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578  2018-04-21
标签:备课资料 八年级备课资料
《卖炭翁》备课素材
 导入一 

      大家知道“诗仙”是谁吗?对,是李白。那“诗圣”是谁呢?对,是杜甫。那你们知道白居易被称为什么吗?你们了解白居易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歌——《卖炭翁》。(板书课题)

      导入二 唐代是中国古典 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诗歌的艺术风格、流派多样化,而且艺术形式也很完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乐府诗——《卖炭翁》。白居易主张“诗歌合为事而作”,那么,《卖炭翁》是诗人为何事而作的呢?(板书课题)

      素材一 内容

      1.活画形象,表现艰辛

      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摹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 出了劳动的艰辛。“南山中”点明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 炭”,好不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写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辛苦劳动的成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开来。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诗人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之地,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作了有力的铺垫。

      2.矛盾心理,过渡桥梁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 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 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心忧炭贱愿 天寒”,实际上是期待朔风凛冽,大雪纷飞。“夜来城外一尺雪”,这场大雪总算盼到了!也就不再“心忧炭贱”了!“天子脚下”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们为了取暖,不会在微不足道的炭价上斤斤计较。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的时候,占据着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覆满冰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能换来多少衣食。要是在小说家笔下,是可以用很多笔墨写卖炭翁一路上的心理活动的,而诗人却一句也没有写,这是因为他在前面已经给读者开拓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3.希望破灭,突显诗意

      卖炭翁好不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雪,一路上满怀希望地盘算着卖炭得钱换衣食,结果却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命令面前,伴着那“叱牛”声,卖炭翁从“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辗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

      从“南山中”到长安城,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卖炭翁饿着肚子回到终南山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会是怎样的过法呢?这一切,诗人都没有写,然而读者却不能不想 。当想到这一切的时候,就不能不同情卖炭翁的遭遇,不能不憎恨统治者的罪恶,而诗人“苦宫市”的创作意图,也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素材二 技法精华素材

      正衬与反衬手法的运用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上也很有特色。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句展现了濒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一希望。这是全诗的诗眼。其他一切描写,都集中于这一诗眼上。在表现手法上 ,则灵活地运用了正衬和反衬。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正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老翁“衣正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更使人感到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素材三 主题精华素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卖炭翁谋生的困苦,通过他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 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 人民的深切同情,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素材一 背景深研素材

      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之称。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全文阅读
      2.背景链接

      《卖炭翁》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时,是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抢了过去,常有数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白居易对宫市十 分了解,又对人民十分同情 ,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

      素材二 类文欣赏

      辛苦吟

      [唐] 于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赏析] 

      此诗前四句揭示了耕者不得食,织者不得衣的社会现实。“垅上扶犁儿”,亲手耕种,却“腹长饥”;“窗下投梭女”,亲手织布,却“身无衣”。后四句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统治者“千金买笑”,并想出了一个让“燕赵姝”“化为嫫母姿”的解决方案。全诗构思奇特,层次分明,语言通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表达了强烈的爱憎 之情。

      素材三 同题佳句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杨万里《悯农》

      3.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水浒传》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 

侯晓旭

标签:备课资料 八年级备课资料 卖炭翁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豪则我有可盖世,放则物无可羁我——品辛弃疾词两首,悟豪迈情怀 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四)
下一篇:《卖炭翁》教案二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