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案例
阅读:1140 2018-07-26
标签:
教学案例
七年级教学案例
评肖培东《一棵小桃树》教学实录中的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海门市海南中学 龚锦辉
摘要:于无声处起惊雷。肖培东老师的“浅浅地教语文”一点“不浅”。在《一棵小桃树》中,他纯粹地教,教出了语文本色;接地气地教,语不读透誓不休;诗意地教,教出了儒雅风度;智慧地教,教出了艺术深度。不显山露水,却气质高贵;看似寻常,却最是奇崛。
关键词:肖培东 浅 一棵小桃树
4月27日,在江苏宜兴“全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会”上,肖培东老师再次执教《一棵小桃树》,差不多还是之前的教学过程,然而面对不同的学情,肖老师的课堂再次呈现精彩,再次引起强烈反响。这不禁让我沉思,他的《一棵小桃树》究竟有何神奇之处?《一棵小桃树》怎么体现“浅浅教语文”的思想?仔细想来,肖培东教的《一棵小桃树》一点也不浅,要说“浅”,主要“浅”在四个方面:
一、“浅”在不掺任何杂质
钱梦龙为《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作序时写到:“这‘浅浅地’三字,意蕴丰富,内涵可一点不‘浅’。”“培东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始终坚守着语文教学这块‘一亩三分地’,他每一堂语文课,都是不掺杂质的真正的语文课。”我听过若干节不同版本的《一棵小桃树》,有的过于按部就班,有的过于煽情渲染,有的过于花哨噱头,都没有肖培东老师教得纯粹,简单到没有一张PPT,甚至连板书也异常精简,他的课堂里,除了语文,还是语文,教学中每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几乎都围绕语言教育展开,并巧妙地把思想、情感、情趣的熏陶感染有机地统一在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教育过程之中,真正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的例子,在整节课中“俯拾皆是”。我们来看教学第一个环节:
师:大家读《一棵小桃树》,读出了什么?
生1:作者对小桃树很有感情。
师:读出了感情。
生2:读出了这棵树是怎么生长的。
师:读出了生长过程、经历。
生3:读出了作者对奶奶的思念。
师:读出了文中的另一个人物——奶奶,读出了情感——思念。
生4:读出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
师:概括几个同学的回答,大家读出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我”对小桃树的情感,对奶奶的思念,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
【简评:肖老师教《一棵小桃树》,开门见山,没有情感铺垫,没有作者介绍,没有图片认识,他直接让学生整体感知,直接说初读习得,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直接到不能再直接。而且,学生所有的感知也都来自文章语言,就语言说语言,表现得格外纯粹。】
二、“浅”在格外贴地行走
“浅”并非仰望星空是一种姿态,脚踏实地更是一种品质。肖培东老师的课牢牢抓住教材,抓住学生,抓住内容,俯着身子,贴地行走。
(一)《一棵小桃树》贴着教材行走。肖老师关注到了教材编排,这是一篇自渎课文,于是课文的五个旁批成为了他的教学资源:
师:这是一篇自渎课文,在编排时就有自渎课文的特点,数一数,课文有几个批注?
生1:五个批注。
师:编者在五个批注里提了几个问题?
生:……
师:五个批注中哪个批注可以知道读书的方法?
生:第五个批注。
师:它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阅读方法,要关注课文中多次出现的描写。
(二)《一棵小桃树》贴着学生行走。在课堂革命“三本”(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总的原则下,肖老师的这节课特别注重“以生为本”,有两个细节:
细节1:
师:这是一棵长在院子角落里的小桃树,所以,今天每一个坐在角落里的同学都要高高举手回答问题。
细节2:
师:五个批注,有三个问题,你自己能解决的是哪个问题?
生(角落里的一个学生举手):我能解决第一个问题,作者来到了城里读书,准备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于是就渐渐忘了家里的小桃树。
【简评:肖培东老师把“以生为本”做到了极致,不但关注课堂积极的学生,更关注角落里的学生,巧的是,小桃树也是生长在作者院子角落里的,而且,肖老师的关注很快取得了效果,一个角落里的学生迅速予以举手回应。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每一个角落的“小桃树”都得到了肖老师温暖的关爱。】
(三)《一棵小桃树》贴着内容行走。肖培东老师有一股紧贴内容不松手的韧劲,语不品透誓不休,一段文字如果没有读透,他绝不放手。为了让学生体会出小桃树“长得很委屈”,肖老师几乎到了一种执拗的地步,“纠结”于一个点,不厌其烦。他要告诉读者:细节是散文的生命力,关注细节也就有了生命。
师: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哪个词最能写出小桃树的“没出息”?
生1:“它长得很委屈”,“委屈”这个词。
师:这棵树长得很委屈,是说这棵树很什么?
生2:树长得很弱小。
生3:很不健康。
生4:很憔悴。
生5:很小气。
生6:很瘦弱。
生7:很矮。
生8:很难看。
生9:很可怜。
肖老师像是在“逼迫”学生,说出自己对委屈的理解,直到七八个同学用类似“开火车”的形式说开之后,他忽然又拐了回来:
师:可是,作者都没有这样说,却说很“委屈”。可见,陌生化词语的偶尔使用非常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除了“委屈”,还有哪个词用得好?
【简评:钱梦龙先生曾说:“语文教学既然本质上就是语言教育,那么我上课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文本的?是通过浮光掠影的阅读、一知半解的猜测,还是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肖培东老师以其对语言文字独有的敏感度和感悟力,对司空见惯的平常词语也能品出个中三味。“委屈”这个词,一般的教者只能看到用到了拟人手法,而肖培东却看到了普通人目光触及不到的地方。】
三、“浅”在语言如诗如歌
深度解读文本一度成为语文教学讲究的潮流。肖培东坚持自我,诗意地提出了“我要浅浅地教语文”。走近其人,走进其课,观者马上感受到一种儒雅扑面而来,人淡如菊,语言如诗。当他娓娓道来的时候,你甚至会忘记他是在教语文,一课终了,却还意犹未尽。他教《一棵小桃树》,教学语言诗意盎然。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找一个字来表现你的阅读感悟”,肖老师诗意的语言信手拈来:
展开全文阅读
师:只能用一个字写给小桃树,你可以写哪个字?
师:坚。不坚强,你永远是一棵没出息的小桃树。
师:痛。好文章是“痛”出来的,在你最痛的时候往往就有写作的冲动,这个“痛”字我喜欢。
师:忧。为了小小的花朵的绽放,失去了许多欢乐的日子,也是一种忧伤。每个人的奋斗都要经过许多风雨,最后当我们回首成功的路途的时候,我们也是悲喜交加。
师:念。对奶奶的怀念,对小桃树的怀念,以及对那段凄风苦雨岁月的怀念。“念”这个字告诉我们,任何一段苦难的岁月都值得怀念,成功的岁月必须经历苦难。
师:蓄。为人生蓄力,为未来蓄梦。
师:孕。风雨孕希望,人生需蓄力。生活要经受无数次苦难才能幸福,人生要经历无数次磨难才能崛起。
四、“浅”在“碧波深处有珍奇”
肖培东老师的“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肤浅”,他“浅”的是神韵,骨子里有深度;他“浅”的是行云流水,骨子里有厚度。在不着痕迹、返璞归真的“浅”中,有着“碧波深处有珍奇”的奥妙。
师:大家能不能从一些感情看似不明显的词中看出来我对小桃树有特殊的感情?比如说第一句话里,哪一个词?
生:常常。
师:“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在“常常”这个过程中,作者无数次地想写,“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直到现在的某一刻才写出来。这说明散文的写作一定要跟什么结合起来?
生:要跟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
师:思想的激荡,情感的喷涌,才是文章写作的最本质的东西。所以,同学们,于阅读于写作,感情是多么的重要。回看第一个批注“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大家一起读一下课文的第一句话。
【简评:文章开头简单的一句话,会被很多老师忽略。然而肖老师在一个恰当的环节,把它凸显了出来,不单让学生从“常常”一个词中体会到了对小桃树的特殊情感,还和写作结合了起来,给学生深深的启发。】
肖老师的“浅”,荡漾在“碧波深处”的细节处理上。
细节1:
师:课文的第四段,除了“委屈”还有哪个词用得好?
生:“是弯了腰,紧抱着身子的”,“抱”字。
师:一个动作描写。你什么时候会紧抱身子?
生:胆怯的时候。
生:害怕的时候。
生:无助的时候。
生:惶恐的时候。
生:悲伤的时候。
生:寒冷的时候。
师:这哪里是写树,这是写人呐!这是用人的感觉写树的姿态。
【简评:又是一个非要撬开学生嘴的“执拗”细节。】
细节2:
师:还有哪个词用得好?
生:“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一……就……”
师:副词了不起,读一读这个句子。还有哪个词用得好?
生:“瘦瘦的,黄黄的”
师:如果不是环境恶劣,小桃树就绝不是“瘦瘦的,黄黄的”,而是“壮壮的,绿绿的”。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第二天才舒开身来”“才”。感觉到小桃树特别的委屈,它“舒开身”特别不容易。
师:真聪明,所以看看这个“才”字多好,别的树老早舒展开来了,它第二天才舒展开来。所以同学们现在越来越觉得贾平凹的厉害了,写这么没出息的一棵树就要从这些字里面慢慢地琢磨。
生:“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竟”。
师:“竟”写出了吃惊,不敢相信,没有人对它寄予希望,没有人给它信任。读一读这个句子。这个句子中还有一个地方也表现了这种惊讶。
生:“!”
师:文章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可以表情达意,标点符号也能表情达意。同学们,编者告诉我们,文章中间像这样反复对小桃树所谓没出息状态的描写还有很多,大家找一找,找到了就读一读,不细赏。
【简评:对第四段“没出息”的小桃树看似繁冗的赏读,实则是四两拨千斤!第四段的赏读,有陌生化词语,有动词,有副词,有叠词,甚至还有标点符号,更为重要的是,每一个句子必然伴随着朗读。在极其充分的学习了这一段后,其他段落的文字当然可以删繁就简,当然可以只读不赏了。而且从布局来看,也做到了重点突出,无需面面俱到。这里,蕴含着极大的教学智慧。肖培东的《一棵小桃树》,何“浅”之有?】
注: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课堂学程生态化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E—c/2016/19)。
标签:
教学案例
七年级教学案例
评肖培东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用好旁批教“自读”——肖培东老师《一棵小桃树》课例研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下一篇:
《木兰诗》课堂精彩教学镜头集锦及名师点评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