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课堂实录
阅读:206  2022-09-11
标签:课堂实录 高一课堂实录 统编版高一课堂实录
《念奴娇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教学实录(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师:苏东坡和辛弃疾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的风格既有同又存异,都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词,走进两位杰出的词人,感受他们的魅力。昨天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作业,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两位词人的基本情况。

      任务一:说一说。分享资料,介绍你所了解的苏轼、辛弃疾。

      (生分享)

      生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世人称其为“苏东坡”,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生2:苏轼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还喜欢画画。

      生3:苏轼还是个美食家,今天就有“东坡肉”“东坡肘子”这道名菜。

      生4:苏轼现存诗约四千首,诗的内容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是豪放派代表人物。他的诗歌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这一点很像李白。

      生5:我搜集他的一首小诗《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被贬黄州所写,黄州是他一生当中重要时期,也是他作品很有成就的时期。

      师:同学们分享很全面,让我们看见一个全面的苏轼,也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位大文豪的喜爱。老师在这里推荐两段材料。

      材料一: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序言》

      材料二: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的光线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 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生6:大家都说了苏轼,下面我来说说辛弃疾。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自号稼轩,山东人,与同是山东人的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时势造英雄,辛弃疾是在沦陷区百姓饥啼呼号的民族义愤的情绪中长大的,他的独立意志与民族自尊与日俱增。1161年当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时,年仅21岁的辛弃疾便在山东率两千余众起义抗金,而后加入农民领袖耿京部,任其“掌书记”,年轻的时候便立志报国。

      生7:青年的辛弃疾就智勇双全,胆识过人,有不凡的军事才干。史书上记载他还是“有干才、有作为的地方官”。然而南宋君臣羸弱,妥协求和、偏安享乐思潮,弥漫上下,统治朝政。他虽有飞将军李广之勇,萧何、诸葛亮之谋,胸怀复国强民之志,但不为当朝所识,不为当朝所用,两次被罢归达20年之久。他把词作为抒发壮怀和寄托悲愤的号角和武器,报国之心,恢复之志,始终未减。这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也有体现。

      师:也给大家推荐两个名人对辛弃疾的评价。

      材料一:辛弃疾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

      ---毛泽东

      材料二:辛氏乃是一个能以英雄豪杰手段写词而却表现了词之曲折含蕴之特美的一位杰出的词人。    

      ---叶嘉莹

      一生举手。

      生8:我要补充一下。我觉得辛弃疾的词是他生命意识的自然流淌。他本想做驰骋沙场的将军,却无意做了一个伟大的词人,但当世事与命运叠加的时候,他将民族的命运,民众的呼声,以及自己全部生命理想都融人他壮美的词篇中。67岁死于贫病交加之中,留下620多首脍炙人口的词。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动情,可以看出来他很喜欢辛弃疾。其它同学也不妨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同为千古名家,你更喜欢苏轼还是辛弃疾?

      任务二:想一想。结合作品,想想你更喜欢哪位词人,理由是什么。

      师:在说出理由之前,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两首词,注意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自己感情。同座位为一组,互相读给对方听。

      学生同桌间开始互读。(教师观察学生诵读情况)



展开全文阅读      师:通过诵读,大家又增加了对两位词人的了解。现在我想听听同学们的理解和感受。

      生1:辛弃疾的词更多的是表达家国情怀,我觉得他非常像“诗圣”杜甫,我喜欢他,也崇拜他。

      师:心中有家国,心中有大爱的人。

      生2:我也喜欢辛弃疾,他的词有一种慷慨激昂之感,感觉很有力量和气势。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力量和气势的?能不能给我们读一下。

      生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如同亲临战场,威风凛凛又杀敌腾腾,凸显他的词豪迈的特点,不愧是豪放词的代表。

      生3:辛弃疾特别爱用典故,但我觉得他用的典故不是“掉书袋”,很贴合实际情况,也很好理解,现在也成为人们引用的名句。

      师:说得好。用典是辛弃疾词很大的特点。现在把书翻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齐读这首词并画出相关句子,找出用了几个典故?(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引发联想,找出典故)

      师:几位同学都说到了喜欢辛弃疾,喜欢苏轼的同学在哪里。

      几个学生迅速举手示意。

      生4:我是苏轼的“粉丝”。我特别喜欢他的性格,在逆境中他也很很好掌控自己的心情,骨子里透露出自由洒脱,乐观豁达的气度。

      师:那你一定读过他的词,给我们推荐几首。

      生4:初中学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大叶声》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就特别喜欢。

      师:相信你今天学完《念奴娇赤壁怀古》会更喜欢他。

      生4:学不学我都很喜欢他,对苏轼的爱不变。(师生笑)

      生5:我和他一样,都很喜欢苏轼。我还读了这册书第七单元中的《赤壁赋》,同是他被贬黄州时期的作品,老师在补充资料中也做了说明。我觉得作为历经宦海浮沉的诗人,他能在人生最低谷的时期,唱响对生命最通透的强音,给后世在逆境中的人们以生命的启迪和智慧。

      全班学生鼓掌。

      师:同为豪放词人,我们各有所爱;同为怀古词,又有哪些异同呢。

      任务三:比一比。同为怀古词的名篇,试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异同。

      师:我们把两首怀古词进行比较,重点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同学看题目,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是地名,从赤壁就能看出来囊括了景色。所以是写赤壁之景。怀古是抒情。词从章法上,上片是写景,下片是抒情。男生读上片。

      那我们就来看,上片写了哪些意象?

      生齐:大江、故垒、乱石、惊涛、浪花。

      师:这些意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齐:壮阔壮美、磅礴有力量。

      师:词人在写这些景时,用了一系列动词,哪些词用的好,请圈点出来,自己做批注。

      生1:“乱石穿空”的“穿”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

      师:我觉得她少了一步具体的解释。要把它代入进去,怎么用的好了?哪位同学来帮她完善,结合诗句具体说一说。

      生2:乱石穿到天空,给人一种高耸巍峨的壮阔壮美。

      师:在炼字的过程中,当你说哪个字好的时候,可以先解释这个字,并把这个字代入到诗句当中去赏析,就更能品出诗句的味道。哪位同学愿意试一试?

      学生思考

      生3:“乱石穿空”的“穿”本意是开凿,穿孔的意思 ,引申为“戳”,“刺”的意思 。所以,乱石穿空就是乱石戳向(刺向)天空。读这几个字,我眼前呈现的是乱石耸入天空。仿佛要刺破天空的壮美景象,画面动感有力量。结合后面“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拍”“卷”,把长江壮阔壮美及气势磅礴之感写了出来。

      学生鼓掌

      师: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尝试炼字炼意,体会诗歌的韵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自行再找两三处诗句进行练习,比如着重体会动词、形容词、叠韵词等用词的高妙。

      师: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中间衔接非常自然,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哪一句?

      生齐: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师:如画的江山就是上片描述的景。一时多少豪杰呢?这么多豪杰,苏轼为什么单写了周瑜?

      生齐:和周瑜进行对比。

      师:对比了哪些内容?

      (生沉默不说话)

      (老师引导)师:此时的苏轼是怎样的状况?从诗句中找。

      (生沉默不说话)

      (老师引导)师:诗歌中有没有描写苏轼状态的句子?

      生齐:“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师:周瑜是怎样的状态?

      生齐:“雄姿英发”。

      生4:周瑜此时24岁,苏轼已经47岁了。

      师:诗中的人物,还提到了谁?

      生齐:小乔。

      师:为什么提到小乔?

      生5:是为了突出周瑜年轻有为,家庭美满;此时苏轼被贬,生活可想而知。

      师:他写周瑜作战的时候是怎么写的?

      生齐: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师:很儒雅。我们一起来完善课件上的表格,主要从年龄、婚姻、外貌、职位、际遇等方面对比。(学生完善表格,分享结果)

      师:被贬黄州的苏轼到了这个地方,想起了那些英雄人物,将自己和英雄人物进行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年轻有为、意气奋发的周瑜更能突显自己此时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郁闷落寞,感情自然生发,这就是怀古诗,通过古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怀古伤今。

      师:这首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你觉得它的豪放体现在哪里?

      生6:写的壮美壮阔之景。


展开余文
      生7:写豪放之人。

      生8:抒发旷达之情。

      师:哪一句在抒情?

      生齐: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师总结:周瑜年轻有为,生活幸福,功成名就,可是已经化为滔滔江水。人生如同一场梦,那我应该如何面对当下的不如意呢?就让我面对月白清风之夜去祭酒江月,他能在人生不如意当中跳出对人生的一种思考,能够走出来,所以这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豁达的苏轼。一个真正的乐天派,人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能勇敢地走出来,就是生命的精彩。所以被贬黄州又如何,三篇大作已经超越时空。绽放在我们面前。

      师:同是怀古词,辛弃疾是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生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师:又一首登高凭吊怀古伤今之作,它们有什么不同?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时代背景、诗作内容、寄托的情感,还有艺术手法上。这也是昨天我们布置的作业。

      生1:手法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骈散结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善于用典。

      生2:思想情感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的是自身的怀才不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更多的是无法保家卫国的壮志难酬。

      师:从两首怀古词当中,你有没有发现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怀古词,都是借古人之事,古人之情,抒发自己的感慨。

      师:还有相同的地方吗?

      生:都是豪放派代表之作。

      师:同为豪放词,你觉得哪一首词的感情更热烈,豪放意味更重?

      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苏轼和辛弃疾虽同属豪放词派,但二者风格不同,苏轼的词多心胸旷达,乐观积极,故曰“旷”,辛弃疾的词多表达自己的报国壮志却往往有一种壮志难酬的感慨,故曰“豪”。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之评价。                       

      政治家不幸却是词家之幸。苏轼和辛弃疾一个“儒臣”,一个“武将”;一个乐观旷达,一个慷慨激昂。两人有很多不同,也有着很多相似。他们一生都经常被贬,不受重用,政治十分生涯坎坷;在创作上也有着共同之处,两人拓宽了诗词的题材,风格也日趋多样化,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因为经历太多,他们的许多词都有表达岁月坎坷,人生几何的豁达,将生命的诗意融入诗歌。正所谓:“儒臣”与“武将”齐飞,旷达共慷慨一色。

      师: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采取了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在阅读理解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就是文学短评。这也是咱们的单元学习任务。

      任务四:写一写。学校文学社团要搞一次文化人物对联征集活动。

      本单元五位人物入选。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用一副对联(上下联各不少于7个字)写出你对他(或她)的了解或评价。

      所选人物:曹操、杜甫、苏轼、辛弃疾 、李清照

      学生开始撰写对联,限时5分钟。课堂上进行分享,没有完成的同学课后完成。

      师小结:对联的创作小练笔,可以看成是一个“浓缩版”的文学评论,课后同学们需要完成单元学习任务三,下周一交上来。说来也真是巧合,同学们不约而同选择了本课的三位词人来撰写对联,可见大家对宋词的喜爱。常说“诗言志,词传情”,盛唐诗人有多少挥之不尽的豁达,宋代词人就有多少诉之不竭的愁怨。宋词细腻、凝练、含蓄蕴藉。词人寥寥数字就能道出我们无法言传的情思,反复品味只觉满口余香,温柔缱绻。

      “一剪宋词,人间清欢”,就让我们在深秋的午后,打开宋词,去体味他的魅力吧。

      下课。  

侯晓旭

标签:课堂实录 高一课堂实录 统编版高一课堂实录 念奴娇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下一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群文组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