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092 2018-09-16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名师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体会、探究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2. 揣摩品味语言,体会泼辣、犀利语言特点。
3. 领会课文内容,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
【教学重点】
1.揣摩语句,理解深层含意。
2.掌握反驳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到鲁迅先生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是的,鲁迅先生是一位毕
毛泽东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 的主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3. 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他们这样做只能瓦解斗志,甘做亡国奴。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4. 字词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 相的欺骗手段。
诓骗:哄骗。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渺茫本课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5. 驳论文知识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
6. 有关杂文
杂文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地说理,而是用文艺性的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兼有政论、 文艺两种因素。
特点:
(1)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2)敏锐迅速,泼辣 犀利,战斗性强。(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
(3)冷嘲热讽、幽默风趣。
(4)说理生动、议论生动。
三、默读课文 明白文意
1. 对方的论据和论点各是什么?
敌方论据是:“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敌方的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得到了一个怎样的结论?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第二课时
一、回顾文章思路,探究批驳特点
1. 思考:作者文中反复承认“是事 实” “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垫定基础。
2. 思考:敌论点与论据中论述对象有什么变化?说说敌论证过程中的错误在哪儿?
敌论点中:“中国人”, 指 全体中国人民,范围大。敌论据中: “我们 ” ,仅是国民 党 反动派等一小部分中国人,范围小。偷换概念,以偏概全。
二、小结:
本文论证特点一:由驳论证入手驳倒论点
本文论证特点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本文论证特点三:立正确观点,间接驳敌论。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 注意加点词语的作用,揣摩句子的表达效果。
(1)说说第1自然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的表达效果。
(2)……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第8段)
2. 分析语句蕴含的内容,领会其中情感。
(1)课后习题二:分析文中“中国人”在不同句子中的具体含义。
展开全文阅读
(2)“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请你根据自己的了解为第7段中“……的人”举例。
四、探究及拓展延伸
1. 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 中国的脊梁”?
只有称得上“脊梁”的人才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哪些人。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中国人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学案(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下一篇:
《孤独之旅》名师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