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813  2018-03-29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2018年春人教A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教案:散文阅读(一)(14分) (人教版高三)
 专题四轮考散文阅读(14分)——你难我难大家难,谁取高分谁占先

      散文阅读可谓是现代文阅读中的“硬骨头”——文难懂、题难做,有的考生能得一半分数就算幸运。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难点正是甄别考生能力的关键,因此,散文阅读谁能取得高分谁就能高人一筹,在一分超万人的高考中占得先机。

      第1讲 行文思路类题失分探因及增分策略

      行文结构类题目,在高考中有两种呈现形式:分析文章思路和赏析句段作用。这两种题型在各类文体中都有涉及,特别是赏析句段作用题,考查频率高。

      一、结构思路分析(概括)类题目

      (一)准审题——思考方向不跑偏

      常见

      设问 (1)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行文的?请依据线索梳理文章思路。

      (2)本文是如何展开论述思路的?试加以分析。

      审题

      定向 题干中有“行文”“结构”“思路”“概括”“梳理”等字眼。

      (二)析典例——满分答案悟一番

      题目 (2012•重庆高考)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6分)

      参考

      答案 (1)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

      (2)“梦”的实现——从太阳梦中获得灵感,独创“西藏山水画派”。

      (3)再寻新“梦”——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高峰。

      第一步,圈出写老刘的语段。

      第二步,抓住线索,理清思路。文章采用“纵贯式”线索,围绕“梦”而谈,前四段为“寻梦”,中间写自己的梦,倒数第三、四段写老刘找到“梦”,最后两段写老刘又寻“新梦”。

      第三步,根据题干,分类合并写老刘的内容。文章开头四段主要写老刘画山画得苦,(寻梦)第二次集中写老刘是在倒数第三、四段,主要写其独创了西藏山水画派,(实现梦想)第三次集中写老刘是在文章最后两段,“最近”,老刘又陷入了“苦闷期”。(再寻新梦)

      第四步,采用分条或表次序的词语组织答案。

      (三)记通法——答题模式照此办

      答题4字诀

      ——圈点勾画,抓关键语

      在通读时要善于捕捉文本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句子,以及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

      ——抓住线索,理清思路

      散文的线索类型主要有: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

      ——合并段落,概括要点

      要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文章的段意,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出层次,理清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

      ——运用模式,组织答案

      常用答题模式: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二、句段作用分析类题目

      (一)准审题——思考方向不跑偏

      常见

      设问 (1)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效果、目的、用意、妙处等)?

      (2)说说画线处的句子在文中的好处。

      (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或句)?

      (4)某段(或句)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审题

      定向 题干中有“段(或句)”“为什么写”“意图”“作用”等字眼。

      (二)析典例——满分答案悟一番

      题目 (2015•湖北高考)文章第②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

      答案 ①以具体例子说明想象的旅行打开了诗人通向远方的道路,诗人虽然不能亲临其境,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满足。(从文本内容方面)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即使身不能至,也能够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远方的风景,呈现出富有诗意、流光溢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从表达效果方面)

      (三)记通法——答题模式照此办

      解答“句段作用”需要“2建模”

      1.思维模式构建

      (1)内容主题方面(特殊角度)



展开全文阅读      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2)结构思路方面(常规角度)

      结构角度可考虑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还要考虑与标题的关系(如点题)。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3)表达效果方面(特殊角度)

      ①句段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使用了反问、对比等手法,则要答出表达效果。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这一点应视具体句段而定。

      ②读者情感(心理)。从这个角度可考虑有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发人深思、催人想象等作用。

      上述3个角度有关涉就分析归纳,没有关涉也不必强答。

      2.答题模式构建

      形式方面的作用+内容或主旨或情感方面的作用。 

      [例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明 月 文

      周 涛

      ①那一轮月亮果然是越来越圆了,它的圆满就像一个句号,结束了四季中最好的时光。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至此宣告结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随之,将面对暮秋的肃杀和寒冬的凛冽。

      ②月亮的提醒当然非常重要,人们不能无视这一天的存在。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月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而这敏感又渐渐培养了独特的心理,这心理是细的、柔的、感伤的、内敛的,中国人选择了这一天像蚕吐丝一样,把轻易不肯吐露的心思,拉得很长很长——“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轻轻一问,看似漫不经心,却一下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远古洪荒,一下就追问到了人类的源头。陈子昂在白天想到过这些,他意识到自己的短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也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他甚至想纵身而起“欲上青天揽明月”。

      ③这些唐代的中国人在千余年前就想到了这么远、这么深,既是瑰丽的想象,又是科学的命题,这说明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自古而然。

      ④因此,中国人过中秋节便顺情合理。可以说,中秋节是一个全民族的诗的节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世界上哪里还有如此凝聚人的心思的节日呢?别的节日都热闹,唯有

      中秋节,静远。约定俗成,中秋节是不能放鞭炮的,别的节日放鞭炮是造气氛,中秋节放鞭炮是煞风景。

      ⑤那一轮月亮确实是越来越圆了。因其圆满,反而倒惹出些人的伤感。这时候,伤感是一种难得的、美好的情绪,是思念,是怀旧,是静下心来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总结。这些美好的情绪都天然地带有感伤的情调。“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感怀;“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是伤感;“月出惊山鸟”,是宁静; “露似真珠月似弓”,是巧喻;只有李白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毫无伤感之意,一出手,写月亮也是万里横空出世的气魄!

      ⑥最令人费解的是,以大唐国力之盛、疆域之广,唐诗里竟无一首写太阳、歌颂太阳的,似乎太阳就根本不存在,“月上柳梢头”才是人间最美好的时刻。

      ⑦最好有三五良朋,一石桌,几藤椅。一壶老酒须温热,撒一撮姜丝。要有一碟花生米、茴香豆更好;一罐凤尾鱼,一盘大闸蟹,再加上一些果品。不求醉饱,但营情调,故万万不可端上来一大盘手抓羊肉,煞了风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真可谓秋之伤情处,不过还有更伤情的,那一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更将人生的落寞凄凉、心无系处突兀地暴露在典型情态之下。唐以后,宋朝明月愈转华美凄清,这一脉相传的明月情结,已经明白无误地揭示出中国文化中的柔性倾向,即便豪放如苏东坡,高唱“明

      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也还是问的明月而不是红日。

      ⑧那一轮月亮此刻正高悬夜空,越来越圆了,如同宇宙间唯一的一盏华美的路灯。谁也不觉得那光明是反射太阳的,只觉得那清光是它自身独有的;它不炽烈,不耀目,使人可以沐浴那光明,直视那月轮,月之光明,亲近可人。“月光如水”,那是无声的低语,是母亲慈爱的目光,是打乱了星星的诗行后醒目的句号,是云朵的和声伴唱下突出的主题曲。

      ⑨设想一下,那些终生仰望明月,看着它盈缩变化,产生过无限遐想幽思然后死去的人,肉身寂灭,灵魂是否可以奔月?或者虽不能奔月却化作一缕云影环绕在月之旁也好?因此,不能不羡慕那留下优美诗句的人,他说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虽然早就死了,但谁敢说他真的就完全死了呢?

      ⑩不朽的诗传诵了千年,已化为月光中的一缕,因而那诗人的心思,千年以后,还鲜活着。真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⑪到这里,突然明白了:那轮月亮,那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月亮,正是一颗高悬碧空、心迹朗朗的中国心。中国人的风韵,中国人的审美,中国人的情态,全在那轮月亮的涵盖里,一句话,中国的古老文化是月亮文化。

      ⑫“月亮代表我的心”,我的心是中国心。

      (摘自2009年1月10日

      《人民日报》,有删节)  

      [题目] 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4分

      [尝试答题]                                                                  

      [参考答案] 行文思路:第一部分(①~④段)由月亮写到季节更替,然后引出对中秋节的叙写;第二部分(⑤~⑦段)再由明月写到历代中国人对月亮的情感 (明月情结);第三部分(⑧~⑫段)由月亮写到中国的月亮文化,最后点出文章的主旨:中国的月亮文化就是中国古老文化。整个行文思路可概括为月亮——中秋节——明月情结——月亮文化(中国古老文化)。

      [我来评卷](错多少)

      抽检

      样卷  

      评分

      说明 概括文脉,提炼关键词,每点1分。


展开余文
      我来评分:________

      [名师诊断]错在哪里

      失分原因——因不会寻找行文思路标志而失分

      此考生没有把握第①②自然段的描写主体,这部分的描写主体是月亮,第①自然段第一句“那一轮月亮果然是越来越圆了”标志已经非常明确了,第②自然段中的诗句也是有关月亮的诗句,所以文章先写的是月亮,由月亮引出了“中秋节”,这一点考生没有答出。其实文本层进式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先由自然界的月亮引出和月亮有关的中秋节,自然而然地就引到人的情绪上,最后水到渠成地点出文本主旨,考生没有读出文本的内在逻辑,又没有考虑“月亮越来越圆了”的线索作用,只答出了两点,所以只得2分。

      [增分策略]怎样矫正

      “2寻”行文思路标志

      1.寻找能表明行文思路的线索标志

      应在文中寻找时间线索、空间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情感(思绪)线索等标志,其中最难把握的是情感线索标志。在写作中,作者总会情不自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抓住文章中能够体现作者观点态度、思想情感变化的词语,可以快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明月文》一文,文中有明显的线索标志“月亮越来越圆了”,这一句也是文本三个部分的标志。

      2.寻找过渡性语言标志

      行文中作者也总会设置一些承上启下的过渡性段落、表明思路的关联词或情感词、表明时空变化的词句等语言标志,抓住这些,也可以迅速地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如《明月文》中线索标志前的“果然”“确实”等词,以及紧跟该句标志后的语句解说都是把握文本行文思路的关键之处,特别是第⑦自然段中的过渡句“这一脉相传的明月情结,已经明白无误地揭示出中国文化中的柔性倾向”更是涵盖了上文“明月情结”和下文“中国文化”两个答案要点。

      [例二] 2016•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 程

      ①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②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③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④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⑤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⑥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⑦“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⑧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⑨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⑩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的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⑪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有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⑫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⑬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⑭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⑮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⑯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题目] 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尝试答题]                                                                              

      [参考答案] 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我来评卷](错多少)

      抽检

      样卷  

      评分

      说明 内容上的作用2分,结构思路上的作用2分。

      我来评分:________

      [名师诊断]错在哪里

      失分原因——套用术语却不结合文本内容而失分

      本题考查分析句段的作用。此类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第⑪段,从第⑬段来看,作者将迷路又找到路的过程比喻为游子回归母语环境的感受,强调的是一种“返归家园”的安全感。“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在结构上照应了题目,引出下文的议论。

      该考生很明显知道答句段作用题的思考角度,但没有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回答,内容上“强调母语的重要”是强调母语哪方面的内容的重要,没有结合文本答出;结构上的作用更不合适,上文已经提到了“母语”,因此,此考生只能得1分。

      [增分策略]怎样矫正

      立足句段位置,细读文本,寻找内在联系

      第一步,结合文本内容,寻找内容主题方面作用的体现点。

      把握所给句段的位置后,细读文本,看它与全文在内容、主题上的联系,考虑该句段在内容上是否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有作用;主题上是否有揭示、突出、强化、深化等作用。


展开余文
      第二步,立足句段位置,寻找结构思路方面作用的体现点。

      根据句段所在全文的位置,看其在结构思路上的联系。句段位置不同,性质不同,其作用不同:

      (1)开头——开篇点题;照应题目;引起下文某内容;统领下文某内容;设置悬念;奠定某种基调;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伏笔)等。

      (2)中间——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某内容的叙写);总结上文某一内容;总领下文哪些内容;呼应题目或前文什么内容;为下文某内容伏笔铺垫等。上面[例二]中的题目所涉句段是第⑪自然段,处于文本的中间位置,第⑫自然段“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是上文回忆的结果,第⑬自然段是对母语意义的议论,可见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引出下文议论”,而不是考生答案的“母语”,除了对下文,还有对上文的作用,在上文中自然有对题目的作用。

      (3)结尾——点明什么中心;升华某种情感,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某内容,结构严谨;照应上文某内容,前后呼应等。

      (4)反复出现——突出某内容或主旨;强化某种情感;交代线索,前后哪些内容呼应等。

      以上两步,答案要点基本上能体现出来,要想得满分,还需要思考以下两个方面:

      第三步,思考并在文中寻找表达技巧上的作用。

      在表达技巧上,需要考虑修辞方面,考虑表现手法的以小见大、象征、抑扬、对比、衬托、渲染等方面,考虑句式的整散结合、长短结合等方面,并结合句段内容分析其具体体现的作用。(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第四步,思考并在文本中寻找读者情感或心理上的作用。

      这个角度可以考虑有加深影响、激发情感、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槐 花 约

      ①春日,友人捎话说,中天门的槐花开了。他记得我与槐花有个约定。

      ②十年前的那天,华北平原正吹着暖风,一片葱绿,槐花花事已过。清晨,约几位朋友登泰山,望不尽的奇峰峻岭,一派令人惊叹的“青未了”!约行两小时,艰难的盘山道走过,迎面而来的是一片开阔地,中天门到了!令人惊喜的是,在平原已过了季节的槐花,在中天门竟以漫山遍野的灿烂迎接我:花若有待!我知道,槐花隐忍着推迟她的花期,她在等着我的到来。

      ③平原的槐花我见过,燕园的槐花也很有名,但那些花景是散落各处的,总在隐约仿佛之间。而中天门不同,是集聚性的、无保留的、竭尽心力的绽放,不!简直是喷发!那情景,那气势,一如充盈在齐鲁大地无所不在的侠气与柔情,令人感到温暖。极目望去,眼前涌动的花海,白花花的竟是让人心惊的明亮!在道旁,在岭崖,在山谷,到处是她飘洒的璎珞。浅浅淡淡的绿中泛着明媚耀眼的白,在明亮的阳光下闪着光芒。

      ④多情的让人心疼的中天门槐花!为了迎接我的到来,她用浓郁的、甜蜜的香气蒸熏着我,多让人心醉的缱绻缠绵!

      ⑤那是我首登泰山,是数十年的圆梦之举。我不是旅行者,也非香客,而是朝圣者。我知道山势奇陡,数十里的山道,七千多级的台阶,还有那让人惊心动魄的十八盘。但我决心一步一步地从山下拾级而上,用一步一步地攀登表示我的虔诚,用一步一步地跋涉丈量它的伟大。

      ⑥它是众山之首,奇兀、险峭、壮美,但它不单是一座风景山,更是一座文化山。风景优美的山,并不罕见,而文化积蕴深厚的山,名世者稀。武当有道,普陀有佛,武夷有儒,但泰岳却是集大成者。登泰山就是向中华文明的朝圣之举,就是用自己的身体来阅读一部浩瀚的华夏文明史。中华文脉的气韵都荟萃在它的山岚之间,历代帝王留下的封诰碑石,摩崖上的诗文墨迹,多少先贤汗水和墨香播撒在泰山的盘山古道上。

      ⑦我来北地数十载,所居城市离泰山并不远,有诸多机会可向它礼敬,因为景仰,所以肃穆,我总惮于贸然登临。登泰山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节日,我要在最庄严的日子,以最虔诚的心情,用最郑重的方式表达我最深沉的敬意。这是至少一个甲子的等待。我与泰山的约定如金石,践约选择的就是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刻。同行者四人皆我好友,感人的是毛老师,他已体力不支,为陪我,强行至中天门。力竭,众人劝止,改乘索道至南天门迎我。毛老师于翌年病逝。

      ⑧中天门似是久待后的欣喜,它以满山满谷的槐花云、槐花雪、槐花风、槐花雨,来回应我们的约定。那次登临后,我寻求再次登山的机缘。五年后重登泰山,陪同者易人。四月,山中微寒,花时尚早。我暗下决心,相约十年为期,重践槐花之梦。

      ⑨这就到了此年、此月、此日、此刻。朋友记得我的心愿,恐我误了花期,提醒我:中天门的槐花开了。我如听天音召唤,摈弃手边俗务,跃身而往。是日,朝发永定门,午前直抵泰安。主客杯酒言欢,相忆十年旧事,我心有所萦,不敢恋杯,瞬即离座,款步登山。较之十年前,身边多了几位陪同者,均儒雅时贤,一路言谈甚欢。

      ⑩抵中天门,但见满谷槐花汇成了溢满岱宗的香雪海。自2004年首次登临,阅槐花盛事于中天门,至今近十载。2014年春日,我如约前来,花事如海,真情如梦,十年旧约,两不相忘。都言花能解语,我言花有信、有情、有爱。中天门的槐花,齐鲁大地的情义之花!我将此种感受发至远方:“永远的槐花之约,你开了,我就来了!”为了表达我对槐花的感激,或可换种表述:“永远的槐花之约,我来了,你就开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点题,并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③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燕园的槐花与中天门的槐花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平原槐花的不屑与对泰山槐花的喜爱之情。

      C.第⑦段中作者连用四个“最”字加强语气,表达自己对登临泰山的郑重和尊崇景仰。

      D.作者将槐花拟人化,多次用“她”和“你”来称呼槐花,表达作者对槐花的有情有爱。

      解析:选B “表达了作者对平原槐花的不屑”错误。

      ★2.结合全文来看,文章第⑧段有何作用?(5分)

      答:                                                                  

      参考答案:①承上启下,上承前文,点出槐花与前文登泰山之间的联系,引出下文的十年之约的实现;②起点题作用,写出槐花之约的郑重和对泰山的景仰。

      3.为什么作者说自己“不是旅行者,也非香客,而是朝圣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参考答案:①作者登泰山并不是像一般游客为了看风景或者上香拜神,而是向中华文明的朝圣之举,用自己的身体来阅读一部浩瀚的华夏文明史;②作者通过对前两者的否定,强调自己对泰山的敬意,以及登临的决心与虔诚;③呈现出中华文明的悠久与厚重,体现了作者对华夏文化、文明的景仰和尊重。

      [专题过关训练]                                                          

      “散文行文思路类题”配套练

      (时间:36分钟 满分: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榕树,生命进行曲

      刘再复

      我爱恋的榕树,不知道使多少陌生人为它兴叹过,倾倒过。

      真是太壮阔了。只要你接近它,就会感到它的全身,都充满着一种最动人的东西,这就是生命。

      善于思辨的哲学家说,美就是充满生命的人和物。我相信,因为榕树,我才相信。

      我喜欢这种绿色世界在无风中的平静、雍容、丰盛、满足,像沉默的大山一样岿然而立。

      我更喜欢它在风中的时刻。榕树的每一片绿叶,都像风帆那样善于捕捉最弱的微风。因此,当轻风吹拂的时候,它的叶子就会颤动起来,刹那间,树上好像千百万绿色的蝴蝶,在一开一翕地扇着翅膀,共同编织着生命的织锦。

      更使我陶醉的是雄风吹动的时候。此时的榕树,瞬息间从沉默的大山变成汹涌的大海,波浪在树梢上澎湃着,时时发出拍打蓝天的沙沙响声。

      有一位很重感情的北方朋友告诉我,他第一次见到南国土地上的高大榕树时,几乎吓呆了。榕树那企图笼罩大地的浓阴,那企图吞没白云的树冠,那企图饮尽地下全部水分的根群,那陡立而又弯曲多节的巨枝所构筑的殿廊、山脉、峡谷和道路,一起在放射着生命的光波与音波。这种柔和而强大的波浪,把他的心灵摇撼得很久很久。在撼动中,他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另一种强大的生命所照明,所溶解,所征服。觉得自己完全被这种强大的生命所俘虏,并且被剥夺了身上的渺小、卑琐、颓唐与消沉。在树下,澄清的空气中,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升腾起来了,仿佛也变成了一只扇动着翅膀的绿蝶,也在这个充满生命的葱茏世界中快乐地翔舞。

      我比这位北国的友人更了解榕树,生命里积淀着更多的榕树的碧叶。

      我家乡的山野与原野上,处处都有榕树。肥沃的地上,贫瘠的地上;坚硬的地上,松软的地上;有泥土的地上,几乎没有泥土的地上。

      我家乡的山野与原野上,时时都有榕树。潮湿的时节,干旱的时节,雨淋的时节,霜打的时节;有春天的时节,没有春天的时节。

      小时候我迷恋过一棵倔强的小榕树。它就在几乎没有泥土的地方发展它的生命。它那生的征程,就在我家屋后的一块浑圆形的岩石上进行。大约三年时光,我一直追随着它的足迹,注视着它那平衡而坚实的脚步。

      我不知道它是在岩缝的哪一处破芽而出,只看着它从缝穴里长出来的最初的嫩枝。这株嫩枝在岩石的悬崖上,沉着地、缓慢地跋涉,攀登,开拓着本没有路的路,本没有前方的前方。

      当它发现岩石身上的小坑洼处,有一点薄薄的尘土,就果断地在那里扎下了根,扎下一个营寨,然后又向前伸延,迈进,不倦地继续寻找着前方险峻的路,险峻的希望。

      更使我惊讶的是,它在找不到任何营寨的时候,竟从生命深处撒出一束根须,像蚕儿抛出的银丝。柔韧的丝朝下生长,直至亲吻到地面上的小草。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气根。在没有泥土的时候,气根凭借它奋发的天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然后把自己养育成榕树另一翼的生命线。

      突破、挣扎、发展、挺进,这是一支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这是一支铁流似的生命凯旋曲。

      正是这支无声、无畏的歌,把巍峨的韧性,第一次灌进了我的贫穷而干旱的童年,灌进了我的还在襁褓中的人生。

      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在生命难以发展的地方,把自己发展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木。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生命进行曲。

      我还看到一次更撼动人心的生的壮观。那是在一次空前的劫难中,有一棵榕树被狂风击倒了。于是,一个奇迹因此发生了。这棵被拔倒的大树,并没有从此走向死亡,而是倒伏在地上,倔强地呼吸着,继续着生命的另一种道路。它那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还残留在地下。残留在地下的那一半,负起它生命的全部使命,继续勇敢地演奏着它的生命进行曲。我看到,绿芽在这倒下的身躯里,纷纷崛起,接着,又长出新的嫩枝和嫩叶。青春,在这受难的生命中继续繁衍;琴键,在倒下的琴体中继续跳动。直到我在青年时代离开故乡那一年,还看到这倒下的生命体上那不朽的业绩,不屈的凯旋。

      这种倒伏的生命与不倒伏的灵魂浑然一体的奇迹,这种在风暴中失败而最终又在风中胜利的力量,使我意识到,真正伟大的生命进行曲,是不会死亡的!即使被击倒在地狱里,它也会在地母伟大的怀中继续歌唱!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榕树的美在于它的壮阔、坚韧、倔强,浑身洋溢着撼人心魄的生命活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B.本文采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展示了榕树的精神与力量。

      C.本文画线句子中“榕树的碧叶”指的是榕树的精神品格,“我比这位北国的友人更了解榕树”是指我更了解榕树的精神品格。

      D.本文采用借物抒情的手法,表面上在歌咏榕树,实质上是歌咏像榕树那样的人。

      解析:选D “借物抒情的手法”,说法不当。

      ★2.文中第7段描写那位北方的朋友对榕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5分)

      答:                                                                   

      参考答案:内容上,描写了那位北方的朋友被榕树柔和而强大的生命力所震撼(征服),(2分)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榕树的外在美。(1分)结构上,为下文表现榕树的内在美、榕树的精神力量做铺垫。(2分)

      3.“榕树,生命进行曲”有哪些含义?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参考答案:①榕树这支生命进行曲旺盛、强大而壮阔。(2分)②小榕树这支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无声、无畏而充满韧性。(2分)③倒伏的榕树这支伟大的生命进行曲勇敢、顽强、不屈。(2分)(只要意思相同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花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人民日报》(2016年5月21),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

      C.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

      解析:选B A项错,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与名胜之地的关系。C项理解错误,“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与文中的“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不一致。“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依据。D项错在“惭愧”和“不满”,没有此意。

      ★5.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

      答:                                                                   

      参考答案:内容方面:写了屈原在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的事件,点明了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来由)。(1分)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2分)

      结构方面:它照应了题目,引发了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2分)

      6.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①它是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

      ②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或精神的光芒)。

      ③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屈原的爱国、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人的内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第2讲 归纳概括类题失分探因及增分策略

      归纳概括,指在分析文章思路结构的基础上切分层次,概括层意或段意,有的是对文章内容、主旨、情感的概括。它又可分为整体归纳(针对全文)和局部归纳(针对段落)。涵盖层意概括、主题概括、情感概括、作用(价值、意义、影响等)概括、特点概括、原因概括等多种形式。

      考生在作答归纳概括类题时往往因概括不准、要点不全造成失分。从考场答卷情况来看,概括不准、要点不全的原因主要是缺失3种意识:层次意识、归纳意识、统一意识。

      一、整体概括类题目

      (一)准审题——思考方向不跑偏

      常见

      设问 (1)作者对某事的感悟是什么?

      (2)分析作者对某事的观点态度。

      (3)作者在文中诠释了××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审题

      定向 题干中有“思想”“情感”“主旨”“观点”“态度”“感悟”等字样。

      (二)析典例——满分答案悟一番

      题目 (2016•天津高考)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8分)

      参考

      答案 [解析] 由标题“在母语的屋檐下”的含义可知文章强调的是母语与人们之间的关系。通读全文,归纳各层层意,母语的意义可概括为:和少年时代的伙伴用家乡话谈起来感到过瘾,母语与世界的关系,母语可以抒发感情,母语可以守卫民族文化,母语可以让人找到安全感,母语创造了不同语言的人们的共同精神财富。

      [参考答案] 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

      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

      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

      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

      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

      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三)记通法——答题模式照此办

      整体概括3步骤

      第一步,抓关键部位,联系整体揣摩

      对文章的中心而言,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抒情、文眼等,都是关键部位,同时要认真思考全文文句,阅读时二者一定要有机结合。

      第二步,归纳层次要点,综合各层层意

      第三步,结合文体特点,掌握概括规律

      不同文体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中心意思,记叙文常写人记事,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精神、人格;散文一般借景借物抒情,应看其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

      二、局部概括类题目

      (一)准审题——思考方向不跑偏

      常见

      设问 (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2)结合全文,根据××分析主要原因。

      (3)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概括。

      审题

      定向 (1)题干中有“概括”“体现”等字样;

      (2)题干中有“原因”“特点”等字样。

      (二)析典例——满分答案悟一番

      题目 (2015•山东高考)请根据本文概括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4分)

      参考

      答案 [解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要求,答案要点集中在第⑥至⑪段。第二步,逐段概括,然后根据内容划分层次:第⑥段“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是现代商业对其的冲击;第⑧段“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是现代人对先人留下的东西的不重视;第⑨段“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是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第⑩⑪段是写专家与政府对这种文化的不重视。第三步,综合以上即是“四堡雕版及其文化衰落的原因”。

      [参考答案] ①西方石印与铅印技术的冲击;

      ②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③民间对先人文化遗产的漠视;④政府和专家重视不够。

      (三)记通法——答题模式照此办

      局部概括3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阅读文本,确定答题区域。

      第二步,逐段或逐句分析筛选概括,提炼符合题干要求的关键词。在逐段概括的过程中注意中心句的表现形式:

      ①段首提示性中心句;

      ②段末总结性中心句;

      ③段中过渡性中心句;

      ④自然段外的抒情性或综合性中心句。

      第三步,合并层次,提取信息,重新整合,使之符合题干要求。

      [例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的景象;若再配上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

      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唯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英国银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⑨从前有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居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有删改)  

      [题目] 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尝试答题]                                                                   

      [参考答案] 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我来评卷](错多少)

      抽检

      样卷  

      评分

      说明 要点无遗漏,概括准确,分层合理,意思对即可。

      我来评分:________

      [名师诊断]错在哪里

      失分原因——缺少层次意识

      此考生缺乏分层意识,随便摘词句作答。本题是考查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区分论点和论据,就能很好地切分层次,不至于将从属于同一论点(在此题中是作者关于“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的观点)的内容拆分成几个要点来当作答案。

      本文是从第②段开始论述“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直到文末。其中②③段为论述的第一个层次,即为本题答案的第一个要点;④⑤⑥⑦⑧这五段为论述的第二个层次,即为本题答案的第二个要点;第⑨段为论述的第三个层次,即为本题答案的第三个要点。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样卷答案存在三大失误,一是三个答案要点均是摘取了文中关键句,而无任何归纳整合,可想而知这样摘句作答的表述方式是不可能完全符合题目要求的;二是抽检样卷中的②③两点,同属一个层次,层次合并不当;三是样卷答案遗漏了第⑨段中作者的观点。所以本答案只能得3分。

      [增分策略]怎样矫正

      切分层次,合并“同类项”

      第一步,根据题干要求,在原文中去定位材料范围,概括每段段意。

      首先文章从第②段开始就针对如何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进行论述,第②段第一句就指出“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从这一句中我们可以得出,要欣赏山水自然就必须关注自然的变化,做一个有准备的欣赏者。第③段依然在论述自然之伟大,接着第④段以及第⑤段意在表明现在很多人被世俗所牵累而无法感受山水之美,而第⑥段中提到我们这种庸人,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作者对于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态度,第⑦⑧段举例论证山水佳处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而最后一段中的最后一句,“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意在说明我们要做到欣赏山水就必须保存我们的本性和天良。

      第二步,合并相同内容的段落为一个层次。②③段为一个层次,④~⑧段为一个层次,第⑨段为一个层次。

      第三步,采用“截”(截取重要的语段和语句)、“删”(删掉不重要的句子,使答案精练)、“改”(将原文中的话转化为自己的话)的方法组织答案。

      [例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铺排典故虽然不是中国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经常发作的老毛病。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许多真实的情感和新鲜的思想来满足“应酬”“应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罗列些典故来敷衍搪塞。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

      活里的感受,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古意”,甚至还利用“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题目] 文中所说中国旧诗“老毛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6分

      [尝试答题]                                                                    

      [参考答案] 古代诗人为“应酬”“应景”滥用典故;政治压迫和礼教束缚迫使诗人不能自由抒情,不得不用典故;诗人为追求艺术感染力而过度用典。

      [我来评卷(一)](错多少)

      抽检

      样卷  

      评分

      说明 要点无遗漏,概括准确,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我来评分:________

      [名师诊断]错在哪里

      失分原因——缺少归纳意识

      作答本题,可以从层次分析入手。本文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为中心句,领起全段,下设三个层次,分别从“应酬”“应景”、应对政治压迫和礼教束缚以及追求艺术性三个方面展开阐述,这三个方面正是老毛病形成的原因。

      “错例1”中的第二、三、四点,其实都属于第二点原因。

      “错例2”中的第二、三、四点,都属于第三点原因。这只是简单罗列,而不是合理概括。

      从阅卷要求上来看,这两个样卷答案均只是答出了一个要点,故只能给2分。

      [增分策略]怎样矫正

      留主舍次,寻找“上位”

      1.留主舍次

      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加以扼要叙述,不是照抄原文,也不是简单地摘录词语组合,而是一个舍弃次要的、非本质的属性,把主要的、本质的属性提取出来的过程。

      2.寻找“上位”

      归纳概括题,要有寻找“上位”概念的思想,所谓“上位”概念,就是文章中的每句话每一段都有它的意图所在,这个“意图”就是“上位”概念。比如,根据原文中“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我们可以找到它们的上位概念,即“艺术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概括。

      [我来评卷(二)](错多少)

      抽检

      样卷  

      评分

      说明 要点无遗漏,概括准确,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我来评分:________

      [名师诊断]错在哪里

      失分原因——缺少统一意识

      样卷答案中的“罗列些典故来敷衍搪塞”是做法,“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是不良的结果,而“追求增强艺术感染力”则是原因。三个要点,三个不同角度,看似回答全面,实则忽略了题干中“原因”这个“统一”的答题指向,以致前两个要点答非所问,但考虑到第三个要点意思大体到位,故给2分。

      [增分策略]怎样矫正

      统一标准,分项作答

      “统一意识”是指分类标准问题,即分项所说的几个答案应当是由统一的标准划分出来的子项,而不是拼凑。

      具体可分两大步骤:

      第一步,统一标准。即细审题干,找出题干中有明确指向的字眼,以此确立答题的“统一标准”,如上面[例二]题干中的“原因”一词指向明确,故可为“统一”的答题“标准”。

      第二步,分项作答。即据“统一标准”,找出原文相关区域,提炼其关键字眼,分条组合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塑像与目光

      张鲜明

      那种眼光,那种洞穿曲折回环的文明的眼光,高高悬在历史的上空。

      在黄河岸边,在邙山脚下,在蓝天白云之间,突然就看到了那两尊巨型塑像,炎黄二帝的塑像。

      不是“看见”,而是炎黄二帝铺天盖地而来,覆盖了我的整个眼睛。不,占据了我整个心灵!一座山,整整一座山啊,嶙峋地站着,峥嵘地站着,站成两个活生生的头颅,山人合一,在无垠的苍穹之下,以浩瀚无际的目光,与太阳和月亮一起,与波光粼粼的黄河一起,照耀着我们,沐浴着我们,谁能不为之深深地震撼?

      这震撼,来自灵魂和血脉的渴望。

      多少年,多少代,多少灵魂在追寻:我是谁?我们的血脉在不停地叩问:我从哪里来?

      爷爷奶奶说,咱们是炎黄子孙;父亲母亲说,咱们的血脉像黄河、长江一样悠长,而这血脉的源头,来自炎帝部落、黄帝部落。

      可是,可是,炎帝是什么模样?黄帝是什么模样?到哪里去祭奠他们?我们千百次追问着。我们只能把炎黄二帝的祭坛设在心里,想象他们筚路蓝缕的身影,想象他们开疆拓土的豪壮,想象他们仰观天象的智慧,想象他们俯察万物的艰辛……就像回味着《史记》里那一页页像风一样飘渺的传说。

      终于,一群中原儿女,再也按捺不住对于炎黄二帝的渴念,在古老的黄河岸边,以一座高山的挺拔和巍峨,去复原和描摹他们灵魂深处对于人文始祖的想象。

      这是一场伟大的接力。开始是几个人,在黄河岸边,在邙山脚下,悄悄地创意和谋划;后来是几十个人在一起规划和行动;再后来是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几万万人……从百姓到官员,从海内到海外,所有炎黄子孙都投入和关注着这个伟大的工程。他们规划设计,他们捐款筹款,他们宣传发动,他们风雨无阻地投入建设。从一九八七年到二零零七年,整整二十个年头,无数中华儿女,用双手,用双肩,用心血,用汗水,用整个心灵,测量着天地的高度、日月的光亮,并用这一切雕塑着人文始祖的高大和辉煌。

      终于,炎黄二帝回来了,回到了他们创业和出发的地方。他们以山的姿态,站在黄土高原的终点,站在地上悬河的起点,站在苍茫的天地之间。他们比肩而立,一个凤目龙口,英姿勃发,气宇轩昂;一个广额厚唇,智慧深邃,宽厚仁爱。他们在凝望,西望雄关,北眺太行,东览华北大平原。不,是在凝望整个华夏大地!

      看啊,炎黄二帝,在深情地看着我们,在天地之间凝视着他们的子孙!我的眼睛,化作趋光的蝴蝶,与香烛一样燃烧着的黄河一起,沿着巍然屹立的邙山,袅袅上升,袅袅上升,去承接那天光一般清澈、深邃的目光。

      那目光,像时空隧道一样深远。与之对接的一刹那,天啊,五千年的岁月,带着披荆斩棘的意象,带着星河流转的沧桑,带着奋发和创造的力量,像滔滔黄河一样滚滚而来,把我深深地裹挟,把我高高地托举。

      面对这目光,弯曲的腰板必定挺直;面对这目光,疲软的心灵必定坚挺、坚毅、坚强。

      也许,我们也有软弱的时候,也有懈怠的时光,那么,让我们来到黄河岸边,来到邙山脚下,来接受那伟大目光的洗礼吧,它将告诉你:大地在下,苍天在上,人是万物的灵长,创造是我们的宿命,奋进是我们的方向,开拓是我们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凭仗!

      (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3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开篇写了炎黄二帝给自己带来的震撼。这种震撼源于炎黄二帝塑像的高大雄伟,源于炎黄二帝的灵魂、血脉、博大的精神。

      B.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对偶的表现手法,前者描写的侧重点在于气度(外部神态等),而后者描写的侧重点在于性格(内心世界等)。

      C.作者认为如果没有“承接那天光一般清澈、深邃的目光”,我们就会软弱,也会懈怠,人生将走投无路,因此对塑像要持顶礼膜拜的态度。

      D.作者匠心独运,文章洋溢着心灵的颤动、思想的闪光,本文综合运用了排比、对偶、拟人和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丰富,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

      解析:选C C项,无中生有,原文并无此意。

      ★2.请概括中原儿女给炎黄二帝塑像的原因?(5分)

      答:                                                                  

      参考答案:①炎黄二帝是炎黄子孙血脉的源头;②纪念和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③表达后代子孙对他们的无限崇敬之情;④激励后代子孙努力创造和奋进开拓。(每点1分,答全得满分)

      3.文章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体现“塑像与目光”,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6分)

      答:                                                                  

      参考答案:在黄河岸边见到炎黄二帝的巨型塑像和塑像的建造过程是实写,对塑像目光的感受是虚写。(炎黄二帝的塑像是实写,塑像的目光是虚写)(2分)本文的结构是“虚―实―虚”:以虚写炎黄二帝的目光开篇,后实写见到炎黄二帝的巨型塑像和介绍塑像的建造过程,最后虚写对塑像目光的感受。(4分)

      [专题过关训练]                                                 

      “散文归纳概括类题”配套练

      (时间:36分钟 满分: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一 竿 冷

      简 媜

      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

      ②我常想,山比水更深奥吗?抑或水比山更辽阔?

      ③是哪一个参访河山的古人,在踏破芒鞋之后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成了古往今来,登临山水者的箴言。

      ④山之仁,在于容纳参天古木,亦褓抱了任何一株愿意驻足的小草。既允许夜半狼嚎,空穴虎啸,又愿意开放枝叶,招待流浪的蝉嘶、迷路的啼鸟。山愿意合抱,让雨水注成湖泊,也愿意裂身,让瀑布发声。山裸露在天空之下,任凭雷劈雨打;也忍住干旱季节不知从何而来的火燎。山仍然沉默,像一位仁者在希望与幻灭共生的人世上闭目养神。

      ⑤水的流动多么像智慧之路。水从来不眷恋过往,流动是它唯一的宿命。水或回旋于礁石间,思索如何绕身而过,轻轻地扬弃了河道上的顽石,既不争辩,也毋庸和解,只派一匹青苔教导它们水的涵义。至于飘落在水面的柳絮花片,水愿意负载它们,做它们的足,却在流程里教会它们,凡是离乡背井,追寻更宽阔天地者,必须永远是个孤独者,水不曾允许它们在河面上发芽,遂在中途,慷慨地收留它们腐朽的体肤。就连天光云影,也无法沉淀为水的四肢,智者不宜耽溺,不宜收藏过多的身外之物。水草不断招摇,鱼群愿意繁殖以丰富水的仓廪,但水哉水哉,流动是唯一的命运,纯粹的命运。

      ⑥水比山深谙随机应变的道理,烈雨只会丰沛它的力量,至于火,从来没有一场火在水面上进行,水只是它自己,千江与万川同一道宿命,朝着真理的海洋奔赴,为了呼应更辽阔的海洋的召唤,为了寻求更深沉的智慧。

      ⑦雨岸桃李,是挥泪的宫女,那河腹的游鱼,只是一群企图牵住水袖的童子,水回答它们,这一别就是永远了。

      ⑧山与水的对话,回响在天地之间,山以洪钟形的绿意招呼,水回应以短笛。像两位久未谋面却又不曾相忘的故友,一路循声对答。

      ⑨“为何你总是赶路,难道万顷田地不值得你献身?一塘鱼肥不值得你孕育?你口口声声要与海洋汇合,如果千江万川不汇聚为海,这世上的生灵,岂不拥有更宽广的土地,锄出他们的家园,种植他们的米粟?”山问。

      ⑩“我岂能成全短暂的荣华?如果千山万江耽溺于小小的宅舍,在草树鱼粮之中,慢慢耗尽血脉,谁来成全沧海?谁显示给生灵?这繁花茂林的土地上有一片无法征服的海洋,像手中繁华之钥,无法开启永生的琉璃门。我多么希望微笑永远停留在子民脸上,但我更愿意海洋启示它们关于不可捉摸、无法猜测的生之奥秘。唯有幻灭能洗尽它们脸上的油脂,教它们做一个谦卑的人,做一个缄默的人!”水答。

      ⑪“那么,我是你的反面了。生之短暂,是你我都知道的,我担忧狂啸的浪头席卷一切,把短暂生辰里仅有的欢乐吞没,是故,我愿意永远固守在此,至少,这世上有一座高山,是狂涛追赶不到的,他们可以携带妻儿到我的怀抱里躲避,我预先准备柴薪与蔬果,让他们取火生烟。所有受苦的人看到烟,可以前来分食,如果你执意以死亡惊吓他们,我亦执意张起绿阴,让他们在此成家、繁衍,以生命连接生命,以人造人,永远抵御你的偷袭!”

      ⑫“你岂能抵挡无垠之海?如果再有一群愚公,愿意子子孙孙荷锄移山,拿你来填平海洋,就算你镇住了海,而你原来的位置也变成了海。这世上,有多少繁荣的山,便有多少幻灭之海;有多少生之贪爱,便有多少死之恐惧。你我岂是为敌的,我们一动一静,一实一虚,无非为了等待一个真正认识我们的人。他站在你的巅峰吟诵水的歌谣,他坐在我的河畔,默读山的倒影。他能自你的多情中谛听我,从我的无情里注释你啊!”

      ⑬山仍然盘坐,为了褓抱;水仍然奔赴,为了幻灭。仁者以身为泥,种植希望;智者只是冷冷地观照。当死亡袭击生灵,肉身还给山,而眸底下的人泪属于水。

      ⑭山水的对话在冰封的寒冬里沉默了。却有一名披蓑戴笠的老人,走入山林,劈枝削叶,抖落一树雪花。他削成钓竿,以竿为杖,踏着银白的雪径直来到江畔。江面浮着薄冰,仿佛一江冻结的语言。

      ⑮钓叟朝无垠的江面,抛出不丝之竿,在冥冥的冰雪地,在生与死都无话可说的时刻,他只为了问安,用山的管弦承载水的歌喉。

      [注] 此处引用的是柳宗元的《江雪》,此诗大约作于诗人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题目“一竿冷”暗寓柳宗元独钓寒江的孤寂清寒的氛围,山水无言,寒江独钓,柳宗元在山水的领悟方面独有心得。

      B.作者在文中充分阐明了山水所隐喻的人生态度方面的区别,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全文始终,表达对两者不可兼得的喟叹。

      C.本文托物言志,将深刻的思考和形象的描绘有机结合,融情理于一体,笔法活泼,形象鲜明,含蕴深刻。

      D.本文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准确生动,清新典雅,情感鲜明,富有韵味。

      解析:选B B项,“表达对两者不可兼得的喟叹”不当。

      ★2.请根据第⑤、⑩段,概括出水的主要特点。(5分)

      答:                                                                 

      参考答案:充满智慧,永远流动;从不耽溺,不断追求;无法征服,昭示生命的奥秘。

      ★3.文章题目“一竿冷”中的“冷”字有丰富的意蕴。请依据本文,从被贬谪士人的山水观的角度,探究“冷”的情调中包含哪些意蕴。(6分)

      答:                                                                  

      参考答案:这些士人有着山一般的情怀,愿意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像山一样褓抱黎民百姓,宁愿承受灾难,实现仁者志向;他们也有水一般的智慧,能领悟世间的幻灭无情,所以可以冷眼旁观。被贬谪的士人在仁者志向难以实现时,心中有一种寂寞之冷;面对寒江,可以领悟超然物外的孤独之冷。但“冷”是表象,折射的是一种炽热的山的情怀和对命途多舛的水一般的通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土家摔碗酒

      陈应松

      从地图上看,恩施在湖北以西的更西,像一根钻头,钻到了湖南和重庆的腹部,或者像一只灵巧的触角,脚踩在荆楚,而头已探出身外老远老远;他的三面都不是湖北。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完全浸泡在荆楚风中,倒像个另类,有一种脱笼之鹄的感觉。他虽然与湖南和重庆交织一片,但他也不是湖南,更不是重庆。这地方要他不奇也不行。

      奇地产异俗,譬如此地的摔碗酒。

      恩施土家族的摔碗酒,我见识多年也摔过几回碗,却无法参透其中奥妙,颇有敬畏,几番思量,不敢下笔。想想吧,你被邀请去一个筵席上做客,本是彬彬有礼之事,宾主相见甚欢,大家推杯换盏,长幼尊卑有序,敬酒吃酒,无不礼教到堂,怎奈一阵猛烈的砸碗声,尖锐的瓷片四处乱飞,人皆惊惶,心脏无力承受,血压嘣嘣暴涨。这顿饭吃的!

      吃饭在鄂西有些地方如神农架叫呼饭,而巴东叫逮饭。都是很火急很暴烈的样子,连呼带逮,再砸几个碗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奇。但再一细想,也觉不对,咋能把自己喝酒的碗给摔碎了,再找主人要新碗呢?任何人,不管是南方北方,中国外国,假如你在人家里做客,必须对餐具轻拿轻放,符合起码的礼节教养。那年月,谁都知道,破损了的碗是不会轻易扔的,还得请锔匠师傅锔补。就算是大户人家也要厉行节俭,没有铺张到可以拿一叠碗来让你砸个满堂彩。但恩施就是这规矩,喝顿酒,贴了酒肉饭菜还要欢迎你把自家碗摔个七零八落,然后走人。好没道理!

      摔碗酒说是起源于周朝。按本地的讲法,与土家族的英雄先人巴蔓子有关,当年巴蔓子将军因国内有难,去楚国搬救兵,楚国要求巴国给三座城。楚兵解救巴国后,楚使请巴国割让城池,巴蔓子不忍割自己国家的城,遂割下自己的头换取城池。重了信誉,保了国家。“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而在割头之前,喝酒后摔碎碗,再拔剑自刎。这种大义人,天下少见,想想也够悲壮的。后人为纪念他,摔些酒碗也是学他的豪气,学他的作派,学他的舍生取义,学他的决绝笃诚。

      这只是一种传说,要将自己的摔碗与历史英雄联系起来,壮胆是主要原因。也应了一句老话:喝酒喝的是气氛。但凡喝酒之人,都爱赌酒闹酒。逞了一时英雄,再多的酒倒入肚中,都不见踪影,只是苦了胃囊。最直观的豪情当然是将喝干的空碗摔了,以求结局响亮。叭!这一声,声、色、形都到了高潮,戛然而止,酒与人的魅力也到了巅峰。如果主人欣赏的是你摔得越多我越高兴,这个风俗也就无可厚非地站住了。

      摔碗酒在恩施也叫“biang当酒”,极有趣的名字。biang当,是个象声词,东西落地碎裂的声音。biang读一声,相当响亮。三五好友碰上了,说,走,喝biang当酒去!喝这酒一定是在农家乐,主要是在乡村。一桌有几个火锅,煮得热火朝天,自然会摔得天翻地覆,鸡飞狗跳。主人说,摔吧摔吧,碎碎平安!

      以头换城也好,碎碎平安也好,都是借口托词,就是笃定了要摔这个碗,冲着“biang当”来的。因而摔碗要有这种摔碗的环境,要有这种摔碗的冲动和气氛,桌上定不能有宵小之人。必是合性投意、割头换颈的朋友才能凑一堆拼命摔一通碗,也没有旁人呵斥你无礼粗野。男人们不摔几个碗够不上巴人后裔白虎血脉,有时女人也摔。摔得稀里哗啦,轰轰烈烈,这阵势,就是一个破坏,激烈的、报复的、凶狠的、果决的、壮美的破坏。以破坏完成感情,完成性格,完成民风,完成人生。摔的那个劲头,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不破不立,大破大立,重建一个自我,砸掉一个窝囊废,成全一个纯爷们。

      但也听说,此俗随着旅游的推波助澜,有愈演愈烈之势,某家酒馆一天要摔一万个碗。满地狼藉,不堪入目,惊心动魄。我知道,这摔碗的花费最后全都算在酒客身上,酒家何乐而不为?你摔得越多,他收入越多。只是这些碗没有万年不能回归泥土。如果后人发掘,会耻笑我们是个纵酒肆色,尽情享乐,毫无节制的时代。如将其回收,碎成瓷粉,或者干脆与水泥一起,铺成大路,也算是废物利用。但我建议,若要保存此俗,最好是做成泥碗,即可降解。但摔声不脆,不荤不素,不如不摔,食客扫兴,生意不兴,如何是好?

      让人又恨又爱的摔碗酒!

      (选自“陈应松新浪博客”,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地图上看,恩施在湖北以西的更西……他的三面都不是湖北。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完全浸泡在荆楚风中,倒像个另类……”文章一开头就交代了土家摔碗酒民俗的不伦不类。

      B.“就算是大户人家也要厉行节俭,没有铺张到可以拿一叠碗来让你砸个满堂彩。但恩施就是这规矩,喝顿酒,贴了酒肉饭菜还要欢迎你把自家碗摔个七零八落,然后走人。好没道理!”由此可看出作者起初对土家摔碗酒民俗的不理解。

      C.“让人又恨又爱的摔碗酒!”作为全文的结束语,既照应了本文题目,又点明了文章主题,能够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的深入思考。

      D.本文语言富有特色,既大量使用了口语化的短句,使行文干脆利落、铿锵有力,又在不少地方恰当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极具感染力的排比,使文章读起来有种畅快淋漓之感。

      解析:选A A项说“文章一开头就交代了土家摔碗酒民俗的不伦不类”不正确,应是作者在交代恩施独特的地理位置产生了奇特的民俗——土家摔碗酒。

      ★5.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土家摔碗酒”民俗形成的几点具体原因。(5分)

      答:                                                                  

      参考答案:①学习巴蔓子的豪气与舍生取义;②为喝酒壮胆营造气氛;③图个碎碎(岁岁)平安的吉利彩头;④冲着“biang当”的响亮声音。(每点1分,答全得满分)

      6.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作者以一连串的排比句来作议论,既增强了行文的气势,(2分)也用现代人的眼光,揭示和诠释了“土家摔碗酒”民俗背后的社会意义,直接表达了对“土家摔碗酒”民俗的爱。(2分)同时,也为后文对“土家摔碗酒”所造成的惊人浪费而感到无所适从埋下伏笔。(2分)

      第3讲 赏析技巧类题失分探因及增分策略

      近几年高考,此考点的考查内容是文本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怎样的作用。命题者常常从对文章表现技巧的界定和分析其表达效果方面进行考查,考生往往茫然无措,失分点常常表现在技巧界定不准和效果分析不透两个方面。

      (一)准审题——思考方向不跑偏 (二)析典例——满分答案悟一番 (三)记通法——答题模式照此办

      1.常见设问

      (1)文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的理解。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请结合有关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章对××大多用第×人称,而在后文却又用了第×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4)文章开头(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审题定向

      (1)题干中有“方法”“技法”“描写”“技巧”等字样;

      (2)题干中如果是赏析语句,就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考虑;如果有“描写”“描绘”等字样,就从描写技巧考虑;如果有“人称”“叙述”等字样,就要考虑记叙;如果有“某段这样写的好处”等字样,就要考虑行文技巧。 [题目1] (2017•全国卷Ⅱ)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从题干看出考查的是叙述人称及其表达效果)

      [题目2] (2015•重庆高考)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 途中自然景物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生机勃勃。用了衬托手法。突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章的主旨。(从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角度) 技巧类题解题“2步骤”“3段式”

      [2步骤]

      ①确认本文(段、句)所用的技巧(若问“哪些”,不可只答出一种),这一步至关重要,需要考生仔细审读题干,根据题干确定思考的方向,是修辞技巧、表现技巧,还是表达方式技巧、结构章法技巧。

      ②依据表达技巧的作用,紧扣内容、文句作答。在分析作用(表达效果、好处)时,一定要把它自身的作用和它在文中的作用结合起来分析。涉及表达方式比如描写,还要考虑语言的风格。

      [3段式]

      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即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粮 食

      学 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2018年春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18年春人教A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教案:小说阅读(二)(14分) (人教版高三)
下一篇:2018年春人教A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教案:散文阅读(二)(14分) (人教版高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