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321  2020-03-04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第8单元学习任务(六)如何论证
 [题目展示]

      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范文借鉴】

      佳作赏读

      坚守底线,尽显人性本色

      ①底线,是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在比赛中,运动员只有坚守底线才能展现其高超的球技;同样,人的一生只有坚守人性的底线,方可尽显其英雄的本色。

      ②坚守底线,坚守善良。

      ③人之初,性本善。拥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是我们做人的底线。

      ④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在千钧一发之际,二十九岁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学生们守住了生命之门,唱响了善良的乐章,感动了你我,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而还有一些人,竟抛弃了身后的学生,抛弃了善良,抛弃了做人的底线,选择了独善其身!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苟且活了下来;但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没有善良的躯壳,失去底线的人生,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区别呢?

      ⑤坚守底线,坚守诚信。

      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以诚信为本,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应该是我们人性的底线。

      ⑦尾生与女子有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一个诚信。诚信是做人的底线,既然许下了诺言,既然做好了约定,即使失去了生命也要去践约。翻开中华文明史,为了要守住诚信这条底线而用生命去践约的例子又何止尾生一个。正因为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有了易水悲壮之歌,诚信,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正因为有了海誓山盟的执着,才有了化蝶共舞之美,诚信,中国情人缠绵的绝唱;正因为有了为天地立命,为百姓谋福的诺言,才弹奏了一曲清官之歌,诚信,中国文人不朽的篇章。而假设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呢?那么,最后终将会和放羊的小孩一样,羊成了恶狼的腹中物,徒留自己一个人哭泣,无人问津!

      ⑧坚守底线,坚守忠贞。

      ⑨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诸葛亮的话告诉我们,忠诚坚贞应该是我们做人处世的底线。

      ⑩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夫子一声长叹,纵身投入汨罗江,以死明志,以身殉国。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从小背上刻下精忠报国的理想,调兵遣将,势如破竹,不受利诱,屡遭诬陷,屈死于风波亭上。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朱自清一身傲骨,虽忍受饥饿的煎熬,却维护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尊严。屈原、岳飞、朱自清等人因为忠贞祖国,早已流芳百世,载入史册。而像秦桧这样折节叛国的无耻小人和像刘阿斗那样胸无大志,屈膝投降的懦弱之辈呢?他们也早已遭世人唾骂,遗臭万年!善良,感动你我;诚信,奏响壮歌;忠贞,书写尊严。

      9322;坚守底线,尽显人性本色。

      亮点评析

      第①段以运动员坚守底线引出本文的中心话题,指出“只有坚守人性的底线,方可尽显其英雄的本色”,回扣题目。

      第④段先举出张米亚老师坚守底线赢得赞誉的事例,从正面论证观点,再从反面批评那些“失去底线的人生”,正反对比,观点更加鲜明。

      第⑦段运用“正因为有了……正因为有了……正因为有了……”排比句式,列举了易水悲歌、化蝶共舞和为天地立命的事例,气势恢宏,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第⑧段与第②⑤段一气贯穿下来,这三个小分论点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不同侧面阐释了中心观点。

      第⑩段先以屈原、岳飞、朱自清为例,从正面指出他们因“坚守忠贞”,得以流芳百世;再从反面举出秦桧、刘阿斗的例子,强调他们因“折节叛国”“屈膝投降”而遗臭万年。对比鲜明,论证严谨。

      【总评】 这篇文章从运动场上的底线入题,引出人性的底线,提出中心论点,自然、简洁而优美。接着从三个方面——坚守底线,坚守善良;坚守底线,坚守诚信;坚守底线,坚守忠贞——进行阐释,论证时或正反对比,或排比举例,或旁征博引,说理深刻透辟。文章取例角度多样,厚古但不薄今,重名人但不轻视凡人,文人、侠客、武将纷纷登场,材料翔实,内容充实。结尾正向归纳,呼应开篇,收束全文,干净利落,语言简洁有力。

      [技法指导]

      如何论证

      一、如何确立论点

      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论点的正确、恰当与否,直接关系一篇文章的成败。那么,如何确立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呢?

      1.根据题目来确定中心论点

      (1)化大为小,挖掘深层含义。现在的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其外延都很广。写作时要懂得化大为小,选择其中一个部分、一个点来切入,而不是泛泛而谈。有的题目表面看似简单易懂,但往往含有深刻的哲理,作文不能只停留在文字表面,必须要挖掘其深意,这样的论点才会有厚重感。


展开全文阅读
      (2)抓住题眼,把握立意重心。一般来说,偏正结构的命题,重心在修饰语而不是中心语,因为修饰语最能体现题目对作文的限制;主谓短语的重心在主语,因为谓语所涉及的动作、问题都由主语限制。

      (3)分析关系,提出论点。有些作文的题目,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对于这类作文题目,首先要认真审读,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在确立中心论点时,顾及两种或多种,不可偏废其中一种,思维也不能片面或者走极端。这样的题目,需要我们具备较为成熟的辩证思维能力,否则难以做到立意公允,思维缜密。

      2.根据材料来确定中心论点

      (1)吃透材料抓核心。细致、全面地了解材料,要一字一句地读,做到心中有底。审题时应从材料整体出发,领会材料主旨,并据此立意。注意材料的整体内涵,切勿肢解割裂,根据只言片语立意而导致偏题甚至离题。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作文题目所供材料往往内涵比较丰富,而且,对材料的处理,既可以统观材料整体,依据主旨立意,也可以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选取最关键或最出彩的部分,提炼观点。

      (2)善于抓住关键词。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可以把它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而关键词的位置不确定,有的在材料的领起性语句中,有的在总结性语句中,有的在人物对话中。最终能否准确地找出来,这就要看我们是否具备一定的领悟与感受能力了。

      (3)善于分析原因。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凡事必有因,有因也会有果。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确立合适的中心论点。

      (4)辩证构思不偏废。有不少文题表现的是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本来,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辩证地看待与分析这些关系,在确立中心论点时,更能体现考生思想的成熟与深刻。

      二、如何运用论据

      1.论据要有针对性

      论据的针对性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论据和论点之间应该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必须根据证明论点的需要选择有力的论据。二是选用论据要看对象,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选用他们所熟悉、所了解的事例作论据,做到有的放矢。

      2.选择论据要确凿

      确凿其实就是真实,即要求所选取的论据要真实可信,而不能有半分虚假。这是论据的最基本要求。这就要选取生活中发生、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事件、现象或确凿可信的理论依据。

      3.选择论据要典型

      所谓典型,即要求所选的论据具有代表性,而不是单纯的个别事例。典型材料是既有共性又有鲜明个性的事例或理论,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有力地表现主题。

      4.选择论据要充分

      论据要充分,简单地说,就是论据要能证明论点的各个方面,使论点从各个角度推敲都能成立。事物的呈现方式是多方面的,事理的阐述也有很多的角度。论据充分的前提是对所要确立的论点要有全面的思考。

      5.选择论据要精练

      议论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生动,也需要简洁明快。此外,一要注意事例的叙述要详略得当,二要有适当的分析。

      6.选择论据要新颖

      所谓新颖,就是新鲜别致,即要求所选材料应尽量新鲜或角度独特,能够使读者耳目一新,获得全新的体验与感受,而不要人云亦云,拾人牙慧。

      三、如何进行论证

      议论文可分为立论、驳论、立驳相结合三种方式。立论重在证明自己的观点,它采用的论证方式通常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类比法、比喻法、因果分析等方法。驳论重在反驳对方论点,它的论证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过程的荒谬等方法。立驳结合的议论文,可先破后立,也可先立后破,在批驳对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然后再用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其论证方法可综合立论和驳论的论证方法来使用。

      1.例证法

      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因为任何观点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一般议论文都要用到的。

      2.因果法

      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也称为因果分析。事物都有自己的原因和结果,从结果来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就是找出事物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规律,这就起到了证明论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作用。

      3.引证法

      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原理、尽人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引用的东西,用来作为讲道理的依据。由于引用的是大家公认的思考结晶,因此有较强的说服力。

      4.对比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也称比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强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会更加稳固。

      [升格研讨]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失误作文

      活在当下

      ①居里夫人曾说:“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想要回到过去,重现美好;有些人想要飞向未来,探索未知。可与其每日空想,倒不如活在当下,享受这有趣并且有用的生活。


展开余文
      ②活在当下,难免有痛苦与烦恼。尼克胡哲,著名演说家,他天生失去四肢,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可是,他对这生活充满热爱,他积极地活在当下。在他眼中一切都是那么有趣。还有盲人吴光,失明的他从未放弃过生活。他活在当下,坚强地过好每一天,感染着身边的人。他曾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高呼:“假如你有烦恼,那么请为了不哭,大声笑吧!”他们活在当下,无惧痛苦与烦恼,只求每一天都能多姿多彩,充满意义。

      ③活在当下,踏实进取是必需的人生态度。生在农村,身为农民,科学家袁隆平将一生奉献给杂交水稻事业。因为对学问的热爱,他脚踏实地地活在当下,没有好高骛远,也没有后悔放弃。他秉持着踏实进取的人生态度过着自己的生活,活在当下。同样的,古往今来,有许多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司马迁十九年写就《史记》,李时珍四十二年写就《本草纲目》,歌德用六十年书写《浮士德》……他们不在乎时间的长短,只在乎每一天与理想缩短的距离。他们踏实地活在当下,用信念与汗水为人生献礼。

      ④活在当下,更要坚守当下的责任。“最美司机”吴斌,为了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身受重创后仍坚守司机的职责,用生命换来了全车乘客的平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助两名学生而被巴士碾压,失去了双腿。他们是活在当下的实践者,他们是当下责任的坚守者。身为司机,身为教师,他们并未考虑后果,也没想以后会怎样,他们看到了当下的责任,勇敢地活在当下。

      ⑤或许过去的美好值得留恋,或许未来的神秘值得追寻,可不要忘记,当下也有美和欢乐,当下也有作用与收获。活在当下,是对过去的传承;活在当下,是为未来进步奠基。活在当下,活在现实之中,按佛家的说法是“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是在告诉我们,摆脱幻想枷锁,勇敢地活在当下,追求理想中那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⑥活在当下,这便是属于你的时代!

      名师点拨

      第①段中将“活在当下”定格在“享受”二字上,立意肤浅,不便于深入论证。

      第②段开头提出的分论点是不需要证明就可成立的,思考浅显。本段没有深入开掘“活在当下”的深层含义,且把议论重点放在“面对痛苦与烦恼”上,有套作的嫌疑。

      第③段的分论点很容易将写作重点偏离到“踏实进取”上。本段文字看似材料丰富,语言流畅,但缺乏深入的挖掘,把议论重点放在“踏实进取”上,偏离了议论的中心。

      第④段的分论点缺乏对“活在当下”的针对性理解,带有明显的套作痕迹。这段文字看似材料新颖、结构严谨,实际上,观点设置牵强,论证无力。

      第⑤段文字没能有效总结前文,随意生发议论。

      升格作文

      珍惜拥有,活在当下

      ①居里夫人曾说:“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这句话的潜在意思自然是不限时期,都可以过精彩的生活。而在我看来,回到过去,当然可以重现美好,可是仅仅只是“重现”,不无遗憾;而飞向未来,探索未知,也必然以“当下”为前提。所以我认为,活在当下最好,它是联系过去与未来的关键纽带,在当下活得有趣并且有用,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②“活在当下”,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就拿“当下”来说,因为很多东西不可预知,要好好地“活在当下”,就可能会遭遇到很多的挫折或磨难。这时,活得有用常常是一种挑战。想起了那个著名的演说家尼克胡哲,从他“活”的第一天起就遗憾地失去了四肢,完全失去自理能力。但是他没有气馁,而是立足现实,勇于接受挑战,终于成为一名励志大师,给“活在当下”作了一个精彩的注解。还有盲人吴光,失明的他从未绝望,而是好好地把握当下,活在当下,坚强地过好每一天。他曾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高呼:“假如你有烦恼,那么请为了不哭,大声笑吧!”一个“笑”字,直抵心灵,一下子将痛苦与磨难扯开,还原了“活在当下”最生动的姿态!

      ③当下充斥着浮躁的气息,要精彩地活在当下,自然要摒弃浮躁,要踏实进取,让“活着”变得更加充实与沉稳。你看那个生在农村、身为农民的科学家袁隆平,在很多学人都“下海赚钱”的时候,他却将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他的每一天和每一个当下,都与田间地头有关,与庄稼有关,没有好高骛远的虚妄,也没有被各种诱惑迷离双眼。他秉持着踏实进取的人生态度,过着自己简单但不平凡的生活,充实地活在当下。同样,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数十年如一日地把握今天,立足当下,不懈奋斗:司马迁十九年写就《史记》,李时珍四十二年写就《本草纲目》,歌德用六十年书写《浮士德》……他们不在乎时间的长短,只在乎每一天与理想的距离。这些看似不计成本的“活着”,却因为踏实进取,最终成就了辉煌的人生!

      ④充实地活着,是一种“独善其身”;而要让“活”变得更加精彩,则必然要“兼济天下”,敢于担当责任。“最美司机”吴斌,为了全车乘客的生命安全,身受重创后仍坚守司机的职责,用生命换来了全车乘客的平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助两名学生而被巴士碾压,失去了双腿。他们的“活着”,因为坚守了自身当下的责任,所以被人们铭记,得到世人由衷的赞美。

      ⑤或许,过去的美好值得留恋:或许,未来的神秘值得追寻。可不要忘记,活在当下最现实,也最有建设性。虽然,活在当下不易,可能要遭遇始料未及的挫折,可能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责任感,但是,当下的挑战、当下的踏实、当下的尽责,不正是名垂青史、砥砺未来的重要一环吗?所以,真正的前行者,请你精彩地活在当下!

      ⑥活在当下,这便是属于你的时代!

      【总评】 本文通过修改,中心论点更有针对性,三个分论点也更有针对性和逻辑性。尤其在分论点的论证上,基本上保留了原文的素材,增加了客观的分析论证,使分论点紧贴中心论点,有针对性,结构上更加严整,条分缕析,情感充沛,更具说服力。

      [实战演练]

      1.请以“留点空白”为话题,写一个400字左右的议论文片段,注意要展开论证。

      【范文佳作】 

      为生命留一点空白

      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许多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忙碌。乐此不疲之际,往往忽略了自己心中的追求。因此,在并非觉得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之时,何不心如止水,让光阴停滞?为繁忙的生命留下一点空白,让真实的心灵在此涂鸦?

      海德格尔曾说过,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土地上。

      让我们在心烦意乱之际,能够冷静地思考,吟上一句“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让我们在忙碌中,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欣赏一段“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的还魂爱情。如五柳先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如东坡先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如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他们都是诗人,在属于自己的空白天地中,诗意地栖居。

      为生命留一点空白,为这个焦躁不安的世界留一点空白,哪怕只是一点点,却能挽救无数溺水的精神失陷者。

      平静的天,平静的阳光下,我只愿悄悄地走向那瓦尔登湖畔,远远地望着梭罗,轻轻吟唱着,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在为自己留下的生命空白里,涂上斑斓的色彩。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相声百年经典》一书中,作者记述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的一段往事。在排演相声《关公战秦琼》时,他特地去请教了京剧表演艺术家这样一个细节问题:关公那个代表性的亮相姿势,究竟是左手捋髯,右手背在身后,还是右手捋髯,左手背在身后?对他的这种做法,人们无不称叹,你又有何感受?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拟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阅读这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去揣摩材料内涵,可以得出不同的作文立意:一是抓住“细节”二字,可以得出“细节决定成败”的哲理;二是抓住“请教”二字,可以得出“要虚心请教”的观点;三是体味侯宝林先生探究问题的特点,得出“要有认真的态度,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作文立意。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第8单元《责任与担当》导读
下一篇:悲爱交织,豪情冲天——《与妻书》主题思想赏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