文本语言品味人物风采。

      肖老师的主问题是:为什么作者大部分笔墨要集中到这双手上?为什么作者要盯着这双手写文章?这样做一方面问题充满张力,便于学生从多种角度回答问题,发挥不同学生水平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避免琐碎,避免杂乱无章。

      当然在围绕主问题开展教学的同时,教师紧扣下列语言引导学生品味:


展开全文阅读
      我握的是手吗?活像半截老松木!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能得逞。那只大手把我紧紧地裹住了。

      他松手了,我低头去查看他的一双手。翻过来看手心,掉过去看手背。

      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掌面像鼓皮样硬,干线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干蘑。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他的手仍呈木色。 

      在语言的品味中感受到种树工作的艰辛,体会到这双手代表其职业身份,映射出他的性格,照射到他美好的精神世界,体现出他所创造出的很多成就。

      三、补充原文结尾,深化课文认识

      肖老师在教学中还善于运用上下文教学艺术,通过补充原文的方法深化主旨理解。补充原文法是针对中小学语文课文很多是节选这一现象,有意识地补充原文相关内容,或者是节选的前文,或者是节选部分中删去的内容,或者是节选的后文,从而深化学生认识。补充原文法包括补充前文、补充引入节选部分中删去的内容与补充后文三种类型。补充原文法与下文隐现法不同。下文隐现法是教师故意将课文中已有的部分内容隐去,暂时不让学生知晓,待学完相关知识后再呈现。而这里的补充原文法,是教师将被教材编者删去的内容呈现出来。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拓展,一种丰富,是将课文放到原文的上下文中去,在原文的上下文中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观照课文的价值。

      在本课教学的第四环节,肖老师首先让学生看文章的结尾:“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指出这篇文章结尾省略号本来还有一句话,并用PPT显示:

      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从这双手上,我悟到了人生的哲理。我隐约悟到——

      请学生思考:作者会隐约悟到什么呢?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解读,想一想,安安静静地在自己的书上写出悟到的人生哲理。

      在学生写出自己的多元理解后,揭示作者的原话:“我隐约悟到:美是以丑为代价的。”并把这两句话放在原文中读一读,进一步揭示出这双手最能显示其职业特点、成就与贡献,是其性格的流露,更能展现其美好的精神世界然也包含了朴素的人生哲理。

      这样,运用补充原文法创造多种训练,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从而多方面地训练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标签:教学案例 九年级教学案例 苏教版九年级教学案例 肖培东《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经典是心灵的咏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堂实录精彩片断及点评
下一篇:矛盾的两面,到完美的统一——肖培东《植树的牧羊人》《纪念白求恩》《美丽的颜色》课例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