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399  2021-09-18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优质课教案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议记》教案

      【教材定位】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议记》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这篇文章以2020年5月为节点,总结了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

      文章全面、客观、立体地报道了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抗疫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思路清晰,内容全面,高屋建瓴,气魄宏大。阅读时要注意梳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是如何进行多角度、分层次的综合报道的。

      这篇通讯主要运用综合叙述的方式,沿着内在思路,概述大量的人和事,并发掘其中的意义与价值,这就使得文章兼具宏阔和深刻之美;在叙述中,运用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语句表达观点和情感,名言、诗句和格言式的句子穿插其间,使文章不仅充实、厚重,还具有一种荡气回肠、打动人心的力量。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这样的写法。

      【素养目标】

      1.梳理文章各部分主要内容,分析多角度、分层次进行报道的方法。

      2.品味文中富有诗意、饱含情感的语句。

      3.把握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文学性,掌握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的区别。

      4.理解并传承中国人民在抗疫行动中体现的“百折不挠、众志成城、甘于奉献、命运与共”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习综合叙述的方式。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2020年5月,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很多人都在思考:中国为什么能经受住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带给我们哪些永恒的财富?这篇《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对这些问题做了初步的回答。

      二、作家作品

      1.了解“钟华论”

      “钟华论”是由新华社领导直接指挥、集中全社评论骨干力量打造的重要政论栏目,于2019年创办。“钟华论”聚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重磅评论,实现文字、视频、图片、金句海报的全媒呈现,彰显新华社评论的影响力。

      2.了解写作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1949年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湖北武汉市等地近期陆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3.了解“社论”

      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美国作者史本沙尔在《社论写作》一书中认为:“社论是一种事实与意见的精确、合理与有系统的表白,为了娱乐,并影响公众,也为了要解释新闻,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其重要性。”

      社论是带有指导性的声音,所以不同于学术论文,是不允许进行无休止的讨论和辩论的;社论也不同于一般的评论文章,因为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带有权威性的坚守党性原则的评论文章,是不允许任意发挥个人意见的。社论也不同于一般的文件和指令,它是从思想认识上阐明问题,把社会生活现象和重大时政问题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加以分析阐述,从而把受众的认识水平提升到政策的高度,从而具有高度的指导性。所以说,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社论也具有新闻评论的一般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等),但是最突出和重要的就是它代表媒体乃至政党、政治团体等直接发言的喉舌与舆论功能。因此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才会把社论喻为“报纸的心脏”。

      三、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巍巍(wēi) 庚子(gēng)  荆楚(jīng)  肆虐(sì)   坚如磐石(pán)

      遏制(è)   铆足(mǎo)   夯实(hāng)  凛冽(lǐn)  屹立不倒(yì)

      脊梁(jǐ)  淬炼(cuì)   诠释(quán)  罹难(lí)   疟疾(nüè)

      溯源(sù)  谆谆(zhūn)  沉疴(kē)    不骛(wù)   挑衅(xìn)


展开全文阅读
      2.解释词语。   

      ①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②坚如磐石:像大石头一样坚固。形容不能动摇。

      ③审时度势:研究时机,估量形势。

      ④屹立不倒:指像山峰一样高耸挺立。比喻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⑤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⑥谆谆告诫:恳切耐心地劝告。

      ⑦沉疴积弊:拖延长久的重病;难治的病。

      ⑧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二)初读课文。

      【思考1】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把握

      1.请结合文本把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填写出来。

      导语 悲壮雄浑的篇章

      (一) ①

      (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三) 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四) ②

      (五) ③

      (六) 国家治理能力的检验

      (七) 合作抗疫,国际援助

      (八)结语 中华民族从磨难中奋起

      明确 ①党的坚强领导 ②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③科学防治,效果显著

      四、文本研究

      【思考1】辨析讲述方式

      1.课文全面、客观、立体地报道了2020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历史事件,请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报道的。

      明确   文章主体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从国家、人民、精神、理念、应对方法、国际合作等角度进行报道的。

      2.作者安排课文主体部分的顺序的依据是什么?各部分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   (1)依据是由宏观到具体,由内因到外因,突出了我们国家抗疫成功的主要因素。

      (2)党的领导是抗疫成功的根本保证;四面八方的支援与人民的不屈精神、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以及科学防治效果显著,都是党的正确领导的具体体现。抗疫的成功说明了我们国家的治理模式是成功的。合作抗疫虽是外因,但在战胜疫情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思考2】赏析写作技巧

      1.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作者通过这个标题要表达什么意思?

      明确   (1)本文的标题由主副标题构成。主标题“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是一个介词短语,副标题“2020中国抗疫记”则交代了文章所写的具体内容。(2)这两个标题结合在一起,意思是2020年中国成功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必将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本文在叙述中运用了倒叙手法,请分析一下这样叙述有哪些好处。

      明确   ①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平板和单调。②造成悬念,引发读者对文章的思考。③倒叙打乱事件发展的顺序,使人猝不及防地进入故事发展的紧要关头,使故事更加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3.文章第(三)部分为何写1938年外国记者在武汉拍的照片?

      明确   这幅照片展示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民众举着写有“不死”两字的旗帜。作者以此说明,武汉人民在面对各种困难时,都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从而引出下文对民族精神的讴歌。

      4.作者在文中引述外国友人(如拉法兰、谭德塞)对中国的评价有什么好处?

      明确  外国友人作为旁观者,其评价更为客观,作者引述他们的话使文章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思考3】品味语言

      1.本文在叙述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句子,还使用了一些名言、诗句、格言式的句子,请分组按章节找出这些句子,用批注的形式赏析这些句子的使用效果。

      明确   示例1:“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稳若泰山,源于根基坚实如铁”。

      鉴赏:采用对称句式,指出抗疫能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在于党带领人民上下一心,奋起战斗;比喻手法的运用写出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信任与赞扬,语言富有诗意又饱含作者情感。

      示例2: “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恩格斯)

      鉴赏:引用恩格斯的话强调团结的力量和作用,高度赞扬中国人民集中量办大事的作风,肯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名言的使用使得文章的观点有说服力。

      示例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鉴赏:引用诗句,增强文章的典雅厚重之感,更表现了全世界人民互帮互助,携手前行带来温暖与力量。

      五、明晰主旨

      文章全面、客观、立体地报道了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抗疫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表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彰显了科学抗议的理性思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礼赞,对中国人民高尚品格的歌颂,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深入思考。

      六、拓展阅读

      张岱年:将爱国之心转化为求真之志

      李存山

      张岱年1909年出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1995年,86岁高龄的张岱年忆起一生中几个难忘的“第一次”时说:“最有意义的第一次是1945年8月15日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这是平生感到最大快乐的第一次。”

      一个在书斋和讲堂度过一生的哲学家,为什么在晚年还如此欣慰地忆起听到抗战胜利消息的那一天?因为其中包含着诸多亲历的苦难和辛酸,包含着对抗战胜利的殷切期盼,包含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张岱年在《八十自述》中说:“我少年时期,对于民族危机感受极深,痛感国耻的严重,于是萌发了爱国之心,唤起了爱国主义的激情。深知教国必须有知,于是确立了求真之志,培育了追求真理的热诚。自审没有从事政治活动的才能,于是走上了学术救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张岱年始终把对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和文化问题的研究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


展开余文
      20世纪30年代,张岱年发表多篇哲学论文。1933年,他在《大公报世界思潮》上发表《论外界的实在》,用经验证明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来论证“新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外界的客观实在性。此文发表时,编者特附有按语:“切望平津读者不可因敌迫城下,心神不宁,遂尔忽之。同时更宜信:有作出这等文字的青年的民族并不是容易灭亡的。”当时,日本的铁蹄已迫近平津城下。

      1935年,《国闻周报》刊载张岱年的《论现在中国所需要的哲学》《关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等文章。他指出,“中国民族现值生死存亡之际。应付此种危难,必要有一种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惟有赖文化之再生,然后中国民族才能复兴”“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民族再兴只是空谈”。张岱年厚重的历史使命感跃然纸上。

      1937年7月29日,日军入侵北平。清华师生纷纷离校,张岱年与学校失去联系,未能随校南行,滞留北平。虽然时局动荡,生活艰辛,但张岱年和滞留北平的一些学者抱定一个信念:不与敌伪合作,不到伪北大和伪师大去教书。

      张岱年后来回忆:“我当时想,今日固然是国家艰难之秋,实亦民族中兴之机,个人不应颓唐丧气,因此勤力攻读,专心撰述,以期有补于来日。”他为什么怀有如此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胜利信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自强不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切的理解。20世纪80年代,本人曾听张岱年讲过,当时也有少数文化人投入敌伪政权,成了汉奸。他们之所以丧失民族气节,误以为中华民族会亡,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太肤浅”。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张岱年认为这是日本正在加速自取灭亡,中国抗战胜利在望。于是,他动笔撰写其在哲学理论上的专著。此专著原计划写“方法论”“知论”“天论”和“人论”四部分,意在“穷究天人之故,畅发体用之蕴,以继往哲,以开新风”,但到抗战胜利,终因“乱世治学”“生事颇窘”,仅写成《哲学思惟论》《事理论》《知实论》和《品德论》四部论稿,后又以《天人简论》来简述其历年致思的哲学要旨。20世纪80年代,张岱年公开出版这五部论稿时,有学者仿照冯友兰在抗战时期写的《贞元六书》,提议将此书称为《天人五论》。

      1942年,张岱年会晤私立中国大学校长何其巩。何其巩得知张岱年著有《中国哲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恐他在战乱中遗失,建议其到中国大学讲课,借此将《大纲》印为讲义。张岱年欣然同意,《大纲》作为讲义第一次排印。此书历经坎坷,先后以“宇同”和“张岱年”的署名公开出版。后又多次重版,至今仍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代表性著作。

      张岱年在抗战时期写有一首新诗。诗中说:“东南起太平洋之滨,西北越昆仑山之巅,吾族经营此大地,已逾五千年。我们创造了崇高的伟大文明,我们从来有光辉的革命传统。我们的成就是人类的光荣,我们的努力将永久延续以至于无穷。我们的理想是世界大同,我们的愿望是永久和平。然而我们的疆土与文明不容许任何侵犯,我们誓以神圣的血液为之作干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照耀一切的巨星。“一位哲学家在抗战的艰难岁月中写出这样的诗句,可想而知,他抱定了必胜的信念。因而,当他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时必定欢欣鼓舞,以至成为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

      问题:文章结尾引用了张岱年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张岱年的什么思想?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明确   (1)思想:诗歌表达了张岱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到底的决心以及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感。

      (2)作用:①直接引用张岱年创作的诗歌,能够更加真实而具体地表现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他的学术救国思想的出发点;②照应文章开头,点明张岱年把“1945年8月15日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看作生命中“最有意义的第一次”“最大快乐的第一次”的内在原因。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2021-202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探究式教学设计
下一篇:《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