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阅读:487  2021-12-23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备战2022年高考作文依法治国篇:不能以自由为名跌破人性底线之约束与自由
 【经典范文1】

      言论可以自由 谣言不能自由

      “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走遍天下”。信息时代,谣言给人们带来的挑战与日俱增,对此,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不管。正因如此,网信办发言人在回应“微信十条”时指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谣言、暴力、欺诈、色情、恐怖信息传播,我们的网络空间不能成为杂乱无序、充满戾气的空间。

      什么是谣言?是指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谣言的历史十分悠久,而在新媒体时代,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又获得了新的“翅膀”,其传播力和破坏力也呈几何级增长。近年来,从抢盐风波,到地震谣言,再到艾滋病女事件,谣言所及,不断侵犯着他人的权利名誉、破坏着社会的公共秩序。因此,对谣言的否定态度,体现着一个公民的基本理性,捍卫着一个社会的起码底线。其间贯穿的一条逻辑则是,自由和秩序是辩证的关系,任何个人的自由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不能突破底线,妨碍他人自由。换句话说,言论应当自由,谣言不能自由。

      有些人认为,言论自由包含着说错话的自由,宽容谣言就是保护说话权利,而惩治谣言就是遏制言论自由。这样的观点似是而非。作为一项法律权利和政治权利,言论自由是人们在意见表达方面的自由,其法理基础是宽容主观好恶、承认观点多元。正如任何自由都有边界一样,言论自由也不例外。保护“说错话”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放纵故意造谣。说错话与造谣言,在性质上有根本区别。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过一句名言:绝不会保护任何人在戏院中诳呼起火引起恐慌的自由。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在法律上不属于行使言论自由,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言论自由,会包括造谣的自由。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言论的自由市场上,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因此要粉碎谣言,最好奉行不干涉主义,让谣言自生自灭。且不说“三人成虎”的道理,即便是谣言真的消除了,是非对错就不要了吗?现实损害就不存在了吗?2011年2月10日,江苏省响水县谣言称,陈家港化工园区大和化工企业要发生爆炸,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陆续产生恐慌情绪,并离家外出,引发多起车祸,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以“言论自由”为名,行践踏他人权利、破坏社会秩序之实,这才是对自由真正的破坏。正因如此,世界各国在对待谣言的问题上态度鲜明。德国出台的《信息与通信服务法》等法律指出,互联网言论可以成为犯罪事实;英国《2003年通信法案》明文规定,在网上发布自己知道是虚假的信息就可能构成犯罪;美国通过《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等百余项法律法规,对网络信息传播加以规范,为追究网络谣言提供了法律依据。

      由此可见,治理网络谣言并不是压制言论自由,也绝非要扼杀批评的声音。正如国家的公权力不能滥用一样,个人的权利行使同样有着一定的边界,网络世界的言行依然受道德、法律等行为规则的约束。如果一个人行使自由不受约束,他人的权利就无法保障;如果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他人也可以同样行使这种自由。简单地把“言论自由”理解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是不受任何限制的造谣自由,这种滥用民主权利的后果,必然是谁都难以有真正的自由。

      正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自由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每一个公民,不仅要懂得自己有自由,还要明确别人有着和自己一样的自由。惟其如此,我们的自由才能“交相利”而非“交相害”,言论自由才能真正增进公民福祉、推动社会进步。

      【文章速成模板1】

      【开头段】

      “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走遍天下”。信息时代,谣言给人们带来的挑战与日俱增,对此,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不管。正因如此,网信办发言人在回应“微信十条”时指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谣言、暴力、欺诈、色情、恐怖信息传播,我们的网络空间不能成为杂乱无序、充满戾气的空间。

      【话题分解】

      (1)什么是谣言?是指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

      (2)有些人认为,言论自由包含着说错话的自由,宽容谣言就是保护说话权利,而惩治谣言就是遏制言论自由。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言论的自由市场上,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因此要粉碎谣言,最好奉行不干涉主义,让谣言自生自灭。

      【结尾段】

      由此可见,治理网络谣言并不是压制言论自由,也绝非要扼杀批评的声音。

      正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自由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每一个公民,不仅要懂得自己有自由,还要明确别人有着和自己一样的自由。惟其如此,我们的自由才能“交相利”而非“交相害”,言论自由才能真正增进公民福祉、推动社会进步。

      【经典范文2】

      “日更”枪击悲剧 可哀的美式“自由”

      “美国芝加哥上周末发生多起枪击事件致9人死亡60多人受伤”“美国田纳西州发生枪击事件致4人死亡”“美国印第安纳州发生两起枪击事件致2死1伤”……这是近日有关美国各地枪击案的新闻标题。

      对美国近乎“日更”的枪击案悲剧,想必很多人不陌生,甚至可能因见得太多有些麻木。然而这不光是冰冷的数字,其背后是一个个生命的离去,一个个家庭的破碎。


展开全文阅读
      在美国,拥枪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个人自由权利之一。赋予公民持枪权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于1791年通过。200多年过去了,枪支暴力在美国愈演愈烈。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可能会超越2020年,成为美国20年来枪支暴力犯罪最严重的一年。

      枪案频发严重威胁美国民众生命安全。据统计,自1972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天有80多人因枪击毙命,其中12人为儿童。在美国,青少年可以持枪上学,为防止青少年滥用枪支,解决之道是武装教师。在解释人们购枪动机时,马里兰大学政治学家莉莉安娜梅森说:“人们的信任感崩塌了,人们对共处的现实绝望了。”

      枪案频发揭开美国社会问题新旧伤疤。近年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社会分裂严重,一些被边缘化的群体心理失落走向极端并最终诉诸暴力。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种族冲突加剧,诸多枪击案都有明显的种族主义倾向。与此同时,疫情带来的经济低迷和生存压力也直接造成暴力犯罪激增。拥枪自由助长了社会暴力,暴力又助推了枪支生产和销售。今年第一季度,美国枪支销量同比增长18%。据估计,美国全社会保有枪支早已超过4亿支。洛杉矶市议员哈里斯道森说:“美国人正与自己人进行军备竞赛。”

      枪案频发凸显美国政治治理无力。枪患猛于虎,美国国内反对拥枪的声音此起彼伏,然而多年来美国在控枪问题上依然原地打转。美国枪支制造、买卖和使用已形成庞大产业链,涉及庞大利益,代表这些利益的十余个组织早已渗透到美国政治生活方方面面。拥有数百万会员的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利用其游说组织影响大选、地方选举以及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要想在控枪上有实质动作难如上青天。面对频发的枪击案,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瑟姆质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放下武器……我们的政治、陈词滥调、相互指责、束手无策、惊慌失措只会带来更多愤怒和失望,更多类似场景一次又一次重演。”

      拥枪自由令人绝望。美国控枪组织“母亲要求行动”创始人香农瓦茨在社交媒体上评论:“这不是自由。没有一个国家能对此容忍。”然而,此类声音多年来如同微雨入湖,激不起一丝波澜。在美国,枪患早已“病”入膏肓,成为无解的“伪命题”,美式“自由”带来的是无尽悲哀。

      【文章速成模板2】

      【开头段】

      拥枪自由令人绝望。美国控枪组织“母亲要求行动”创始人香农瓦茨在社交媒体上评论:“这不是自由。没有一个国家能对此容忍。”然而,此类声音多年来如同微雨入湖,激不起一丝波澜。在美国,枪患早已“病”入膏肓,成为无解的“伪命题”,美式“自由”带来的是无尽悲哀。

      对美国近乎“日更”的枪击案悲剧,想必很多人不陌生,甚至可能因见得太多有些麻木。然而这不光是冰冷的数字,其背后是一个个生命的离去,一个个家庭的破碎。

      【话题分解】

      (1)在美国,拥枪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个人自由权利之一。

      (2)枪案频发严重威胁美国民众生命安全。

      (3)枪案频发揭开美国社会问题新旧伤疤。

      (4)枪案频发凸显美国政治治理无力。

      【结尾段】

      “美国芝加哥上周末发生多起枪击事件致9人死亡60多人受伤”“美国田纳西州发生枪击事件致4人死亡”“美国印第安纳州发生两起枪击事件致2死1伤”……这是近日有关美国各地枪击案的新闻标题。

      【经典范文3】

      后疫情时代:要自由,更要自律!

      8月19日上午,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第30场南京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从8月19日起,南京江宁区禄口街道降为低风险地区,至此南京全域为低风险地区。

      这场新闻发布会传递的信息令人兴奋、令人鼓舞,这也标志着南京地区将进入“后疫情时代”。

      人们将恢复从前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人间烟火气又将重新弥漫开来。当在特殊的时期、特定的地点、采取了一些特别的针对疫情严格管控措施取消后,社会将进入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对人们来说,实际上面临着一场新的赶考,那就是如何做好自律。

      什么是自律?自律就是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内在化。通俗地讲,就是自己管住自己,自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律有一个前提条件,也就是你必须是个自由人,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因为自律是自己管住自己,首先必须是自己能够支配自己。如果自己的行为是被外部力量管控着的,那就不是自律,而是他律,是服从。

      当然,也有人担心,一旦取消了针对疫情的严格管控措施后,有些缺乏自律意识的人可能会任性妄为,这种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8月17日,紫牛新闻平台上的“牛刀斩谣”栏目就说了这么一件事,最近在司机的微信朋友圈里传了一条谣言,说是“交警大队内部明确,最近一段时间不查酒驾,担心吹气传染病毒。”于是,有的司机就冒险酒驾,结果被交警抓住了。其实,交管部门采取了“酒精检测棒”和“酒精检测仪”两种非接触方式的设备,并且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仍然严格查酒驾行为。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喜欢接受他喜欢的信息。这条“牛刀斩谣”也反映出了某些人即使在疫情严格管控下,仍然不能做到自律,而是见缝插针地钻空子,结果自投罗网。

      现代社会经济越发达,人们就会越来越重视自由的价值。但是,人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受到时间、地点和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如果只放任自由,不严格自律,那么你追求的自由可能会伤害到别人的自由。

      进入“后疫情时代”,我们每个人应该通过个人的自律行为,创造出一个良好健康的社会生活空间,这个空间处于个人自由与社会强力管控之间。在这个空间里,即使有些事情没有受到强力的管控,但人们也知道不该去做。比如说,不去密闭的空间人多的地方聚集,不去外地一些仍处于疫情管控的地区旅游,保持日常戴口罩的良好习惯等等,这就是一个文明自律的社会环境。坚持做到了这一切,就能让我们疫情防控取得的胜利成果保持下去。

      战胜疫情后的自由自在生活是美好的,人人都向往。而在常态化的防控下,人们的自律行为更是一个成熟社会的标配。否则,疫情防控取得的阶段性重大成果也会得而复失。

      【经典范文4】

      盗用“新闻自由”之名的闹剧当休矣

      美国国务院网站当地时间7月10日挂出关于《苹果日报》的一纸荒唐声明。声明是以媒体自由联盟的名义发的,签署国家数目为21个,不及该组织成员总数的一半。声明所谓“强烈关切”的对象是煽动“黑暴”行为的标志性刊物,已于6月自行决定停刊。如今少数西方国家一些势力绝望地就此吆喝一声,算是给他们所支持的反中乱港分子作出了一个毫无价值的交待。有良知的人当能看出,该声明的实质就是置道德底线于不顾,混淆是非,偷换概念,盗用“新闻自由”之名与公道正义唱反调。


展开余文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毫无疑问,新闻自由不能是脱离道德规范的自由,不能让人类文明蒙羞。《苹果日报》是什么?是一家以“煽色腥”驰名的报纸。要知道,这种以煽动、色情、血腥为特征的“黄色新闻”报纸,即便在其发源地美国也已是早就被扔进历史垃圾堆的、为人所不齿的东西。美国公众不该忘记,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黄色新闻”泛滥时期的乱象是何等违背伦理天良——报纸上充斥着刺激人们感官的文章、画面,攻击名人,叫嚣战争,在“注意力经济”竞斗场上疯狂而贪婪地逐利。1901年,美国大搞“黄色新闻”的《纽约新闻报》公开煽动刺杀美国总统麦金莱,麦金莱于当年9月遇刺身亡,舆论普遍认为凶手就是受到了《纽约新闻报》所刊发言论的蛊惑。该报由此滑向销量大跌轨道,没过多久就告别了历史舞台。

      历史是一面镜子。选择美式“黄色新闻”路径的《苹果日报》以贩卖谎言为营生,最终走进死胡同,这是必然的结局。看看香港媒体近来列出的《苹果日报》100个谎言:出钱造假、合成“裸照”、行贿换资料、诽谤名人、煽动暴力……《苹果日报》创办26年来被判违法、定罪的案例不计其数,早就把这家媒体钉在耻辱柱上了。公道自在人心!《苹果日报》关门不是政府的命令,而是市场的选择,说明了香港大多数民众的心愿。

      文明社会的任何一种自由和权利,都不能是无限制的肆意妄为,而应是由体现公众意志的法律所规范、所保障的。就连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这位以其《论自由》影响了西方很多国家自由派政党的学者也承认,应当用权力干预违反文明人意志的行为,以防止伤害他人。100多年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霍姆斯大法官曾在一项判决中提出,言论自由“不会保护在剧场里错误地大呼失火并因此引起恐慌的人”。

      新闻自由,同煽动罪行有严格的法治边界。媒体自由联盟的成员国应该自问:本国法律能够容得新闻媒体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秩序、泄露国家机密、煽动宗教和民族对立吗?当然不能。很多国家对新闻自由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比如法国的《新闻自由法》,详列了事后处罚的诸多规定,对媒体的教唆、诽谤、妨害公共秩序行为予以追惩。同样道理,两年前反中乱港分子在香港假借所谓“言论自由”之名鼓吹“违法达义”,煽动青年学生参与违法暴力,理所当然是法治所不能放任的。

      应当看到,自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以来,香港社会由乱转治,更有利于开展正常的新闻报道工作。世界瞩目香港,必然需要把握香港由治及兴的不可逆转的大势。一年多来,美英两国多家媒体纷纷增派驻港外籍员工,在港外媒记者人数呈大幅上升之势。对于西方媒体如是自主而自由进行的布局,签署媒体自由联盟所谓声明的那些人该如何解读呢?

      少数西方国家一些人在《苹果日报》问题上兜兜转转地做了一些文章,制造了一些假相,但都不过是盗用“新闻自由”之名助纣为虐、指鹿为马的闹剧而已。闹剧当休矣!事实面前,假相终将被戳穿,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铁律。

      【经典范文5】

      不能以“自由”为名跌破人性底线

      “中国人很风趣、活泼、友好,疫情当下,他们没有变。”“我看到城市的坚持,人民的坚定、镇定、有序……一切都是为了战胜疫情。”这些充满善意的话语出自在上海生活3年的西班牙女作家洛拉贝卡里亚。西班牙《国家报》近日刊发其题为《坚持》的文章,为国际舆论场增添了一股声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暖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一些媒体在报道当前这场人类共同面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不顾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要及民间正义之士发出的不要污名化、反对搞歧视的呼声,固守傲慢与偏见,不断暴露无知及恶意,制造出不得人心的逆流。

      不讲道义,必遭唾弃。美国《华尔街日报》悍然刊登一篇充满种族偏见的文章,订阅用户立即猛烈抨击和抵制。已有超过10万人在白宫请愿网站签名,要求该报向华人社区道歉,修改标题或撤掉文章。德国《明镜》周刊在封面上称新型冠状病毒为“中国制造”,德国网民纷纷表示“感到羞耻”。法国《皮卡尔信使报》以“黄色警报”描述疫情,法国《费加罗报》批评指出,这是“以幽默为幌子公开嘲笑亚洲人的种族歧视之举”。丹麦《日德兰邮报》刊登侮辱中国国旗的漫画,丹麦欧登塞市议员简杰基得犀利指出,媒体应为此承担责任并道歉,这不是言论自由的问题,而是关乎人性的问题。美国《纽约时报》妄断“疫情很可能会发展为一场世界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随即严正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目前未构成‘大流行’”,以权威判断予以驳斥。

      媒体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公众了解新闻事件真相的主要渠道。美国《时代》周刊近日对比2020年新冠肺炎相关报道与2018年埃博拉相关报道,发现媒体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高强度报道异乎寻常。在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新闻与媒体研究学院教授史蒂文米勒看来,“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比对埃博拉的报道更加耸人听闻”。

      人们需要警惕的是,西方一些媒体推出夸大恐惧、煽动种族歧视的报道近乎当下的一种“惯常”。究其原因,西方一些媒体人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抱着“文明优越”的臆想,满脑子“零和博弈”。

      无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成效和贡献,以种族主义歧视污名化中国,以煽动恐慌阻碍国际社会共同抗击疫情的努力,丧失起码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道义何在?面对在疫情袭击下不幸离世的生命,面对仍在为捍卫生命而与病毒搏斗的全球正义之士,抛出那些冷漠、丑陋的报道,人性何在?《华尔街日报》那篇文章已是臭名昭著,文中提出“21世纪一直是‘黑天鹅’时代”的观点,但却并没有理解“黑天鹅之父”塔勒布的良苦用心。塔勒布在《非对称风险》中的核心观点是,“风险共担,应对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这恰是一种极有现实针对意义的警示。

      值得强调的是,在人类遭遇病毒袭击这样的不确定性冲击之时,一些媒体不能以所谓“自由”为名跌破人性底线。西方那些媒体人应当自问,肆意丢掉应担的道义和责任,媒体存在的意义何在?

      【段落速成模板】

      【模板1】

      近年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社会分裂严重,一些被边缘化的群体心理失落走向极端并最终诉诸暴力。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种族冲突加剧,诸多枪击案都有明显的种族主义倾向。与此同时,疫情带来的经济低迷和生存压力也直接造成暴力犯罪激增。拥枪自由助长了社会暴力,暴力又助推了枪支生产和销售。

      【模板2】

      美国枪支制造、买卖和使用已形成庞大产业链,涉及庞大利益,代表这些利益的十余个组织早已渗透到美国政治生活方方面面。拥有数百万会员的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利用其游说组织影响大选、地方选举以及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要想在控枪上有实质动作难如上青天。

      【模板3】

      8月17日,紫牛新闻平台上的“牛刀斩谣”栏目就说了这么一件事,最近在司机的微信朋友圈里传了一条谣言,说是“交警大队内部明确,最近一段时间不查酒驾,担心吹气传染病毒。”于是,有的司机就冒险酒驾,结果被交警抓住了。其实,交管部门采取了“酒精检测棒”和“酒精检测仪”两种非接触方式的设备,并且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仍然严格查酒驾行为。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喜欢接受他喜欢的信息。这条“牛刀斩谣”也反映出了某些人即使在疫情严格管控下,仍然不能做到自律,而是见缝插针地钻空子,结果自投罗网。

      【模板4】

      战胜疫情后的自由自在生活是美好的,人人都向往。而在常态化的防控下,人们的自律行为更是一个成熟社会的标配。

      【模板5】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黄色新闻”泛滥时期的乱象是何等违背伦理天良——报纸上充斥着刺激人们感官的文章、画面,攻击名人,叫嚣战争,在“注意力经济”竞斗场上疯狂而贪婪地逐利。1901年,美国大搞“黄色新闻”的《纽约新闻报》公开煽动刺杀美国总统麦金莱,麦金莱于当年9月遇刺身亡,舆论普遍认为凶手就是受到了《纽约新闻报》所刊发言论的蛊惑。该报由此滑向销量大跌轨道,没过多久就告别了历史舞台。

      【模板6】

      看看香港媒体近来列出的《苹果日报》100个谎言:出钱造假、合成“裸照”、行贿换资料、诽谤名人、煽动暴力……《苹果日报》创办26年来被判违法、定罪的案例不计其数,早就把这家媒体钉在耻辱柱上了。公道自在人心!《苹果日报》关门不是政府的命令,而是市场的选择,说明了香港大多数民众的心愿。

      【模板7】

      美国《华尔街日报》悍然刊登一篇充满种族偏见的文章,订阅用户立即猛烈抨击和抵制。已有超过10万人在白宫请愿网站签名,要求该报向华人社区道歉,修改标题或撤掉文章。德国《明镜》周刊在封面上称新型冠状病毒为“中国制造”,德国网民纷纷表示“感到羞耻”。法国《皮卡尔信使报》以“黄色警报”描述疫情,法国《费加罗报》批评指出,这是“以幽默为幌子公开嘲笑亚洲人的种族歧视之举”。丹麦《日德兰邮报》刊登侮辱中国国旗的漫画,丹麦欧登塞市议员简杰基得犀利指出,媒体应为此承担责任并道歉,这不是言论自由的问题,而是关乎人性的问题。美国《纽约时报》妄断“疫情很可能会发展为一场世界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随即严正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目前未构成‘大流行’”,以权威判断予以驳斥。

      【模板8】

      人们需要警惕的是,西方一些媒体推出夸大恐惧、煽动种族歧视的报道近乎当下的一种“惯常”。究其原因,西方一些媒体人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抱着“文明优越”的臆想,满脑子“零和博弈”。

      【模板9】


展开余文
      无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成效和贡献,以种族主义歧视污名化中国,以煽动恐慌阻碍国际社会共同抗击疫情的努力,丧失起码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道义何在?面对在疫情袭击下不幸离世的生命,面对仍在为捍卫生命而与病毒搏斗的全球正义之士,抛出那些冷漠、丑陋的报道,人性何在?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我国采取史上最严的防疫措施,如封城、停学停工、建立方舱医院、全民限制外出、外出须戴口罩等,这些措施曾被西方国家和媒体污蔑为侵犯自由、侵犯人权。但中国很快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生产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材料二:在崇尚自由的论调下,西方某些国家的人们不顾疫情蔓延,拒绝外出时佩戴口罩,甚至爆发游行示威,高喊“还我自由”;有人甚至宣称佩戴口罩会“冒犯上帝”。如今西方疫情还看不到好转的迹象,以美国为例,截止到10月13日03时41分,确诊病例达802万例,死亡病例达21万例。

      读了这两则材料,你对“自由”“约束”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学校举办主题为“自由与约束”的征文活动,请你写一篇文章参与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审题】

      要注意两则材料的中心,第一则材料说的是我国的疫情防控措施看似限制人们的自由,约束人们的行为,但是我们以小的牺牲,换来了阶段性的胜利成果。第二则材料说的是西方某些国家的疫情防控情况,其民众看似仍然保持着自由,但是疫情的蔓延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二者对比,我们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国家与个人、长远与短期、自由与约束等等,都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衡量。同时应该注意到题目的限制性要求。一是要围绕主题来写,不能天马行空、乱说一气;二是要注意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观点不能偏激,而且要能分清主次,符合逻辑;三是要联系材料,不能架空材料凭空分析,要有的放矢。

      【参考立意】

      (1)真正的“自由”; 

      (2)在“约束”的框架下“自由”地跳舞;

      (3)“约束”自我是为了多数人的“自由”。 

侯晓旭

标签: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备战2022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备战2022年高考作文依法治国篇:情法并举、蜂蝶齐飞之情与法
下一篇:2022高考一轮复习: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老子》四章复习课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