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414 2021-10-07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八(上)第三单元《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学习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和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2.培养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3.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
我的预习任务:
一、自主预习,我积累:
(一)阅读下面的资料,了解文本的有关知识:
1.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悌廉洁科,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求为扬州六合丞。因简傲纵酒被劾,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中,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工诗赋,尤擅五言诗。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
2.《黄鹤楼》选自《全唐诗》,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唐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作品有《崔颢集》。
作者游历到湖北武昌,登临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这首吊古怀乡之作。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3.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苏轼盛赞他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4.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名篇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他的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李白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此次李白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5.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迁居陕西渭南,曾官左拾遗。著有《白氏长庆集》。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较多的一个。《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
(二)扫除文障:
1.结合课下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皋( ) 薄( )暮 徙( )倚( ) 驱犊( ) 萋萋( )
居延( ) 候( )骑( ) 都( )护 荆( )门 白沙堤( )
2.再朗读课文2遍,结合课下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线词语:
薄暮: 徙倚: 悠悠: 晴川: 历历:
萋萋: 乡关: 佂蓬: 侯骑: 孤烟:
大荒: 怜: 水面初平: 暖树:
二、整体感知,我把握:
1.写出下列诗歌中的写景名句
《野望》: 。
展开全文阅读
《黄鹤楼》: 。
《使至塞上》: 。
《渡荆门送别》: 。
《钱塘湖春行》: 。
2、朗读诗歌并思考些列问题
(1)《野望》中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2)《黄鹤楼》中第五、六句写看到繁荣景象,而第七、八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3)《使至塞上》中“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
(4)《渡荆门送别》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
(5)《钱塘湖春行》一诗中选取了哪几种景物来表现钱塘湖美景?
。
三、预习质疑
预习中,你还有哪些疑问?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八(上)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王绩《野望》公开课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