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160  2021-09-18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课程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多角度、分层次进行报道的方法;品味文中富有诗意、饱含情感的语句。

      2.审美鉴赏与创造:

      把握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文学性;理解报道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3.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并传承中国人民在抗疫行动中所展现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命运与共、天下一家的精神品格。

      学法指导:

      1.准确解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在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现实场景、背景材料以及作者的主观评价加以分析,体会本文的选材特色。

      3.仔细揣摩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融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带着期盼和希冀,与苦难的2020挥别,迎来2021,暑假伊始,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破口,德尔塔病毒毒株迅速向全国范围扩散,疫情形势严峻,但一切又都那么井然有序。习总书记曾感慨:“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正是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让疫情当前的多地短短数天内完成逾千万人的免费核酸检测。这样大规模、供应及时且免费的核酸检测措施,让众多外国网友都高呼羡慕:“太酷了,中国在行动。这才是积极有为的政府。”

      二、整体感知

      本文主体由八个部分组成,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梳理写作思路,并给每一部分拟一则小标题。

      1.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从领导力、动员力、执行力三个角度阐述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是抗疫的“主心骨”;

      第二部分以具体的事例、翔实的数据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

      第三部分引经据典,高度赞美了中国人民在抗疫期间所展现的永恒不灭的精神品格;

      第四部分选取典型的人物事迹赞美抗疫期间创造生命奇迹的新时代中国脊梁;

      第五部分说明了坚持“科学防治”是取得抗疫胜利的“压舱石”;

      第六部分总结、反思抗疫的经验和教训;

      第七部分论述了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担当及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

      第八部分以“重焕生机的中国”与历史上屈辱的中国进行对比,号召全国人民坚定信念,在深重的苦难与磨砺中汲取力量,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前进,照应题目,揭示主旨。

      2.写作思路:

      ①第一至第六部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中国抗疫的胜利进行总结:

      第一、二部分主要从国家力量、国家制度层面进行总结,

      第三、四、五、六部分分别从灾难意义、执政理念、抗疫方法、经验教训等方面进行总结;

      ②第七部分将视角由国内转向全球,写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担当;

      ③第八部分将视角由过往、当下转向未来,写对中国未来的展望。

      3.小标题:

      第一部分,回顾抗疫,高唱凯歌——获胜总结

      第二部分,制度优势,八方支援——胜利保障

      第三部分,中华更韧,民族更强——灾难意义

      第四部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执政理念

      第五部分,理性抗疫,科学防治——疫情防控

      第六部分,正视问题,守正补弱——抗疫反思

      第七部分,全球抗疫,同担风雨——大国担当

      第八部分,新生中国,扬帆远航——展望未来

      三、赏析语言

      本文的语言凝练,富有文采,除引用了一些诗文名句外,还有自身锤炼的佳句,含义隽永。请举出令你感触最深的几句,并简要阐释其内涵。

      1.寒冬再漫长,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

      化用英国诗人雪菜的诗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同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寒冬象征着困境,而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阻挡不了”说明困难总会过去,希望必将到来,这句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和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

      2. 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


展开全文阅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灾难比喻成镜子。灾难面前,人会充分暴露其品性,一个民族也是如此。突如其来的疫情,虽说是灾难,但也展现了中华民族沉稳干练、坚毅果敢、团结互助、乐观进取等优秀品质。

      3.每一个生命奇迹,都源于永不放弃的努力。

      生命奇迹之所以成为奇迹,在于绝境中求生存,夹缝中寻突破,不抛弃不放弃。很多“奇迹”并非真的是奇迹,而是人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使“奇迹”在峰回路转处等着而已

      4.一个国家对生命的态度,是最有说服力的文明标尺。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对生命的态度比喻成文明标尺。生命是宝贵的,只有高度发达的文明才会对生命保持足够的尊重,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明水平。

      5.没有生而英勇,只因选择无畏。

      人和其他动物一样,在灾难或困难面前,其生物本性都是趋利避害。但人与动物不同的是在面对困难或者灾难时,人会勇于奉献甚至牺牲生命,把希望和幸福留给他人,这不是因为他天生勇敢,而是他在大我精神支配下的最终选择。

      6.只要心中有光,世界就有希望。

      支撑我们走出黑暗的,是燃于内心深处的希望之光面对困境,只要我们每个人信念不倒,信心不灭,则一定能走出黑夜,迎来光亮璀璨的新世界。

      7.团结合作是最强的“免疫力”

      独木难支,唯万木成林,才能防御风沙侵袭,才能改变恶劣环境。面对困难或险境,人们唯有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万众一心,才能形成合力战胜困难。抱团取暖踏坎坷,守望相助渡难关。

      四、思考探究

      20世纪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将一块折断之后又愈合的股骨称为“人类文明的起点”。如何理解玛格丽特米德的这一观点?

      明确: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先民们以狩猎为生,大家群体围猎,如果有人折断了股骨,那他就会掉队落单,只能静卧,或饿死,或病死,或被野兽吃掉,生命的终点往往定格在那块断裂的股骨上。

      一块愈合的股骨,表明有人将伤者带到了安全的地方,并且照顾他,给他提供食物和保护,让他慢慢康复并重新步入生活。这“一块折断之后又愈合的股骨”证明的不仅仅是伤者再次站立这一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它证明的了困境中的人得到帮助这个过程的存在,证明人们有了怜弱恤孤的思想情感,这正是人类告别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也可以说,互相帮助是文明的初心与起点。

      五、写作手法

      1.全景视角,立体式的内容呈现

      全文主体共八个部分,围绕抗疫主题,每一部分选取一个角度,全面、深刻地报道了2020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重大事件,详略得当,角度丰富。文中,作者采用全景视角和立体式的架构,将从个人到国家,从地方到中央,从疫情中心的湖北武汉到全国各地,从卫生防疫到社会各行各业广泛联动,从疫情的暴发到抗疫的艰难直至取得抗疫胜利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全面、客观地予以展现,让读者对这一事件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2.材料丰富,数据翔实

      (1)新闻报道必须用事实说话,文中选取了大量事实或场景,或概括叙述,或生动描写,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第三部分开篇将1938年抗战期间武汉街头的场景与2020年疫情暴发时武汉的情景进行对比。第四部分选取张定宇、宋英杰、张静静等典型人物的事迹,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又如第七部分开篇:“4月19日凌晨,在巨大光束投射下,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马特洪峰‘披’上了一面五星红旗。夜空沉寂,灯光传递着一个信念——只要心中有光,世界就有希望。”

      (2)文中引用了大量具体准确的数据。如感染及救治数据——“截至5月9日24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290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120例,治愈率达到94%以上”“成功治愈3600余名80岁以上患者”;复工与复产数据——“截至4月中旬,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99%,民营企业复工率超过90%,中小企业复工率超过80%……”;国内外援助数据——“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奔赴抗疫一线……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市外16个市州(林区)”“中国将援助物资发往 15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等等。这些数据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性,也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语言生动隽永,富有表现力

      (1)引用诗文,意蕴深厚

      如文章引用韩愈《进学解》中的“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形象地描述了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力挽狂澜,沉着应对,果断决策。引用美国作家赛珍珠的感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力量的赞美。文章第三部分“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句中引用的古诗词名句生动诠释了抗疫战争中所展现的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

      (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将武汉喻为“风暴眼”,形象地描写了新冠病毒在武汉肆虐的至暗时刻。“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把灾难喻为“镜子”,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灾难中所展现的民族精神。“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锻造应对风险挑战的‘铁肩膀’……”,“硬骨头”“铁肩膀”等也是比喻。

      (3)运用整句,富有气势和感染力

      本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和感染力,这与其大量运用整句不无关系。除前面所说的引用的诗文名句使句式整齐外,作者还大量运用概括性语言使句式整齐,这些句子往往单独成段,以概括或引出下文。如第一部分中的“这是坚毅果敢、指路定向的领导力”“这是上下同欲、万众一心的组织动员力”“这是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执行力”;第二部分中的“武汉,从来不是一座‘孤岛’;湖北,从来不是孤军作战”“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稳若泰山,源于根基坚实如铁”;第六部分中的“反思,是面对灾难的应有态度;改变,是面对问题的最好回答”;等等。除此之外,其他零散的整句也随处可见,如开篇的“浩浩长江水,巍巍黄鹤楼”,第一部分中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坚如磐石的意志信念,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第三部分中的“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在抗疫中淬炼,在磨砺中升华”;第七部分中的“只要心中有光,世界就有希望”;等等。

      六、总结

      你们放下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抹着泪转身出发;你们微笑着启程,告别年迈的父母;你们送别离去的战友,眼里含着泪水继续前行。

      最美的画面,是危难中逆行的身影;最美的声音,是出征前铿锵的誓言;最美的故事,是默默无闻爱的践行。二零二一,你是最美的人。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你。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在民族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优质课教案
下一篇:《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