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332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网友来稿)
fangli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字词的含义。

      2.学生熟悉课文,感受小石潭的美景。

      3.体会文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4.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

      学生感受小石潭的美景,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本课教学准备通过诵读和展示画面引导学生感知美,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文章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探究式 合作学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生自读,掌握文中字词的含义,教师带领学生疏通文意,熟悉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第 二 课 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教师范读课文(放录音,出示画面)

      三、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提问:小石潭给人的印象如何?(用一个字概括)

      2、学生回答,教师引出“美”。

      四、研读课文,分析品味

      (一)、展示小石潭的美景

      1、小石潭的景色美不胜收,你读了文章后头脑中浮现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你能选择一个景点和大家说说吗?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几句小结。

      (二)、理解人物的“乐”

      1、小石潭的景色如此美,让人为之陶醉,如果你身处其中,会产生什么感受呢?

      2、引导结论:乐

      3、小石潭到底有哪些乐趣呢?

      4、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迅速在屏幕上现场出示)

      (三)、体会人物的“忧”

      1、过渡:小石潭的美让人乐在其中,但我们从文中也分明读出了人物的另一种感受——忧郁,哪一句显出了作者的忧郁之情?

      明确:“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解释)

      2、作者的忧从何而来呢?

      ①、朗读第一段的一、二两句及第四段。

      ②分析:小石潭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偏僻,人迹罕至,虽然景色奇美,但过于幽静冷清,时间长了,让人感到寂寞难耐,悲从中来。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也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分不开的。

      3、作者背景简介。(屏幕出示)

      4、学生尝试着将情与景结合起来,解释作者心情忧伤的原因。

      5、教师小结:

      作者是被贬官到此,不幸的遭遇令他感伤,本来想寄情于山水,遣散心中的郁闷,小石潭的美景使他惊叹不已,流连其中,得到了不少乐趣,暂时忘记了心中的痛苦,可是小石潭风景虽美却过于幽静冷清,游玩的时间一长,寒气透骨,难免触景生情,不由得忆起了自己的坎坷命运,忧郁、悲凉的心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五、总结全文。

      六、拓展练习:

      观察自己的学校,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附板书设计:

      景色美 乐在其中

      偏 贬

      远 谪

      幽静冷清 触景生情 抑郁忧伤

      景 情景交融 情

      作者邮箱: jzhwhng@126.com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倒叙方法训练(网友来稿)
下一篇:《专题•长城》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