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 2025-09-10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学写诗歌》以青春激扬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一、教学目标
1. 鉴赏与理解:通过分析教材经典诗歌(如《沁园春·长沙》《红烛》)及深圳元素诗歌(《荔枝树:故乡的年轮》《簕杜鹃:攀过春天的火焰》等诗歌),掌握诗歌四要素(新颖意象、真挚情感、自然节奏、精炼语言)。
2. 创作实践:以四要素为指导,完成从模仿到创新的诗歌写作,表达对青春与家乡的双重感悟。
3. 文化传承:感受诗歌中的青春精神与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创作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诗歌四要素在鉴赏与创作中的具体应用,尤其是意象与情感的结合。
2. 难点:如何在精炼语言中自然融入节奏,避免生硬堆砌修辞;如何将地域符号转化为诗意表达。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青春诗韵——鉴赏与四要素解析
1. 导入:青春的诗意联想(5分钟)
◎活动:播放青春主题视频(校园场景+深圳地标混剪),提问:“如果用一种颜色、植物、声音代表你的青春,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目标:激活学生对青春与家乡的双重感知,为四要素分析铺垫情感基础。
2. 经典诗歌四要素深度解析(25分钟)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意象:“万山红遍”“鹰击长空”以动态自然意象象征革命青年的生命力。
◎情感:末句“到中流击水”通过具体场景传递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节奏:长短句交错(“看万山红遍”急促,“怅寥廓”凝练),模仿江河奔涌的节
奏。
◎语言:“粪土当年万户侯”用词大胆精准,语言凝练有力。
(2)《红烛》(闻一多)
◎意象:“红烛”象征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的理想主义者。
◎情感:“烧破世人的梦”以破坏性动词强化情感张力。
◎节奏:感叹词(“红烛啊!”)形成口语化节奏,模仿对话语气。
◎语言:“烧破”一词双关,既指物理燃烧,也喻指精神觉醒。
3. 学生作品共赏(15分钟)
案例1:《致青春》(学生:李可扬)(作品附1)
(1)请同学们朗读诗歌,谈谈此读了此诗后的感受,它好在哪里?
(2)老师总结四要素解析如下:
◎新颖意象:“课桌的木纹”将普通物件转化为时光容器,暗喻青春记忆的沉淀;“未寄出的信”替代传统“情书”,赋予情感传递以仪式感与遗憾美。
◎真挚情感:“墓志铭”通过夸张手法,将课桌刻痕升华为青春存在的证明;“擦去”一词双关,既指粉笔字被物理擦除,也喻指青春记忆的模糊与消逝。
◎自然节奏:短句(“玉兰开了又谢”)与长句(“落在值日生擦黑的黑板上”)交错,模仿时光快慢交替的流动感;“拆解成羊群”“数不清盐粒”等急促动词短语,形成奔跑般的节奏张力。
◎精炼语言:“拆解”替代“飘散”,赋予云朵以童话般的主动性;“胎记”替代“痕迹”,将课桌刻痕转化为生命成长的永恒印记,语言从具象走向哲学抽象。
(3)小结:此诗通过“课桌-玉兰-跑道”三重意象的交织,将青春的遗憾与希望凝固在具体场景中,既符合高中生对校园生活的细腻观察,又通过双关语与节奏把控,实现了从私人记忆到集体共鸣的升华。
4. 布置作业(5分钟)
任务:选择一首教材中的诗歌(如《致云雀》),用四要素表格分析其诗意表达,并准备课堂分享。
第二课时:青春笔触——四要素创作实践
1. 技巧点拨(20分钟)
四要素创作指南:
(1)意象:从自然(风、光)、生活(校服、操场)、情感(笑声、泪水)中提炼独特意象。
◎示例:“青春是操场边的老槐树,年轮里刻满我们奔跑的轨迹。”(用“老槐树”象征成长)
(2)情感:通过具体场景(如毕业典礼、运动会)传递情感,避免空泛抒情。
◎示例:“最后一次升旗仪式,国旗在风中舒展,像我们未说出口的告别。”(以“升旗”场景传递离别之情)
(3)节奏:长短句结合,模仿呼吸或心跳的节奏。
◎示例:“风/掀起衣角/像青春的旗帜/在招展。”(短句急促,长句舒展)
(4)语言:删减冗余词汇,用动词、比喻增强表现力。
◎示例:将“我们非常快乐地奔跑在操场上”改为“汗水浸透校服/笑声撞碎夕阳。”(用“撞碎”替代“快乐”)
2. 仿写练习(25分钟)
任务:以《沁园春·长沙》为范本,改写校园场景,要求融入四要素。
◎示例引导:
《沁园春·校园》
独立楼前,望操场尽处,热血沸腾。
看书声琅琅,笔尖飞舞;球影穿梭,汗水晶莹。
银杏金黄,枫叶火红,欲与骄阳比热情。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3. 自由创作(20分钟)
任务:以“我的青春关键词”为主题,创作一首短诗(4-8句),要求四要素齐全。
◎示例引导:
《风与少年》
操场边的老槐树,年轮刻满我们奔跑的轨迹,
风掀起衣角,像青春的旗帜在招展。
书包里藏着未完成的诗,
每一页都是向远方寄出的信。
4. 小组互评(10分钟)
标准:意象是否新颖?情感是否真挚?节奏是否自然?语言是否精炼?
◎活动:小组推荐佳作,并说明推荐理由(如“这首诗用‘老槐树’象征成长,情感
真挚”)。
第三课时:青春之声——以市树市花为媒,写深圳的诗
1. 导入:深圳的诗意符号(5分钟)
◎活动:展示荔枝树与簕杜鹃的实景照片,提问:“如果让你为深圳的青春写一首诗, 你会选择哪些意象?为什么?”
◎目标:激活学生对家乡符号的认知,为四要素创作铺垫地域文化基础。
2. 诗歌朗诵与四要素深度赏析(20分钟)
(1)《荔枝树:故乡的年轮》(学生:吴莹)(作品附2)
展开全文阅读
四要素解析:
◎意象:“铠甲般的树皮”强化深圳人的坚韧,“红玉”赋予果实文化价值。
◎情感:“整座城都听见——汁液在年轮里奔涌的声响”通过通感手法,将植物生理过程转化为城市发展的隐喻。
◎节奏:短句模拟树皮皲裂的瞬间,长句延展汁液奔涌的持续感。
◎语言:“裂开”强调动态过程,“托起”赋予枝桠承重感。
(2)《簕杜鹃:攀过春天的火焰》(学生:刘丽梅)(作品附3)
四要素解析:
◎意象:“刺也温柔”将防御性特征转化为包容特质,呼应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
精神。
◎情感:“绣出城市的姓氏”通过“簕”与“勒”(鹏城别称)的谐音,将自然景物与城市身份绑定。
◎节奏:首句“刺也温柔”的破折号停顿,模仿藤蔓攀爬的顿挫感。
◎语言:“三色火焰点燃四月”名词化处理让静态景物产生动态美感。
3. 四要素创作技巧点拨(15分钟)
地域题材四要素指南:
(1)意象:从城市符号(地标、市花市树、方言)中提炼双重隐喻。
◎示例:“地铁线是城市的血管,运载着早高峰的脉搏。”(用“血管”隐喻交通网络)
(2)情感:通过“小场景-大主题”结构,将个人体验升华为城市精神。
◎示例:“在华侨城湿地,白鹭掠过水面,翅尖沾着改革开放的倒影。”(以“白鹭”个体映射城市发展历程)
(3)节奏:长短句结合,模仿城市呼吸(如白天喧嚣,夜晚静谧)。
◎示例:“白天,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的锋芒;夜晚,霓虹在深南大道流淌成河。”
(4)语言:用动词替代形容词,用通感打破感官界限。
◎示例:“深圳湾的浪花,咀嚼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月光。”(“咀嚼”替代“拍打”)
4. 仿写与自由创作(25分钟)
◎任务1:仿写练习(10分钟)
◎要求:以《荔枝树:故乡的年轮》为范本,选择一个深圳元素(如地铁、春茧体育馆、梧桐山),用四要素改写。
◎示例引导:
《春茧体育馆:钢铁的浪花》
钢架编织成网的经纬,
坐满三万颗跳动的心脏。
篮球撞击地板的声响,
是青春在混凝土里发芽的回响。
◎任务2:自由创作(15分钟)
◎要求:以“我的深圳青春”为主题,创作一首短诗(4-8句),要求四要素齐全,并融入至少一个市花市树元素。
◎示例引导:
《簕杜鹃与我的十八岁》
藤蔓攀过教学楼的阳台,
用三色火焰点燃毕业季。
花瓣落在准考证上,
成为未来寄来的邮戳。
5. 小组互评与展示(15分钟)
◎标准:意象是否新颖且具有深圳特色?情感是否真挚?节奏是否自然?语言是否精炼?
◎活动:小组推荐佳作,用四要素表格分析(如《春茧体育馆》的意象选择),并说明推荐理由。
5. 朗读并欣赏ddeepseek创作的诗歌,回味诗歌创作的四要素
作品附4:《沁园春·高考》(deepseek所作)
◎活动:指导学生朗读并齐读诗歌,并再次体会诗歌创作的四要素。
◎教师总结:愿这首词传递对青春的回望与对考生的美好祝愿,祝所有学子落笔生花,
圆梦明天!
6.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总结:强调四要素在地域诗歌中的运用,如“意象要像荔枝树一样‘裂开’城市记忆,情感要像簕杜鹃一样‘绣出’文化身份”。
◎作业布置:修改课堂作品,撰写200字创作札记,记录四要素的应用细节与创作突破。
四、教学资源支持
1. 四要素分析表格:
诗歌名称 新颖意象 真挚情感 自然节奏 精炼语言
《沁园春
·长沙》 万山红遍、鹰击长空 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长短句交错 “粪土当年万户侯”
《荔枝树》 铠甲树皮、红玉 城市集体记忆 静-动节奏 “裂开”“托起”
学生作品 春茧钢架、邮戳 毕业与未来 急促-舒展 “点燃”“编织”
2. 多媒体素材:
青春主题视频(B站校园短片《我们的青春》+深圳地标混剪)。
意象插图模板(手绘风、水彩风格,供学生PPT制作参考)。
轻音乐背景(《天空之城》《深圳湾夜曲》)。
五、教学评价设计
过程性评价:课堂参与度、四要素分析分享、仿写练习质量。
终结性评价:自创诗歌(四要素融合度、创意性)、创作札记(反思深度)。
激励措施:设立“四要素全能奖”“最佳地域意象奖”,颁发电子证书并推荐至校刊。
六、板书设计
青春激扬——学写诗歌
一、鉴赏:四要素解码
教材经典→ 意象(动态自然)+ 情感(豪情)+ 节奏(长短交错)+ 语言(凝练)
深圳元素→ 意象(铠甲、火焰)+ 情感(文化认同)+ 节奏(顿挫-舒展)+ 语言(通感)
二、创作:四要素实践
青春→ 老槐树、风(具体场景)
深圳→ 地铁、簕杜鹃(地域符号)
三、展示:四要素升华
朗诵→ 情感传递
点评→ 要素达标度
此教案以“青春激扬”为核心,融合教材经典与深圳元素,通过四要素的层层解析与实践,引导学生从“写青春”走向“写青春中的城市”,实现诗歌写作与文化认同的双重提升。
作品附1:《致青春》(学生:李可扬)
课桌的木纹里藏着上届学长的指纹,
粉笔灰在晨光中跳起圆舞曲。
当我的刻痕与你的名字重叠,
整张桌子便成了青春的墓志铭——
而风从窗外经过时了,
会带走所有未寄出的信。
玉兰开了又谢,谢成一片雪,
落在值日生擦黑的黑板上。
我们用粉笔写下梦想,
却被值日生擦去——
那道模糊的痕迹,
是时光在课桌留下的胎记。
跑道在脚下无限延伸,
云朵在头顶拆解成羊群。
我们数着秒表上的数字,
却数不清汗水里的盐粒——
那些被风吹散的呐喊,
正从看台的缝隙里,
长出新的年轮。
作品附2:《荔枝树:故乡的年轮》(学生:吴莹)
铠甲般的树皮裂开岁月纹路,
枝桠托起千万颗红玉,
风穿过时,整座城都听见——
汁液在年轮里奔涌的声响,
像地铁钻破地层的呼吸,
像春茧体育馆的穹顶,
正将星光锻造成新的经纬。
而那些被台风削落的枝桠,
在泥土里长出更坚韧的根系,
如同这座城市,
每次跌倒都把伤口刻成勋章。
作品附3:《簕杜鹃:攀过春天的火焰》(学生:刘丽梅)
刺也温柔——
藤蔓攀过水泥墙的脊背,
用三色火焰点燃四月,
每片花瓣都是未写完的绸缎,
在风里绣出城市的姓氏:
勒,是春茧体育馆的穹顶下,
少年用滑板刻下的第一道弧线;
勒,是盐田港的集装箱里,
玫瑰从亚麻布中探出的绯红指尖。
而那些被台风折断的枝条,
正从伤口里抽出更柔软的触须,
如同这座城市,
每次拥抱都把尖锐化作春天。
作品附4:《沁园春·高考》(deepseek所作)
——致曾经的我们与今日的少年
岁月如歌,笔底风云,纸上烟霞。
忆少年心事,青灯伴卷;
诗囊剑气,梦逐天涯。
晨诵朝霞,暮研星斗,十载磨砻笔生花。
展开余文
曾记否?
看鲲鹏击水,浪遏飞槎。
今朝号角催发,
正年少、风华映赤纱。
喜考场挥翰,龙蛇走笔;
胸怀丘壑,气吐虹霞。
云路初征,蟾宫待折,且向青云试羽笳。
须晴日,
看金銮题字,再谱新骅。
注:
1. 上阕忆往昔:以“青灯伴卷”“诗囊剑气”勾勒备考时光,“鲲鹏击水”化用《庄
子》典故,喻指少年壮志。
2. 下阕祝今朝:“号角催发”“风华映赤纱”写考生意气风发,“龙蛇走笔”“蟾宫
待折”用典祝福临场从容、金榜题名。
3. 结句寄愿:“金銮题字”“再谱新骅”既承传统期许,亦含新时代青年勇闯征途之
意,呼应“曾经的我们”与“今日的少年”的精神传承。
作品附5:2022年高考满分作文《选择》(四川师大附中的毛敏同学)
如果我是一片云,
我会放弃高高在上,
我选择化作一滴滴小雨飘落人间。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些郁郁葱葱的生命,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支河流,
我会放弃奔流到海,
我选择化为甘泉流入麦田。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听听农民伯伯喜悦的笑声,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株灵芝,
我会放弃长命百岁,
我选择化为一滴滴药汤灌入人口中。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位康复病人的笑脸,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块矿石,
我会放弃平静安逸,
我选择熔入炉中化为滚烫的钢水。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一座座的高楼大厦,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只白鸽,
我会放弃自由嬉戏,
我选择永不停息地把橄榄枝衔到
战争的国度。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些饱受战争痛苦的儿童
正在快乐地玩耍,
那,就是我的答案。
人生,是一篇做不完的选择题,
向前?向后?往左?往右?
如果你已迷失方向,瞧瞧你心灵中
的真、善、美吧,
那,就是你的答案。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2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结构技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