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473  
标签:教学论文
玉碎的声音——感悟刘兰芝之死及其它(网友来稿)
龚序金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当刘兰芝伫立于冰冷的湖水边,从容的“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时候,我分明听到了她把满腔的怨恨以及对爱情的无限向往化成了一种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声音。我渴望拂去历史的烟尘,穿越岁月的沧桑,我想清楚的了解那个遥远的年代这个平凡的女人的一生。于是,在这个深秋的夜晚,带着丝丝的凉意,那声音便踏着被城市的万家灯火完全遮掩的银色的月光从古籍中向我呼啸而来。

      那是个男人在社会中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并逐渐用各种绳索捆绑女人的年代。但这不是刚刚开始,同样也远远没有结束。虽然开朝伊始有一个亭长的女人跟随自己的丈夫南征北战并随着男人对天下的控制也登上了有史以来作为女人能达到的权力最高峰,但她所有的智慧所有的权术依然是为了死去的丈夫以及年幼的儿子。她不可能也没想过要为天下的女人做点什么,最悲哀的是自己成了阴谋的代名词植根于后世男人的大脑深处。

      与那时所有的女人一样,刘兰芝“十六诵诗书”也不过是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教育。在这些“温文尔雅”的礼教“熏陶”下妇女逐渐丧失了爱情的自由、独立的人格,她们从小到大,都必须听命于别人,不得有自己的主张,出嫁前无条件地服从父亲,出嫁后无条件地服从丈夫,丈夫死后无条件地服从儿子,终身不得自行其是。《诗经》中展现的那些在阳光下田野中伴随着一阵阵清脆的嬉笑声携带着饱满鲜活的青春赤脚奔跑在自己生命中的年轻而自由的精灵不见了,这些曾经是伊人、淑女、静女的女人,很快成了为男人们凤兴夜寐的家庭主妇,她们的风华渐渐凋零,她们的诗意荡然无存,她们的如花素面染上风霜和憔悴,窈窕曲线变得粗硬和疲倦。

      她是美丽的。美丽从来就是女人走向梦想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通行证和叩门砖。但在以男人肤浅庸俗的眼光为主流的空间里美丽从来就没有给女人带来善始善终的幸福。君不见,在她之前一百多年,一位有着极端容貌的女人,充当了男人稳固天下的工具和牺牲品。人们只是惊叹上天赋予她们的盖世之貌,可又有谁理解她们的辛酸与苦痛呢?(直到可以随意创造美女的今天,还不时可以听到对其发出歆羡和仰慕的赞叹声。)多年以后,一位终生穷困潦倒但终生为诗而生存的伟大诗人吟叹道:“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人们才对那只身远赴大漠的昭君在赞歌之外也寄予了一丝微漠的理解与同情。

      刘兰芝似乎是幸运的,她嫁给了一个体贴自己也爱着自己的小公务员。她满足了,她觉得这是自己最大的幸福。虽然“相见常日稀”,但依然“守节情不移”。她“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为的是做一位好妻子、好媳妇,以求“供养卒大恩”。可她改变不了历史。她的丈夫可以给予她最深沉的爱,却无法给予她最长久的幸福,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公务员,也在为自己能光宗耀祖而苦苦打拼,他的低微的身份决定他连自己的命运都主宰不了,我们又怎能希冀他挽救妻子的命运?聪明的兰芝当然非常清楚这一致命的软肋。所以,在自己的美丽与聪慧即将给自己以及家庭带来物质上的荣华之时,在喜剧与悲剧、爆发与死亡之间,她选择了香消玉殒。在一个人人都欢庆她的新生的寂寞的夜晚,她选择了默默但毫不犹豫地死亡。稍微清醒但没留下任何名氏的人们也只是含糊其辞的说:“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这也足够了,它让我们在时隔两千多年以后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幕发生在普通百姓身上却有着普遍意义的悲剧。

      有一首生命力极强的外来小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道德文化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几千年里,争取自由从来都是男人煸动别人帮助自己夺取天下的借口与阴谋。在偌大的中国土地上,从来就只有少数人拥有自由。(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五千年的文明史才处处弥漫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普通百姓的处境,用鲁迅的话语说就是:“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男人如此,女人就更无需多论。她们与男子的较量从原始社会的某个时期起就已全面溃败,她们也就成了法律上都默许的男人可以随时采摘随时抛弃的花朵。争取自由而不可得,只有退而求次,才把寻找一场两情相悦矢志不渝的爱情当作毕生的追求。殊不知在一个个人利益高高凌驾于万众利益之上的国度里,任何平等的对个性自由的向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都是一种不可能的奢侈。

      但与其它红颜薄命的女子不同,陪伴她赴黄泉的还有她的丈夫,一个看似柔弱却对爱情无限眷恋的男人。虽然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母亲苦苦相求,虽然他“心知长别离”后也“徘徊庭树下”,但终究用一根柔软的绳子“自挂东南枝”,从而维系了与妻子忠贞不渝的爱情,也实现了生前“黄泉下相见”的铮铮誓言。一个投湖,一个自缢,刘兰芝和她的丈夫在同一个夜晚选择了同一种死亡的方式——身体完整且不流一滴血。现实是无法撼动的,但主动奔赴另一个世界应该用体面而尊贵的死法,如同她在入水前镇定自若的脱下那双刚穿上不久的象征移情别恋的婚姻 “丝履”。

      我不敢用值与不值这样武断而苍白的词语来衡量她的一生,我只知道她在自己终生为之操劳的爱情梦想即将遭到毁灭性破坏的时候,她选择了男人们都崇尚得忘而生畏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这也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这面用生命换取尊严不求苟活但愿壮烈的旗帜有巨大的号召力,令后世的继承者层出不穷前仆后继,他们用自己脆弱然而高贵无比的生命连接成中国历史上一道悲壮绝伦刺眼醒目的风景线。

      鸣凤是巴金老先生众多成功人物形象中并不显要的一位。可我知道,她是作者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体察这个宏大思想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粒珍珠。他也一定听到了她在那个漆黑的夜晚的“极其温柔而凄楚的声音”。同样是一位冰清玉洁的女子,“也有漂亮的面孔,有聪明的心,有血肉的身体”,却要被高家当作礼物一样送给苍老得直可以做她的爷爷的六十岁的冯乐山做姨太太。她与刘兰芝一样,“得到了纯洁的、男性的爱”。虽然“她不曾伤害过一个人”,虽然“过去十七年她所能够记忆的是打骂、流眼泪、服侍别人”,可她依然“顺从地接受了一切灾祸”,依然“毫无怨言”。可她到死也不明白,为什么“她在生活中她所得到的就只有三少爷对她的爱”,而仅仅这一点她也这也没有权利享受;“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还活着,她在这样轻的年纪就应该离开这个世界?”但她清醒的知道,“她死了,对这个世界,对这个公馆并不是什么损失,人们很快就忘记了她,好象她不曾存在过一般”。所以她也走投无路,“她注意到看那平静的湖面。她要把身子投在晶莹清澈的湖水里,那里倒是一个很好的寄身的地方,她死了她落得一个清白的身子。她要跳到湖水里去”。这何尝不是二千年前那个绝望的夜晚刘兰芝的再现呢?


展开全文阅读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就在男人的爱“曾经允许过她许多美妙的幻梦”的时候,现实“却把她丢进了黑暗的深渊”。她们理想瞬间粉身碎骨。她们都爱生活,她们都爱一切,“可是生活的门面面关住了她,只给她一条堕落的路”。几千年的顽固社会啊,不就是那平静而深不可测的湖面么:她们的死使“湖面响起了大的响声,荡漾在静夜的空气中许久不散。接着水面上又发出了两三声哀叫,这叫声虽然很低,但是它的凄惨的余音已经渗透了整个黑夜。不久,水面在经过剧烈的骚动之后又恢复了平静”。

      兰芝跳湖了,鸣凤跳湖了,贞烈的十娘也怀抱着满腔的怨恨和令人惊咤的珍宝在众目睽睽之下跳入了波涛滚滚的江中瞬间杳无踪影。“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在那个黑沉沉的年代世上有眼有珠的男子又有几人呢?毫无疑问,陆游是一位世间少有的痴情男子,可他同样无法左右自己的前途以及一生深爱的唐琬。直到“梦断香消四十年”后,他依然“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可这又能怎样呢,有人说那令人窒息的爱情,能在死后四十年里仍然不断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种幸福,其实对才华横溢的女主人公来说,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才是她临碎前真正的心声。悼念对死者来说无任何意义。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发生在北京的一幕屠杀不为爱情而为国事的女性的惨案让鲁迅先生知道:“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现在我却有点困惑:女性的状况已“今非昔比”了,可在某些方面是不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江西省永丰中学 龚序金)

      作者邮箱: gxj1324@sohu.com
标签:教学论文 玉碎的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职高语文的学法六字决
下一篇:一份了解学生的调查问卷(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