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731  2020-03-29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优秀教学设计(共3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反复朗读,增强文言文语感

3、了解作者及本文的文体特征。

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能够扫除字词障碍,流畅熟练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一、导入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去感受一下古人是怎样在艰苦的条件下发愤学习的。

二、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明朝初期著名文学家,生平著作甚丰,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为“当今文章第一”。平生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集》等。

三、解题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

四、文章体裁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两种。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本文即是作者勉励马生专心向学的临别赠序。

五、朗读全文

1、注意疑难字词的读音

嗜(       )    硕(      )  叱咄(      )(      )

俟(       )    负箧(      )   曳(      )  屣(      ) 

皲(      )裂             媵(       )人  衾(       )   

被绮绣(      )(      )容臭(       )   烨然(       )

煜 (       )    耄老(       )  谬称(      ) 廪稍(     )

裘(      )葛(     )  缊袍(         )     冻馁(       )     

谒(         )撰(     )       贽(          )诋(       )

2、学生自由读、范读、指名读、齐读相结合。

六、结合注释疏通课文1、2节的内容

1、补充诠释:

得:能够。       患:忧虑,担忧。

游:交际,交往。未尝:不曾,未曾。

门人:学生。或:有时。

色:神态,气色,脸色。虽:虽然。

卒:终于。愈:更加。

获:得以,能够。寓:寄居。

2、指名逐句翻译1、2节,师生共同点评。

七、自由朗读课文及译文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1、2节。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背诵课文。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重点难点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指名翻译1、2节中的重点句子。

2、背诵课文1、2节。

二、结合注释疏通课文3、4节的内容

1、1、补充诠释:

耄(mào帽)老:年老。八九十岁的人称耄。宋濂此时已六十九岁。

幸预:有幸参与。君子指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

缀:这里意为“跟随”。

谬称:不恰当地赞许。这是作者的谦词。

县官:这里指朝廷。

廪(lǐn凛)稍: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遗(wèi位):赠,这里指接济。

流辈:同辈。

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谒(yè夜):拜见。

长书:长信。贽(zhì至):古时初次拜见时所赠的礼物。

夷:平易。    诋:毁谤。

际遇之盛:遭遇的得意,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

骄乡人:对同乡骄傲。

归见:回家探望。

3、指名逐句翻译,师生共同点评。

三、重点积累

1、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2).媵人持汤沃灌

(3).同舍生皆被绮绣

2、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展开全文阅读
走送之             跑                 行走

持汤沃灌          热水                汁水

日再食           第二次              又一次

臭xiù          香气             chòu臭味

博士             官位            一种学位的名称

3、一词多义

弗之怠                         无从致书以观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计日以还

当余之从师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以中有足乐者

走送之                        以衾拥覆益慕圣贤之道               

益慕圣贤之道 

礼愈至:周到                 以中有足乐者:足够

至                       足

至舍:到达                   足肤皲裂而不知:脚

久而乃和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既加冠                        言和而色夷

战则请从                 无冻馁之患          

俯身倾耳以请             患无硕师名人游

4、词类活用:

(1)手自笔录:手:动手,名词作动词

原意为“笔”,现译为用笔,名作状语,不必若余之手录。

(2)腰白玉之环:原意为“腰”,现译为腰配,名词作动词

(3)无鲜肥滋味之享 原意:鲜新、肥大,现译为鲜鱼、肥肉,形作名

(4)假诸人而后见也。诸,兼词“之于”的合音。

5、特殊句式:

(1)省略句:

(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省略主语“余”

(2)倒装句:

①弗之怠 “之”是“怠”的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介词结构的后置,“于”相当于“向”。

四、自由朗读课文及译文

五、自读课文,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思考问题:

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能否从文中找出一句来概括?

明确:写幼年求学的艰难和自己勤奋学习的态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六、积累关于“勤”的名言警句、俗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3、4节。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反复朗读,增强文言文语感

重点难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能够扫除字词障碍,流畅熟练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指名翻译3、4节中的重点句子。

2、背诵课文。

二、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二段:记述自己青少年时期艰苦的求学经历。

第三段:如今学子优越的求学环境。

第四段:扣紧赠序文体,说明写作意图。

三、探究思考

1、全文能概括宋濂读书的是哪一句?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填写下列表格

艰 勤 结果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困难:无书、无师、家贫(生活艰苦)

(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 

(3)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4)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通过对比写自己生活的艰苦,突出学习勤奋。

(5)作者成年求学时对老师是什么态度?

态度: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6)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态度恳切,易于接受。

2、对比的使用有何作用?作者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 作用: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

道理: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

3、作者写作此“序”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目的: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根本原因:

①要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  

②要勤劳 

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

4、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

示例: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5、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学习态度。

示例:珍惜时间、虚心善学、以苦为乐、苦中寻乐。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芮宁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送东阳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网课教学设计
下一篇:古代诗歌鉴赏规范答题举例指导(高考复习指导)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