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15  2021-09-23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质课教学设计
▲今天共同来学习一篇“新闻”。(“新闻”)这篇新闻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作的。(奥斯维辛)作者自称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没有什么)( “罗森塔尔”)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且一举夺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成为了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普利策新闻奖是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奖项。要得到这个奖项是非常难的,听说约翰·肯尼迪是唯一获得这个奖项的美国总统)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手法让它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 

▲学习目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含义?获奖理由?

▲质疑:新闻的标题最讲究四个字,那就是:一见钟情。那么我们看看这则新闻的标题。它让你“一见钟情”了吗?但也产生了疑惑?

◎奥斯维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德国人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奥斯维辛”被称为纳粹最大的“杀人工厂”,有400 万人死在那里,包括中国人。文中称奥斯维辛是“人间地狱”“杀人工厂”,词语概括、凝练,让人展开惨烈的想象,让人毛骨悚然。】

1.既然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文章究竟写了什么呢?2.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3.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4.对于奥斯维辛来说,什么才算新闻?

▲讨论分析:提示:任何的分析都离不开文本,离开文本的阅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在文章当中搜寻有效的信息,寻找关键性的语句,来思考黑板上这些问题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文章中作者有没有相关的信息来告诉我们“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找寻信息)

【第五自然段它提到了一些时间,如“14年前”。到现在人们已经用各种方式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状进行了描绘和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是什么时候?【1958 年。已经“时过境迁”了,所以说这里早已没有了“新闻”,有的只是大家熟悉的“旧闻”】

◎【一般新闻讲究“时效性”,就是要新鲜、要快、要及时,所以才有所谓的“抢新闻”。而通过阅读文章,发现现在奥斯维辛作为历史遗迹,已经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鲜事了。因为关于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这是供人参观,悼念死难者的地方。它不是一般意义上新鲜的新闻主体了,所以作者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思考第三个问题: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还要写呢?

文章里有相关信息吗?【6段“今天”】

作者所说的“使命感”来源于哪里?

作者为什么会“不安”?【因为这里曾经是令人发指的杀人工厂。有400万人死在那里,基本上都是无辜的人,这些都对作者有一些心灵上的触动】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纪念死难者的亡灵,对过去,对历史的一种祭奠;对种族仇恨,人性泯灭的声讨;告诫:文章写于1958年,距二战结束也只有10多年,虽然经历过战争,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忘却了战争,因为战争还在继续,和平的进程并不尽如人意,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诫世界人民和平来之不易。希望:再者奥斯维辛一方面代表战争,一方面代表种族歧视,希望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有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去接纳每一个民族,共建和谐世界】

▲再来看第一个问题: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写了什么?(阅读文本,寻找信息)

【作者写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这篇文章可以说是首尾呼应,结构严整。读时重读、强调“居然”“可怕”“不该有”】

※为什么强调这些词?作者为什么说“这里不该有温暖的阳光,不该有孩子们的追逐、嬉戏?”这个地方到底特殊在哪儿呢?【“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欢乐的场景会使人们容易忘记历史。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将会重演。让人们记住战争,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用“可怕”“居然”来表达其感受。为什么呢? 因为灾难的破坏性是无法弥补的,对生命的摧残是不能挽回的。在布热金卡,应该让黑暗、死亡、阴冷永远安静的矗立在那里, 让人一看就浑身发抖,可如今这里“居然”呈现美景,让人惊讶,要知道,地狱里生长的家园是可耻的,宁静会冲淡对地狱的记忆。在布热金卡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 昔日的毁灭,今日的生机,就越是让人感到当年战争的残酷,法西斯暴行的恐怖可怕,我们不能让战争重来! 我们要在对历史的追忆中重返精神的家园!

※罗森塔尔随着人流带着读者参观了集中营,游览地点不断转换:“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灰砖房———长廊———地下室”。记录罪恶的遗迹,遗物,“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让人感到战争灾难的惨绝人寰,在奥斯维辛“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刽子手连婴儿都不放过。“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的女牢房,盒子多么狭小,女囚要被“塞”进去,如细小的火柴棒塞进狭窄的火柴盒, 毫无人性可言, 屠夫们对待待宰的囚犯惨无人道。◎

▲讨论是在回答第一个问题,其实也是在回答第四个问题。“对于奥斯维辛什么才算新闻?” 

一般来说,大家会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参观奥斯维辛?【恐惧、哀伤】

可是到了那里却发现,到处“绿树成阴,阳光明媚”。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奥斯维辛的现状对我们来说,对于历史来说,就是一种新闻。为什么作者一定要把它写出来呢?【现在这样的情形,其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这种情形如果常在我们脑海中回荡,就会将曾经的历史冲淡,我们的年轻一辈对此的认识就会相当淡薄,那么,我们就会担心历史将会重演,这是作者和我们万万不想看到的。正所谓“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作者正是借对现状的描写来委婉地表达强烈的主观感情】。

※这篇获了大奖的号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到底写了什么。奥斯维辛的现状只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提到,那么其他的大量篇幅又着重写了什么呢?【奥斯维辛的恐怖、可怕】


展开全文阅读
作者没有浓墨重彩地为我们描绘奥斯维辛的恐怖、可怕。如何感知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的呢?【通过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感知到的】

※找出描写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分别朗读描写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的典型语句。例如:一个参观者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名参观者张大了嘴巴,想叫却叫不出来。一位参观者跪下来祷告,在胸前画着十字。他们互相看了看,对解说员说:“够了!”】

为什么写这么多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呢?【侧面描写: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以间接地让人感受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残忍以及令人发指的法西斯罪行。让读者感同身受,将读者带回到那段不堪回首的灾难岁月。】

▲西方新闻写作有一个被大家熟知的要求,那就是“零度情感”【在新闻写作时记者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正如“焦点访谈”中所说的:新闻就是用事实说话。但我们也要知道有这么一类新闻,它会把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因素掺杂在作品当中,让它得以再现。这类作品打破了“零度情感”的常规,反而会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此类新闻的典范之作】

※在文章里找一找,哪些语言流露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

【提示。高尔基曾经说过: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师。回想一下,我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对于看过的一部影片,读过的一篇文字,过了若干年之后或许我们会忘掉它的情节、主人公的名字,但有一些思想光芒照彻肺腑的细节,艺术芳醇醉迷灵魂的细节却深深地镌刻在我们脑海中。那么,这篇文章有没有这样的细节?】

※为什么作者在集中营的大墙上只看到了一个姑娘的微笑呢?【因为所有人的表情都是木然的,因此姑娘的微笑就显很抢眼。与“木然”形成鲜明对比,“木然”说明了生命的脆弱,在暴行的压制下,在聆听死神脚步步步逼近的时候, 他们心灵的力量逐渐消失,渐渐变得麻木不仁,对同伴对自己;“微笑”的是一个娇柔如花的姑娘,她笑的源泉在哪里? 不是面对死亡的无可奈何的狂笑,不是面对屠夫的冷笑,不是希望赦免的谄媚的笑,而是“温和”的“微笑”。我想源泉应该是她的心灵。姑娘知道死亡是无可避免的,她不愿让生命的最后时刻在恐惧、麻木中度过, 她回想往昔美好时光,那些甜蜜的日子,她的“温和”让我感到她内心世界的宽厚,她的“微笑”让我看到她心灵世界的丰富、美好、坚韧,从笑中我看到她的生命价值达到的高度。在这篇新闻里写这个姑娘是一种生命的象征。表达作者对这个女孩的一种悲伤、同情之情,因为这个女孩当时只有二十多岁,花一样的生命,但就这样凋谢了。作者当时一定有一种无力之感,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文字把她的笑容告诉世人。所有美好的事物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都被扼杀了,这是对纳粹的无声的控诉。】

【关于雏菊花怒放在毒气室和焚尸炉上的细节】 

※“雏菊花在怒放”象征着什么?【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就是生命的绽放】

象征生命的雏菊花竟绽放在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这说明了什么?【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雏菊花是耕植在死亡之上的生命的绽放。还说明生命的绽放是无法阻挡的,任何人、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生命的进程。邪恶永远不可能战胜正义。罗森塔尔就是这样眼光独到地抓住了这样一些细节来表现出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

▲这篇新闻和我们平时常见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一般新闻讲究实效性,而它写的是过去的事,但作者却在这一片旧址上创作出了一流的新闻;就客观描述而言,作者借助了很多的文学表现手法,如对比、反差、侧面描写等等;就“零度写作”的角度而言,作者在字里行间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正是凭借这些与众不同,作者才打破了新闻“易碎”的定式,让这篇新闻变成了永恒。】

▲练习升华:

这篇新闻曾夺得过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普利策新闻大奖”。现在请每一位同学都来做“普利策新闻大奖”的评委会主席,请你们给这则新闻写一段颁奖词。每个人只写三句话。提示:我们不仅仅是写一些溢美之词,而是要写出这篇新闻的独特的视角、历史价值、现实价值等等,总之要用你的文字勾画出这则新闻的灵魂来。

【罗森塔尔在历史的废墟中,找到了根植于生死之上的奇迹之花,让我们看到了生的希望与坚强,也让我们看到了死的沉重与尊严】。

【罗森塔尔在这次创作中,并没有追求被记者视为生命的新鲜效应,而是用自己的心灵之笔为曾经在地狱中绽放过的生命之花谱写了一曲挽歌。】

【生命不是永恒的,但生命永远是崭新的。即使任何色彩都不被给予,它也绝不缺乏生机。生与死正如痛苦与欢乐一样,编织着人类的现实与梦想】。

【黑暗与罪恶是无法掩盖的,但它也永远无法扼杀生命的灿烂与绚丽。正如时间无法磨灭岁月的年轮。在满载残暴与罪恶的令人发指的废墟上,这篇新闻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尊严与希望。】

▲人性的自省:弯曲至地的头颅———这是犹太人居住区里的诗句,也是令人惊骇的高效屠杀机器的一个注释。绝对的善和极致的理性,使受害者把自己的灭亡拽得更近。一场大面积的屠杀, 不是数目有限的屠夫和屠刀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待宰羔羊大面积的顺从和配合。沉默的目击者,清白的旁观者,无辜的消极苟安者……最终,逃脱不了杀戮的受害者。人性异化为羊性从而纵容了普遍的罪恶。历史的眼睛看见塞满待宰羔羊的列车, 一列一列驶向奥斯维辛,但这双眼睛看不到,车轮之下那些横跨科瓦河的桥,很多是犹太工匠巧手制作的。他们的理性并不指引他们协助加害者, 他们的理性只诱使他们选择此时此刻的生存。生存的希望是仅存的最后一线希望,它就成了最高目标,压倒了人性中所有的元素,成为惟一的元素。人们全部的想象力,都在这最后一线希望中张开,于是就有非常态的想象机制搭救他们。他们愿意相信毒气室是日常生活的浴室, 去往死亡营的路是秩序中的重新安排;他们愿意相信,昨夜被处决的同类是因为身上有污点, 与自身的清白有一个合理的区别; 他们也愿意相信今晨被带走的父兄是因为老弱病残, 与自身生存的合理性还是一个区别……自我保全的希望似乎还存在着,他们宁愿选择沉默。比起狼群在野地里的攻击, 牧人的屠场能毁灭得更彻底。在狼群的野蛮面前, 他们缺乏的是抵抗的能力, 而在人的文明那里, 是连抵抗的意愿也消失殆尽了。他们不愿意引颈就戮,但他们更害怕离群的恐怖,更不能承当个人抵抗的责任, 为此他们相信国家机器无与伦比的强大,相信必然性与决定论,相信挣扎和逃脱之不可能,之无意义,相信被宰杀是他们的宿命。残暴的统治下的受害者在走向死亡的路上可能丧失了他们的部分人性,转化为羊性,从而加速了死亡的步伐。

 

朱丹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奥斯维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念》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下一篇:《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