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717  2017-12-20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愚公移山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 ,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3、了解寓言的特点。 重难点: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一、自学新知

      1、了解作者及作品。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后被道 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其中著名的有《愚公移山》《杞 人忧天》《纪昌学射》等。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人们在生活中会面临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愚公移山》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

      2、重点字音:

      万仞(rèn)  冀州(jì)  惩(chénɡ)  塞(sè)  

      迂(yū)  荷(hè)  箕畚(jī běn)  孀妻(shuānɡ)  智叟(sǒu) 始龀(chèn)  穷匮(kuì)  亡以应(wú)  厝(cuò)   陇(lǒnɡ)  朔(shuò)

      二、朗读指导

      1、个人读、分组读,教师适时点评。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感知节奏和停顿。

      3、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1)通假字 一、情景导入

      播放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后引入课题: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却昭示我们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不畏困难勇于前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千百年来让炎黄子孙为之 感叹的愚公,见识他的移山壮举。

      二、检查预习情况

      这一环节组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了解作者,做好预习。

       始一反焉(通“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通“措”,放置)

      无陇断焉(通“垄”,高地)

      (2)古今异义

      方七百里(古义:方圆,指面积    今义:方向)

      惩山北之塞(古义:苦于    今义:惩罚)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寒暑易节(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何苦而不平(古义:愁什么    今义:不 值得)

      (3)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名词做动词,面对)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做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做名词, 险峻的大山) 

      (4)一词多义

      之    隐土之北(助词,的)

      跳往助之(代词,指愚公)

      甚矣,汝之不惠(助词,无义)

      且    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副词,况且)

      焉    有子存焉(语气助词,表停顿)

      且焉置土石(代词,哪里)

      其    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指愚公的)

      其如土石何(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以    以残年余力(介词,凭,靠)


展开全文阅读
      河曲智叟亡以应(连词,用来)

      (5)文言句式

      甚矣,汝之不惠!(谓语前置,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告之于帝。(状语 后置,应为“于帝告之”)

      被动句:

      帝感其诚。(“帝”是被感动者)

      省略句:

      杂然相许。(承前省略主语“家人”)三、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读、译、思来深入文本,理解文言文 , 积累文言常识。

      四、课堂小结

      《愚公移山》是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大概的内容学生早知,但在文言文的学习方面还需同学们多多重视一下。

      板书设计:

      教师反思:

      山阳县色河中学 八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审核人:          授课班级 :八年级(2、3)班    备课人:孔欢欢      备课组:语文  编号:

      学习内容 第六单元 22课:愚公移山 (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4、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重、难点: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时间预计:导课  分、自学  分、交流  分、展示  分、小结__分、巩固  分钟

      学   习   流  程

      学

      习

      流

      程 学案 导案(学法指导)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一共四段,勾画了几幅图画?是哪几幅图画?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第一自然段);第二幅:战前动员图(第二自然段);第三幅:毕力平险图(第二自然段);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第三自然段);第五幅:神灵移山图(第四自然段)。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愚公移山的方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的目标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方法是“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移山非移物,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①山高大无比:“方七百里,高万仞”;②路途遥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③移山的人年龄太大或太小:“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跳往助之”;④工具简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困难重重。

      二、【探究人物观点】

      1.对于愚公移山的想法和行为,众人和邻 居有什么态度?“其妻献疑”是不是不愿移山?

      众人“杂然相许”可见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全家人的支持。邻居遗男“跳往助之”,代表乡邻的支持。文中“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一句语气委婉,充满关切、担心。这里提出移山的困难,目的不是为了阻止愚公移山,而是提醒愚公及其全家人正视移山的困难,并且设法克服困难,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反衬 出愚公意志的坚决 。 一、情景导入 

      朗读导入

      二、温故知新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理清文章内容,做好两节课之间的衔接。

       2.智叟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如何?试结合其语言分析。

      持反对的态度。智叟出语句句都是讥笑与责难。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简直就是讥笑愚公无能了。

      3.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一样吗?

      态度不一样。其妻尊重愚公,其“献疑 ”带有关心的意味,语气非常委婉。而智叟言语间流露出对愚公的轻视,问话则充满了讥笑和责难。说明其目光短 浅。其妻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石的问题,并得出解决办法;智叟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

      4.愚公是怎 样驳斥智叟的?

      面对智叟的嘲笑,愚公驳斥了他的 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改造的思想。愚公先是斥,接着驳,用顶真的修辞,气势宏大。

      5.愚公和智叟的看法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智叟立足于现在,愚公放眼于长远的未来;智叟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愚公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6.操蛇之神和天帝对待愚公移山是什么态度?有何作用?

      三、【分析人物形象】

      1.你觉得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2.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四、【把握文章主旨】

      1.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 ,你同意吗?

      2.结合本文说说愚公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三、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读、译、思来深 入文本, 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 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愚公移山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导学案
下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