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144 2022-03-27
标签:
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考点解读
1.概念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手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2.特点
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是纪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优秀的传记作品往往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①真实性,传记的真实首先是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以真取信,以真感人;②艺术性文学性,传记文学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人物塑造力求个性化、形象化。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所以它要求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常用白描等手法刻画人物;③概括性典型性,由于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现人物一生完整的经历、事迹,往往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小见大,来表现人物性格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因而传记一般要求选材精当、高度概括;④通俗性,形式表达,简明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语言风格多样化,有时简明、平实、朴素,有时生动活泼、文雅诙谐,富于文学色彩。⑤时代性,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体现时代精神与风貌。
3.分类 按叙述人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按表达方式,有边叙边议的评传(适合考试);按篇幅,有大传和小传(亦适合考试)
考查方式
1.把传记当作一般的阅读材料。考查重要词语、句子和内容的理解,作品风格的分析,人物形象的评价,感情的体验和感悟等;
2.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如真实性、真实性与文学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二是运用传记知识分析作品,如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思维拓展
人物传记的四步三遍阅读解题法
第一步:仔细审题,形成问题意识
充分了解题意要点,全面把握要回答的问题,形成问题链,带着问题阅读文本。
第二步:整体把握,梳理文本内容
以中速阅读文本,理清传主的经历、事迹,文本的详略和表现手法,思路的特点,以及作者的议论评价。
第三步:再读文本,圈点勾画筛选
带着要回答的问题回读文本,确定信息区域,标画相关事件、细节、关键词句,并梳理出要点间的条理。
第四步:紧扣文本,精确组织答案
将问题与文本结合起来,从问题出发观照文本,深入思考文本内容、传主品质、文本主旨,将前几步的思考结果组织起来,问什么答什么,做到表达清晰而有层次、有深度。
考点一 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高考对于“筛选并整合传记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考查形式:
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2.结合全文,概括×××的主要原因。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概括。
4.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5.通过×××事件,反映了×××怎样的性格?
6.从文中可以看出×××是一个怎样的人?
7.×××段写出了×××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谢希德的诚与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着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展开全文阅读
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
1.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谢希德选择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既有内因也有外因。考生作答时,可立足第二段,根据一些关键句(如“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等)概括原因。
答案 ①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钢材腐蚀的问题,节约能源,对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②作为科学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转入科研新领域;③作为学术前辈,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开拓科研新领域。
2.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可先通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找出答题区域(第二段和最后一段)。然后从中寻找关键句(如第二段中的“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最后一段中的“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等),对其进行归纳概括。最后分点作答。
答案 ①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注重积累,追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
3.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看似探究实则仍为信息筛选与整合归纳的题目。本文对传主谢希德的事迹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记叙,而对于她的“诚”,也写了很多方面,如对祖国忠诚,新中国成立后回国,为国家转入新领域;对事业热诚,担任校长时坐校车,带领团队勇闯难关;对亲人至诚,尽心照顾患病丈夫。考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谈自己的理解,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
答案 方面一:对祖国无限忠诚。①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②为国家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转入科研新领域。
方面二:对事业充满热诚。①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②作为大学校长,谦虚做人,认真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
方面三:对亲人至爱至诚。①不为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②不顾自己工作繁忙,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方法总结 1.揣摩题干,有备而读。研读题干,认真审题,看清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形成明确而强烈“问题意识”,让问题作为阅读文本有力指示。 2.理清脉络,整体把握 第一遍速读文本: 第一步,弄清作品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传主的生活经历是如何贯穿起来的,把握文本的结构思路; 第二步,整体领会文本内容,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弄清文段写了传记主人公哪些事,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品质特点; 第三步,区分出作者评论的成分,弄清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是什么。 3.细读文本,圈点勾画 第二遍精读文本:带着问题,有意识地细读全文,注意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与细节,勾画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区域,尤其注意叙述以外的其他议论性、阐发性等内容。 强调两点: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信息区域。 4.深思熟虑,精确表达 将问题与文本紧密衔接起来,对文本内容作深入思考,对传记人物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以及作者所持的态度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对试题具体问题思考分析时,坚持“整体原则”“语境原则”和“知世论人、知人论事、事中见人”原则,问什么,答什么。 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鉴赏传记的艺术技巧
命题分析
人物传记属于记叙文的范畴,介绍、描写人物,刻画人物形象是其核心,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在传记文体中都有体现。但传记文体对艺术技巧的考查又有其特殊性,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1)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2)文中用了什么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章在某方面有突出特色,请简要分析。
以上三种提问方式皆不告诉具体的特色,要求考生作出判断,而如“文章最大的特色是××××”这样的提问方式则是直接告诉考生文本的特色。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①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
②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抗战胜利一年后,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
③在英国期间,侯仁之逐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他意识到,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949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学科逐步建立起来,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
④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刻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设的“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
⑤1958年以后,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多次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
⑥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中考察统万城。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
展开余文
⑦在这次考察中,侯仁之还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说法:榆林三迁,即榆林因流沙侵袭而被迫三次南迁。侯仁之证实,榆林不仅没有三迁,反而在原址五次扩展。古城榆林终于明晰了自己的“身世”。
⑧在学术生涯中,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承德、临淄、邯郸、芜湖、敦煌……在侯仁之的慧眼下,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他对许多城市做了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侯仁之曾说:“我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
⑨侯仁之在北京定居60年,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侯仁之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楼东移了100米。“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
⑩当然,与他的研究相比,这些事还只能算作“信手为之”。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他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可能无法充分解读北京的厚重和韵味。
(摘编自高毅哲《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该类试题,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本文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侯仁之学习历史的原因,为后文介绍侯仁之的学术研究和成就作了铺垫;侯仁之学习历史,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强烈关注;这样写还体现了传记的重要特征,即真实性,使得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
答案 ①交代侯仁之选择历史专业的原因;②写出了侯仁之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③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④为下文介绍侯仁之的学术研究及成就作铺垫。
思维建模
(1)分析语言特色主要是指人物传记本身所使用语言的特点与风格,不能跟其中的人物语言混为一谈。一般包括对语言特点(如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或高度概括等)的分析以及对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的把握。
(2)分析文本基本特征,首先要抓住传记的两个最主要的特点——真实性和文学性。其次要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的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风趣,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则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3)下面是传记中三种重要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分析时可作参考。
表现
手法 表达效果
引用 ①印证作者的观点;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③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凸显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④丰富文章内容;⑤照应标题、对比衬托、总结上文深化主旨。
细节
描写 ①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传主的精神品质,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个性特征;②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和感染力。
侧面描写 对比衬托中突出传主的形象、个性、成就等。
环境
描写 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强事件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③揭示寄托传主的思想感情;④侧面反映传主的性格或品质
巩固练习
梁宗岱①先生
温源宁
①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那种高兴劲儿有时候把你吓一大跳。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我敢说,他还是过那种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他会特别重视仅有的那一丁点儿阳光,因而完全忘掉美景背后的一大堆影子和黑暗。宗岱热爱人生,热爱得要命。对于他,活着就是上了天堂。他一息尚存,便心满意足。他笑着过生活。我们许多人,因为对生活有求而不得,也只好笑一笑,宗岱呢,因为对生活无所求,所以笑得最好。
②这种高高兴兴的性情,在他的脸上不是表现为一团笑纹的微笑,就是表现为欢快地扬眉张口,似乎急于把人生献给他的一切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再用咂得乱响的双唇像回声一样说着全能的上帝所说的话:“看哪,这很好!”他那轮廓鲜明的相貌和锐利的眼睛,透露出来高超的智慧,它渴望着对心灵作深入的探险。
③宗岱有运动员的体格。中等身材,稍有些瘦,哪一天他都可以当个马拉松健将。实际上,他是个出色的善于跑路的人。他洋洋得意说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他也爱游泳,在这方面,他认为他的勇敢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限度,我不大相信,不过,我敢说,必然可以超过一点儿。此外,为了保健,他操练孙唐②的锻炼功法等等下了苦功夫。
④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着: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也完全照样。辩论的缘由呢,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要是不跟宗岱谈话,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么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车烧起来。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
⑤对文学,宗岱最有兴趣。他崇拜的是陶渊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亚、拉辛和巴斯加。他们的着作,他读起来永远放不下。法雷芮的诗,他极喜欢,但我们若听他朗读,却往往无法注意诗句的美妙,而全被他朗读的架势吸引了——令人很容易幻想着自己正在听一个宗教狂的狂热宣传。
⑥旁人看来,宗岱的翻译简直是件苦差,纸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个一个地计较,死盯着不放,不独一字字地译,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他这样难为自己几近傻气,但他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着,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
⑦法雷芮的格言“要行动,不要信念”,是宗岱衷心信服的。但宗岱的人生哲学还不止于此。实际上,他并不相信上帝、天路历程和永生。无疑,他就是相信自己,相信人生可恋,文学可喜,女人可爱。如果有人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他应该看看宗岱,便可有所领会。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他应该看看宗岱那双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湿润的双唇的热情颤动,便可唤醒自己对世界应有的兴趣。我整个一辈子也没见过宗岱那样的人,那么朝气蓬蓬,生气勃勃,对这个荣华世界那么充满激情。他活多少年,我一定相信多少年,相信激情、诗情和人生是美妙的东西——不,应该说是人回老家以前所能得到的最美妙的东西。
(选自《一知半解及其他》,南星译,有删改)
注: ①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诗人、翻译家。②孙唐:德国体育家。
1.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方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的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时,先答出画线的语句分别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然后再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夸张。突出了梁宗岱先生走路速度之快。
(2)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梁宗岱先生在辩论时全身心投入的样子。
◎借题发挥:解答此类题首先需确认所用的修辞方法, 其次,要对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有一定了解,明确答题方向;第三,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2.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C。答题时,注意结合④⑤⑥三段文字,围绕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行为来分析他的性格特点:第④段主要讲他喜好辩论,辩论起来就全身心投入;第⑤段写他热爱文学,几乎达到狂热的程度;第⑥段则写他翻译时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答题时再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出要点。
答案:①有激情(热情)。②执着(求真、好胜)。③直率(真挚)。④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借题发挥:解答此类题型,首先,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细节描写); 其次,要注意抓住文中作者或其他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3.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并对其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F。解答时,应作如下思考:第一步,先读懂语句,把握住文句的意思。这里主要讲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梁宗岱总是活得有滋有味;二是梁宗岱从来不灰心失望,对世界充满兴趣。第二步,结合全文进行分析概括。
答案:①梁宗岱活得有滋有味。他爱锻炼,爱辩论,爱文学,兴趣广泛,热爱人生,生活充满激情,这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从而给人以感染和启发。②梁宗岱从不灰心失望,对生活充满希望,他每天都表现得高高兴兴,总能在生活中看到光明和希望,无忧无虑,乐观自信,从而给人以感染和启发。
◎借题发挥: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回到原文,找到特定的语句,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含意,然后结合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概括。
侯晓旭
标签:
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22年高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情节题考点总结
下一篇: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知识点讲解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