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520 2018-07-16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沁园春·长沙》六步教学导学提纲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学习目标
1.学习感受并理解诗人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理想抱负和精神境界。
2.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3.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4.背诵这首词。
本节学习
重难点 理清诗歌思路,感受诗歌意境,领会诗人情感。
本节学习
方法 反复吟读、理解、背诵诗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六步导学提纲 教师主导∣提出问题 一、了解作者,背景,文体知识
1、毛泽东,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25年。
3、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1)沁园春(qìn)
(2)峥嵘岁月(zhēngróng)
(3)百舸争流(gě)
(4)怅寥廓(liáokuò)
(5)挥斥方遒(qiǔ)
(6)浪遏飞舟( è )
2、本词可以用四个字来理清思路,你认为是哪四个字(从词中找出):
立、看、问、忆。
3、纵观全词,描述了几幅画面?请用用简介的语句概括出来。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学习笔记
学生探求∣发现问题
1、画面中的形象可以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
人物和景物(意象)。
人物包括作者(抒情主人公)和时代青年。
意象:山,林,江,船,鹰,鱼
2、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
毛泽东:
卓然独立。 (关键词:独立)
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抱负。
(关键词:谁主沉浮)
时代青年:
风华正茂、奋发有为、胸怀天下、无私无畏、敢于斗争。
3、开头三句的词序和一般词序有何不同?
这三句的词序和一般词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还原回来: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其大意为:在深秋时节,年轻的革命家诗人毛泽东独立在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之水,感慨万千,思绪翻滚,浮想联翩。
主体互动∣研究问题
上片讨论:
(1)诗人看到了什么及“看”字的作用?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看”字总领下文
(2)诗人按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画面?
远眺,近观,仰视,俯视,总写
(3)诗人抓住了那些意象来写,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
山、林、江、舸、鹰、鱼。
(4)哪些词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万——字写出了山之多
遍——字写出了红之广
染——化静为动,写出了变红的动态过程
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
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击——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有气势;
翔——精当的描绘出游鱼在水中像鸟一样盘旋的状态,很自在。
课堂整理∣解决问题 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革命青年、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包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面对生机蓬勃、壮丽绚烂的大自然和广袤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对于胸怀博大,有凌云壮志之人,必然产生了理性思考,提出了主宰沉浮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从而实现了由“景”到“情”的飞跃,情景交融。
“怅”,怅”,最能体现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心念天下的内心世界。
2、古人写秋,多悲秋怨秋之作,为何毛泽东笔下的秋与众不同?这和诗人的哪些方面有关?
《诗经》:“诗言志。”诗品如人品。诗人品格、胸襟、气度之高下决定诗歌境界之高下!毛泽东笔下的秋没有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词中的秋景是活泼的喜人的绚丽的热烈的。突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立志革命的坚强决心。同时,越写做过河山的壮丽富有,越使人感到茫茫大地没有主人的可悲啊,越感到革命的必要。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阅读《沁园春8226;长沙》上片,回答后面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从这片词中选出四个动词,标出这片词写景抒情的思路走向:立、看、怅、问。
(2)对上片的第一个整句(即“独立……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独立寒秋”是一个倒装性的句子。
B、从语意来看,第二和第三个句子的先后关系应该倒过来。
C、这开头的三个分句点明了时令、地点、人物,点明了特定的环境。
D、描写了湘江壮美的景色。
(3)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诗的意思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
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躁地思虑着:中国的革命由谁来掌舵呢!
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出诗人愤恨不平的心情。
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即景生情,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4)诗词的朗读,对于理解诗词的内容十分重要。请用“∣”画出下面几个诗句的朗读停顿。
展开全文阅读
A、看 万 山 红 遍,层 林 尽 染
B、漫 江 碧 透,百 舸 争 流
C、万 类 霜 天 竞 自 由
D、问 苍 茫 大 地,谁 主 沉 浮
(5)摘出这片词中的对偶句。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6)词比诗更讲求押韵,试摘出本片词中押韵的字,并指出押的什么韵。
头、流、由、浮 押ou韵
反思小结∣信息反馈 毛泽东词名句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颜。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直上重九霄。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沁园春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之《雨巷》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下一篇:
《沁园春·长沙》六步教学导学提纲第二课时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