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17  2021-11-10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马嵬》优质课教案设计(高二)
第一部分 诗歌文本解读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首联用典,以此来讽刺唐玄宗的痴心妄想。首联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可是缘分已尽,于事无补。 

颔联运用反衬手法,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

颈联“此日”指杨妃的死日。“当时”指七夕玄宗与杨贵妃“蜜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运用对比的手法。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 

尾联也包含尖锐的对比。将天下之主与平民相对比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品味诗歌意境,领会诗歌美质。学习艺术表现手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吟咏诗文,领会李商隐诗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情深意浓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尤其对帝王与后妃更是人们谈论的热点。对于开创出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更是长写不衰的文学主题,千百年来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连续地呈现,但对李杨爱情的理解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唐代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同情多于讽刺,元代白朴的杂剧《梧桐雨》偏重于谴责、清代洪昇的传奇《长生殿》则二着兼有,既有同情歌颂又有暴露批判。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李商隐是如何看待李杨的爱情的。

二、背景介绍:

搭配《妖猫传》片段讲解马嵬之变

公元756年初夏,安禄山大军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逼近长安,继而潼关失守,长安城危在旦夕。在一个天色晦暗的黎明,唐玄宗携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以及诸皇亲国戚、心腹宦官,离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长安,逃往四川。

次日晚,行至马嵬驿时,以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护驾军士砍杀了宰相杨国忠,并要求唐玄宗立即处决杨贵妃。唐玄宗被逼无奈,遂下令缢死杨贵妃,自此事了,他便让出了皇位,晚年在难以消解的悔恨忧愁中度过,直到死去。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2、学生齐读课文。 

三、解读《马嵬(其二)》 

1. 分析诗句 

点名学生分析,教师引导。  

首联: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听说海外还有神仙世界九州地,来生未可预知,今生今世夫妻关系就此罢休。 ——仙山寻妃   用典

【提问】首联中用典,写方士寻仙之事,有何用意?作者对此态度如何? 

【明确】似写玄宗思贵妃心切,其实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

颔联: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之变  对比、反衬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巡逻打梆声,不再有宫中卫士击筹报晓。 空闻、无复意在嘲讽唐玄宗的荒唐误国。

【提问】颔联两句分别展现了怎样的生活场景?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明确】“虎旅传宵柝”写的是逃难生活的不安适。“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鸡人报晓筹”写的是宫中生活的安乐,也暗示唐玄宗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但“无复”点出了这一希望已幻灭,“无复”与“空闻”相对,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今天六军约定驻马不前进,当年七夕还嗤笑织女牛郎不相会。 ——七夕之盟 

对比

【提问】颈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明确】“此日”指马嵬之变这一天,也是杨贵妃的死日。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盟誓,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同驻马”的时候,结果又如何? “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七夕笑牵牛”对照“六军同驻马”,两相映衬,就表现出了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

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作者之问

作者在这里向世人发出冷峻的诘问和讽刺: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反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尾联以对比和反讽作结,寄托感慨,点明题旨,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唐玄宗。

【提问】尾联中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宠爱的妃子,而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却有更美满的婚姻,这一对比引人沉思,发人深省。 


展开全文阅读
【提问】本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用倒叙手法,先说寻仙,后说兵变一事。颈联也是倒叙,七夕之事在前而后说,驻马之事后发而先说。

2、主旨思想 (引导学生尝试总结,教师小结):

①批判鬼神、轮回之说。

②借批判马嵬之变一史,讽刺当时“甘露之变”的宦官专权之实。

③对比古今成败,突出主旨。

总结: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不要“玩物丧志”,要切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

2、完成课后题三。

六、板书设计: 

马嵬(其二)   李商隐

首:仙山寻妃      用典              

颔:马嵬之变      对比、反衬           启发世人、警告统治者

颈:七夕之盟      对比

尾:诗人之问      对比、反问

第三部分 教学设计描述

一、教学目标解读

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解读文本,讲解写作手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方面,在阅读和解读诗歌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会诗歌主旨,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启示学生不要“玩物丧志”,要切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设计逻辑

首先,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话题导入引起学生兴趣,然后插入《妖猫传》视频介绍马嵬事变这一背景,便于学生对诗歌文本进行具体解读,总结诗歌结构和主旨,逐渐完成板书,带给学生对于这个诗歌的整体。

三、教学亮点

1.课程开始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话题导入,比较便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背景介绍结合《妖猫传》视频介绍马嵬之变,视频画面与文字结合,便于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3.对于诗歌逐句解读,并且都用四字对每个句子进行了总结,便于学生记忆。

4.板书设计简单有条理,具有概括性,给学生整体认知。

四、预期效果

1.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2.课堂氛围积极愉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教学思路清晰,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更加扎实。

 

谢飞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二教学设计 马嵬》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苏武传》名师导学案
下一篇:《苏武传》任务导向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