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157
标签:
教学论文
浅谈职高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网友来稿)
夏占梅
板书,就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写在黑板上的字或图表等。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配合口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有人说,一篇课文教得如何,从课堂上的板书就基本上可以看出来,这正如医生从一个人的眼睛、舌苔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一样。板书直接影响到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和每一个教学任务的落实。可是,我们有些职高语文教师对板书的教学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板书在课堂上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无关紧要,于是上课时随心所欲,乱写一气:或满天繁星,不得要领;或书写龙飞凤舞,难以辨认;或干脆不著一字,黑板光光。问之,则曰:“学生主要靠听来接受知识,教师讲,学生听,历来如此,况且职高也无须讲究什么板书,学生看不懂。”
此话差矣。心理学实验证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总量的90%是由眼睛获得的。况且,一般说来,现在职高学生无论在分析理解的能力上,还是归纳记录的水平上,仍远不及普高学生。他们在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上,既需要教师精要的讲析,也需要教师提纲挈领的板书来帮助理解、深化记忆。在此谈谈我的认识。
.1.
一、板书的作用
具体说来,好的板书有如下几点作用:
1、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板书教学中由于利用了板书图示中文字、符号、图像的组合和
呈现时间、颜色差异等独具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特有的好奇心,让他们认识到一篇长长的课文可以浓缩到用几个字可以归纳出来,或可以通过优美的图形来表现,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2、有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好的板书,提纲挈领,能揭示课文学习的思路,突出教学重点,剖析教学难点,对教师的讲解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板书轻松地掌握课文的重点,把握课文的难点。
3、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好的板书,能巧妙地显示出课文内容,把学生带入作品描绘的意境,便于他们轻松地理解课文内容。平时学生可以借助板书温故知新,最大限度地强化记忆。有许多学生在课文上过一段时间后,仍然能够在头脑中再现课文的板书,唤起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记忆。
4、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板书运用简要的文字或图像等形象画面呈现课文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繁冗的语言说明,从而简化了教学过程。有时还可以把有关板书图示作为导学提纲预先发给学生,或让学生对照课文深入理解,或让学生边学课文边补充有关内容,从而节省了教师大量讲述的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从而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2.
二、板书的类型
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决定了语文板书类型的多样性。在吸取语文界各位前辈经验智慧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1、按板书内容分类,主要有:
(1)主题板书。这种板书目的在于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板书中的句子必须最富于表现力,最能体现中心事件,而且还要适当加以浓缩,使其准确、洗炼。教《梦与泪》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并不轻弹——文藻病逝——————————
泪 报丧的白榜 赤
豪恸大悲——甲午海战—— 母亲的大烟 子
士兵的不屈 之
写一部大作品——悲不成文 父亲的心愿 心
梦 欢乐痛苦
爱的王国—— 亲情离别 美而精
成功失落
这幅板书将冰心的美梦和痛泪中蕴含的赤子之心(“赤子之心”用红笔勾勒)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来了。虽然课文篇幅较长,但学生可以通过板书抓住最能体现中心的主要事件,并从中感受冰心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在宁波市语文教师板书基本功比赛中,我的这幅板书荣获二等奖。
(2)情节板书。这类板书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依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阶段,列出提纲。如《鸿门宴》一文的板书,可以这样设计:
背景 宴前形势 告密欲击 项羽主动 刘邦被动
开端 夜告笼络
发展 刘邦谢罪
范增举块
高潮 宴间争斗 项庄舞剑
结局 刘邦逃席
沛公脱身
尾声 宴后情况 张良入谢
立诛无伤 项羽被动 刘邦主动
这幅板书在分列各部分内容的同时标明情节的发展过程, 反映
了项羽由主动到被动、刘邦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还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掌握故事梗概。
(3)人物形象板书。这种板书适用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它能帮助学生清楚地掌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作品通过人物形象所反映的主题,如对《琐忆》一文的板书,我设计如下: .5.
首次相见 疑云尽绝
爱护青年 亲切热情,平等待人
(平易近人) 多次交谈 不喜教训,形象暗示
尽心竭力,克己为人 成
熟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己的写照,人格的体现) 的
思
想
战
蔑视敌人 风格:讽刺幽默 士
(针锋相对) (三次谈话)
气度:居高临下
这幅板书围绕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中心,抓住了鲁迅先生的几次谈话,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
此外,内容类板书还有词语板书、结构板书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展开全文阅读
2、按板书形式分类,主要有:
(1)画线式板书。运用直线、曲线、实线、虚线等多种线条配
合一定的文字,或勾勒出故事情节,或表示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或人物的感情变化等,化繁为简。教《炉中煤》一文,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6.
思 量
(燃到了这般模样)
喜悦 年青的女郎=祖国 奉献
(重见天光) (火一样的心肠)
思 念
(燃到了这般模样)
这幅板书通过线条勾勒出每一诗节抒发的主要情感及彼此的联系。诗人对祖国深切真挚的眷爱也了然如绘。将韵脚字加上着重号,学生还可以从中领会到诗歌的韵律美和回环美。
(2)表格式板书。这种板书是把有关内容一一列入表格,其优
点是眉目清楚,井然有序,便于学生分类掌握课文内容。如对《中国古代的几种建筑》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板书:
建 筑 功 用 特 征 制 式 特 征
厅
堂
楼
阁
亭
榭
轩
这幅板书可以让学生边看书边补充完整,从而让学生在填表中
把握各种建筑的特征,领会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来说明事物的写法。
(3)形象图解板书。这种板书是华北油田子弟学校李凤平老师创制出来的。形象图解是精要语言文字和简明线条的形象结合体,它是以造型艺术为主,语言艺术为辅的。图解充分挖掘了课文的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等多种美的因素,利用形象手法设计而成,形象图解有多种造型,这里略举二例。
教例1 荷花淀 (景观造型)
勤 真 勇 积
劳 挚 敢 极
纯 多 机 向
朴 情 智 上
助 夫 杀 敌
细节生动 景物描写
夫妻话别 探夫遇敌
对话传神 诗情画意
教例2 (汉字造型)
在 马克思 墓前的讲话
巨大 伟大的思想家逝世
损失 作者无限悲痛惋惜
巨大 理 发现人类历史规律
发现剩余价值
论 其他领域也有独特发现
中
贡献 心
实 介绍历史科研指导思想
践 概述一生实践活动
巨大 敌人怕恨人民敬爱
影响 英明事业永垂不朽
《荷花淀》的板书是一朵荷花形状,下面三片荷叶标明文章主要故事情节,四朵荷花则概括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荷花淀妇女们的性情与品格,课文的两大写作特色也一并揭示出来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将板书设计成“巨人”两个字,既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对马克思一生作了一个完整的评价。
形象图解板书还有几何造型、人物形象造型等。这种板书推出以后,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与好评,因为运用这种板书上课后,学生上课时非常兴奋愉快,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注意力也特别集中。
此外,形式类板书还有照应式,提纲式等,这里恕不赘述了。
古人云:“教无定法”。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板书的内容和形式也千差万别。时代在前进,板书设计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但是,不管哪种类型的板书设计,都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不可生搬硬套。
总之,职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是否重视和讲究板书,是否依赖和凭借最优化的板书进行教学,效果是迥然不同的。为了提高职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发展学生智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设计简明扼要、美观醒目的板书,势在必行。
教学手记
2002年08月21日 星期3 天气:一点想法
有时上课好是辛苦,自认脚踏实地,层层落实,可学生成绩就是上不去!而某同事上课不怎么样,考试成绩却令人羡慕。思忖再三,略有所悟:盖盯梢不力也。教过的与学到的不能等同,自认教得无误,哪知学到多少,教与学好比人之双腿,相依相存,缺一而跛;我使尽解数,拼命地教,自以为滴水不漏,却不晓得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安能不败?
所以,成绩不是由我教了多少决定,而是由学生学到多少决定;而学生学到多少不是由我教了多少而定,而是由方方面面的因素所定;只有了解并把握了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才能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细细思量,以上道理,实属常理,分明是常识,可笑尹某人竟多年参悟不透,痴痴然立世,昏昏然度日,岂不痛哉!
2002年04月12日 星期5 天气:平常的一天
早晨六点半起床,五分钟内搞定洗漱,十分钟后出现在清晨清爽的万松路上,迎着拂面清凉的风,胯下那辆颠簸了五年的破摩托的咆哮声依然撕心裂肺。六点五十分准时到校,值日生灿烂的笑脸依然那么熟悉,彼此致意,互问早安。五十分催命式的早自修预备铃准时响起,老狼敏捷地从大抽屉里掏出课本冲往教室。
台下一团攒动的东西,嘈杂的无序,沸腾的开水,老狼定定地盯了良久,他们方若有所悟,波涛慢慢平息了。“翻到《项链》,第三段‘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背!”老狼故作平静,缓缓地吐着字。意料中的先是尖声大叫抗议之后是有人大声问哪哪背哪,再后来是某个角落率先响起背诵声,然后是两处,三处,四处,N处,最后响成一片一团,再也难分彼此了。依然的沸腾。老狼背手顺时针踱了两圈又逆时针踱了三圈,在教室后面顿了一下,最后回到原地立定,作深思状。他们竟不理我,把我当空气,顾自起劲地背。本垒。平常的一个早自修。
两节语文课后照例是批改本周的作文,题目是《陈奂生回来后》,臭小子写得不错,有几篇的人物性格把握很是到位,细节描写入木入三,老狼笑笑,周四晚自修发下作文时又有得念了。好的会故作平静,实则激动的要死;差得更是平静,实则更不是滋味。老师在黑板上一个一个地刻出优秀作文作者名字时,台下又将鸦雀无声,偶尔有人小声嘀咕XXX这回又是34分(满分40分)。老狼慢慢地靠近一个本次得了好分数的差生冷不丁蹦出一句“XXX,这次写得不错,哪抄的?”他脸上立刻显出惊惧的神情,先结结巴巴后来便赌咒发誓这次作文花了自己多少心血,呕心沥血之作啊。老狼笑笑,他低下了头。我回到讲台坐下,偷偷瞄了他一眼,发现那臭小子竟破天荒地拿本次第一名的作文来看,呵——
晚上九点半,照例是开机上网,先看看教师中心,删除了一些无聊者的资料;看看课件下载中心,今天是否又有重复的课件了,删。论坛的帖子一天天多起来了,良莠不齐啊,边缘老师又给我留悄悄话了,赶紧回吧;又有好几份稿子投给给《现代语文》了,给作者写封信,看他是否也愿让网站收录他的稿子;QQ上跳跃的头像一个接一个,老狼的手指在键盘上闪动如飞,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来者不拒,哈——
十一点眨眼到了,累了,下线,关机,让眼睛撤退,耳朵也解散吧。
平常的一天,依然平常,明天,想必平常依然,只是盼望,明天会更好。
上帝与老狼同在。
回复数:24 【回复】
2001年12月01日 星期6 天气:温暖
上周五下午第三节,老狼对着《空中楼阁》正讲得唾沫横飞,铃声却响了,我像往常一样利索地整理好资料正准备离开,忽然第二组前排的一个女生幽幽叹了口气,轻声嘀咕“语文课,真是舒服——”,“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啊”,边上另一个女生接嘴。刹那间,老狼心头似乎被一股暖暖的东西流过,眼里也变得温暖了。我强作镇定,装作什么也没听见,转身走出了教室...
回复数:30 【回复】
2001年12月01日 星期6 天气:狂晴
展开余文
千古奇冤——
评职称需要计算机培训合格证书,逼得本来时间就皱巴巴的老师们不得不挤出一点点TIME去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培训,由于明年老狼要评一级,所以也报了名。记得那天中午大家参加一位同事的结婚喜宴,阳光很好,老狼没喝酒脸已红得不行,正在兴头上,我们的团委书记竟神秘兮兮地附耳过来“上午教师进修学校机房里好几台机器坏了,对方一口咬定一定是十中的瑞文干的。”老狼听罢,半天回不神,上午?我不是明明在学校里上四、五两节课么?
回复数:12 【回复】
2001年10月27日 星期6 天气:凉
论作文教学的出路(一)
这学期,我没让学生写过一篇当堂作文,而把作文教学的重心移到了每周一篇的随笔上。我始终认为当堂作文除了训练学生的写作速度外,意义寥寥。作文是知识的厚积薄发,一施篇象样的作文首先取决于作者的知识储备,所谓修养、思维、灵感、创造等都是在这一沃土上浓缩、孵化、成熟以至升华,离开前者,后者就是无本之木。当堂作文的弊端恰恰在于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屯积知识,因为时空条件有限。每逢当堂作文,学生翻来覆去就这么点墨水,套话、空话、假话如春水东流就是这个道理。也许您不服气“当老师的谁不想学生课外多看点东西,但现行的学生气候哪里允许学生把时间花在这些方面。”不错,这是个问题,但不是大问题,事在人为,办法不是没有,只是,独门秘技,实在有点&%$##$$@&^ ^先卖个关子吧,哈哈......
回复数:25 【回复】
2001年08月18日 星期6 天气:狂晴
激情消退之后.....
激情是什么?
激情是栏杆拍扁 吴钩看了的绵绵惆怅
激情是少年心事当驽云的干云情怀
是迷离的憧憬和遥远的梦
是不屈的斗志
是爱
热爱生活 大地 梦想 自己
一切的一切
然后——
激情消退
潮水退去后是透明的孤独
是冷笑 是现实 是背叛 是绝望
是沉默
沉默啊——
不在沉默中灭亡 就在沉默中暴发
我有过激情,那是毕业后,站在讲台上,乌溜的眼睛,好奇的眼睛,友善的眼睛,一刹那,老狼热泪盈眶,我明白从这一刻开始,他的命运将与他们紧紧连在一起。三年,只需要三年,激情消退,尘埃落定;理由很简单,激情的代价是座位上无数嘈杂的无序,是一双双嘲弄的眼睛、漠然的眼睛、茫然的眼睛,还有分数统计单上一排排尖锐的数字,尖锐,就象刺在心上。我想,也许我错了,我应该听那位老教师的话,“别把学生当人”,“他们是你的奴隶”。这话也许有点过,但从某种意义上理解,这倒是“严师出高徒”的最直接的诠释,“严师出高徒”是古语,既然是古语就必定有其正确性,否则不可能流传至今,这是简单的唯物论。这该是我从教的第五个年头,我想彻底应试,绝对应试,应试到底,下面是这个学期的一点手段:
1、课堂上尽量少发挥,最好不要发挥,与考试无关的一概不讲。
2、少讲多练,一周花在练习上的时间不低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3、与考试有关的知识要讲清讲透,答案直接写在黑板上。
4、强化字音、字形、字义等基础训练。
5、多背。
6、语文晚自习时,强迫学生用至少一半的时间看与语文有关的东西或做语文练习。
暂时到此吧,不要骂我,我投降了。
回复数:78 【回复】
2001年07月09日 星期1 天气:酷热
高考结束,对学生而言,十年苦读已化烟化灰随着炎热的昨天远去,生活就此掀开新的一页;对老师,则意味着一趟短暂的到达,一次复位,好比武侠小说中描述的内功心法,气沉丹田又缓缓拉起,通七经八脉,贯五脏六腑,历时XX,终至百汇又缓缓渐落,是为小周天,此时百骸舒畅无比,大呼:“徒儿们!还不谢师更待何时?”
谢师之说,古而有之,《诗经》有云:“擢我阳货,献彼长师”,这该是最早的谢师记载了吧;无独有偶,中世纪的欧洲贵族间广为流传一种谢师礼:弟子沐浴斋戒三日,而且手捧锦缎择日长跪于师门,一个时辰后,师出,扶入,回赠以书籍等物事,整个仪式历时一小时八分钟,不可谓不隆重。回头看看今天,事情简单多了:学生一纸请柬,师长云集XX大酒店,于是大鱼大肉,胡吃海喝,席间免不了师生敬酒,互致贺词,末了,人手大红中华一包,拍拍屁股走路。这正应了淘潜一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我看此诗不妨移用,改成:徒儿具美酒,邀我至酒家,待到高中日,还来喝千家。
哈哈————不亦乐哉?
回复数:14 【回复】
2001年07月08日 星期天 天气:狂晴
七月流火,监考。莘莘学子,十年寒窗,就为了这三天。闷热的考场里是一颗颗乌黑的脑袋,耷拉着,一动不动。只听见时急时缓“沙沙”的落笔声,偶尔,有人飞快拽过一团湿湿的东西沾了下晶亮的额头又甩到边上去。什么都没有,但分明有团无所不在的幽灵沉沉盘踞在一颗颗嫩弱的心灵深处,越揪越紧,迫使他们拼命狂奔,花已逝,路将尽,但终点在何方?十年前,自己原来是他们中的一个,十年后,我仍在狂奔,可笑路是人非,万千神思怎一个“惘然”了得。于是想起《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鲁迅先生以忘却为记念,而我等是俗人,功名利禄如何敢忘,丈夫在世,不能治国平天下也当修身齐家出人头地,就算为了生你养你的双亲,你没得选择,末路狂奔,敢问乡关何处?谨以记念为忘却,记念曾经有过的七月,忘却一段流火的岁月。
回复数:7 【回复】
2001年07月06日 星期5 天气:大风
6月远去,7月又至,好一片艳阳天。算来,老狼也教了四年书了,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除了几片浅浅的脚印竟一无感动:( 少年心事当驽云,只是老狼哪里还是少年? 28岁! 当年毛泽东在这个年龄时书生意气,笑傲江南;更有武穆前辈金戈铁马,黄龙真捣,敢问四海舍我其谁?俱往矣,属失败人物,还看今朝(我狼某人)。大风起兮云飞扬,垂垂老朽矣泪难流,于是又记起罗大佑《光阴的故事》: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发黄的相片...
回复数:4 【回复】
2001年04月29日 星期天 天气:暴雨
向晚,窗外雨横风狂,窗内老狼痛不欲生。
公元2001年4月28日15时53分,“瑞安市师德组歌演唱汇报大赛”在潮水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大赛汇聚30支市直学校,老狼所在的学校(瑞安十中)以9.62分的“优异”成绩荣膺第五名,可惜是倒数的。
怎么可能呢?当我们以万丈激情吼出“毛主席——哎——用兵真如神”时,激荡在心的是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和赞美;当我们和声轻哼“啊——中国,啊,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荡漾在胸口的是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和憧憬;没理由啊,真的,我清楚记得当英勇的十中教师(当然,其中最英勇的非老狼莫属)雄纠纠、气昂昂下到台下时观众眼里满满的羡慕,还有我们校长呵呵的笑,当然,我没看前排一字排开的评委的表情,因为他们背朝我们,除了一颗颗乌黑的东西外我什么也看不到,但料想他们的脸上一定乐开花,这是肯定的。
但我们只得了9.62,这个较之第一名职教和第二名瑞中差了N个档次,原因重要吗?不,不重要,只是NMD,这次又教RZ中学得了意。
不是我们唱得不好,而是别人唱得实在太好。
如果把参赛队伍减少到五支,我们就是冠军,参赛队能减到五支吗?不能,所以我们输了;把评委统统格式化才能平息老狼胸中的不平,我能格式化他们吗?不能,所以我们仍然愤愤不平...
回复数:21 【回复】
2001年03月31日 星期6 天气:大风
老狼面临重大人生决择,学校有意让我弃文从理,改教电脑,理由如下:
1、学校需要一个善于钻研的计算机老师。
2、我的计算机能力远远超过语文教学能力,所谓“扬长避短,宁为鸡首,休为马后”就是这个道理。
3、计算机学科前景光明。
4、也许我一辈子都成不了一个著名的语文教师,但一定可以在几年内成为一个 优秀的计算机教师。
5、学校愿提供最佳条件助我成长。
我有点矛盾,教了三四年语文,我难以割舍对语文的这份感情,不错,我不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都说我上的课太虚太浮太空,教学工作不踏实,照此下此,我不大可能在语文领域有大的成就。说实话,一想起这,我简直有点自卑了。语文难教,教语文我难成气候?也许吧,也许改教计算机会是人生的一次突破,更有可能是一次毁灭,天知道呢。生死决择,愿上帝与老狼同在,阿门。
回复数:48 【回复】
2001年03月03日 星期6 天气:微阴
昨天蔡老师半认真半开玩笑要我别教语文,改教计算机算了,理由是我对后者的悟性远远高出前者。我完全明了他的言下之意,作为他的学生,他一直相信他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包括当初我对文理的选择。他的工作原则是既然做了就做到最好,对我,他一度抱过不小的期望,但显然,几年下来,我令他失望,反而在跟语文或者说是在跟他八辈子打不到一块的计算机方面渐露峥嵘,这是他意想不到的。
要我弃文从理,与其说是我的失败不如说是他的失败,因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创造出值得师生彼此崇拜的活人"(叶绍钧语),在他看来我绝对是一个失败的作品,至少在一个他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语文王国里是这样。
但我不会认输,别人看不起你,自己却不能看不起自己;我不认输,绝不,因为游戏才刚刚开始,退而言之,即使哪天GAME OVER,我仍然不会看不起自己,因为,我是老狼,一匹誓不低头的狼。
回复数:11 【回复】
2001年02月23日 星期5 天气:大晴
尘埃落定,老狼成浙江十大网虫之金虫。狼还是那匹狼,人还是那个人,只为一日功成,竟身价倍增,不同往日,福兮祸兮?谁能告诉我 ?
回复数:8 【回复】
2001年01月17日 星期3 天气:大晴
期末成绩揭晓,这次居然没有垫底,感谢上帝,阿门.
回复数:18 【回复】
2000年12月24日 星期天 天气:暖
期末考逼近,好歹得打翻身仗,上帝与我同在,阿门.
回复数:14 【回复】
页码:1 2
--------------------------------------------------------------------------------
返回 教学手记,作者:瑞文
语文实践是语文教育的金钥匙
展开余文
|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朋友|请双击页面,看看发生什么:-) oldwolf于2002-10-09发
无锡市后宅中学 许刚
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本质上认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很多,我认为主要抓阅读实践、写作实践、口语交际。
关键词:实践、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一、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了中国语文教育坚不移地“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这样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他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等说的也是影响对人的影响。阅读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形成具有高尚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的现代新人。
1、让学生从阅读教学实践中学习阅读。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是主体。新课标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 ,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阅读教学实践。具体而言,老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鼓励学生质疑,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 “主动介入”,获得由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的最佳心境。从字斟句酌这些浅层次的阅读,到对作品的内容与思想感情质疑的高层次的阅读,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目、动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另外,对于自读课文也可采用小组分工备课,代表上台当“小老师”的形式,效果也是不错。
2、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
如果说上一步是解决学生由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是让学生明确自己是阅读的主体,是阅读的主人的话,那么,这一步是让学生明确只有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开展广泛的阅读实践,才能真正学会阅读。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并提出了建议。并给老师和学生留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定期交流阅读心得,共同探究疑问。老师自己要多读书,把自己看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跟学生交流,向学生推荐,培养学生有选择的持久的阅读习惯,使之爱阅读善阅读,丰富阅读能力。
阅读是个宽泛的概念,阅读需要积累,但决不是简单的阅读材料的堆砌,学生阅读能力的获得需要省悟。众所周知,阅读最基本的方法是整体感知,品味欣赏,获得感悟,于不可言传处通过品读、推敲、咀嚼、反省、涵泳,达到自意会于心中。同时,阅读又是终身的事情,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是的,只有在丰富的阅读实践中,才能领悟阅读,学会阅读,获得阅读的“真知”。
二、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
1、让学生在课内作文中学习写作。
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教”,达到最终的“不教”。如何教,这里不再累赘,只提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大多数学生总感觉中学生的生活单调、枯燥,没有素材可供写作。出现这种感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般都是主观原因,决不能归咎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并不是没有素材可供写作,而是我们的写作欲望未能激发,写作热情未能调动。体悟是作文思维的好方法,体悟即是教会学生体察审视感悟自己的内心,捕捉感受,梳理思想。这感受和思想,来自两方面,一是学生自己的亲身的直接的体验、体察、体会、感觉、感受、感想、感悟,二是通过与周围人的交流或者通过阅读获得的他人的间接的体验、体察、体会、感觉、感受、感想、感悟。激活了思维,再把作文要求与激活了的感受和思想联系起来,或变换或延伸或迁移,灵活处理,必能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
2、在课外练笔中学习写作。
《新课标》明确规定“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7~9年级)因此,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各种形式的练笔方式记录下来。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学生的喜怒哀乐,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是语文练笔的内容。课外练笔不仅能积累丰富多彩的课内写作素材,而且能在练笔实践中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内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更能在练笔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 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学习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学习口语交际,教师必须有二个理念:1、口语交际训练教材化;2、口语交际社会化
口语交际训练教材化。意思是说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首先应立足于教材。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贴近学生的丰富活泼的教材内容,且目标明确。因此,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组织有针对性的口语交际训练应有实际的效果。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复述、讨论、评价课文,使学生在细嚼作品魅力的同时培养口头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新教材的“亮点”——综合性学习,更利于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综合性学习”,放手让学生去实践“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社会化。意思是说口语交际必须面向广泛真实的社会生活。口语交际社会化,既指内容,又指形式。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引导学生对周围的具体生活,用眼观察,用心感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对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也有自己的认识,学生在作文中针泛时弊,弘扬正义就表明他们有发表见解的欲望。教师组织适当的口语交际实践,无疑能调动他们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去观察体验生活。如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工厂,搞调查研究,写调查报告;组织学生采访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组织“小记者站”;上互联网等,都是口语交际社会化的好形式。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通过口语交际实践,才能学会口语交际,才能掌握口语交际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语文实践要沟通课内外,校内外,使语文实践社会化。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新课标》的“金钥匙”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 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朋友 | 点此发表评论
太极链 - 3827876
★让性爱更刺激★ 世纪MBA 新兴教育 第四论坛 涟漪情感驿站 ★枣庄家电世界★
道破天机龙虎榜 NoSA软件 MBA备考之友 记忆+英语=??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 初中数学园
话题作文的特点(网友来稿)
|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朋友|请双击页面,看看发生什么:-) oldwolf于2002-10-09发
高朝俊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都是“话题作文”。如,1999年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2000年的关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2001年关于“诚信”的话题。2002年关于“心灵的选择”的话题。写作这一类作文,既不是让你从材料中引申出一个哲理来加以论述,也不是让你就材料讲的生活故事来谈思想方法等问题,所谓“材料”,其实只是给你一个引发思考的引子,只是大体规定一个写作的范围,或者只是引出一个“话题”。话题作文往往文体不限,可供考生选择的余地更大,写法更是可以灵活多样。它的写作旨趣是追求思维层面的发散性和创造性。
跟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在命题思路、写作要求、写作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开放性
以往的材料作文,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封闭的,除了题目、材料的闭锁性以外,命题往往还会在“要求”“注意”中提出许多限制条件。这些限制条件往往要求考生“不要”这样,“不能”那样。例如,比较典型的是1995年的高考小作文,题目是:“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XX与XX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在题目下面还有5点“要求”:(1)对话要与《鸟的评说》内容有关,并据此展开想象。(2)用对话方式写,不要用概述和转述方式写,不要写成独白或诗歌。(3)想象合理,对话围绕一个中心。(4)适当描写鸟对话时的神态、心理、动作和口气等。(5)语言流畅,描写生动,卷面整洁。这5点要求,对写什么,怎样写,写多少,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考生要写好这篇短文,一定要把这5点要求放在心上,一点都不能“豁边”。也就是说,考生必须注意:(1)对话内容一定要从原材料出发,只能作适当的扩充和延展,切不可任意驰骋想象另立话题。特别要注意,原材料中的鸟都是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故对话片断必须依据这一特性,而不能写成互相赞扬、互相理解等。(2)对话片断属于记叙文范畴,更具体一点,只能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不能用概述或转述的方式,而且必须用直接引语的方式。(3)必须以对话描写为主(多写),两只鸟对话时的神态、心理、口气等只能点到为止(少写),切不可在这些方面多花笔墨,否则,就不符合要求。(4)一定不能写成独白或诗歌。看,一个小小的记叙文片断,就有这么多限制。而近几年来的话题作文,在命题思路上体现了极大的开放性,取消了许多束缚考生手脚的限制条件。具体说来,表现为“三个不限”:
1.文体不限。1998年是“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1999年是“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2000年以后,连“除诗歌外”的限制也取消了,在文体上愈来愈开放,只要求考生“文体自选”。考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选择与之相应的文体。
2.写法不限。1998年的作文试题中说:“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表达方式只有这5种,这等于没有限制。1999年的作文试题中说:“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一个“等等”实际上把什么都囊括进去了。2000年的作文试题在写法上更是宽大无边,“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反正随便怎么写都可以。2001年的作文试题中说:“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写法上,已由过去的“不要”这样,“不能”那样,变成了“可以”这样,“可以”那样。也就是说,在写法上,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
3.内容不限。文体不限,写法不限是比较明显的,然而,更重要的是不大容易被察觉的“内容不限”。前面说过,过去的材料作文,在文题下面总会有几条“要求”,对写什么,怎样写,写多少,加以规定和限制。而在话题作文中,这些规定和限制变成了让你放开手脚的提示和启发。例如,在2000年的考题中,先是用一位学者出的有关4个图形的题目作为例子,引出话题,接着,又对这个话题的哲学基础(认识论、方法论)作了解说:“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命题者生怕你就图形谈图形,或者就米下锅,打不开思路,于是,又作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这其实是提示考生,不要在是不是“答案”上纠缠不清,在这里,“角度”“理解”“方法”等等是可以等同于“答案”的,关于这方面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都可以入文。也就是说,自己的、别人的,感性的、理性的,都可以写。这在内容上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了。
2001年以后,高考作文题在内容有了一定的限制,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但是,考题又说“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又可以“立意自定”,因此,内容范围仍然是非常宽泛的。2002年的试题中说:可以写遇到、看到、听到的与“心灵的选择”有关的事情,选材的范围还是很广。
(二)灵活性
1.从审题方面来看。以往的材料作文,命题中往往有一些隐蔽的信息,有些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干扰的因素,考生首先要把题目的意思审清楚,并且只能按照题目的意思去写。否则,一旦“走题”,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哪怕文章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了。因为“走题”的文章是不可能及格的。例如1990年的高考作文,要求“针对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展开分析议论”,其中“针对”一词就隐含着这篇文章必须写成驳论的意思。这“说法”二字,其实也有隐含义,它包含着小姑娘的两句话:玫瑰园是个坏地方,每朵花下都有刺。考生必须把着两句话转换成议论文的术语来理解:前者是论点,后者是论据。在这里,直接反驳论点比较困难,弄不好就是“抬杠”,而论据“花下有刺”是事实,也无法驳斥。要写好这篇驳论,恰恰要在“说法”中隐含的论证方法(思想方法)上入手,这位小姑娘因为“花下有刺”就否定了整个玫瑰圆,犯了以偏概全,分不清主流、支流的错误。如果考生审题不到位,不能切准小姑娘的思想症结,不能从反驳论证方法入手,是很难得到高分的。而话题作文的命题就不是这样“死”了,它在材料后面还有一段解说,这其实就是在帮助考生理解题意。因此,话题作文的题意都是直露的、显豁的,从来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它甚至生怕你“走题”,反而反复地提示、提醒。例如,1999年的考题,在引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以后,又在要求1中提示道:“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2000年的考题,为了防止考生走题,更是不惜罗嗦重复,翻来覆去地提醒考生。2001 年和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在审题上也几乎没有什么障碍。在写作话题作文时,考生只要理解了试题的字面意义,一般就不会走题了。从这几年的阅卷情况来看,倒是那些钻牛角尖,死抱住材料不放,死抠字眼的人,反而写走了题。
话题作文尽量不在审题上难为考生,给考生创设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灵活创造的空间让考生在真正进入写作时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因此,考生千万不要认为考题有什么弯弯绕、蹩蹩窍,自设陷阱,自钻牛角,一头栽进去拔不出来。
2.从立意来方面来看。尽管材料作文也可以多角度立意,但是其立意有非常明确的指向,只能是材料的核心内涵的扩展和延伸,一般情况下,其主题只能是有限的几种。在提炼主题(中心)时,其思路是由事(材料)入理的升华。例如,1995年的高考大作文要求“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鸟的评说》的核心内涵是:要正确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考生只能在准确把握这一核心内涵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择取论题,如,追溯这一群鸟之所以这样互相攻击的原因,引申出关于心态、修养、经验、方法等方面的论题;或推导“这样评说”引起的后果,引申出关于羡慕、嫉妒、人格、团结等方面的论题;或指出应该怎样正确地“评说”,引申出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看问题的角度、眼光等论题。尽管这道题目可以选择的论题也不少,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切都必须围绕材料的核心内涵做文章。
而话题作文的主题意向是不确定的,2001年和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就明确要求“立意自定”。话题作文的主题不是由试题提供的材料(表述话题的文字)决定的,而是由考生自己的选材决定的。其思路是围绕话题的由一(话题)到多的发散。所以,在话题作文中,考生的作文总是选材广泛,主题丰富多彩。例如2000年的高考作文题,考生所写的文章,完全不必拘泥于那位学者关于4个图形的叙述,无论是选材还是立意,都可以跟这4个图形无关,特别是在立意上,不但可以跟这4个图形无关,甚至可以(或者简直是应该)通过自己的选材表现出独特的主题来。在2002年高考作文的材料中,命题者尽管预设了“爱人既是爱己,救人亦能自救”的主题意向,但“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并不必然地表现为这个主题。文章可以表现尖锐的对立,如生与死、得与失、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等;也可以并不表现为尖锐的矛盾或对立,如情与理、正确与正确、善与善,等等。文章可以着重展示“怎样选择”的过程(一般表现为记叙、描写类),可以着重阐述“应该如何选择”(一般表现为议论、抒情类),也可以在选择什么、用什么标准去选择、用什么方法去实现自己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如何等等方面去做文章。
3.从话题与题目的关系来看。话题作文的“话题”并不是题目,也不一定就是主题。一般说来,简单地把“话题”当作题目或主题,其文章往往只能对“话题”作肤浅的图解、克隆、复制。例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不少考生运用一连串的排比段,排比“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怎样怎样,这种“运用‘假如’来开道,平面铺开随便聊,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文章,是典型的图解。在2000年的高考作文中,有不少考生只是叙写一些与话题材料(4个图形)类似的的情况,如,见仁见智,众口难调,脑筋急转弯等,其实,这只是挂一漏万地罗列了一些没有实质内涵的现象,充其量只是沿着“话题”顺流而下,为“话题”作了一些佐证和说明(谈不上论证)。这样的文章不符合“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不应该(也不可能)得到高分。考生在写作话题作文时,不能满足于图解话题,要在总话题的规定下,通过自己对材料的选择、思考,提炼出与总话题相合的属于自己独特认识的主题来。例如,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中的“心灵的选择”,也只是规定了一个写作的范围,考生应该在这个话题范围内,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出自己独有的经历,独特的体验,独到的感受,独树一帜的看法,独立境界的信念;编写出独运匠心的故事,独有深意的寓言等等。
(三)创造性
命题开放、灵活,是为了给学生创设更大的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的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这个广阔的空间中,考生可以大胆想象,任意驰骋,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语言积累,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命题中所作的提示,也常常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爆出创造的火花,产生新颖的思想,新奇的构思。从2000年起,高考作文采用了基础等级(50分)加发展等级(10分)的评分方法,也对鼓励学生大胆创造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从最近几年的阅卷实践来看,话题作文确实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引发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佳作。从内容来看,有的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生活的意义,有的描述对道德观、价值观的不同的感悟,有的呼唤各逞风采的个性……从文体来看,有一般意义上的记叙文、议论文,也有文学意义上的小说、散文、杂文、故事、童话等等,甚至还有些得很好的影视短剧和诗歌,还有书信、日记、招标书、诊断书等应用文。从表达方式来看,有鞭辟入里的议论,有条分缕析的说明,有惟妙惟肖的描写,有意味深长的叙述,有深沉含蓄的抒情。这几年,江苏省每年在高考阅卷结束后都要推出一本《高考优秀作文选评》收集了100篇左右优秀作文。这在以往是没有过的。这说明话题作文确实把学生的创造性诱发出来了。
但是,我们也不要把“话题作文”的创造性抬得太高,看得有多难,其实,作为面对全国的各类学校、各种层次的考生的高考来说,它的创造性要求是非常有限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并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真正的创造性思维必须包含“质疑——构想——实现”三个环节。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不少一般人所能及的。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同于一般的见解,不同于一般的思维,能够在一般人想不到的地方自出机杼,另辟蹊径,写出自己独特的个性来,也应视为有了创造思维的特质。所以,中学生不要把创造想象、创造思维看得高不可攀。高考作文的命题也不可能让考生在考场上用个把小时的时间去完成高难度的“创造性”构思。仔细分析这两年的高考作文题,我们就会发现,题目要求的“创造性”因素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命题者总是自己先在试题的提示、解说中完成了创造性思维所包含的“质疑”、“构想”这两个环节,而把最后一个环节:“实现”,交给考生去完成。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其实已经完成了对“记忆”的私密性的“质疑”,并提出了“构想”,考生要做的只是使这个“构想”得到合理的“实现”。或者说是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总构思下完成一些具体的“子构思”,在这里,创造想象、创造思维,就只能表现为对总构思的与众不同的、有自己个性特点的具体落实。2000年的高考作文题也是如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命题,本身就已包含了对“答案唯一”这个常规思维的“质疑”,并且提出了与之相反的“构想”。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中的两个最关键的环节,命题者自己已经完成了,并且,命题者生怕考生不理解这一点,在试题开头,还举了一个学者对四个图形的不同理解的例子,为考生完成“子构思”放样,在接下来的解说中,又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的角度,对这个命题成立的理由作了阐述。在这里,考生所要做的,其实也就是用一些具体的“子构思”来使这个总构思得到合理的展示、叙述、阐释等等。所以,我认为,现在的“话题作文”看上去有点“吓人巴拉”,其实比过去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好写多了,因为命题者已经代你完成了一大半,你只要顺着他的思路完成一小半就行了。
作者邮箱: gaochaojun@elong.com
| 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朋友 | 点此发表评论
太极链 - 3827876
★让性爱更刺激★ 世纪MBA 新兴教育 第四论坛 涟漪情感驿站 ★枣庄家电世界★
道破天机龙虎榜 NoSA软件 MBA备考之友 记忆+英语=??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 初中数学园
语文实践是语文教育的金钥匙(网友来稿)
|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朋友|请双击页面,看看发生什么:-) oldwolf于2002-10-09发
无锡市后宅中学 许刚
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本质上认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很多,我认为主要抓阅读实践、写作实践、口语交际。
关键词:实践、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一、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了中国语文教育坚不移地“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这样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他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等说的也是影响对人的影响。阅读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形成具有高尚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的现代新人。
1、让学生从阅读教学实践中学习阅读。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是主体。新课标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 ,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阅读教学实践。具体而言,老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鼓励学生质疑,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 “主动介入”,获得由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的最佳心境。从字斟句酌这些浅层次的阅读,到对作品的内容与思想感情质疑的高层次的阅读,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目、动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另外,对于自读课文也可采用小组分工备课,代表上台当“小老师”的形式,效果也是不错。
2、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
如果说上一步是解决学生由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是让学生明确自己是阅读的主体,是阅读的主人的话,那么,这一步是让学生明确只有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开展广泛的阅读实践,才能真正学会阅读。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并提出了建议。并给老师和学生留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定期交流阅读心得,共同探究疑问。老师自己要多读书,把自己看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跟学生交流,向学生推荐,培养学生有选择的持久的阅读习惯,使之爱阅读善阅读,丰富阅读能力。
阅读是个宽泛的概念,阅读需要积累,但决不是简单的阅读材料的堆砌,学生阅读能力的获得需要省悟。众所周知,阅读最基本的方法是整体感知,品味欣赏,获得感悟,于不可言传处通过品读、推敲、咀嚼、反省、涵泳,达到自意会于心中。同时,阅读又是终身的事情,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是的,只有在丰富的阅读实践中,才能领悟阅读,学会阅读,获得阅读的“真知”。
二、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
1、让学生在课内作文中学习写作。
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教”,达到最终的“不教”。如何教,这里不再累赘,只提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大多数学生总感觉中学生的生活单调、枯燥,没有素材可供写作。出现这种感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般都是主观原因,决不能归咎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并不是没有素材可供写作,而是我们的写作欲望未能激发,写作热情未能调动。体悟是作文思维的好方法,体悟即是教会学生体察审视感悟自己的内心,捕捉感受,梳理思想。这感受和思想,来自两方面,一是学生自己的亲身的直接的体验、体察、体会、感觉、感受、感想、感悟,二是通过与周围人的交流或者通过阅读获得的他人的间接的体验、体察、体会、感觉、感受、感想、感悟。激活了思维,再把作文要求与激活了的感受和思想联系起来,或变换或延伸或迁移,灵活处理,必能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
2、在课外练笔中学习写作。
《新课标》明确规定“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7~9年级)因此,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各种形式的练笔方式记录下来。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学生的喜怒哀乐,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是语文练笔的内容。课外练笔不仅能积累丰富多彩的课内写作素材,而且能在练笔实践中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内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更能在练笔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 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学习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学习口语交际,教师必须有二个理念:1、口语交际训练教材化;2、口语交际社会化
口语交际训练教材化。意思是说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首先应立足于教材。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贴近学生的丰富活泼的教材内容,且目标明确。因此,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组织有针对性的口语交际训练应有实际的效果。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复述、讨论、评价课文,使学生在细嚼作品魅力的同时培养口头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新教材的“亮点”——综合性学习,更利于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综合性学习”,放手让学生去实践“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社会化。意思是说口语交际必须面向广泛真实的社会生活。口语交际社会化,既指内容,又指形式。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引导学生对周围的具体生活,用眼观察,用心感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对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也有自己的认识,学生在作文中针泛时弊,弘扬正义就表明他们有发表见解的欲望。教师组织适当的口语交际实践,无疑能调动他们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去观察体验生活。如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工厂,搞调查研究,写调查报告;组织学生采访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组织“小记者站”;上互联网等,都是口语交际社会化的好形式。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通过口语交际实践,才能学会口语交际,才能掌握口语交际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语文实践要沟通课内外,校内外,使语文实践社会化。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新课标》的“金钥匙”。
作者邮箱: xu1998262@sina.com
| 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朋友 | 点此发表评论
太极链 - 3827876
★让性爱更刺激★ 世纪MBA 新兴教育 第四论坛 涟漪情感驿站 ★枣庄家电世界★
道破天机龙虎榜 NoSA软件 MBA备考之友 记忆+英语=??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 初中数学园
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朋友|请双击页面,看看发生什么:-) oldwolf于2002-10-09发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镇中学 丁荣金
语文教学的改革花样百出,然而总还得应付考试。所谓的“重过程,轻结果”,实在是不负责任的,误人子弟的提法。试想,你把这堂课热热闹闹地混过去了,却不管教学的效果,升学考了,你让学生怎样应付?也许到将来某一天,中国已经取消入学考试了,我们或许可以用这样的态度与学生玩几次。我们做教师的,只能从学生的终生角度想问题,不能图自己的一时快活,更不能像“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那样,把学生的一生命运当作自己成名成家的试验品。如果这教学改革的动机不正,只怕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而且上对不起国家发给你的工资,下对不起敬你如神的学生,中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语文教学,说到底只不过抓住三个方面:一是要博闻强记,二是能阅读分析,三是会写作文。博闻强记,就是背诵相当数量的先贤语录、名篇佳作。阅读分析就是能读懂别人的文字以获取必要的信息。会写作文,就是能准确地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心情、观点和发现。
先前闹哄哄的“听说读写”,现在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不也觉得无聊吗?做学问的,总会“假设”:假设一个人到了入学年龄仍不会说话,听不懂别人的话,那他这辈子也不过如此了,或许到特殊学校去还有些收获。因此“听说”与“读写”并重,甚至叫嚣“听说”比“读写”更重要之类的提法,除了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别无他求。因此,在学校的语文教学,还是提“读、背、写(字)、写”(文章)为好。
先说博闻强记。
首先得有记的内容。
现行的教材都不行,不适合有规模的背诵。我的意见是选择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历代名人和二十五史中的大量精品及现代名人名篇(还有国外的名人名篇)充实中小学语文教材。不要管学生能否懂得其中心思想、艺术特色,先背熟了再说。因为大家都知道,青少年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此时不背,更待何时!
背诵文章有很多好处:
一是小时候背诵了大量的有实在的思想内容的东西,对一个人的人格成长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最起码这些背诵过的东西会产生一种精神支柱,他会在这一生中受益。这比空洞的说教,更具有思想教育的效果。
二是记忆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背的多了,就能博闻强记,就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记忆能力虽然有一定的天赋,但也是靠练出来的。
三是可以积累语言素材。谁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饮”,但我们要求学生写文章时,只强调了生活经验的素材,常常忽视了语言词汇的素材。我常常见到这样的事:学生见到了一定的生活现象,有了一定的感受或观点,却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语言积累不足或不会运用的缘故了。背诵或多或少可以解决了这问题。
其次才是老师教学生怎样去背。教师的督促、指导、提示,在背诵教学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理解中背诵,还是在背诵中理解?这是教师在因人施教中要考虑的问题。有些人,一听背诵,就认为要“死记硬背”、“死读书”了,其敏感如此,其片面如此,心胸狭窄如此。在笔者看来,大量的背诵,正是学好语文的“捷径”。而在背诵中理解,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试想想,老师越俎代庖,一字一句的解说,一段一段的分析、归纳,学生能真正懂得?学生听得烦了,听得厌了,正是语文课人见人厌的根本原因!而在背诵中的理解,有一得,是学生自己所得,有一解,也是学生自己所解,真正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那理解,那感受,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而且,即使有些一时不能理解的内容,让学生先背熟在心,以后慢慢细嚼慢咽地逐步理解,也未尝不可。
再来看看阅读教学。
目前语文课费时最多的也是阅读教学,最无效果的也是阅读教学。其实,阅读是最活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以翻来覆去的读无数遍,每遍都可以有所得,当然是读的角度不同,所得也有不同。但我们的阅读教学,却非要一次把它全部读完、理解完不可:从中心思想到艺术特点,从段落大意到妙词警句,附带读音组词。而且更可恨的是老师的越俎代庖,代学生理解。不错,老师自己是理解得透彻了,学生却仍不知所云!
如果我们回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去看看,发现我们的老师这样全面的细嚼精喂是多么的可笑。阅读,不过是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嘛,有必要这样絮絮叨叨讲个没完吗?
(未完待续) k12
| 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朋友 | 点此发表评论
太极链 - 3827876
★让性爱更刺激★ 世纪MBA 新兴教育 第四论坛 涟漪情感驿站 ★枣庄家电世界★
道破天机龙虎榜 NoSA软件 MBA备考之友 记忆+英语=??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 初中数学园
浅谈批评的艺术法
|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朋友|请双击页面,看看发生什么:-) oldwolf于2002-10-08发
k12 作者: 大侃 - kanzq
批评是教师对学生品行的一种否定。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过程中,以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为主的同时,也要充分运用批评这一外部强化手段,注重批评的艺术,将各种消极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转化为积极因素,规范学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民族的未来。
一、谈心法
通过促膝谈心,在双向交流中,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批评。这就是春风化雨的批评艺术。此法,回避了在大庭广众面前对学生的批评,不致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意识。
在谈话中,教师表情应自然、态度要温和、富有人情味,说理充分、语言确切、恰如其分,不夸大、不上纲、不讽刺、不挖苦,当然也不护短,教育要深刻。虽然不声色俱厉,却能触及心灵,让学生脸红耳赤、泪流满面。
二、榜样法
列宁说:"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利用榜样来批评学生,是一种教育艺术。它的功效得枯燥的说教、严厉的责骂所不能及的。
革命前辈、领袖人物、英雄劳模,尤其少年英雄、十佳学生、身边先进、好人好事,都是丰富的榜样资源。用英模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好行为,有针对地引导学习对照、结合批评、启发自责。这样,学生既知错明理,又为英模精神所熏陶感染。
三、发现法
对一个屡教难改、多次反复的学生,教师把他视为"不可雕的朽木",一批评就训斥,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势必事与愿违,促其破罐破摔,与老师"冷战"到底。倘若我们能从该生身上发现些闪光点,以此为突破口,教育收效必定甚佳。因为学生看到了老师的爱心,看到了自己的希望,盼到了知心,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四、幽默法
批评学生时,教师用富有趣味、令人发笑而又意味深长的言语,来引发学生的深思,激发深深的内疚和进取的驱动力。当有的学生在桌面上刻字时,老师对他说:"如果桌子会说话,它会怎样呢?"有的学生不爱学习、态度不端,老师对他说:"一个人只懂得男女厕所,他的知识就够用了吗?"此时,学生不好意思地低着头,红着脸笑了。
这样,在轻松的气氛或笑声中,从幽默含蓄的批评中,知错明理、自我谴责。当然,幽默含蓄不等于讽刺挖苦,应让学生在幽默的交谈中体验到教师的爱。
五、自查法
自查过程是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认识与评价的自我教育过程。
当学生做了错事后,老师应克制情感,平心静气地找其谈话,但不必单刀直入,而让学生自己说出做了什么错事?为什么错?有什么危害与影响?应该怎么做?这样通过启迪,达到晓之以理、自查自纠的目的。
六、舆论法
对一些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坏苗头、邪现象,可通过正确的集体言论与道德评价,就事剖析、融入批评,对不良再现象形成一种纠风的无形力量,收到"讲正气、树良风、改坏习"的正面效应。
就形式而言,可通过班队会、晨会、黑板报,有针对性地发挥舆论的功能。中低年级可开展"这件事对吗?"、"谁对谁错?"等说说议议活动。高年级可开展为什么他错了?""小事不小"、"这件事的是与非"等小评论活动。这样,就在不同层次上提高了学生的分析与识别能力,批评了歪风与邪气。
七、调查法
一个学生上课又迟到了,教师的逆耳之言,多想脱口而出啊!但她忍了忍、继续讲课了。下课后,她想问个究竟。通过查问,才知道事出有因。这个学生的妈妈患病住院了。老师关心地询问了病情并引导科学安排时间,尽量做到不迟到。若不调查,靠训斥出气,未免也太伤学生的心灵了。
八、缓冲法
热问题冷处理,在批评教育中,可谓缓冲法。它最适用于激动型或暴躁型的学生。
师生双方或一方在气头上的时候,切忌"高温作业",最好要"忍",待冷却之后,在融洽的气氛中,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达到"软着陆"的教育效果。
"顶牛"、"闹翻"、"对峙"的现象,在批评教育中是时有发生的。这时,缓冲是良药妙法。不然,对抗升级,甚至体罚,必将出现难以收拾的残局。
九、保密法
对一些错误性质严重,诸如偷摸行为,但属于初犯,认错态度又很好的学生,我们要从爱护学生的角度,照顾自尊心,不使其无地自容,丧失改过进取的勇气,可将其"污点"作为隐私,予保密,不背黑锅、不负包袱。但是,批评教育要严厉,不能不痛不痒,要角及灵魂、引以为鉴,终生难忘。
十、暗示法
洛扎诺夫在"暗示学"中指出:"人具有可暗示性""是大脑接受或唤起观念的能力,它倾向于使这些观念实现,使之转化为行动。"教师可在课堂及其他活动场所,通过眼色、神情、手势,提醒学生的不良言行。在暗示中,让学生心领神会,接受了批评,纠正了自己的过错,这真是"无声胜有声"。
教师批评学生无不出自教育之目的,但要有重量级的"含心量"。当然,批评要得法,要有高超的艺术性和浓厚的感染力。这样,才有说服力、接受力和纠错力
| 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朋友 | 点此发表评论
太极链 - 3827876
★让性爱更刺激★ 世纪MBA 新兴教育 第四论坛 涟漪情感驿站 ★枣庄家电世界★
道破天机龙虎榜 NoSA软件 MBA备考之友 记忆+英语=??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 初中数学园
在讲课中创设机会,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网友来稿)
|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朋友|请双击页面,看看发生什么:-) oldwolf于2002-10-07发
李海宁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信息、思想交流也日益频繁,因此,在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个环节中,“说”的价值和作用越发突出。能言善辩、口若悬河,是一个人才思敏捷、素质优良的重要标志。同时口头表达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读写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的训练办法和途径,但他们有时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开拓知识领域,丰富词汇,活跃思维,是广泛的获取知识,为说写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而说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灵活性、逻辑性。培养学生对字词句的综合运用能力,直接有助于写作。所以说的能力培养也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时代的呼唤,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段时间里,学校较普遍的存在着重写读听能力的培养而轻视说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差。上课回答问题,或面红耳赤,低头不语;或其期期艾艾,语无伦次;平时交际,颠三倒四,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认为口语交际能力考劲不大,练也白练,耽误时间,况且中考中不涉及口语测试。那么,怎样才能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
二.在讲课中创设机会,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几个实例。
1.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有机会说
讲读课中师生的问答活动,是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讲读课中,教师要尽可能在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比如讲《巴西》时,正直世界杯开赛,学生私下里早有议论,哪支队强,哪场比赛精彩,哪位球星发挥出色,甚至有的学生的周记一连几周通通与球有关。于是我选择从评第一场球导入,老师和学生一起侃球,学生仿佛找到了知音,一下子兴奋起来。接着我请学生预测冠军队,并说出理由。学生的发言相当积极,有预测法国的、德国的、阿根廷的,当然也有说巴西的。说到巴西,我又问:“巴西周边的几个国家球踢的如何?”,“巴西使用什么语言?”,“巴西的特产是什么?”,这样学生不仅很配合的完成了说话练习,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带着对巴西浓厚的兴趣阅读文章,很快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2.人物形象打动学生,让学生有话要说
《愚公移山》课后有这样一道习题: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要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面对此题,我在学生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分别在两个班用了不同的教法:
初二(3)班直接对此题展开讨论,要求学生以文章内容为依据,说说你怎样看待愚公移山这一举动?结果学生反应平淡,其中倾向课后题认为愚公傻的居多,而觉得愚公不怕困难,勇于战胜自然的只有四人。
初二(4)班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愚公,其他同学是乡邻,你苦于大山挡路,出入不便,决定移山,造福百姓。明天就准备动工了,今天你能不能做一次动员工作,号召乡邻一齐动手,参与移山呢?学生自己就是愚公,又肩负着说服其他同学的重任,纷纷从书上找出理由,充实自己的说法。成龙同学说:“乡亲们,咱们住在大山里难啊,咱们要想到最近的集市买点东西,就得翻过眼前这两座大山,等我们到了,已经是第二年了,这一来一回就是两年啊,咱们还要再受这样的苦吗?(举起拳头,激动)咱们必须铲平这两座山,开出一条路,说干就干,明天大家一起来吧。”朱玉婷同学说:“这两座破山太讨厌了,咱们不能看着它嚣张的挡在眼前,从明天起我们大家一点一点把它移走,子子孙孙延续下去,总有一天能把山移平。愿意参加的一起来吧,有你的加入,一定能更快完成。”
如此一来,学生被自己(也就是愚公)感动了,课后仍就是愚公傻不傻一题在学生中进行调查,认为傻的只有13人,与三班相比,少了很多。学生在大胆演说以后,自然也加深了对主人公愚公的理解。
在举一例:《窗》这篇文章,描述了情况大体相同的两位病人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文章的结尾是: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在此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发挥你的想象,推测一下此时此刻离窗人心里在想些什么?他的结局又将如何?不少学生表示,离窗人很后悔,后悔不该对病友见死不救,抑郁而死。也有说离窗人从此理解了临窗人,被他的精神感动,照着他的样子,也给新搬进来的病人讲述外面的精彩世界,鼓励病友战胜病魔的。还有很多想法,这里不一一例举了。从答题情况看,学生都能够准确把握离窗人的性格特点,把故事完整的延续下去。
3.以辩论为形式,让学生不可不说
辩论赛能很好地磨砺思维,是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最好途径。在教学中,当师生间、学生间对某些问题认识出现分歧时,我便引导学生展开辩论,让学生尽情阐述自己的看法,以理服人。在辩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它的效果远远超过教师平常的说教。
《竞选州长》的普遍教法是逐一列举马克•吐温的罪状,综合吐温心情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所谓“自由竞选”的真实面目。同样为了达到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竞选中的虚伪性、欺骗性的目的,我设计了一场激烈的辩论:首先假设了一个情节,吐温忍受不了伍得福和霍夫曼的一再诬陷,以原告的身份将两人告上法庭,罪名是诬陷;然后把全班分为两部分,一半为原告,也就是吐温的律师,另一半为伍得福和霍夫曼辩护,我就扮演法官的角色;最后由学生选出他们感兴趣的一条罪状——伪证罪,进行辩护。内容如下:
原告:法官大人,我手里拿的这份报纸上(情节设计的不错,进入角色)公然刊登着我的当事人吐温先生曾犯有伪证罪,这简直是荒谬至极,这完全是被告一手捏造出来的,这是污蔑。对此我的当事人非常气愤,请法官还我的当事人清白。(很打动人)
被告:法官大人,1863年吐温先生在交趾支那瓦卡瓦克强占了这位寡妇的唯一支持他们生活的一块土地,致使他们一家失去生活来源,不得不靠乞讨渡日,他们母子三人现在就站在这里,这是不挣的事实。
原告:如果照您所说,吐温先生在1863年做了那样的事,可现在是1868年,为什么事隔五年,在吐温先生与被告竞选州长时,你们才提这事,被告的目的实在令人怀疑。
被告:这五年来,他们母子三人一直没有放弃过追查元凶,真是苍天有眼,这个无耻之徒居然公然露面,这才让这母子三人找到他,请求法官公正审理,严惩罪犯。(有些激动)
原告:我的当事人吐温先生是何等样人?怎么可能不远万里跑到越南去抢一块贫瘠的土地?大家用常理想想,抢这样的土地有什么用?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有谁会去做呢?
被告:原告一再狡辩没有去过越南,那您是怎么知道这一家被抢的土地是贫瘠的呢?(抓住对方漏洞,好)
原告:越南那么贫困,所以我猜这位妇人拥有的土地一定贫瘠。(开始被牵着鼻子走了)
被告:法官大人,原告一直狡辩,我请求传我的三十四个目击证人出庭做证。
原告:我的当事人根本没有去过越南,更没有做过抢别人土地的事,这简直是无中生有。(有些着急)
被告:有证据吗?
原告:……(无言)
被告:法官大人,请您看看吧,看看这个站在原告席上的家伙,连这样一块贫瘠的土地他都不肯放过,他是多么的贪婪啊!明明做了还不承认,反来诬告我的当事人诬陷,无中生有,这是贼喊捉贼,这个人太可恶了,请法官大人明辨是非,公正审理,还我的当事人清白。
原告:……(气愤)
我当然宣布被告胜诉。有了这样一个设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而辩论这个形式,在无形中就锻炼了学生迅速提取信息,脱口成文的能力。辩论过后,学生一致认为:吐温作为好人,面对对手的恶意诬陷反而百口莫辩,有理说不出,甚至越说给自己招的罪越多。由此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竞选根本就是不真实的,充满了欺骗性。
事实上,在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展开辩论。这种辩论有时是在师生之间进行的,有时是在生生之间进行的,渐渐的我发现,在辩论中争出来的答案,学生掌握得更牢。
以上仅是本人的肤浅做法,和一孔之见,但在实践中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孔子认为: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而作为世纪之交的一代教师,作为肩负着推行素质教育重任的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既要敏于行,又要敏于言。
作者邮箱: hningl@.163.com
| 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朋友 | 点此发表评论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朋友|请双击页面,看看发生什么:-) oldwolf于2002-10-07发
文/钟声辉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从这里可以知道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面对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及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只要充分利用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介绍时代背景时进行德育渗透。高中课本有不少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品质的文章。讲读这类课文,在介绍时代背景时,联系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及他们的崇高品质进行教学。如在讲授《个人和集体》一文时,着重介绍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8日在延安马列学院讲演后的反响,同时该文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从而使学生认清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弄清今后自己该怎样做。类似这样的文章,通过这样的背景介绍,激励了学生,同时也让他们懂得该怎样做人,怎样学习。
二、在备课时发掘课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变成附加的成分,而应从具体内容实际出发,挖掘课文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教育意义。比如在教《灯》这篇课文时,怎样才能挖掘它本身具有的思想性呢?巴金的这篇《灯》写于抗战的相持阶段。国民党的卖国投降主义造成大半个中国的沦亡,无数人惨死在日寇的铁蹄之下,黑暗笼罩着大地。抗战能不能胜利?中国有没有前途?作者通过描写黑暗中的灯光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进一步揭示出这种希望的存在,是由于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帮助。只要充满信心,重新点燃心中的灯,就一定会不断向前,夺取胜利。我们如果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时,也能看到前面希望的灯的话,就能取得好成绩。教者只要准确地选取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渗透,效果是可佳的。又如
标签:
教学论文
浅谈职高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夸父逐日(网友来稿)
下一篇:
点击现代汉语词典(16-20)(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