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励志演讲稿
阅读:629  
标签:励志演讲稿
大学文科向何处去──清华人文学院十周年庆祝会上的演讲(网友来稿)
资中筠

      现在清华把人文与社会科学放在一起。其实,二者有所不同。后者更加紧密联系现实,如经济、社会、法律、政治,比较能直接为当前现实服务。而人文则不那么实用,而且不应该那么实用。

      要真正发展人文学科,不能实用主义,急功近利。对於有用无用的问题,恐怕需要从更为长远的、精神层面的、全民族的,乃至全人类文明的角度来考虑。

      前些时,清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建院十周年,有幸应邀得与盛会,到会场后方知被列入来宾致词名单。仓促无备,只得硬着头皮信口开河。但是河口既开,随之流淌出来的都是我平时对人文教育的看法,在那种场合有些不合时宜。当时限於时间,而且毕竟是庆典,有些言犹未尽,本文在讲话基础上略有补充。

      我很荣幸应邀参加盛会,首先表示祝贺。李伯重教授要我讲话,盛情难却,只得信口开河,杂乱无章请大家原谅。刚才讲话的诸位都是各方面的代表。我谁也不代表,只是一名老校友,如果有一点特点,就是1951年毕业,是清华文学院最后一届文科毕业生,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文、法、理学院都没有了,原来的文学院同学变成了北大毕业生,直到十年以前又重建人文社会科学院,中间隔了40年。

      前几位讲话中多次提到当年清华人文荟萃,提到国学研究所“四大导师”,还有朱自清、闻一多等等。这些都是尽人皆知的,我现在不免怀旧一番,想起当年我在校时亲历的情景。那时文学院院长是冯友兰、法学院院长是陈岱荪(文科与社会科学是分开的,社会科学属於法学院)。现在看到写陈岱荪先生的文章多形容他是温和长者,而当时他是以厉害出名的,据说他给学生59分,再怎么求情,决不加一分使其及格。此说也许是传闻夸大,但是老清华严进严出不止一个系。有些系到毕业时只“刷”剩三分之一。图书馆馆长是潘光旦教授兼,当时图书馆馆长多为名教授,但他决不是挂名,连什么书出借最多他都去查,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

      我是1948年大二从燕京转入清华的,只上了本科,不像诸位有硕士、博士学位。但是回想起来,当时给本科生开课的多为名教授。我上的是外文系,必修的公共课“世界通史”是雷海宗教,“西洋哲学史”是邓以蛰。这两位先生现在可能知道的人不太多,但都是本界的权威。雷先生应该算史学界一代宗师,只是解放后他的史学观点与主流不合,还有种种历史原因,没有等到反右就落难。院系调整后他不能到北大,去了天津南开大学。结果南开历史系获益匪浅,成为南开文科中一强项,在全国大学历史系中也名列前茅。至今南开的老教师还提到雷先生为学科建设打下的基础。他去世较早,没有赶上改革开放,所以名声不显。近年来他的著作得以出版,南开举行了纪念他的研讨会,关于他的文章也见诸刊物,说明史学界没有忘记他。我上他的课印象最深的是他记性特别好,一上来先在黑板上写几个本堂课要讲的重大事件的年代,同时再写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什么年代,例如:公元前xxx年,古希腊发生什么事,相当于鲁哀公多少年,等等。他讲的具体情节我忘记了,但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对我影响很深,就是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联系起来考虑,每当提到外国历史事件时,本能地就想到当时中国是怎样的状况。邓以蛰先生在当时被认为是美学权威,与朱光潜齐名,他解放以后也未得到应有的承认和发挥。可能他的儿子更知名,即两弹一星的元勋之一邓稼先。我着重提这两位是因为他们现在不大知名,在座的可能知道他们的就不多。另外我的专业课,“西洋文学史”是钱锺书教,“英国小说”是杨绛,这两位先生大家都知道,不必多讲。钱先生讲课更是信手拈来中西贯通,受他的影响我的毕业论文选了比较文学类的题目,导师也是钱先生。教莎士比亚、英诗和英国散文的是美国人温德,他从1930年代来华一生都在中国教学:清华──西南联大──清华──北大,最后在北大去世,好像是101岁。其他的老师因时间关系就不多介绍了。这些教授上课的共同点,就是没有讲义,全是源源不断从脑子里流淌出来,听课完全是享受,不会想逃课。而且也不能逃,因为考试全凭自己的笔记以及从专心听课中启发出来的悟性。现在听说有点资历的教授都不愿意开本科生的课,回头来看,我当时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视为当然,不以为意。

      我还要提到梅贻琦校长。现在蔡元培的地位已经确立了,这当然是不容置疑的。梅校长主持清华时间最长,并且历经抗战迁校和战后复校的艰难时期,对清华的贡献功不可没。他的办学理念其实与蔡元培是一致的。现在大家都知道他的一句名言:“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光是这句话的精神,现在就很难贯彻。但是他还有一些话,人们不太知道,就是学校的主体就是老师和学生,其他人员,包括校长,都是为“教”与“学”服务的,比如上课需要教室、桌椅板凳、图书仪器等等,就需要有人为其服务。其实校长所管的当然不止这些,单以请这么多好老师一项,就体现了何等眼力和气度!的确,梅校长在学校一直低姿态,很少出面作指导性报告。我们只记得某某教授讲过什么,却不记得梅校长讲过什么话。可以说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清华四十年代末学生运动高涨,地下党很活跃,左派思想占上风,因此有“解放区”之称。梅校长在保护学生不受国民党军警迫害方面也默默出了不少力。他曾经坚拒包围学校的军警进校抓人。尤为难得的是,他当然知道这些进步学生的政治背景,与他本人的政治信仰是不同的。但是他信奉思想自由,维护校园的神圣不可侵犯,并且以保护学生为己任,仅此三条,他够得上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

      这样的阵容,这样的传统,到1952年一下子就把文科(包括法学院)给砍掉了。怎不令人痛心疾首!否则清华何至於到2003年才纪念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建院十周年?当然,砍掉的不止是清华的文科,那些年所有人文和社会科学的遭遇大家都知道,不必多说。如今清华经过多少有识之士的努力,又重建了这个学院,而且不断壮大发展,十载于今,当然是大好事,值得庆贺。


展开全文阅读
      现在清华把人文与社会科学放在一起。其实,二者有所不同。后者更加紧密联系现实,如经济、社会、法律、政治,比较能直接为当前现实服务。而人文则不那么实用,而且不应该那么实用。现在一提到某个学科或某项研究课题,最常出现的问题是“有什么用?”以这个标准来衡量,那么这次会上不断提到的那些清华引以为骄傲的大师们所做的学问,或赖以成名的著作,都经不起一问。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钱锺书的《管锥编》既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也不能对领导人决策提供参考,如果现在申请课题大半得不到批准,何况这些都是毕生积累的成果,不可能限期完成,限期“结项”。还有许多大师并不著作等身。以现在的量化标准,他们有些人可能评不上高级职称。当然,更重要的是谁来评他们?现在文科已经没有了学术权威,就只好用行政手段,由行政官员订规则。对他们而言,可以摸得着的只有表面的、形式的、可以量化的东西。所以要真正发展人文学科,不能实用主义,急功近利。对於有用无用的问题,恐怕需要从更为长远的、精神层面的、全民族的,乃至全人类文明的角度来考虑。

      刚才有位先生提到方今最高领导,有多少位政治局委员都是清华毕业生。他并为他们都是工科出身而不满足,希望文科将来也出这样的大人物。清华出高官,似乎是近年来为人瞩目的一个现象,也是不少清华人引以自豪之事,我就听到过清华的老师向外人历数出自清华的国家领导人,而且还有多少部级以上官员,说明清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云云。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官大多是理工科

      出生,主要还是工科,这有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姑且不论。但是高等学府把办学目标定位在出高官,恐怕是本末倒置。那除了高官还有大款呢!不知有没有统计,我想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富出自清华的大约也不在少数。名牌大学之为“名牌”是靠出高官巨富呢,还是靠学术水平?如果一位教师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以此为“高山仰止”的目标,“虽不能至,亦当望之”,也就是人人都心中奔升官发财,那课还能上得下去吗?这是极而言之。不过近年来清华正巧出现这一特殊现象,给师生造成一种导向也是事实,恐怕不一定有助于学术繁荣。社会需要各种人才,优秀的大学培养各类优秀人才,其中也可能有人做了高官,有人经商致富,但其他的道路还宽广得很。特别是文科,真正的目标应该是出“大儒”。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恰巧需要有抵挡名利诱惑的定力,在方今之世是很难做到的。惟其难,才需要下大力气提倡。有幸进入这一殿堂的莘莘学子,一进来就听到这么多大师、硕儒的名字,我想总会有人以他们为“高山仰止”的目标的。我祝清华人文学院继承老清华的人文传统,多出几位大儒。

      最后,谈一点国际交流。清华最初是留美预备学校,与美国的渊源较深。改革开放以后是国际学术交流重镇之一,除了历史原因,还有现实原因,自然与美国交流最多。当然美国经费来源最充足,高科技也最先进,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文科而言,西方文化的源头还在欧洲,底蕴最厚,美国的人文学科也来自欧洲。就是在今天,文、史、哲方面的前沿也不在美国。所以我认为还应多关注一些不那么热闹的欧洲的学术界,多开展一些与欧洲的交流。另外,前面所提到的高度实用主义、急功近利都是美国的特点,他们战后还有一个特点是学术政治化。以至於我国一提起人文社会科学就与“思想库”等同起来,这与美国的影响有关。但是美国的“思想库”涉及领域甚广,其成果多面对公众,不一定面对政府,而且不同派别和观点争鸣不断,此消彼长,这又是我国学不来的。所以学美国“思想库”,也仅能得其末。在人文方面的学术交流中,不是只盯着美国,而把目光放宽一些,收获会更大。

      以上讲话在谈到出大官与出大儒一段时,台下报以笑声和掌声,可见还是有人认同的。最近又见报刊炒作耶鲁大学出了多少位总统以及总统候选人。真是推己及人,把读书做官论推广到了外国大学。这样的导向,不知要把高等教育引向何方?

      《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3月12日

      作者邮箱: xccwxx1967@yahoo.com.cn

      
标签:励志演讲稿 大学文科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学生受体罚逃学溺水身亡谁该为少年之死负责?(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救救老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