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587  2018-06-11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雨霖铃》优秀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感知作品内容,体会词中凄清的意境和哀伤的离愁。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 、意象来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词人伤离别的愁绪,培养健康、敏锐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

      1、掌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2 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做到“举一反三”。    

      【学情分析】

      经过必修一至必修三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方法,能够在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对意象、意境的分析,通过炼字、炼句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因而教者的主要任务便成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者情感 和诗歌主题,挖掘诗歌的深层意蕴。

      【学习方法】

      诵读法    提问法    点拨法    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自学质疑

      (一)知人论词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对后来 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也有很大影响。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首 ,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一”。

      (二)整体感知

      1、观赏《雨霖铃》flash,思考:

      (1)听了这首歌,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明确:低沉、哀婉、悲伤、凄清。

      (2)自由朗读全词,把握全词感情基调。

      2、再读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明确:上阕写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分别的情景,下阕是词人想像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

      我的疑问与收获

      二、合作探究

      1、词的上阙描写了词人柳永与自己的恋人分别时的情景,请大家找出一个最能打动人心的细节,并体味它的妙处?

      明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恋人之间,聚散依依,生离死别,执手相看,伤心泪流,千言万语,塞满了喉咙挤满了牙缝,却不 知从何处说起。真可谓是“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是“流泪眼对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

      2、柳永为了渲染这种离别的相思愁苦,精心选取了那些景和物作为背景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寒蝉 ,长亭,骤雨。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这一句表面上看来是单纯的写景,实际上是烘托气氛,抒发情感。

      3、品味“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念”字的精妙之处。

      明确:一个“念”字,上承“凝噎”,下启“千里”,由实到虚。别后茫远、孤寂之境,着实令人不堪设想,难舍难分之情凄婉动人。

      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有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三字?

      明确:“伤离别”。自古以来,多情的人,都会因为离别而感觉到悲伤。离别本来就是人生中令人悲伤难过的事,更何况正处在冷落的清秋时节呢!这是词人在直抒胸怀。

      5、明代词评家贺裳称柳永这首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俊句”,你认为这一句中词人选取了哪 三个比较典型的意象?试分析。

      明确:

      杨柳: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昔我往矣,杨 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

      晓风:秋日的风是凉的,秋天早晨的风更凉,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

      残月:残月清冷暗合凄清冷落之感。 

      “杨柳岸”“晓风”“残月”本是无情物,但在满心愁绪的词人眼中,却都成了“情语”。


展开全文阅读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良辰好景为何是虚设?千种风情怎么会无处倾诉呢?

      明确:在这里,词人想到,从此离去,将要一年之久,在这么漫长的日子里,再 好的良辰,再妙的美景,没有知心人相伴也是形同虚设。就算有千种深情,万般爱 意,又向谁去说呢?只有独对清风冷月,望空兴叹,为伊消得人憔悴了。这样,词人就在令人洒泪伤情的抒写中,结束了全词。

      小结:本词是一支哀婉缠绵的离别歌,词人寓情于景,于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中寄托了哀怨惆怅的别情,情景交融。

      【课堂检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赏析题目。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 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试分析上片“草色山光残照里”一句的意境。

      明确: “草色烟光”写春天景物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在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这本是一种极为萋美的景象,但加上“残照”二 字,整个意境便带上了一层感伤的氛围。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此词,说说这句抒发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

      明确:“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雨霖铃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离骚(节选)》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下一篇:《声声慢》精品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