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694  
标签:教学论文
2005高考湖南卷:诗歌鉴赏就是好(网友来稿)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诗歌鉴赏试题如下: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首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和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国君的眷念和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

      (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

      。

      此题的设计沿袭了去年湖南卷诗歌鉴赏试题“因析作答,随文会意”的模式,强调在特定情境中(诗歌情境,赏析情境和对比情境)来完成余下的赏析任务,由去年的开放性、单一性赏析过渡到今年的聚敛性、对比性赏析,考察指向明确,能力和知识的检测目标具体,思维方法趋向综合性,的确是一道千锤百炼,精雕细琢的典型题目。具体来说,我认为,此题优点有四:

      (一)选材典型,可比性强。两首诗歌的写作情境大致相同,均是文人政客贬谪之身的抒愤之作,而且文字浅显,不须注解,意思晓畅,一读即懂,不过,对于广大考生而言,柳诗显得熟悉,李诗显得生疏。所谓“熟悉”,含义有二:一是考生在中学学过大量文人墨客被贬官降职而即景抒怀的作品,《岳阳楼记》、《离骚》(节选)、《赤壁赋》等作品即为代表;二是考生对柳宗元的政治生涯、思想主张和人格风范比较熟悉,初高中学过柳宗元的许多诗文(如《江雪》、《小石潭记》、《捕蛇者说》等),再加上此题的鉴赏提示,应该说,学生对柳宗元的诗文及思想是比较熟悉的,解读《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难度不大。所谓“生疏”,是指学生没有学过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也没有学过李德裕的《登崖州城作》,对李德裕其人的经历和思想更是没有一点知识,这样,两诗对考生来说就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陌生化”效应。不过这种一生疏、一熟悉的材料安排,正好可以帮助考生构建温故知新,彼此沟通的联系,考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课内所学和相对熟悉的背景材料来推演、比照课外未学,相对陌生的李诗,这样理解李诗的思想情感也并非遥不可及之事。可比性强,主要是指两诗无论是在写作情境,思想感情,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当然,由于作者的身份、地位及所遭遇的具体处境不一样,两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也有所不同;另外,两的写作题材及内容也是有同有异,正是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题材设计才使诗歌具有可比性。考生思考、解读这两首诗,可以联系起来对比思考以求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印象。这种立足课本,迁移课外,运用旧知,比照新知的选材应该说是比较切合考生的实际情况的;“似曾相识燕归来”,“定晴一看又不是”,这永远是规范命题应该遵循的一条原则。

      (二)选点准确,可控性强。此题两个小题,分别考察体会炼字的好处和把握意象的情感内涵两个能力点,属于理解、分析、解读类型的测试题。统观全诗,炼“望”赏“山”,选点小而实,紧扣诗歌特点,突出鉴赏重点。两首诗歌的重心都在于登高望远,见山发感,一副神情,一番感受(均为想象虚泛之辞)诉说诗人的不幸遭遇和不平心怀。命题抓住了这两个非常关键而极具包孕性的细节,牵一发而动全诗,可以促使考生思考整首诗歌的情思意蕴。再说,两首诗,同为远眺,同为写山,有同有异,可比性强,舍此而无其他更合适的内容以供比较。如此看来,选点精当、准确,既把握了诗歌主旨,又检测了学生思维,亦可见出学生的理解水平,应当是非常恰当的。可控性强,建立在“选点准确”的基础上,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对于命题人员来说,比较点的指向及目标,内涵及外延都非常明确,不会让人产生模糊不清,无所适从之感,思维的纵横推进有规可循,有条不紊;对于考生而言,选点的具体明确可以规范考生的思维,启发考生的思路,考生在答题时不会漫无边际,满天撒网。平时的诗歌鉴赏训练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是考点指向不明,抑或测试点过于宽泛,考生答题往往是不审题意,不分主次,胡乱堆砌,似乎答得越多,正确性越强,这次命题避免了这种随意性和投机心理,考生只能明辨题意,端正方向,依次作答,得分的可能性才越高。可控性强的命题,既有利于调节命题人员的思维,又有利于规范考生的思维方向,使试题呈现出简单明晰、井然有序的特点,的确值得提倡。

      (三)赏析规范,暗示性强。诗歌鉴赏若是以问答题或简析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来检测考生,那么,考生答题时必须准确、全面地审题,因为题干往往有明示信息,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答几问,要分析就分析,分值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也暗示了答案的要点的多少……这种题型的题干表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给人以清晰、明确的感觉。今年湖南卷诗歌鉴赏试题采用的是“随文就境、补全赏析”的形式,即每个小题给定一半赏析文字,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根据对给定赏析文字的把握来补全另一半赏析文字。这种题型表述暗示性较强,指向也很明确,考生必须弄清给定文字的内容要点,表达思路,赏析重点,在此基础上,再一一对应补全赏析。第一小题,考查“炼”字,先分析李诗“望”字之妙,包含四个要点:“望”字出现的位置(首句)、写法(实写登楼)、结构上的作用(引领全篇)和包含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第二小题考查“意象”,先分析李诗“青山留人”之好处,包含三个要点:情感内涵(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表现手法(拟人、象征)、情感的表达形式(看似……实则……)。明确了这种示范赏析的要点、思路和表述形式,那么,后一半的赏析也要“依样画葫芦”,全面作答,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思路清晰,不颠三倒四;表述简明准确,重点突出,而不胡乱推砌,模湖不清,不着边际。试看命题人员给出的参考答案:(1)柳诗之“望”在末句(位置),虚写置身峰头(写法),收束全篇(作用),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思想感情,“更”体现特点)。(2)柳诗“尖山似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园愁肠如割的痛楚(情感内涵),诗人在比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表现手法),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感情的表达形式)。(参考答案括号中的内容为笔者所加)把参考答案和给定的赏析文字一比较就不难看出,答案的要点、思路和表述形式与赏析文字的暗示、要求完全一致,这种一致性反映了命题人员的思维意图,即希望考生在赏析文字的启发、暗示下来完成另一半赏析,而不是脱离赏析文字的暗示要求胡扯。阅卷中发现很多考生信手乱写,贪多求全,完全忽视了前面的隐性信息。这是以后备考练习要着重注意的地方。


展开全文阅读
      (四)答案准确,操作性强。诚如上文所分析的,由于赏析文字的限制和暗示,答案必须在内容要点,表述形式和思路展开上与赏析文字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命题人员所给定的参考答案的确体现了这种“一致性”原则,而且结合诗歌所作的理解也比较具体、精当、明确,不可以也不允许脱离“赏析语境”而随意发散思维;每小题3分,每个要点1分,几个要点的连缀组合思路非常清晰,表述答案都是采用评价、解析式语言,阅卷老师比较好把握,不会出现那种似是而非,难以判分的情况。不过这种答案精确、唯一的考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容不得学生的创造、联想,如何做到聚敛性思维与辐射性思维的有机统一,这倒是以后诗歌鉴赏命题应该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鉴于以上评价,我觉得,我们以后在诗歌鉴赏部分内容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诗歌教学特别是古诗教学要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注重对课内文本内容的延伸、拓展、辐射和深化,把古诗比较赏析作为教学或复习的一个重点来研究,多作比较赏析训练,多读比较赏析文章,掌握一些常见的实用的比较赏析的方法、套路。

      2、加强审“题”训练,湖南卷的“题”含义有二:一是传统意义上的题干表述,二是给定赏析文字的限制和暗示、范围和指向,第二种题意的审读当是训练重点。湖南卷诗歌鉴赏这种命题形式去年在全国首创,得到广泛好评,今年又继续采用,估计以后仍将延续。

      3、补全赏析文字要有综合意识,语体意识。所谓“综合意识”,即指赏析古诗要善于把形式表述和情感思想结合起来,明白任何一种表现手法的运用,意象、意境的构建都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不能割裂二者的有机联系。所谓“语体意识”就是指语句表达要采用一种解读、分析、评价式的语言,而一般不作精细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培养两种答题意识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反复强化。

      4、写赏析文字要追求语言表达的简明精要,直奔关键,要言不烦,不繁琐堆砌,不漫无边际,不含糊不清,坚决摒弃“写得越多,得分越高”的侥幸心理。平时可以多研究一些高考试题,因为这部分古诗鉴赏试题,答案多是命题人员殚精竭虑、反复推敲的结果,颇有参考价值。

      (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410007邮箱:xccwxx1967@yahoo.com.cn)

      作者邮箱: xccwxx1967@yahoo.com.cn

      
标签:教学论文 2005高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让作文回归校园生活——兼评今年高考作文(网友来稿)
下一篇:新课改,我在思考,在实践,在探索(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