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案例
阅读:1764 2017-11-04
标签:
教学案例
七年级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案例
肖培东教《论语》十二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对于《论语》,我们永远不缺乏深刻。
这部东方的“圣经”,它的影响力是其他任何书籍都无法比拟的,堪称中华文化史上最具魅力的宝物。两千多年间,《论语》不但是士人必读的教材,还是统治者言行的是非标准。它论及的是人类共同的、亘古不变的核心价值。它蕴涵的丰富的思想内容,日益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在时空中蔓延开来。仁爱修身定乾坤,半部《论语》治天下。
但是初一上册的《论语》十二章教学,只是初一学生学习《论语》的入门课,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感受古代思想家和古代典籍的魅力”,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所以,教学此课,教师要从深奥中抽身出来,不要急于显摆《论语》思想之博大精深。须知,经典是一生阅读的,一节课怎么读都只是窥其一斑,难以见其深刻。狄百瑞先生在《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一文中说:“我不是要教学生如何去了解《论语》的话,而是注重学生自己去重新发现《论语》,去体会《论语》的话。经典本身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认识经典,亲自体验经典的话。”我觉得,是教学此课最好的指导。
我的课堂设计很简单,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读。
1、自读课文,你觉得最容易读错的一个字是什么?
学生找出“不亦说乎”的“说”、“愠”、“三省吾身”的“省”、“十有五”的“有”、“传不习乎”的“传”、“不逾矩”的“矩”、“逝者如斯夫”的“夫”等,多是多音字,通假字,反复读,解释,在读准音的基础上了解字词意思。
2、默读课文,你觉得最容易写错的一个字是什么?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默读,找出“愠”“逾矩”“罔”“殆”“箪食瓢饮”“曲肱”“焉”等,做好书写,诵读全句,理解意义。
3、默读课文,你觉得最容易解释错误的一个字是什么?
初一学生接触文言文刚开始,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存在疑难很正常,尤其注意与现代用语不同用法。“时习之”的“时”,“日”的“每天”意思,“传”的动词做名词,“信”,“温故知新”的形容词做名词,“堪其忧”,“乐之者”的意动用法,“饭疏食”的名作动,“切问而近思”等,读,加深理解。
4、读读孔子的话,你觉得他爱用哪些语气词?
乎、哉、也、矣,利用第一章“不亦说乎”,改成“说哉”“说也”“说矣”来体会古人说话的语气。
5、再读课文,找出你觉得读《论语》十二章最受用的一个字。这其实就是文本内容理解,但要求学生去发现和体悟,教师不做多讲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学”“习”“思”“朋”“省”“忠”“信”“乐”“矩”“师”“贤”“志”“善”“择”等等,联系孔子说的话,再次诵读,让学生加深理解。这是全文教学的高潮,让学生明白《论语》修身、为学的现实意义。
6、如果你选择其中一句做自己的座右铭,你会选择哪句?
要求会背会写会理解。学生阅读后,找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匹夫不可夺志也”、“切问而近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吾日三省吾身”等句,当场诵读,说明意义。教师小结。
如此,简简单单,乐在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论语》是读学出来的。
标签:
教学案例
七年级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案例
肖培东教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好久不见,这个美丽的世界——第四届苏派作文教学名师精品课堂教学记录
下一篇:
深入浅出,见证奇迹——品肖培东老师《植树的牧羊人》课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