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440 2018-06-10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晏殊《蝶恋花》精品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2.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2.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伤别离,古人留下了多少让后人唱咏不尽的名篇佳作。
1.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7岁能属文,14岁得到皇帝的赞赏即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但晏殊是个例外,这位“富贵宰相”一生极少经历坎坷。一路顺畅的晏殊,呕也呕不出历经艰辛的哀伤,只在花落红稀时,流露出伤春的闲愁;在斜阳残照时,感慨人生淡淡的忧 愁;在绿杨、芳草、长亭边,诉说离别与相思之苦。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 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
二、初读明意:诵读全诗,理解诗句的意义。
(一)解释加点的词
槛菊愁烟兰泣露: 明月不谙离别苦:
欲寄彩笺兼尺素: 昨夜西风凋碧树:
(二)整体感知
1、读完这首词,说说词人想通过这首词传达什么情感?
2、填空:词的上阕先写今晨眼前之景:
接着回溯昨夜之景: ;
下片又回到今晨: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用原诗的诗句回答)全词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感情)
(三)诗文赏析
1、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2、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3、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
课后作业: 背诵本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2.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1. 认 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2.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部分 个性备课
4、看 第四、五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问:
⑴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
⑵“昨夜西风凋碧树”只 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 上文有何关系?
5、最后一句与上句有怎样的内在情感的联系?
四、艺术特色。
1、这首词运用了移情于景、烘托、反衬等手法,试结合词句分别进行阐释。
五、知识积累
王国维《人 间词话》云,古今成 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展开全文阅读
第一层境界是谈立志,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为做学问成大事者首先应该登高望远,鸟瞰路径,了解概貌。
第二层境界是谈执著,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意为必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的过程,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层境界谈成功的欣喜,即“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意为经过反复追寻、研究,最终取得了成功。
六、当堂检测
下面是对本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伤离怀远之作,不仅具有婉约派情致深远的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派少见的境界寥廓高远的特点。
B.首句写景,不但点明了时间、地点,而且融情于景,渲染出主人公的情绪和感受。
C.上阕由庭院而室内,着重以景托情,下阕由室内而登楼,进一步抒写复杂的心情。
D.“昨夜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所见,而且包 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听西风飘零树叶情景的回忆。“独上”与“双飞”对比,“山长水阔知何处”与“望尽天涯路”呼应,含蓄隽永。
E.这首词以情寓景,以秋意的箫索反衬出离愁之苦,秋的阔远更显出情的凄清。
课后作业: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晏殊《蝶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雨霖铃》精品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下一篇:
《雨霖铃》名师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