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68  2021-09-24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包身工》参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学习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体表特点,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2、抓往文章线索,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

      3、学习课文点面结合和在复杂的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的写法。

      4、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学会关注现实,培养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报告文学文学性和新闻性相结合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文章语形象、鲜明以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报告文学文学性和新闻性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难点:学习课文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在复杂的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包身工在旧社会处在社会最底层,受尽剥削、压榨,丧失了自由,丧失做人的尊严。夏衍曾冒着危险深入她们工厂,在她们上下班时观察了两个多月,才较全面地了解了她们的情况。时隔70年,我们仍能感受到深深的震撼,这是为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作者介绍

      夏衍(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浙江省余杭县彭埠镇严家弄,毕业于浙江省立甲重工业学校(浙江理工大学前身)。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早年参加五四运动,编辑进步刊物《浙江新潮》。从浙江省立甲重工业学校毕业后公费留学日本。入明治专门学校学电工技术。留学期间接触日本共产党,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1927年夏衍被日本驱逐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夏衍同鲁迅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任执行委员,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日友协会长、中顾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

      1994年,夏衍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第一批藏书2800册。10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著作有:《心防》《法西斯细菌》。话剧剧本有:《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出版的选集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报告文学:《包身工》。创作改编的电影剧本有:《狂流》《春蚕》《祝福》《林家铺子》等。

      (二)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渐破产,农民生活日益贫困。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生活难以为继的农家少女,被诱骗到上海当包身工。为了避免成年工人罢工的威胁和榨取更大的利润,日本资本家就更大量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劳动者。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受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剥削。本文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纱厂县包身工的情远,是作者在1935年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之后写出来的,于1936年春发表于《光明》创刊号上。

      (三)题目解说

      包身工是旧社会一种变 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多是青少年,由包工头骗到工厂、矿山做工,没有人身自由,工钱全部归包工头所有,受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剥削。本文描述的就是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四)课文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11)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兼议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第二部分:(12-22)描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介绍包身工制度的发展。

      第三部分:(23-47)介绍包身工劳动的情景,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第四部分:(48-50)总结全文。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1、第2段中写男子穿着“拷绸衫裤”的目的是什么?

      讲究的穿着,暗示了男子的身份和地位,与衣衫褴褛的包身工形成鲜明对比。

      2、第6段中将“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提至主语前有何作用?

      起强调作用,突出她们起床时的狼狈相,连整理衣服的时间都没有,说明生活紧张、忙乱、劳累。


展开全文阅读
      3、作者为什么要举“芦柴棒”的例子?

      以点带面,可以更加深刻地表现主题。

      4、第8段中“饲养”一词为何要加上引号?

      起强调作用。“饲养”本指喂养动物,这里用在人身上说明旧社会灾区的灾民连用喂养动物的办法来养活子女的能力都没有。“饲养”一词也与上文的“生物”一词相呼应。

      5、第12段中说的“慈样”和“佳肴”是真的吗?

      不是真的。“慈祥”和“佳肴”都是反语。从莱场上收集来的案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其为“佳肴”,变我为疑,反衬出粥素之难得及质量之粗糙,这是对带工老板在饮食上虐待包身工的辛辣讽刺和深刻揭露。

      6、在第26段中提到了幸福,这里的“幸福”是真的幸福吗?

      “幸福”带有讽刺意味,对于工人来说,被殴打的次数少就是“幸福”,这是一种多么可怜的追求。而包身工连这点“幸福”都没有,在暗含的对比中,我们可知其命运之悲惨。

      7、作者在第34段列举的一系列数据有什么作用?

      这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很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了日本帝国主义靠敲骨吸髓般的榨取来积累财富的罪恶本质。

      8、“芦柴棒”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虽然作者写的只是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芦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的虐待和侮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这也是每一个包身工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文章通过对“芦柴棒”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命运。

      9、为什么作者“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饲养”在这里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作者用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比喻帝国主义及其买办们与包身工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通过类比可知,包身工的命运比墨鸭还要悲惨,揭露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看的罪行,表达了作者无比的愤怒之情。

      10、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最后一段直抒胸脑,表达了作者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的强烈愿望。同时,作者向肆无忌样地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当心呻吟着的那些做子上的冤魂!这就使这篇侧重于揭意黑暗的报告文学显出了一点亮色,从而升华了作品的主题。

      1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辑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晚上一天的做工时间里。首先是四点一刻包身工起床的情形,展示了她们住宿条件之差以及在种种折磨下精神状态的麻木,之后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使带工老板承诺的美好与现实条件的糟糕形成对比。然后是四点半之后包身工吃饭的场景,接着进一步分析了日本资本家特别用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固。紧接着交代五点钟之后包身工上工的情景以及她们在做工时所遭受的种种威胁和虐神,插叙指出日本炒厂汲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庞大的事实,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12、课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这中间全用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衡接自然流畅。比如文章在写四点一刻被罵为“猪罗”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一句作为过渡,写这些乡下姑娘是如何被带工老板骗到域里来的。文章在介绍了四点丰之后包身工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价‘机器’”来衔接,引出了日本资本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对包身工受利削、受压榨的情况做了具体的、详细的介绍。

      13、作者是怎样描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的生活的?

      作者运用了点面结合法。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或典型的细节。

      “面”上的描写,主要指人物的群体描写。课文写包身工起床、吃粥、上工、做工的情景,都是先做一下 概括性的叙述,比如清早起床的场景,开场便是一个凶恶男人破口大骂,在这叫骂声中,包身工出场……这里面,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绘出人物的群像。

      但是,仅描绘出人物的群像,文章会显得单薄,于是作者选取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细节。比如文中三次提到的“芦柴棒”这个人物。第一次,写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第二次,写她病倒了,带工老板为了不丧失一天的利润,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第三次,写连“抄身婆"都不愿意用手去接触她瘦得像骷髅一样的身体,即使这样,老板也绝不放她回去。“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在这里,作者虽然写的只是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这样,作者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全面而又具体地刻画了包身工这个群体的生活。

      四、品读课文,加深感悟

      1.请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作品记述了旧中国时包身工们悲惨的生活和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写出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对工人的野蛮压榨和残酷迫害,揭示了“没有法律,没有人道”的包身工制度必然覆灭的命运。

      2.赏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着重描写、刻画富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人物。

      虽然《包身工》带有浓重的新闻纪实色彩,但作者着重刻画了“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姓名的小姑娘这三个人物,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特别是通过对“芦柴棒”烧火做饭、被逼带病出工及下工搜身的三次细腻的描写,文章具体、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2)精于艺术营构,对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做逼真的描绘。

      《包身工》巧妙地采用纵横交错的结构方法,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纵线,收放自如地勾连横向事件,使全篇宛如一条斑斓的丝带缀上一颗颗闪光的珍珠,显得严谨精美。在人物刻画和场景描写上,作者善于选择富有特色的典型生活细节,做特写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增强了作品的可视性和可感性。比如,文章对包身工早晨喝粥的情景就描绘得相当细腻、逼真。文章对粥的描写,使你立即联想到了猪食;女工们用舌头舔着淋满在碗边外面的粥汁、蹲在路上和门口就食的情景,使你仿佛听到了她们饥饿的呐喊;老板娘用锅焦、残粥搅拌清水来给女工们充饥的镜头,把包身工的生活刻画得入木三分,引起人们的满腔悲愤。


展开余文
      (3)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主客观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包身工》主要是叙事,它向人们述说了包身工的悲惨道遇及剥削阶级的种种罪行,但在关键处又常常直抒胸臆,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受、全部爱憎伴随着包身工的血泪一起喷出。有时它又以铁一般的事实和精确的数据,对这种惨无人道的包身工制度做出直接的评价和深刻的分析。笔法灵动,情真意切,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鼓动性。

      【资料拓展】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小说之间,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的散文。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艺术,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特点是真实,艺术加工,形象性,抒情性。

      五、课堂小结,回顾收获

      本文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之于世,愤然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中国工人的罪行。同时告诉人们,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

      六、布置作业,及时巩固

      《包身工》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具体、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请借鉴这种手法,描写-个场景,200字左右。

      【课后训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谣言的破坏力是毋庸置疑的,如不及时扑灭,会使整个群体处于一种恐慌状态,对公众造成的创伤,甚至引起社会动荡,也是极有可能的。

      B.长篇纪实作品《耕读世家》记录了山西朔州张氏家族的兴衰浮沉,叙写了他们在小堡村这片土地上倔强地扎根、开花、结果的家族历史。

      C.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整合资源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对举报人的奖励和保障措施,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和举证难度。

      D.“生态健康国际论坛”是由国际生态健康联合会组织的学术会议,主要探讨全球气候、生态变化导致新发传染病影响人类健康。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_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_____.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___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   ②曼延   ③总算

      B.①反应   ②蔓延   ③总算

      C.①反映   ②蔓延   ③终于

      D.①反应   ②曼延   ③终于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房契    板凳    蠕动    豆腐渣    蜂涌而至

      B.足趾    嘈杂    痉挛    请愿警    互相倾轧

      C.反射    整洁    棺材    东洋婆    血肉之驱

      D.优惠    呻吟    殴打    罚工钱    草煎人命

      4.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个字(含标点符号)。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它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享受,有时甚至超越人体本身所能带来的感受,让人以超乎真实的外貌、感觉进入网络平台。但这些只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不能取代人们的生活,只能模仿人的感受而不能取代人的感受。

      【课后训练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结构混乱。应将“对公众造成的创伤”改为“对公众造成创伤”。C项,搭配不当。“减轻”应改为“降低”。D项,成分残缺。在“人类健康”后加上“的问题”。

      2.答案:B

      解析:“反映”通常指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反应”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根据语境,此处应用“反应”,排除A、C两项。“曼延”指连绵不断;“蔓延”比喻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根据语境,此处应用“蔓延”,排除D项。故选 B项。

      3.答案:B

      解析:A项,蜂拥而至。C项,血肉之躯。D项,草菅人命。

      4.答案:(示例)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带来丰富和美好的使用享受,但不能取代人的生活和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本段文字一共有三句话(以句号为准),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谈的是网络的优点,第一句话说的是“资源共享”的问题,第二句话说的是网络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

      第三句话说的是缺点,“不能取代人们的生活……不能取代人的感受”。据此,考生就可以总结出答案了。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包身工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包身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下一篇:《包身工》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